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篇1
如果从全书的定位上来讲,《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精华版)的书名,应该叫“操作版”,或者“实操手册”更为合适。相较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原版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实用练习手册。
全书的结构分了两个大的板块,分别是“原则和技巧”、“问题与答案”,我将它概括为“方法”和“解惑”。前者是普适性的办法,后者是个别化的解决。这就是全书的总体样貌。
相比原版而言,这本书就是一本亲子沟通的“短平快”。没有枝枝蔓蔓,直奔问题解决。
事实上,依我的理解而言,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在言语当中进行的。因此,怎么说就显得至关重要。当然,身教是更为重要的教育。不过,我们今天探讨的是关于沟通的问题。除掉表情、动作以外,语言的比例就是百分百了。因此,说成为了头等大事。我们每天生活在言语当中,但是,要做到真正正面的、有效的说,是非常难以达到的。
所谓正面,意味着话语的指向不是冷漠、不是嘲讽、不是对立、不是拒绝、更不是打击,“每天早晨,我都发誓今天会不一样。今天我会是一个热心、耐心、充满爱心的父母。但每天早上,我又都变成一个可怕的、歇斯底里的疯子。”相信这是很多父母的切身感受,这本书提供了五种基本的解决方案——关于感受、关于寻求合作、代替惩罚、关于赞赏、关于愤怒、我认为,“关于感受”这一点,是整本书也就是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全部的立论基础。好的沟通源自于对感受的接纳。正如心理学中所积极倡导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一切表现与感受。只有当孩子真正感受到了这样的容纳,才具有了良好沟通的开端。
至于后面的几个问题,也是身为父母最常接触和最头疼的问题,寻求合作往往遇到的是——你越说,我越不干!左耳朵出进右耳朵出。书中提供了六种办法,我认为,“用一个词表达”和“提供一个选择”是非常有效的办法。说的越少,话语的提纯度就越高。唠唠叨叨的妈妈之所以被所有的孩子反感,就是因为语言泛滥。而提供选择,最终指向的就是问题的解决。二选一也罢、多选一也罢,总而言之都要选。
最逗乐的也是最有智慧的解决方法当属“关于愤怒”这一节。作者一针见血:“家庭教育是个高压力的工作。”那么,要“如何适当地表达我们无法遏制的愤怒,来释放自己,同时又不伤害孩子”呢,吉诺特博士的答案真是太妙了——“所以!快跑!快去逃命!”
对精华版的重温,唤起了之前的记忆。从中给予我再一次的深刻的感受是,所谓教育,真是一门趋于大道无形的艺术:爱、智慧、幽默,一个都不能少。
最后来个画蛇添足,精华版不一定要做成精装版。此建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篇2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美国作家阿黛尔法伯与伊莱恩玛兹丽施合作编著。旨在通过实用的技巧与事例练习,教会广大的父母如何与孩子正确的沟通,解决亲子之间的冲突问题。
本书包过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技巧篇,包含如何感受、寻求合作、替代惩罚、如何赞赏与愤怒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二板块是案例解答,包含了众多的读者来信以及作者的解答方案。
看完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非常适合新手父母,以及迫切想要解决亲子相处中的各种问题,但苦于不知采取何种方式的父母。相较于《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这本书更加通俗易懂,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只有简单明了的观点,漫画版的技巧演示,由浅入深的事例练习。如果照着此书去练习,成为情绪管理型的父母,便不再是难事。
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书中的观点和技巧:
1.当孩子不开心的感受遭到否认或忽略时,通常会变得更加难过,即使父母此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技巧:倾听孩子的感受,并帮助他们表达出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被理解,在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2.父母们指责、辱骂、威胁、命令的时候,孩子通常很难合作。
技巧:描述当时的事情,描述自己的感受,指出自己希望对方做的事情。
3.评价式的赞赏,如聪明、漂亮、完美之类的词,不仅不会让孩子关注到自己失误的地方,更会让他们灰心丧气,不再继续努力尝试。
技巧: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描述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结果。
4.如果我们告诉自己,不要理会自己的感受,只能增添愤怒和绝望,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于:要明白如何适当的表达我们无法遏制的愤怒来释放自己,同时又不伤害到孩子。
技巧:愤怒时,对孩子说我非常生气,非常非常生气,我要打人了,所以快跑快去逃命。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在和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描述事情,描述自己的感受,指出希望对方做出的改变)。
以上是本书的重点,也是精华之所在,供需要学习的父母参考。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亲子关系中的困惑与经验!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篇3
我打开看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时,当时就觉得自己是那么的白痴,不懂得去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和特点。我以前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身上,却不知道给孩子一个好的开端。我知道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该怎么去解决呢?当我看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后,我才知道自己与孩子的沟通上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好的沟通方式,即使说得再好、再对孩子也不会听。书中所列关于亲子教育的一系列不对方法和方式,几乎就是我的翻版,亏我还是幼儿园老师呢,真是惭愧啊!如何才能与孩子有一个好的沟通呢?如何说孩子才能听?
我们要学会倾听和认同孩子的感受,当他觉得自己被理解被接受时,那么在亲子谈话中就不会有争吵和责骂,他就会讲出许多事情,使你更好的去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的感觉被否定,他就会觉得你不理解他,他就对你没什么好说的,同时他也会怀疑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孩子对大人的责骂、命令、说教、警告、比较等等都是很反感的。出了事要教会孩子如何去补救,而不是一个劲的埋怨,那样于事无补,还惹得孩子烦。什么事情做错了就说什么事情,不要把往事全部拿出来说。鼓励孩子要独立自主,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那样他永远长不大。平时孩子要多称赞他,当他听到这些称赞,才会更有信心向前迈,同事孩子也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书中有所列的方法和技巧,我觉得非常实用,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用。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看法,如果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那孩子的优点就会越找越多,如果不欣赏用指责、抱怨、比较来看他,那他的缺点就越挖越多。最艰难的是家长的改变,习以为常的语言和心态会让我们在生气的时候故态复萌,用最伤害的语言对孩子发泄自己的怨气和不满。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篇4
读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一书后,完全被书中的案例分析、专家支招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将孩子与父母的错误对话和正确对话进行对比展示,时刻提醒读者反思自己的处理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一、要爱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否定,他会感到困惑和愤怒。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我们可以参考本书作者给出的几条建议,同时也要记住,孩子所有的感受都是可以被接纳的,但是某些行为则必须受到限制。比如,动手打人。孩子处于极度难过的时候,身体上的发泄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痛苦,比如,大声吼叫,撕纸,扔枕头,最和蔼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给他纸笔让他把愤怒画下来,乱写乱画都可以。
二、要爱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拉近彼此的距离。
教育是一门学问,你千万不要把孩子当花花草草来养,喜欢叫他怎样就怎样。尊重也是必须的,跟孩子们说话时,请蹲下,和他平视,不要用命令式的,而是要看着他的眼睛说话,同样要求他也看着我们的眼睛;孩子表现好,或者受伤了,不要吝啬我们的拥抱。当老师要爱孩子,作父母要爱子女。常常给孩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地感受到爱,也增强了他的信任感。所以说爱心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要爱孩子——就要放下你的架子,尊重孩子。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和得到别人欣赏。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就应该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能行,孩子最棒!我们还要承认个体差异,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失败,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要让孩子愿意听,就必须学会如何爱孩子,如何尊重孩子,如何赏识孩子。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是每一个做父母和做老师的都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我们要能说会听,及时与孩子沟通,消除隔阂,清扫孩子内心的尘埃,帮助孩子营造一片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