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学飞》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鹰学飞》教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鹰学飞》教案 篇1
[教材简解]
《小鹰学飞》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形象。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5个生字,学写“鼓、旋”2个生字。
3.初步感知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学写“鼓、旋”2个生字。
2、读好小鹰与老鹰的三次对话。
[设计理念]
根据低阶段语文教学第一课时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以及文本的特点(童话故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打破平常先识字后读文的模式,尝试着利用词串把识字教学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起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设计思路]
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利用词串把识字教学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起来,以读为主线,通过听读、自读、练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读书热情,扎扎实实训练朗读。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在读中进入角色,在情境中动情,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
课前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看它是谁?
(播放雄鹰高飞的录像,激发起孩子们对鹰的喜爱之情。)
2.小朋友,认识它吗?对,它就是飞行能手——鹰。(贴鹰的图片),我们来写写这个字。范写“鹰”字。
3.刚出生的小鹰是不会飞的,它是怎样成为飞行能手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鹰学飞》,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词串识字,读通课文。
1、录音机范读。
2、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遇到生字,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正确、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第一组:头顶拼命总算
读准后鼻音。
第二组:摇摇头鼓起劲喘着气
指导读好轻声。
①摇摇头:引导孩子边做动作边读书,理解生字。
② “鼓”起劲学习“鼓”字,动画演示字形的演变并讲解“鼓”的基本字义:一种可以打击的乐器。
学写“鼓”字,先范写。学生书写,老师点评。
(2)出示带有词语的句子:
①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结合句子理解“鼓”的意思:用力。指导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
(读中理解“拼命”)
②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联系生活理解“急促地喘气”,指导读好长句。
③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指导读好长句。读准“盘旋”。学习“旋”。
旋是多音字旋风(第四声)盘旋(第二声)
哪个小朋友能做一做“盘旋”这个动作?(动作理解“盘旋”)
认识“方”字部,课件演示,书空笔顺。
4、再读课文,重点练读三次对话。
(1)默读思考: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先飞到了哪儿?接着飞到了哪儿?然后飞到了哪儿?(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学生练读课文。
(3)赛读三次对话。
(4)请读得好的同学交流读书经验。(教师注重引导孩子们多读,联系上下文读,并能够注意到小鹰每次说话的表情和动作。)
5、小朋友,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注意把小鹰的心情和表情读出来。老师和小朋友们一块来读。
引读:当小鹰飞到()时,它()地说:“————————”
老鹰摇摇头说:“——————。”
三、总结全文,引导质疑。
1、对照板书总结全文。(出示图片)
2、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质疑。
小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下节课继续去学习这篇童话故事吧。
四、布置作业。
1、生字描红,重点写好“旋”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贴白云图
8、小鹰学飞贴大山图
贴大树图
《小鹰学飞》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解题
这是一篇童话,从题目上即可以看出童话描写的主人公是“小鹰”,讲出的事情是“学飞”。那么小鹰向谁学飞?他是怎样学飞的?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读完了童话,这些疑问都会迎刃而解。
(二)结构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小鹰学飞的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小鹰跟老鹰学飞。
第二部分(第二——七自然段)具体描述小鹰学飞的过程。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二、三自然段)小鹰学飞到了大树上方。
第二层(第四、五自然段)小鹰学飞到了大山的上空。
第三层(第六、七自然段)小鹰飞向了广阔的蓝天。
(三)语意理解
“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
这句交代了小鹰学飞,并且开篇点题,具有领起作用。“学”为中心内容,它涉及到两方面因素,一为老师,老师的教决定着结果;另一方面为学生,学生如何学更是结果的决定者。因此文章以下内容就是围绕着“学”与“教”这两方面展开的。
“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方,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这是小鹰学飞的第一个阶段,他突破的高度是大树上方。“高兴”表现出小鹰的这个成绩也是来之不易的,是老鹰教和小鹰勤学苦练的结果。因为,“我已经会飞啦”当中满含着成功的喜悦。
