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獾的礼物》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獾的礼物》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獾的礼物》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獾的礼物》,主要讲的是年纪非常大的獾去世了,大家都很伤心。因为它生前帮助了很多伙伴,它教会土拨鼠用一张纸剪出许多手拉手的土拨鼠;教会青蛙溜冰;教会狐狸打领带;教会兔太太做饼······
通过个故事,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就是给予,我要像獾一样多帮助别人。
《獾的礼物》读后感 篇2
《獾的礼物》是英国作家苏珊·华莱的作品,它被誉为生命教育最好的读本。原因就在于作者不仅用委婉柔美的方式来揭示“死亡”的话题,还让人们在阅读中了解到如何应对死亡带来的心理情绪。从而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思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年迈的獾,他总是乐于帮助大家。可是他太老了,老到无所不知,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獾并不怕死,可是他害怕自己死后,朋友们会伤心难过。于是,他告诉朋友们,他不久后会去一条隧道,希望他的离开不会让大家太悲伤。然后有一天晚上,他吃过晚饭后开始给朋友们写信,可是当他像往常一样躺在火炉旁的摇椅上时,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在向着一条很长的隧道奔跑,越跑越快,最后脚离开地面,慢慢的他感觉到自己离开了他的身体。第二天,朋友们都没有等到獾出来和他们说早安,狐狸把獾的信读给大家听,动物们都很悲伤。整个冬天,大家都沉浸在獾离开的悲伤中,他们时常在一起回忆獾还活着的日子。鼹鼠告诉大家獾是怎样教他剪纸的;青蛙告诉大家他是怎样跟换学溜冰的;狐狸给大家讲獾教他系领带……后来,积雪融化了,春天来了,动物们也不再那么悲伤,他们都记住了獾教给他们的技艺,这是獾留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我的奶奶就像书中的獾一样,是一个了不起的老人,她睿智、仁慈、善良、富有同情心……她配的上人世间一切美好的词汇。可就是这样一个我深爱的老太太,在一天晚上睡着后,就再也没有醒来。在她这里,死亡是安详、温暖、平静的,犹如做了一场梦。她没有给家人添麻烦,甚至说连一封信,一句话的麻烦都没有留下。她以这样的方式来诠释死亡,抚慰亲人的心灵,让他们免于面对亲人的离世前的悲痛。可是,在她离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还是会经不住想起她在世时的点滴,还是会忍不住流泪。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在梦中见到她冲我微笑,我知道自己终于已经能够接受她的离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开始面临身边亲人的离世,我们也要经历悲伤,会因亲人的离世而感到错愕和惊慌;也会回忆过去,想念和他在一起的时光;也要学着慢慢接受分离,学会自己抚平伤痛。就像书中的小动物们一样,当悲伤慢慢变淡,留在心底最深处的是那个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教给我们的技能,那是他就给我们的礼物!
读这样一本书,会令人感到温暖,因为我们会在故事中一次又一次回忆现实生活中离我们远去的亲人,他们终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变成我们记忆的一部分,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獾的礼物》读后感 篇3
我读了一本好书,叫《獾的`礼物》。
獾是一个让人依靠和依赖的朋友,它总是乐于帮助大家,它总是在别人需要它的时候出现。它教会鼹鼠剪纸,教会青蛙溜冰,教会狐狸系领带,教会兔子太太做烤饼。现在它们都做得极好,已经可以互相帮助了。
可是獾太老了,老得身体不听使唤了,一天獾死了。开始大家都很伤心,特别是鼹鼠,它的眼泪把自己的毯子都湿透了。后来大家又微笑了,因为大家知道獾不希望大家伤心。
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獾助人为乐,就算它死了,别人也会永远记住它。我们应该学习獾的品德。
《獾的礼物》读后感 篇4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叫《獾的礼物》的书,它讲的是:獾老爹已经很老了,他已经快要死了,可是他不怕死,因为他认为,死,只是丢掉自己的身体。有一天,他看到鼹鼠和青蛙一起在赛跑。他多么想和他们一起跑,可是他做不到,所以他在旁边看着。他认为,这是他最大的乐趣了。那一天,他很晚才回家。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的朋友们他到了一个隧道,让他们不要难过。第二天早上,动物们都围在獾老爹屋边,狐狸宣读了獾老爹的信。动物们难过极了:青蛙是滑雪高手,是獾教他的;兔子太太的手艺远近闻名,是獾告诉她自家的祖传秘方;狐狸打领带,也是獾教他的。
其实,我挺佩服獾老爹的,他不怕死,而我不同,我发个烧,就害怕死。同时,獾助人为乐,送给朋友们很多礼物,在他死之后大家都还会思念他。獾的热情、洒脱都是我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