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巨人花园》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四年级《巨人花园》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巨人花园》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巨人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
童话的情节往往较为曲折,故事性强,常有丰富的联想或幻想,也正是有了这些特征,因此,童话故事往往比其他类型的文章更有魅力。从文章中看来,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行为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喜欢读童话,之前也学过不少童话。二年级的时候学过《小壁虎借尾巴》《两只小狮子》《小蝌蚪找妈妈》等,三年级的时候学过《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 》《纸船和风筝》等。所以孩子们对于童话中拟人化的语言、神奇超凡的形象并不奇怪,孩子们喜欢童话的有趣,喜欢角色的善良,更喜欢童话中美好的一面。既然是童话,教师就要用童话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读童话、学童话、演童话、写童话。通过朗读、讲述、想象等多种方法去理解童话的内容、感悟童话特有的魅力,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设计说明
童话故事是孩子喜欢阅读的文类。《巨人的花园》这一篇童话故事不论是在故事情节、表达方式、还是用词用语都很有特点,但作为童话,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文体特点。本课教学立足于教材,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同发展。本课教学紧扣主线,抓住花园前后的变化及巨人态度的变化,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感受童话的魅力。在读故事、说故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通过续编故事激发创作童话的欲望,感受创作童话的快乐。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词,积累“草翠花开”等好词佳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2.能理清故事的主要内容。在对比阅读中,感受巨人的花园前后的不同。
3.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等体会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起对童话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理清故事内容,积累词句,感受巨人的花园前后的不同。
三、教学难点
体会童话独有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对比、想象等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童话,体会童话特点
1.猜一猜: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童话故事,你们喜欢这些童话故事吗?童话故事和我们平时读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随机概括:拟人化、富有想象、情节生动有趣……)
2.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随英国作家王尔德走进他的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板书,齐读。
(二)走近童话,整体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初读。
读童话可不能像读普通课文一样,读童话要像讲故事一样读。边读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还要想办法解决掉不会读的字词。(站起来读,读完坐下,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厉害的小朋友会在文中找一些帮助你概括这个故事的词句,圈画下来,这就叫批注。)
2.读词语,并运用。
洋溢 允许 训斥 围墙 告示牌
巨人的花园曾经( )着孩子们的笑声,当巨人砌了( )、插了( )、不( )孩子们入内,还( )孩子们后,他的花园就变了。
凝视 冷酷 火辣辣 覆盖 拆除 愉快
当桃树下的小男孩( )着巨人,巨人也变了。感到脸上( )的,( )的心也被融化了,他立刻( )围墙,和孩子们( )地玩耍。
师小结:孩子们学的词语不仅要会读,而且还要会用。
3. 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有时候我们可以串联课文中的生字词来概括主要内容,多好的一种新方法。
(三)走进童话,对比学习巨人的花园的前后之变
1.巨人的花园到底有什么变化呢?默读课文,找找描写巨人花园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2.随机学习句子。
句一: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1)巨人曾经的花园是怎么样的?(板书:四季如春。)
(2)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体会读出这种美丽与欢乐。
句二: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句三: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句四: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句五: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1)巨人的`花园前后有什么变化?(板书:凄凉、增添春意、冰雪覆盖、充满欢乐。)
(2)花园的变化和什么有关?(孩子们的到来和离去、巨人的训斥和驱赶。)
师小结:花园似乎被施了魔法,前后会有这样神奇的变化,这是童话语言的魅力。作者不仅用这样的对比写法,他的用词方面很有特点,你们发现了吗?把他们圈一圈,读一读。
3.学生圈画句子中的四字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白雪一片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鲜花凋谢 树叶飘落 冰雪覆盖
师小结:这也是作者写这则童话用词用句的魅力之处。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种神奇读好。
4.谁来用讲故事的语气为大家美美地读一读。
(四)聚焦小男孩,感受童话之魅力
当巨人训斥孩子们时,所有的孩子都跑了,唯独有一个小男孩,他站在桃树底下凝视着巨人。
1.把描写小男孩子的句子画下来,一起读一读。
2.小男孩有这样的举动,你有什么感叹?有这样神奇的人物我们也不足为奇,因为这是一篇──童话,童话里处处充满着──想象(板书:想象。)
(五)设疑结课,完成部分作业
1.小男孩的眼神和亲吻让巨人改变了,这眼神和亲吻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巨人前后会有怎样的改变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2.完成作业本部分作业。
(六)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四季如春 拟人化
凄凉
增添春意 对比
冰雪覆盖
充满欢乐 想象
分享、温暖、关爱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在对比阅读中,体会巨人前后的态度变化。
2.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快乐要与大家分享”的道理。
3. 学习童话独有的语言,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点
在对比阅读中,体会巨人前后的态度变化,从中明白道理。
三、教学难点
感受童话的魅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续编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学会积累运用
听写四字词语,读一读说一说。
鲜花盛开 鲜花凋谢 鲜果飘香 白雪一片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绿树成阴 树叶飘落 冰雪覆盖
巨人的花园以前是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他赶走孩子们以后,花园里天天( )、( ),孩子们偷偷钻进来后又给了花园春意,可是巨人又训斥孩子们,把孩子们赶跑了,与此同时( )、( )、花园又被( )了。
师小结:是巨人的态度和行为让花园前后有了这样的变化。让我们打开书本继续走进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
(二)对比朗读,体会巨人的冷漠与改变
1. 默读课文,想一想巨人之前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他几次驱赶孩子们?后来是怎么样的?把描写巨人言行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 学生画一画,读一读,交流反馈。
3. 指导朗读。
4. 你感觉到这是怎样的一个巨人?