“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这是老鹰对小鹰的评价,引导及所制定的目标。“摇摇头”是对小鹰现有成绩,尤其对小鹰自认为已经会飞的态度,表示不满,但他并没有责备小鹰,只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为小鹰指出了目标。“只是”表示限制。
“比大树高”是现在的高度,“还不算”表明老鹰的态度,也是老鹰给小鹰制定的目标:要比大树还高。但高多少并没有要求,因此这个目标对小鹰来说是可以实现的。
“小鹰又跟着老鹰向上飞。”
小鹰认清事实之后又刻苦练起来,他的目标责任制是“向上”。“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
这是小鹰学飞的第二个高度——大山的上空,这是他进一步努力的结果,于是他更高兴地认为自己“真的”会飞了。
“老鹰又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这是老鹰第二次对小鹰评价,引导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定了更远的目标。
“小鹰只好鼓起劲儿,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小鹰又一次刻苦练起来,尽管“只好”有些无奈,但他仍保持着坚定信念,“鼓起劲”,并且“拼命”向上飞,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我”看到了小鹰顽强的性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
小鹰就这样飞呀,飞呀,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高度。
“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小鹰很累,所以“急促地喘着气”,“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这句与前两次高兴地肯定不同,因为经过两次之后,他已不再轻易地下断言,一方面证明小鹰不再盲目,另一方面也表明小鹰对“飞”有了新的认识,因此他向老鹰征求意见。省略号表示小鹰说话时声音断断续续。
“老鹰向头顶上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
由于小鹰态度有所改变,所以老鹰的回答也不同以前,并没有直接进行否定,而是让小鹰自己去判断。“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这一次是小鹰自己做了判断,定了目标,因为他发现天空广阔无垠,高度要一个一个地突破,它也毫无止境。因此,当小鹰看到白云上面盘旋的鹰时,他一定会也给自己定了一个高度,那就是白云的上面。因为顽强的小鹰在学飞的过程中更加坚强、成熟,相信将来的他一定会成为天空中最自由、最英武的那一只。“盘旋”指环绕着飞,表明飞得高和飞的状态。
(四)写作特点
1、童话人物形象鲜明,老鹰的循循善诱、严格认真,小鹰的刻苦认真、顽强成熟,都栩栩如生。
2、形象而有个性的描写,如对小鹰的行动描写,对老鹰的语言描写都很有个性。
二、教学目标
3、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鹰的循循善诱、严格认真,小鹰的刻苦认真、顽强成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鹰的循循善诱、严格认真,小鹰的刻苦练习、顽拼搏的成长过程。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都见过哪些鸟在天上飞呢?你想知道小鹰是怎样学飞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教学理念:从日常生活当中所观察到的内容,引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自己想到的,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有目标地去学习。)
二、自由读文,自主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2、读带有生字的句子,巩固识字。
3、检查生字读音。(用生字卡片游戏)
4、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教学理念:多层次不同目标、不同要求地读课文,体现了教学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三、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1、通过刚才同学们读课文,你知道什么?是通过读哪一自然段或哪几自然段知道的?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引导:小鹰是说了些什么?老鹰又说了些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方,心情怎样!老鹰是什么心情,怎么读,你能否把自己的心情读出来?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朗读。
(教学理念:本部分的教学设计一改以往从第一自然段讲起的老思路,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来学习,来讲解,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还
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4、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在小组中排练课本剧。
(教学理念:演的过程中,使学生更深一步体会课文,明白事理,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动口的能力,使课文内容生动活现。)
四、拓展延伸
小鹰看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小鹰会怎样做?想一想,说出你的理由。
(教学理念:通过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想像,引起了学生的争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总结
同学们,经过你们的努力,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有趣的童话,回家后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理念:回家的'作业给爸爸妈妈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受到父母的表扬,相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昨天回家给爸爸妈妈讲故事了吗?爸爸妈妈说了些什么?
