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简爱》有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简爱》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简爱》有感 篇1
远远望去,窗台上的那杯白开水,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世界,它看了又看,几乎找不到一丝纯净。灰色的天空,混浊的空气,抑制了人们的思想。是啊,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纯,各种各样的成分都夹杂在当中,什么都难以估测,只能按部就班。
在阵阵微风中,我又重拾起那本我喜爱的《简·爱》,虽然我已读过,但总令我爱不释手。主人公名叫简?爱,是个孤女,成年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家庭教师。她身份低微,相貌平平,最终却以真挚的情感赢得了东家罗切斯特的尊敬和爱恋。不料在举行婚礼时却横生枝节,使他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磨难与考验。这部小说情节曲折,悬念迭起,人物丰满。
简?爱身上最吸引我的特质,就是她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小说中,简?爱追求的是一份幸福,一份自由。她不甘于被生活所压抑,所圈固。她一直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她执着着,勇敢着。她知道夕阳是天空的挽歌,寂寞是青春的挽歌,而她只是某一个人的挽歌。她寻寻觅觅,即使陷入一潭沼泽,仍不断地不断地往上爬。不想被这浑浊的世界所控制,所束缚。她追求的向往的是一个纯真的充满爱的世界。
如果,人人都能像简?爱那样,对生活那么地热爱,拼了命地把自己融入另外一个世界,远离那肮脏的世界。因为在那另一个世界中,男女之间有浓厚真实的爱,家庭之间有浓厚真实的爱,人与人之间也有浓厚真实的爱。假如我是简?爱,我不知道能否像她一样毫无保留地往这个世界中注入自己的那一份爱!但读完全书后,渐渐地,我开始不吝啬爱,不与虚伪的自己附着在一起,()我开始与爱打交道,不再愤世嫉俗。其实,我们大家都一样,放下自己,想象你是这个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你要把这个社会,这个大家庭维持的更好,那你就应该给予更多的爱,注入更多的爱。
如果你放大了眼界去看世界,你会发现爱的范围是无限的,是没有种族,没有宗教,没有贵贱之分的;如果你缩小了眼界去看世界,你会发现爱其实离你只有一步之遥,只是差你一个回头望望的距离罢了。很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这个世界那么的冷漠,肮脏。他们殊不知,如果一个人这么想,一部分人这么想,那么全世界的人都会这么想。只有靠每个人都注入爱,都追求爱,都珍惜爱。这样才能组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就像简?爱一样,注入更多的激情与爱给予这个社会。
窗口的那杯白开水依旧伫立在那边,默默地看着。天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小水滴争先恐后地往杯子里跳。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变得饱满了,不再那样的枯燥。你看,小水滴都拼了命的往水中注入爱,那么我们人为什么就不能注入爱给这个世界呢?
读《简爱》有感 篇2
《简爱》一书,通过简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人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的形象。简自小父母双亡,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承受着不公的待遇,姨妈嫌弃她,表姐蔑视她,表哥甚至侮辱、毒打她。即使如此,她依旧对生活怀抱美好的希望,用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与世上种种不公的待遇做抗争,坚强不屈,勇往直前。
家庭的不幸只是简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在学校,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还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丢尽了脸。但简仍坚强不屈,化悲愤为力量,在学习上飞速进步,并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认可。
在简·爱陷入了爱情的旋涡时,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毫不退缩,对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从容以对。同样,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并非主仆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和纯洁,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秽,对她肃然起敬,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可当后来,简知晓罗切斯特已有了自己的妻子,她的自尊迫使她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她对感情的执着,对爱情忠贞的守护让我不由地叹服。
小说的最后,当简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他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时又妻亡财毁时。简再一次怀着全身心的爱投入了他的怀抱。患难中的追随将这份感情升华,这种高尚的情怀、矢志不渝的爱情跨越了世间的一切阻碍,让他们最终走在了一起。
简与传统小说或者童话中的女主角截然不同,既不貌美如花,也不高雅富贵,背负着自然和社会给予她的一切不幸,开始了她的人生。她没有双亲,没有财产,没有惹人怜爱的漂亮面孔,但她个性坚强,从不逆来顺受。就像她对好友海伦所说的那样:“要是无缘无故挨打,那我们就要狠狠地回击,叫那个打我们的人不敢再来冒犯。”正因为简爱对一切不会平与歧视的坚决反抗,让她被里德太太恨之入骨,也让她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以血肉之躯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字里行间满溢着简面对人生的态度。生命的高贵与否,不取决于环境的窘困亦或宽裕,不取决于命运的艰难或顺畅,更与财富和出身无关。真正的爱就应该很简单,
很纯粹,抛开一切物质的附着,毫无杂质。爱是心与心的彼此吸引,是灵魂与灵魂的交相辉映,简对罗切斯特的爱正是如此,不会因为他的富有而抛弃做人的底线,成为他的情妇;也不会因为他瞎了,残了,失去富丽堂皇的豪宅和前呼后拥的风光,就让爱随风而逝。这份患难与共和忠贞不渝,几乎符合了人们心目中对爱情的全部想象和憧憬。
评论家认为,简由贫困变为富有,是从无产阶级阵营跳到了资产阶级的小圈子,而她与曾因地位相差悬殊而无法与之结合的罗切斯特伯爵最终永结秦晋之好,使得她不可能在以受压迫者的身份向社会制度抗争,这就是所谓的“简·爱的投降”。
在我看来,抛却一切政治因素,社会背景,简是一个懂得倾听心灵之声的人,她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自己珍惜的,她向生活索取得很少,就像长在一泓清水中的野百合,有尊严的生活着,从而绽放出最清纯高雅的花朵,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地位的卑微,出身的贫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因此而自暴自弃,只要我们像女主人公那样怀着信仰不懈努力,就一定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考虑社会大环境,在那个金钱与地位凌驾于一切的社会里,出身贫寒、孤苦无依的家庭女教师简爱的曲折遭遇,塑造了一个不屈从世俗压力,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讴歌了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独立平等的美好理想。简是一个内心反叛、骨子里充满了抗争精神的人。这样的人一旦受到束缚,就会感到痛苦,正是这种痛苦决定了她与社会不公的不断抗争,直到完全胜利为止。这不由让我激动起来,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安逸让我懒惰,我所欠缺的不就是这种坚持自己,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么。从此刻开始,我决定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像简看齐,做一个真正独立自强的女性。
读《简爱》有感 篇3
经过几日的耐心钻研,我终于把《简爱》这一文学名著读完了,这本书是我的英语老师介绍给我的,据她讲,这本书是她上高中时读的,这也是她最喜欢的文学名著之一。
我抱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书店……
待我看完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已经有了和老师相同的感受,我太喜欢它了,以至于我十天之内竟然看了三遍,我对它的喜爱已经无法再用语言来表达。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是一种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到了寄宿学校,还要受到老师不公正的待遇,正是这一切,让简。爱练就了坚强不屈的自信精神。离开学校后,他遇到了罗切斯特先生,为阿黛儿当家庭教师。在罗切斯特先生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秽,同时对她肃然起敬。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曾经说过一句话: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
读《简爱》有感 篇4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