补充资料:巨人没有朋友,他一个人呆在花园里。他每天都很孤独,唯一的朋友是一个妖怪。因为自己是巨人,所有的人都向他投去奇怪的眼神。他变得不爱说话,有一次他到妖怪家去,把他想说的话都说了,这一走就是七年。
5. 小男孩的眼神仿佛在说什么?
6. 这是一个普通的亲吻吗?它吻走了什么?吻来了什么?(冷酷、无情、训斥;关爱、温暖、改变。)
7. 如果你是巨人,你明白了什么?(快乐要与人分享。)
(三)结合生活,领悟童话中的道理
巨人懂得了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所以他快乐了,所以他的花园四季如春了,这是多美好的画面,这种美好的画面,我们在童话世界里常常能够看到,在生活中也能看到。
孩子们你们在生活中有与人分享带来快乐的小故事吗?(学生自由说。)
师小结:是啊,快乐就是与人分享。快乐就是给别人送去温暖与关爱。虽然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没有童话中那么神奇,但同样也会带给人许多欣喜,对吗?
(四)续编故事,感受童话的魅力
1.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仿佛和巨人同喜同悲,孩子们,你们愿意成为童话中的一员吗?那么就让我们继续把这个故事写下去吧。
续编故事:巨人把花园还给了孩子们,又是一年春天来了。
(词语提供:不再是……而是……;巨人、孩子们、花园。)
2. 故事交流。
3. 完成课堂作业本剩余作业。
4. 补充资料袋。推荐《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集》
(五)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四季如春
第一次训斥 凄凉
增添春意 对比
第二、三次驱赶 冰雪覆盖
改变 充满欢乐 想象
分享、温暖、关爱
四年级《巨人花园》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巨人的花园相关的图片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童话,激发兴趣
1、师:童话的世界神奇美丽,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想一想你们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
师:这些童话都有什么特点?
(拟人化、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充满想象)
2、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全新的童话故事,看看这个童话又讲了一个怎样的神奇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投影生字词,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
添、覆、凝、辣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洋溢:
训斥:
逃窜:
斥责:
凝视:
冷酷:
脸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童话中有什么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读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巨人、小孩子)
2、抓住人物和课文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概括出故事的内容。
(巨人、小孩、花园、赶走孩子、花园变化、小男孩的凝视、在花园愉快地玩耍)
巨人的花园曾经鸟语花香,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但巨人把孩子赶出花园后,花园发生了变化。最后,巨人在小男孩的凝视下终于明白了,他拆除了围墙,和小孩子们在花园愉快地玩耍。
3、读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对故事的感受、疑问)
四、精读课文、感受花园的变化。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巨人的花园原本是怎样的?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说一说。
句子1: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花园曾经鸟语花香)
句子2: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的欢乐的笑声。
(花园里曾经充满欢声笑语)
句子3: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花园变化1: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句子4: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乐地游戏。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春意。
(花园变化2:草翠花开、充满春意)
句子5: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花园变化3: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了无生意)
句子6: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花园变化4:乐园)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巨人曾经变化
鸟语花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花园欢声笑语草翠花开充满春意
了无生意成为乐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展示巨人花园的图片,回顾花园的变化。
二、精读课文,感受巨人行动和心理上的变化。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巨人的花园为什会发生变化?
(巨人赶走孩子、砌起围墙,竖起告示牌)
2、找出巨人赶走孩子时说的话,思考,他说话时动作是怎样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句子1: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动作:生气:叉着腰,双目怒视着孩子们)
(内心:这个花园是我,这些小孩子却随便进来玩,真讨厌。)
句子2: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动作:发脾气:更加不耐烦,样子更加凶)
(内心:我等了这么久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我的花园捣乱。)
句子3:“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动作:双眼睁大,盯着小孩,双手气的发抖)
(内心:已经再次警告你们不准进来,还敢来,快点滚出去!)
3、自由读这三句话,体会巨人当时的'感情。思考:这三句话有什么异同?
相同:滚出去、感叹号说明巨人当时非常愤怒。
不同点:句子1是玩耍,句子2是胡闹,句子3直接说“喂”,一句的语气比另一句更加强烈,说明巨人当时是越来越愤怒。
4、再次朗读三句话,说说你觉得巨人是怎样一个人?