(教学理念:让学生叙述回家后讲故事的情境,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又回顾了当时被表扬的高兴心情,为本课学习作了很好的情感态度的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完成的都不错,相信你们一定能圆满地完成今天的写字任务。
(教学理念:明确本课学习内容,为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有目的的去完成教学内容。)
二、识字写字指导
1、用生字卡片,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开火车认读。
2、学生看书自由练习书写,发现较难书写的字。
3、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比、急、变、盘)
4、电脑示范书写,教师讲解。(比、急、变、盘)
5、容易写的字让学生自己练写。
6、进行点评。
(教学理念:“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的结构规律,掌握书写方法,教师不要逐个生字进行示范讲解,而应在学生写字遇到困难时,才伸出援助之手,学生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态度会更认真一些。)
三、积累运用
师:现在请同学们共同走进词语超市,独立完成自选词语的任务。
(教学理念:注重平时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
四、小结:
谁能来谈谈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从同学们的汇报中,我发现,只要你努力地去做,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20、小鹰学飞高
白云的上方 越
大山的上空 来
大树的上方 越
《小鹰学飞》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说话。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今天,老师从动物王国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呀?
2、会写鹰字吗?跟老师一起来写。提醒:因为鹰是一种鸟,所以字中有一个鸟。
3、谁来把你知道的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相机板书:飞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小鹰学飞
5、读题
二、看录象
6、小鹰是怎么学飞的呢?最后他有没有学会飞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课文录象。看的时候要仔细看。
7、欣赏课文录象。
8、老师看到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去读一下课文了,现在请你们打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不懂的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三、初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幻灯出示词语,检查字词
1、现在老师考考你们,看谁已经会读这些词语了,请一个小组来开火车,哪个小组想来?师正音。再请一个小组
2、全班齐读。
3、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学会了这些难词,下面老师出一个更难的题目给大家,有没有信心解决这个难题?好,看谁最聪明通过读课文找出:小鹰跟着鹰妈妈飞了几次?他们飞到了哪些地方?下面快速读课文,看谁最先找到这个难题的答案;
4、生回答问题:3次(大树、大山、天空)师用简笔画画大树、大山、天空的图形
5、小鹰跟着老鹰飞了三次,它们飞过了大树,飞过了大山,飞向了高高的天空。那么,在小鹰三次学飞地过程,它有什么想法?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四、精读课文
学习1、2自然段
1、下面小朋友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哪只小鹰想来读一读第一段话?指名读。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师贴鹰的图片,生回答。
3、幻灯出示: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你们觉得该怎样读这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
4、请生试读。录音范读,再指名读。全班齐读。
5、能用“已经”说一句话?生说话。
6、鹰妈妈见自己的孩子这么高兴,她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7、是呀,鹰是鸟类的飞行冠军,飞到大树上根本还不算会飞。幻灯出示:“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谁来把这句话告诉小鹰?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8、指名读。范读。齐读。
9、自由读读小鹰和老鹰的话,要读出小鹰的高兴、得意和鹰妈妈的亲切、老练。
10、分角色读一、二自然段:请几个读旁白,请愿意当老鹰的同学站起来读老鹰说的话,其余的同学读小鹰说的话。
11、小鹰听了老鹰的话,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师边扶边放引导生学习三、四自然段。
生自由读后,回答问题:小鹰只好继续飞,它跟着妈妈飞到了大山的'上空。生说,师移动鹰的图片。
师:这时小鹰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老鹰又是怎样教育它的孩子的?小组分别扮演老鹰和小鹰,试着读读它们的对话。
2、幻灯出示对话。请一个小组分别读老鹰和小鹰的话,请其余同学评价他们的朗读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又在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出小鹰高兴、得意和老鹰亲切的语气。
3、老师读旁白,女生读小鹰,男生读老鹰。朗读三、四自然段。
4、师小结: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面,它非常地高兴、得意,老鹰仍然非常有耐心地、亲切地教育它的孩子。
5、师:现在,小鹰跟着老鹰已经飞了二次,如果你是小鹰,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呢?
