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经典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草船借箭》经典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经典读后感 篇1
我最喜欢三国演义里面的《草船借箭》。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想找一个机会除掉诸葛亮,故借军中缺箭,叫诸葛亮三天内造十万支箭,否则人头落地。诸葛亮请鲁肃借来二十条船,六百名士兵,在每条船两边扎上草人。第三天半夜,诸葛亮下令把草船划到离曹营不远的江面,二十条船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字儿排开,然后命令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一听,急忙起床,但由于江中大雾,惟恐有埋伏,不敢出兵,一时间,万箭齐发,全都射在了草人上。诸葛亮又叫士兵把草船调转方向,逼近曹营,大声呐喊,擂鼓助威,虚张声势,而自己和鲁肃却在舱中饮酒。曹军以为敌军来功,拼命放箭,一会儿工夫,二十条船上的草人,密密麻麻受满了箭,诸葛亮下令鸣金回营,边撤边喊:“谢谢曹丞相送箭。”曹操方知中计,再要追时,可诸葛亮的船顺风顺水,怎么追得上!诸葛亮回到东吴,一卸箭,足足有十五六万支。这一计,使周瑜不得不自叹不如,嫉妒之心更强了。
我真佩服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我还敬佩他,为了天下黎民,放弃了平静的田园生活,陷入了打打杀杀的生活。我还敬佩他大公无私,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的精神品质。我觉得做人就应该这样,不能为自己的一丝利益而不顾他人,不顾大局,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些琐碎杂事而背信弃义。
要做像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聪明过人的人,从小就应该不知疲倦,勤奋好学,我要向他学习。
《草船借箭》经典读后感 篇2
每当我阅读《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故事的时候,都十分敬仰诸葛亮,他真不愧是智与勇的化身。
故事讲述的是:赤壁大战时期,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干,于是叫诸葛亮三天赶制十万支箭。这本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没想到诸葛亮一口答应了。后来,原来是诸葛亮假装向曹操发动进攻,诸葛亮知道曹操疑心大,不会水上交兵,于是诸葛亮成功地利用了草船“骗”到了十万支箭。
读完以后,我内心十分敬仰诸葛亮,他神机妙算,考虑过曹操不会派兵交战,考虑过第三天晚上的风可以让他顺利借箭。是啊,其实诸葛亮最大的优点是敢于挑战,心思缜密,这也是我敬仰诸葛亮的真正原因。我也从中推敲到:如果吴国和蜀国闹不和,那就会消弱两国的力量,在这时,魏国就此来攻击两国,可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呀!如果诸葛亮没有顾全大局,没有敢于挑战的精神,没有把每件事安排得最好的能力,怎么会干出一番大事业呢?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常常学习诸葛亮的勇于挑战:勇敢面对第一次游泳,勇敢面对第一次跳长绳,勇敢面对第一次写英语小作文。一直到每次游泳都被称为健将,跳长绳稳拿第一,英语作文那都是轻而易举!这都是挑战的结果。
我想告诉我身边的人,要有挑战的勇气,要有精心的准备,有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草船借箭》经典读后感 篇3
首先,我喜欢鲁肃的憨厚,诸葛亮的宽广胸怀和神机妙算,厌恶周瑜的公报私仇。
大战当前,周瑜竟然因为自己的才干不如诸葛亮,心含妒忌,就公报私仇,绞尽脑汁想坏点子害诸葛亮,十天负责赶造十万支箭,这明摆着害人,还好诸葛亮神机妙算,早早知道周瑜会出这招,暗中观察天气,预料三天后黎明前的时候有大雾,我很好奇,就现在的天气预报也很难报准三天后的天气,诸葛亮是怎么做到的,是不是有什么秘籍。不管怎样,诸葛亮在我心里就是高雅的人,神机妙算的人,应该还是人格魅力不错的人,不然鲁肃怎么就帮了他。嗯,鲁肃真的是一个可以交的朋友,诸葛亮遇到他也是幸运,诸葛亮要跟鲁肃借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还有草把子,鲁肃都答应,他还让鲁肃保证不能让周瑜知道,鲁肃回报周瑜时果然没说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
我连续读了三遍语文课本里的《草船借箭》,真的很敬佩诸葛亮和鲁肃,诸葛亮先生真的太潇洒了,坐在船里,叫人擂鼓敲起,自己小酒喝起,和鲁肃谈笑风生,最后草船借箭成功,人生能如此,真不枉此生。
《草船借箭》经典读后感 篇4
读完草船借箭的故事,我非常感概,为什么诸葛亮能有这样的才能呢?我非常佩服诸葛亮这种博学的知识和应变不惊的能力,我们在遇到事情时,往往就失了方寸,而诸葛亮就可以从容应对,那么,我们与诸葛亮之间到底有啊哪些差距呢?
答案就是读书!诸葛亮博览群书,因此知识渊博,这才懂得了天文地理,然后又知道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在大雾迷江的情况下,曹操不敢贸然出动,只会射箭阻击,这需要多种巧妙的组合才能实现目的,但是诸葛亮就做到了。可见,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分析书中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和深意,不能一味地读死书,成为一个书呆子,要能够应用,这才是读书带来的价值,也就是实践出真知。
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我对鲁肃这个人还是很佩服的,他为了孙刘联盟的共同利益,暗中帮助诸葛亮,让他没有被周瑜杀害,也正是这种肝胆相照的品质,使得诸葛亮在后来的借东风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孙刘联盟能够大败曹操。
读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方能有诚实可靠的朋友;也懂得了要多读书,学习知识,让渊博的学识成为武装自己的最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