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2025/09/12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篇1

读书就像看人。你第一次看人与第二次看人,感受是绝然不同的。读书也是这样。

的确,一页页读下来,我进入了一个庄严而伟大的世界。读到《玉殇》梁亦清之死,不禁悲痛万分。这是大斧铿锵的雕塑,悲壮淋漓,令人震骇;读到《玉王》,韩子奇青云得意、斗角钩心,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战术”。

说到韩子奇,就不得不谈到他的女儿—韩新月。我姑且先随书中所说—称她为新月。新月的命运曲折多变:她的母亲,是她父亲原来的妻子—梁君璧的妹妹—梁冰玉。这在穆斯林中是不可宽恕的事情。后来梁冰玉离家出走去了英国。韩家为了不让外人知道这件莫大的丑闻,便让脑海中对母亲并没有多少印象的新月称梁君璧为“妈妈”。但在这庞杂的人生之林中,新月却如同一只幽幽的乐曲,她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由弱而强—这就是真正的新月,这一纯洁的灵魂、幽静的灵魂、美丽的灵魂。本来是一道活泼的小溪,却一下跌入人生的劫难,由她患上心脏病这一波澜突起,掀开了可怕的命运的巨变,使得纯真少女的爱心像一块无暇之玉一下跌得粉碎。无论是优美的还是残酷的,人类的心灵镇住一切,压倒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绝;新月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仅是柔情感人还是苍天泣血,人们的心正是从这悲剧之美中得到净化。

再从完美艺术上来看,在诸多林林总总的人物中,梁君璧是作者塑造的最为丰满的一个经典形象。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她表面上显露着压人的威势,其实内心隐藏着一腔悲痛。梁君璧虽然从小持家、嫉恶如仇;对丈夫—韩子奇又管得严;对从海外归来的亲妹妹—梁冰玉冷若冰霜;总想把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只疼爱儿子,却不理睬女儿;活活拆散两对相亲相爱的情人……这些事情看起来都蛮不尽人情,然而,我相信她一定是有苦衷的,象对丈夫管得严,不就是想让这个家和和睦睦吗?对亲妹妹冷若冰霜也不就是不想让梁家、韩家丢脸啊!……事实上,我相信在这本书中除了可歌可泣的新月外,“刀子嘴豆腐心”的梁君璧就是命最苦的了。

一部书,能写出一个经典人物已经不容易,更何况全书的艺术可以称得上“如空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我读《穆斯林的葬礼》真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我想,正是因为人心所传,全书笼罩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因此我说它是穆斯林的圣洁诗篇。当然,我不是说书中有多少真主的旨意,我所指的'是它扬起了穆斯林美的灵魂。或许有些读者觉得这个结尾太悲惨了。但是在尾声部分,梁冰玉回到“博雅”宅,进门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门边,洁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黑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新月!新月……她一把抱住了少女……”是的,时间如梭,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梁冰玉抱着的已不是新月,而是梁家第三代人,她抱住的不是一个新的新月,一个未来,一个希望吗?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篇2

读罢全书,我方才将抑制在心中的悲痛愁苦释放出来,长长地舒了口气。这部书是一个圣洁的诗魂,是一道玉之长河,不,是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

全书通过描写一个玉器家族的生死兴衰,谱写了属于穆斯林的咏叹。今昔对比宛如两条河流相融相会,其妙无穷。从玉匠梁亦清收养韩子奇,到韩子奇勾心斗角威师傅梁亦清报仇,再到韩子奇与师妹梁君璧、梁冰玉两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最后到韩子奇女儿新月凄婉的一生,前半部分还是精雕细琢,暗潮涌动,后半部分便是势不可挡,汹涌澎湃了。犹如《神奈川冲浪图》,全书在新月之死时掀起滔天巨浪,将这一弯明亮的新月卷入了命运和悲剧的长河,让人实在不得不流下眼泪。

正如作者所言,此书是“为人心所传”,这就注定了此书奇诡神妙,悲壮淋漓。细读全书,让人不禁响起《巴黎圣母院》那美与丑的强烈的冲突与对比,又让人不禁叹谓其与《京华烟云》相似的命运的阔大与无奈。《玉殇》梁亦清之死,悲凄淋漓,令人震骇;《玉王》中子奇之青云得志,勾心斗角,或如大夫雕凿,若如小弦切切。在这一条晶莹、诗意的玉河中,梁亦清,梁君璧,韩子奇,蒲绶昌,各个人有各个人不同的内心世界。然而,在这纷繁杂乱的命运之林中,一个庄重、美丽的灵魂悄然升起——新月!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一个人的悲剧命运,会使他的心灵得到常人无法得到的冶炼和净化,这便是美。若没有这种美,人生怎还是人生?新月之美,并非作者借她阐发了多少真主的旨意,而是她扬起了穆斯林美的灵魂,是她的心灵渡过了悲剧与苦难的命运之河,接受了光明与希望的洗礼,变得越发至善至美。新月,宛如一条活泼美丽的小溪,由远到近,由弱及强。她的美,正如明月般纯净皎洁。梁君璧之叱咤风云,韩子奇之愁肠百结,无一不衬托出她如梦如幻的美,然而从梁君璧拒绝楚雁潮开始,她的世界掀起了巨浪,将少女如无瑕美玉的爱心打得粉碎。她的死,有一种“奥菲利亚式”的凋零之美,又如祝英台般缠绵悲凉,却不只是柔情凄婉,而是苍天泣血!