6、小组之间讨论、交流。
7、现在老师是记者,我来采访一下小鹰,哪只小鹰想接受我的采访呢。生汇报。过度:同学们的答案真精彩,你们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五、六自然,要求读出老鹰、小鹰不同的语气。
生自主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师:老师不明白“鼓劲”和“拼命”是怎么样的?谁能用动作来表示表示?同位先试着做做动作,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请同学到前台做动作分别表示“鼓劲”和“拼命”。师生共同评议
2、我们加上动作一起来飞呀飞,全班感情齐读这句话。师移动鹰的图片。
看这只小鹰飞得多拼命呀,他还喘着气呢。幻灯出示句子:“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师:请同学们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跑完400米长跑后,你会怎么样呢?请一生来表演。怎么读好呢?引导出边喘边读。
3、小组先练习下,指名读、小组读、齐读。过度;
4、鹰妈妈是怎么说的呢?师引读。
幻灯出示句子:“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师:谁能告诉老师:“盘旋”是什么意思?用动作来表示一下。做动作表示。演得真好。谁还想演一演。请一组戴上头饰表演。
5、现在老师又想来采访一下这只拼命的小鹰了:当你看到白云上面还有鹰在盘旋时你会想些什么呢?你打算怎么做?下面的同学谁来帮他说说?
6、(幻灯出示)今天老师就交小朋友们学会几个成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无止境。
7、老鹰妈妈会对小鹰说些什么呢?生说。
8、小结:今天小鹰学飞行可真认真,(指板书)他飞过了大树,越过了高山,还飞到了白云的下面,他还懂得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9、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碰到像小鹰这种情况呢?生说说。
五、拓展延伸。
请生到前台表演课本剧:一人读旁白,一人演小鹰,一人演老鹰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
《小鹰学飞》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鹰飞的三个高度,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资源
小黑板,生字卡片
预习设计
1、 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 划出文中的生字词,读准,读熟。
3、 给课文标上小节号,说说文中主要讲了什么。
4、 了解老鹰的有关知识。
一、认识主人公,走向课文。(5分钟)
1、和鹰打招呼
2、学生运用课外得来的'知识,交流对这位新朋友的认识,教师做适当补充。
3、鹰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长约1米,翼展可达2.7米。嘴弯曲而且尖锐,爪锋利有钩曲。飞行时常常是扇翅和滑翔交替进行,性情凶猛。千百年来,鹰一直是勇敢、威武的象征。但是这一切的美誉并不是它们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艰苦的磨练,一点一点学会的。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13分钟)
(一)学习单一:
1、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
2、读准生字音,读顺课文。
时间:4分钟
(二)出示生字词
摇头 总算 鼓起劲 拼命 急促 头顶 盘旋 喘着气 矮小 吧
①指名读
②同桌互读
③齐读
(三)读好长句子
(四)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2分钟)
学习单二:
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小鹰飞的三个高度
时间:5分钟
交流学习情况。
四、教学生字(10分钟)
1、出示生字
2、读一读
3、用哪些办法记住它
4、记住笔顺
5、组词
6、描红临帖
板块一
1、(贴老鹰图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和它打个招呼。
2、你了解这位新朋友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吗?
3、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0课《小鹰学飞》,体会小鹰学习飞行时的艰难。板题:小鹰学飞
4、齐读课题。
板块二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由先读读这篇课文,待会老师来考考大家
2、你能读好这些藏在文中的词宝宝吗?
3、相信这些句子也难不倒你,谁来读?
出示长句:
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①指导停顿,自己练读
②指名读,齐读。
4、谁来读读课文?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做回小评委吧
板块三
1、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小鹰跟老鹰学飞行,它飞了几次,分别飞到了哪里?赶快找一找吧。(大树、大山、白云)
3、小鹰飞的越来越高了,那是因为老鹰妈妈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结果哦。老鹰为什么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呢?咱们下节课再学
板块四
1、出示生字卡片:摇 算 鼓 命 吧
2、认读生字
3、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些字?
