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汛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汛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汛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洪水的危害,提高防洪意识
2:了解洪水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3: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二、教学重点:
能够了解洪水的特点,提高防洪意识。
三、教学难点:
能够了解并掌握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导入:
1、观看洪水造成危害的`图片
2、学生观看完之后谈谈体会
3、教师总结:洪水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无法衡量的,它夺走我们的家园,破坏我们的生活,甚至夺走了许多无辜的生命。所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有关于洪水的知识,学习遇到洪水暴发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了解洪水的相关知识
1、了解洪水的类型
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跨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是暴雨洪水。
结合本地特征请学生分析有可能发生什么类型的洪水。
2、洪水的主要特点:
(1)季节性明显: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的台风暴雨天气。
(2)洪水峰高量大: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3)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
(三)了解洪水爆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的向山坡,高低等处转移。
2、洪水来的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大树,高墙等待救援。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还要注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4、了解呼救的方法:SOS呼救信号,拨打119求救等。
(四)学生总结所学习的知识
幼儿园汛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增强幼儿对汛期安全的认识,提高自救能力。
学习汛期中的基本自救方法,掌握逃生技能。
养成遵守防汛安全规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汛期安全知识手册
安全疏散示意图
应急物资展示(如救生圈、绳索等)
活动过程:
安全知识讲解
通过PPT或视频,向幼儿介绍汛期的概念、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讲解汛期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在危险区域逗留、不涉水过河等。
自救方法学习
教授幼儿基本的'自救方法,如遇到洪水时如何迅速向高处转移、如何抓住浮托物等。
展示应急物资,并讲解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情景模拟与演练
设定不同的汛期情景,如暴雨来袭、洪水泛滥等,组织幼儿进行模拟演练。
演练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逃生路线和自救方法行动,确保安全有序。
讨论与分享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演练中的感受和收获。
讨论如何将这些安全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
总结与强调
强调汛期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幼儿时刻保持警惕。
鼓励幼儿将学到的安全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共同学习和防范。
幼儿园汛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汛期,认识到汛期可能带来的危险。
技能目标:教会幼儿简单的自保自救方法,如遇水时如何呼救、怎样避免落水等。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汛期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安全教育绘本或动画片
模拟救援道具(如玩具救生圈、小雨伞)
手工材料(彩纸、画笔)用于制作“安全小贴士”卡片
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关于小动物在雨季中如何保护自己安全的小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2. 认识汛期(10分钟)
观看视频/图片:展示汛期的.图片或视频,简单解释什么是汛期,为什么会下雨,以及雨季可能带来的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
互动问答: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下雨天外出要注意什么?”“看到积水应该怎么做?”
3. 安全知识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讲解汛期安全知识,包括:
不要靠近河边、湖边玩耍。
遇到大雨不要躲在树下,应尽快到室内避雨。
看到路上有积水,不要随意踩踏,要绕道走。
如果不小心掉进水里,要大声呼救,尽量抓住身边可以浮起来的东西。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雨水积水、不慎落水的情景,演示正确的自救和求助方法。
4. 制作“安全小贴士”卡片(10分钟)
手工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汛期安全小贴士”卡片,画上自己学到的安全知识,并简单描述,如“不独自去河边玩”、“见到积水绕路走”。
5. 总结分享(5分钟)
分享展示:请几位幼儿展示自己的安全小贴士卡片,并简短介绍其内容。
安全歌谣:结束前带领幼儿一起唱一首简单易记的汛期安全歌谣,加深印象。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制作的安全小贴士卡片布置在教室或幼儿园的公告栏,形成持续的安全教育氛围。
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复习汛期安全知识,共同完成家庭安全演练。
幼儿园汛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汛期,认识到汛期可能带来的危险。
技能目标:教会幼儿简单的自保自救方法,如如何避险、求救。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汛期相关的图片或动画视频、安全标识卡片、模拟雨具(如塑料雨衣、小雨伞)。
环境布置:可以在教室一角布置成“安全小屋”,作为情境教学的一部分。
角色扮演道具:警察、医生的帽子或服装,用于角色扮演游戏。
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汛期小动物避险故事,比如小兔子怎样聪明地躲避洪水,引起幼儿兴趣。
2. 认识汛期(10分钟)
观看视频/图片:展示汛期的图片或播放简短的动画视频,解释什么是汛期,为什么会下雨,以及雨水过多时可能引发的洪水、滑坡等灾害。
互动问答:老师提问,如“下雨天出门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强调雨天出行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安全知识讲解(15分钟)
安全标识认知:展示并解释与水安全相关的'安全标识,如“禁止游泳”、“小心滑倒”等,让幼儿学会识别这些标识。
自保自救技巧:
不下河游泳:强调汛期河水上涨,游泳非常危险。
远离危险地带:如山坡、低洼地等易发生灾害的地方。
紧急情况怎么办:教幼儿记住简单的求助电话(如110、120),以及如何大声呼救。
4. 角色扮演游戏(10分钟)
情景模拟:设置几个汛期可能遇到的情景(如在家突然下雨、外出遇到积水等),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如扮演家长带孩子避雨、扮演警察帮助迷路的小朋友等,实践中学习应对策略。
5. 总结回顾(5分钟)
儿歌总结:编一首简单的汛期安全儿歌,如“下雨天,不乱跑,安全第一要记牢;河水涨,不靠近,保护自己最重要。”通过唱歌加深印象。
安全小卫士:鼓励每位幼儿成为“安全小卫士”,在家里也能提醒家人注意汛期安全。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通过家园联系册或微信群,向家长分享汛期安全教育的内容,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一起实践,共同强化安全意识。
制作安全手册:组织幼儿一起动手制作简单的汛期安全手册,既是对活动的总结,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幼儿园汛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汛期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敲响警钟,提高学生的警惕;
2、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灾害事故的前兆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预防能力;
3、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面对灾害的自救及逃生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比较典型的汛期灾害事件的材料;
2、安排几名同学排练一些预防灾害的姿势;
3、准备一些防雷防汛的知识。
参与人员:
班主任与全班同学。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流程:
(一)主题导入
(1)我们先看几幅图片,听一听关于这几幅图片的沉痛的悲剧。”
(2)雷电及汛期灾害前兆
(1)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有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
(2)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
(3)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
(4)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不断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
(5)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主持人: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
(二)雷电及汛期灾害事故预防措施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呢?看看我的防雷秘诀是什么。
1. 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2. 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岩下或者山洞里避雨。
3. 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三)雷电及汛期灾害事故自救及逃生方法
1、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记住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
2、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班会总结
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防雷防汛的知识。希望各位同学一定要重视。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千万不能用它来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