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贝多芬传》读后感 篇1
贝多芬是一位举世闻名、伟大的音乐家,他在音乐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是他一生的经历会是怎样的呢?贝多芬的童年非常悲惨,4岁时,父亲用暴力迫他使学习音乐,11岁入戏院乐队,17岁丧母并一人承担了全家的重任。后来,耳聋已开始他的酷刑,直到完全失聪。晚年时,心爱的侄儿也完全辜负了他。贝多芬身处悲苦的深渊,可是他对生活抱着剧烈的热情、充满信心和无限的希望,让往昔美妙的岁月悠久地照耀着他,他最终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人类的平庸、自己的命运和痛苦,成为胜利者。如果我们也能像贝多芬那样,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50多岁时编写的《国榷》被盗,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他十分沮丧,但是他凭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让希望之光驱散绝望之云。最终,完成了流传千古的鸿篇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物理学家霍金下半身完全瘫痪,上半身只有3根指头可移动,说话都需要语言合成器,但是他身残志不残,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取得了不朽的功绩。被人们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宇宙之王”等。
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和谐美好的社会中,虽然环境很好,但是许多却人很平庸,碌碌无为。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些挫折,就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遇到失败、挫折、困难时就到贝多芬的意志与信念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必将得到不可言喻的收获。前年轮滑比赛前,我起早贪黑,不怕酷暑;跌倒了爬起来,不惧疼痛,终于取得了速滑第一名的好成绩。就是因为我有热情,对取得第一充满了迫切的希望。我将记住取得的成绩。无论遇到什么崎岖和坎坷,都永远满怀热情、充满信心和希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传》读后感 篇2
贝多芬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里,他的童年过得很悲惨。1800年,病魔降临在他的身上,他忍着痛苦,写下了悲怆的《悲怆奏鸣曲》、清澈的《第一交响曲》等反映他人生的痛苦与欢快。他被生活抛弃了,孤身一人了,但是艺术却收留了他。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
由于生活和病痛的压力,贝多芬在32岁那年甚至连遗嘱都写好了,看他的遗嘱时,我竟产生一个念头:对他自己来说,如果那时真的去了,可能反而快乐些。至少使他免受日后无穷无尽的苦难,面对残酷的命运,用他自己的话说“把我从无穷的痛苦之中解放了出来。”(只是对人类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是的.,假如他稍稍自私些,他定会就此撒手归去,摆脱一切愁苦。
但是,他偏偏渴望痊愈,偏偏希望“可怜的人类”快乐幸福。于是,这天生的性格给予他无比的意志,把死神和解脱同时拒之门外,又开始了苦难的历程。当痛苦与日俱增,积聚到无法承受时,就如潮水般倾泻而出,成为一部部伟大的作品——他的血与泪的结晶。
英雄,本身就注定要承受超乎常人的苦难。正如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似乎已成为古今中外一条不变的真理,又是多么残酷和无奈!人类每一伟大成就的诞生,都必然要有个人的牺牲。凡想成就大事的人,紧紧牢记这一点吧。
阳光总在风雨后,贝多芬费劲地用自己的一生的心血来写曲子,我们要学习他那做什么事都尽心尽力的精神,学习他遇到困难但想尽一切办法去战胜它的精神。
《贝多芬传》读后感 篇3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种痛苦。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那么,《名人传》又能给予给我们什么呢?我想,只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努力向前。除了这一点外,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也想告诉我们另外的一些道理: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相信自己能行!
《贝多芬传》读后感 篇4
“生活是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这是《贝多芬传》中贝多芬说的话。因为妈妈说这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它能激励我们做生活的强者,不向困难低头。所以,我认真地看了起来。
当读到“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我真气愤,多狠心的父亲,为了钱竟然这样折磨自己的孩子,太可恶了!
“可惜,在维也纳的学习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读着读着,我的心情变沉重了,泪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模糊了我的眼睛,没有父爱已经很惨了,现在连母爱也失去了,多苦命的孩子啊!
后来,命运还不断地作弄他:“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受到了世人瞩目。
合上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贝多芬的不幸叹息,但我更为他的不屈不挠感慨:他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感谢妈妈,是她让我从贝多芬身上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生活是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