问世间,何为美?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寻找这个答案?姹紫嫣红,大漠孤烟,是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堪称完美的艺术品;《蒙娜丽莎》那一抹动人心弦的微笑,是美……到底何为“美”?读完《穆斯林的葬礼》,我觉得我找到了答案——最美不过人的心灵,它能压倒一切,镇住一切。萧红一生命运坎坷,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用一颗未被污染的,饱含童真的'纯净心灵写下了《呼兰河传》;汪曾祺年轻时作品不受文坛重视,抗战时在西南联大受尽磨难,然而在晚年时他却将这段往事写得如履平地,还创作了《受戒》这样纯净如水的佳作……有句话说得好,在逆境中,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正如书中传达的旨意,只要人的心还是美的,那便是不可磨灭的希望!

有人认为结尾太悲惨,然而尾声部分,梁冰玉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门里边,雪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黑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冰玉冲上去一把抱住她‘新月!新月……’”她抱住的不再是一个少女,而是梁家的第三代,一个新的新月,一个新的希望……

旧的生活总会过去,新的生活如黎明破晓,如期而至。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篇3

我想,我是一直在和你对话。

你说,天空中,一轮新月悄然升起的时候,你的心里曾是寂静的欢喜。可是,那欢喜只是太短。

听,是谁拉着小提琴奏出了《梁祝》的哀婉与凄凉。你抬头望着新月问,你是因为这琴声才不舍得离开吗?你抬头,看到天上的银河流淌成一条玉的长河,可你不知道,你的终点在哪里。

是的,玉的长河,世世代代流淌在不卑不亢的梁家人的血脉中,你玩手中的翠玉,就像把玩着自己的命运,绚烂却又无奈。

“博雅”宅,这座故园,真的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恩恩怨怨。有时候,人忍辱活着,只是为了一口气。所以我看到了曾经背负玉王盛名的韩子奇,他所谓背信弃义表面下的那颗强烈的属于回族人的自尊心。

当梁亦清口吐鲜血终将宝船染红的那一刻,我看到了逆境我的拳头。

奇珍斋只不过是一个名字,玉王也只不过是一个无关痛痒的称呼。你负箧漂洋过海只为了追随你生命的根源。

所以,你的女儿完美地继承了你的一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她做到了,可是代价太大。你说你再也忘不了葬礼上楚雁鸿那个冰凉的吻。一个人心里积压了太多,爱,却只剩下那么一刻。可是你告诉我说,这一刻比一生还要长。

我想继续追寻,就像每一个回回追寻日夜萦绕心间的麦加城一样准许你的心迹。是的,你说你的玉太脆,一不小心就碎了一地的惆怅,然后和着那个时代的动荡,汇成了两代人殊途同归的.悲剧。

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控制不了他书里的主人公,而是心随着主人公的起起伏伏而变化。霍达就是这样一名作家。他用这样一个让人忍不住轻叹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坚韧,他们清澈,他们的心里永远只有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指向麦加,指向每个人心底最纯粹最善良柔弱的地方。

我是读完这本书后才开始了解这个人数并不多的民族。可是,我想说的是,在这个并不算兴旺的民族里,竟有一位这样伟大的作家,用自己的笔书写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命运和眼泪。

我们无需哀愁。我听着玉河汨汨的流水声,就像听到了他们喃喃的梦呓。

我们也无须哀叹。因为我看到了世世代代繁衍不息的回族人们脸上虔诚的微笑。

所以,就像所有的葬礼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默默地哀悼和祝愿,祝愿那些逝去的亡灵,一路走好。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篇4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合上了这本书。终于,《穆斯林的葬礼》看完了,无法抑制的眼泪不知流了多少。心灵深深地被震撼,自己的喜怒哀乐,全被牵引着,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仍然在我脑海中徘徊。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古老的“博雅”宅,出了“玉魔”“玉王”;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爱恨交织;北大未明湖畔的月影,穆斯林墓地里的白玉石碑。楚雁潮、韩新月,生死离别。最后,玉儿在墓地中缓缓穿行,满脸沧桑地抬起头发现天空中出现一轮新月。

“泪水洒在黄土上,他不能自持,倒了下来,躺在新月将长眠的地方,没有力气再起来了,不愿意离开这里了!”读到这,我又梗咽了。命运的安排,把他们分开了,但他们的爱情是伟大的。韩新月,一个十九岁的花季少女聪慧而美丽,却在还未绽放时就过早的调谢。令人惋惜悲伤。在她以优异成绩考取北大外语系,并找到了爱的归宿时,死神也正在向她悄悄走来,先天的疾病夺去了她的肉体生命。那一首《梁祝》还在耳边回荡,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梁君璧,一个深受旧社会束缚的无知女性,在我眼里是她可恶的,自私的。她把亲生儿子天星的爱情毁了,也差点毁了新月的爱情。对于母亲精心布置的婚姻,孝子天星又能怎么办呢?韩子奇,辛辛苦苦把持了一生的奇珍斋没了,那些和他同生共死的藏玉也在文革中毁于一旦,他的心死了,含着对女儿的爱和对梁冰玉深深的思念而死了。

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与书中主人公的命运相比,我们是幸运的,至少我们还拥有生存的权利,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或许你的人生之路是坎坷的,但是越过了这些鸿沟,我们还能潇洒地走下去。所以,请珍爱生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