(冷漠、自私、任性)
5、巨人的冷漠、自私、任性让花园再次变得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了无生意。是谁的出现让巨人发生变化,让花园最终变成小孩和巨人的乐园?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时,心里想对巨人说什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小男孩:伯伯,这座花园这么漂亮,你却孤单地欣赏着它,即使它再美,久而久之,你不觉得孤独吗?打开花园吧,让我们一起陪你欣赏花园的春天。)
(巨人:对呀,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我应该和孩子们一起欣赏花园的春天。)
6、小男孩又对巨人做了什么?巨人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感到温暖、愉快并立刻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三、结合生活实际,领悟童话的道理
1、小男孩的凝视和亲吻,让巨人明白了什么?所以巨人才会温暖、愉快并拆除了围墙。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
2、快乐是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加快乐就会更加快乐,那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别人分享的小故事呢?
四、感受童话的魅力,体会这篇童话故事的特点。
1、再次朗读全文,想一想,这篇童话哪些地方最吸引你,让你最感兴趣?
结合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这篇童话的特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充满幻想,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玩
赶走孩子
巨人胡闹
砌围墙、竖告示牌
拆围墙,和孩子玩耍
四年级《巨人花园》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巨人的花园前后发生的变化。
重点难点:
感受花园的变化。
一、单元整体了解.:
1、回忆看过的童话故事。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第三组课文,预习过的同学一定知道这一组课文都是童话。童话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告诉大家你都读过哪些童话?
产生回忆、交流。
童话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
2、读资料袋,了解童话的类型。
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哪两大类哪?打开语文书到45页,仔仔细细读资料袋,一个字也不能落,待会儿你回答时是不能看着书的。
(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如《安徒生童话》,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叶圣陶《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一类是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有心人搜集、整理而成的`。如《格林童话》共有210篇,搜集整理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
二、学习新课,课题质疑。
1、读准课题
英国的《典雅》杂志将王尔德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说他的《巨人的花园》堪称“完美之作”。(板书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尔德笔下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无穷魅力吧!
谁来读课题。强调“人、的”读轻声。
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
读了课题后,你最想了解什么?
(预设:巨人到底有多大?它是一个怎样的人?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
师在课题处打“?”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一读这个童话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以借助拼音,或者同伴合作来解决。
学生读、想。
2、交流反馈词语。
出示词语:(小黑板)
鲜花凋谢瑟瑟发抖喧闹脸颊(摸摸你的脸颊,脸颊就是我们的脸蛋)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冰雪覆盖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
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这是冬天哪一段时间)孤独训斥凝视冷酷愉快拆除增添
自己试读
带拼音的生字拼读一遍。(把拼音擦掉)
请小老师一排一排领读
齐读
听写词语:覆盖围墙告示牌拆除增添
指名写黑板上,其他同学仔细看他们的书写笔顺,也可以在桌子上写一写。
重点讲解笔顺:牌(笔顺)、添(两点)、覆(笔画)、拆(竖上加点,把这一竖给拆了;拆,去掉提手旁就是斥)、墙(笔顺,右边先写十)
这几个生字在44页生字表的旁边写一写,你觉得写一遍就记住了就写一遍。
齐读词语
四、默读课文,解决问题。
1、默读课文,用“——”划出描写花园的句子。
2、交流
谁来说说你读到了一座怎样的花园?板书:美丽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是呀,多美的花园!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
来到这样一座美丽的花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说一个读一个)
你还从哪一句也读到了美丽的花园。
“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
草翠花开是怎样一种景象?
读
3、你还读到了一座怎样的花园?板书:荒凉(冰冷)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读
你还从哪句也读到了花园的冰冷与荒凉?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你是怎么理解“冰雪覆盖”的?
如果我们生活的地方一年四季“冰雪覆盖”,那是多么,(叫几名学生回答)
4、有人读到了一座美丽的花园,有人读到了一座荒凉的花园。同一座花园,同一个季节,为什么时而鲜花盛开?时而冰雪覆盖呢?
(一开始孩子们都在花园里玩,所以花园里鲜花盛开,非常美丽,可巨人把孩子都赶走了,还砌起了围墙,花园里就狂风大作,冰雪覆盖了。)
五、结束
至于巨人为什么要把孩子赶走,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明天我们继续研究。到那时,一开始的问题这是个怎样的巨人也就一清二楚了。
四年级《巨人花园》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泵靼卓炖钟Φ焙痛蠹曳窒淼牡览恚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
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1、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读了故事的名字,你最想知道什么呢?这篇文章将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带着思考进入故事。
2、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带拼音的字词和难懂句子多读几遍。
②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课外资料收集展示。(课后资料袋和综合性学习)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⑤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
2、我会用某个词语说一句话。(如: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
3、我会流利的朗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分自然段读)
(二)初步学文展示(小组内)(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童话的有关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结合课后资料袋)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xx。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xx。
当孩子们再次偷偷钻进花园时,花园又xx。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xx。
最后,当巨人拆除围墙后,花园又xx。”
②总结。
课文通过讲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提出有创造的问题并能自主解决。
生1:这是怎样一座花园?
生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
生3:“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唤来春天的。”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4:巨人为什么感到火辣辣的?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所解决的创造的问题。
2 、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3、小组展示对童话知识的了解。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
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怎样看待巨人这个人物的?
(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
收集有关童话的故事,讲给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