4、指导写字
①自己按笔顺描红,记住每个字的笔顺。
②重点指导:摇 鼓
5、给它们组些词
6、学生描红,仿影
作业设计
★完成习字册
★★抄字组词
★★★和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鹰学飞》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认识鹰:
(出示鹰图)你们瞧,它是谁?(鹰,指导读准后鼻音。)这个“鹰”字可难写了,小朋友们赶紧拿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教师板书,学生书空。)你们对鹰有哪些了解?(指生说后,老师补充:鹰有一张像钩子一样的嘴巴,还有一双锐利的爪子,它飞行的本领可大了,不但飞得高,而且速度很快。)
2.讲故事:
在一片绿绿的林子里,就生活着一只老鹰和一只小鹰。由于太小,小鹰还不会飞翔。老鹰一直细心照顾着自己的孩子,还经常给它讲一些外面发生的趣事。小鹰好羡慕,真想飞出去亲眼看看这个精彩的世界。于是,小鹰向老鹰提出了要学习飞的本领。(补全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你们想知道小鹰是怎样学飞的吗?赶紧打开课文去读一读吧!出示读书要求: 大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
(1)带拼音读:小老师领读(重点指导“盘旋”一词:借助课文中句子,动作演示。)
(2)去拼音读:开火车读。
3.快速读课文,思考:
(1)小鹰几次认为它已经会飞了?
(2)它分别飞到了哪里?用“——”划出来。
4.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贴上“大树”、“大山”、“高空”的图片。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第一次:
(1)让我们随着小鹰,一起去感受它学飞途中的心情吧!出示第1、2小节。
(2)指名读:小鹰初次学飞行,就能飞这么高了,它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3)是啊,从没有飞过的小鹰第一次就飞到了大树上面,它可高兴了。你能通过朗读,把小鹰的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指名读(教师评价:你很兴奋,有点喊出来的味道了;你太高兴了,学会了飞行了;哟,你想让大家知道,小鹰已经学会飞行啦!),齐读。(板书:已经会飞)
(4)此时的小鹰真的学会飞行了吗?(没有)老鹰妈妈也是这么说的,谁来读老鹰妈妈的话。(指生读,板书:不算会飞)让我们一起当一回老鹰,提醒一下这只高兴的小鹰,好吗?(齐读)
2.第二次:
(1)导读引入:于是,小鹰又跟着老鹰向上飞。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学生看课件接读):“我真的会飞啦!”(板书:真的会飞)可此时,老鹰却又摇摇头说(学生看课件接读):“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板书:不算会飞)
(2)小鹰初次学飞,就能飞到大山的上空,它靠的是什么?它累吗?(累)可是,对于真正见识过飞行的老鹰来说,小鹰能飞到大山的'上空根本不算什么。
3.第三次:
(1)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让我们也张开翅膀,一起和小鹰飞起来吧!(全体学生起立,教师边读边带领学生做学飞动作: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用力,再用力我们越飞越高啦!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
(2)采访小鹰:小鹰,这一路飞下来,你有什么感受吗?(高兴、很累、很努力)
(3)从哪些词语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小鹰是多么努力啊?(鼓起劲、拼命、飞呀,飞呀、急促、喘着气)指导读好这段话,尤其是老鹰说的话。(省略号)
(4)这次,小鹰飞得高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飞呀,飞呀 ,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
(5)连起来读本段。
(6)小鹰真的会飞了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算会飞(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7)想像说话:
小鹰一抬头,看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它说:“ 。” 你想对这样勇敢、努力,不断进取的小鹰说些什么吗?
4.总结:
是啊,一只刚长满羽毛的小鹰,付出了千辛万苦,跟随老鹰飞上了大树,飞过了大山,飞往了高空,飞向了更遥远的地方。正是这种学无止境、不断进取的精神使它获得了成功。板书:学无止境、不断进取(带学生读这两个词)。生活中,我们要学更多的本领,希望小朋友们能像这只小鹰一样学无止境,不断进取。
(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十个生字,齐读,开火车读。
2.选择五个左右结构的字练写:摇、鼓、促、顶、旋
(1)学生选择难写的字,进行集体指导。
(2)学生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