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语文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

2025/09/17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语文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人喧马嘶、喧嚣、訇然作响、宽幅白练、凝神谛听、沉醉等词语的意思;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

2.技能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欣赏等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难点:让学生通过黄果树瀑布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录像,揭题课题

1.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录像。(课前)

2.揭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并给每个自然段标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人喧马嘶喧嚣雷声轰鸣訇然作响

宽幅白练直泻而下

聆听凝神谛听沉醉

(2)指名读,学生跟读

(3)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精读课文,感悟文意

1.再默读课文,具体从哪里体会出它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反馈

预设板块一:学习声音的语句

句段一:交流第2节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2.反馈:

重点理解感受“哗哗、人喧马嘶、喧嚣、潮水般涌上来”等

3.感情朗读

4.抓词语指导赏读

(1)请你们再读读这段话,想想作者哪些动词用的特别精彩,为什么?

(2)交流品读“飘”、“拂”、“涌”、“盖”

5.齐读

句段二:交流“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指导朗读

句段三:交流第6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出示句子

(2)与庐山瀑布比较,从而感受黄果山瀑布的非凡气势

(3)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

(4)通过想象指导赏读:黄果树的瀑布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了气势非凡、雄伟壮丽,字里行间还充满了如诗如画的美感。具体又从哪些词中体会出来——在这乐池里,你聆听到哪些曲子呢?

(5)指名读

(6)师生引读第6节

句段四:交流第7节“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或在学习“感受时”交流)

①指名读

②理解“訇然作响”

③指导朗读

预设板块二:学习形态的语句

句段一:通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泻下来。

①指名读

②通过图片、欣赏瀑布理解比喻句的意思。

③指导读好句子。

④齐读整段话

句段二:交流第4节

①指名读

②想象画面

③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画面

④感情朗读

预设板块三.学习“作者感受”的语句----(机动)

(随机再深入体会第6小节: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都充满了活力;第7小节: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1)师:我现在有一种冲动,想亲手触摸一下,你们想不想?快速地阅读课文第5、6、7小节。

告诉我你的感受?(板书)

(2)“凉丝丝的,舒服极了!”想想,你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

带着这种感觉读课文第5节。

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作者的感觉(第6节,最后两句)。

(3)指导朗读第6节中的句子。(是啊,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又是一种境界)

(4)指导读第7节中的句子。(随机:可能安排在学习声音的地方:理解“訇然作响”的意思,初步朗读感悟。)

深层体会。师:原来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的我们,现在在它神奇魅力熏陶之下,无意中“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此时此刻的我们胸襟开阔了,人与景合而为一,这正是大自然勃勃生机对人心灵陶冶的结果,也是大自然伟大的具体体现。

A、请你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感受?

B、齐读5—7小节(机动)

4.以读代讲第8节

(1)师:聆听着这无籁般的声音,欣赏着这如画般的美景,游历过祖国许多名山大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沉醉了,他挥笔而下:“上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之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描写得如此准确形象,令人以服。

(2)师生接读第8节。师:于是在绿树掩映间,多了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此时此刻,他——(生)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四、总结回顾,升华体验

1.小结、点题:齐读: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五、课外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下面的内容,练一练:

1.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2.你喜欢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请你有感情地朗读或试着背下来。

3.通过写诗或作画的方法,把你学了课文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板书:

黄果树瀑布

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大自然的杰作)

声音形态感受

语文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2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通用13篇)

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经过历代名人的游历、传播,成为知名景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语文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

2.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放映《中国自然奇观-黄果树瀑布》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黄果树瀑布美在哪些方面,然后用“黄果树瀑布美在……”的句式讲给大家听。

预设答案:

第2节 美在瀑布正面景象气势雄伟、壮丽,如万马奔腾。

第3节 美在瀑布声音震耳欲聋。

第3-4节 美在我和瀑布的'亲密接触和感受。

第4节 美在瀑布水注的顷泻力量。

第5节 美在瀑布后面神密。

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明确:不是。作者开始认为“干瘪、无聊”是因为对黄果树瀑布的印象停留在教科书和图片中,当他亲临其境、亲身体验之时,从听觉、触视、视觉上感受到不一样的黄果树瀑布,原来“干瘪、无聊”的概念变成了生动的、撼动人心的感受,因此作者说“前者灰飞烟灭了”,“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作者通过记叙和描写把美丽的黄果树瀑布展现在我们面前,你能在文中找出作者赞美黄果树瀑布抒发感情的句子吗?

文中没有。作者只是说“但我抚摸了黄果树瀑布,我周身湿透,我有湿透的话要说”,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话”不能被湿透,湿透的是作者的身体。这里用“湿透”的切身感觉来表明只有经过切身体验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美。(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

自学指导: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请同学们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的美。

预设答案:

1.欲扬先抑的写法。

2.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

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欣赏歌曲宋祖英演唱的《黄果树瀑布》,一起赞美美丽的黄果树瀑布。

五、作业

《助学》学习测评部分。

语文五年级《黄果树瀑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字词,理解词意,并会用词语造句。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2、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三、情感与价值

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迁移导入

1、欣赏《黄果树瀑布》歌曲,引导学生说说由“瀑布”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2、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被瀑布折服呢?我想这其中总有缘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果树瀑布,去寻找答案吧。(欣赏图片)

二、初读感悟,领略壮观

1、看,这就是黄果树瀑布,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2、字词积累

3、作者看了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想一想作者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三、浏览全文,再次感知

思考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认识有哪些变化?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句。(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四、讨论探究

1、作者明知黄果树瀑布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风景,为什么原先看到图片并不特别激动?在黄果树看到旅游纪念品为什么还产生无聊之感?

2、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

3、文章里有几个黄果树瀑布?为什么说一个“灰飞烟灭”了,“另一个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五、揣摩品味。学生汇报自己认为值得品味的语句,教师指导揣摩。

六、学有所得,畅谈启发

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七、欣赏朗诵,升华感情

欣赏电视散文《黄果树瀑布礼赞》,学生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