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班夏天活动教案

2025/09/20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夏天活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夏天活动教案 篇1

一、区域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用各种技能进行泥塑活动,并选择辅助材料进行制作来表现自己眼中的夏天。

2、了解夏季的各种变化,感受夏天的自然特征,能认识夏季常见的蔬菜水果,懂得多吃蔬菜水果身体好。

3、感受夏天的快乐。

二、区域设置与材料投放

1.美工区:太阳帽、拖鞋、扇子、旧挂历纸、各色蜡光纸、泥板、皱纹纸、泥、泥工用具。

2.水果区:小西瓜、哈密瓜、桃子、葡萄等图片、水果(有完整的、有切开两半的)泥、泥工工具。

3.语言区:表现一年四季特征的商品及图片。

4.音乐区:音乐磁带、录音机、打击乐器等。

三、区域活动指导

1、开展"学做小记者"活动,请幼儿带着问题采访同伴,如:"你喜欢夏天吗?""在夏天你最喜欢干什么?""夏天里你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

2、集体交流

(1)在夏天里你喜欢干什么?曾经参加过什么活动?

(2)夏天里,你的好朋友最喜欢干什么?请你把你采访到的内容和大家说一说。

3、引导幼儿观看各区域的材料,了解各区域材料和制作的方法。

4、幼儿按自己意愿进入各区,教师巡回指导。

*美工区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制作完毕后,大胆的、地进行装饰。(会选择用辅助材料来制作、装饰作品)*水果区指导要点:能根据水果的外部及内部特征用泥大胆地表现。

*语言区指导要点:开展找夏季图片的游戏,介绍自己找到的图片,比一比谁找的又多又快,然后相互交流,讲述自己喜欢夏天的哪些方面、哪些活动。

*音乐区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唱歌曲《大雨小雨》,并学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鼓励幼儿到各区去试一试,尝试不同的玩法,不同的表现方式。

5、展览幼儿作品,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升经验,进一步了解夏天的特征及热爱夏天的情感。

四、拓展建议

在区域游戏中,开设"百货商店"、"鞋帽工厂""扇子店"等,将幼儿的作品投放其中,根据夏季特点,出售相应的夏令用品,进一步体验人们的生活用品、服装等方面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夏天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炎热的夏季到了。虽然天气炎热的、甚至酷暑难当,但是对于孩子们说: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可以吃好吃的冷饮,女孩子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子,可以尽情玩水、可以聆听夏天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和树上的知了声……夏天这个季节孩子们那么感兴趣,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能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将引导幼儿主动地探索发现和学习。在活动中积累有关夏日防暑的经验,引发对夏天许多问题的思考。在谈谈、做做中让孩子们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夏日给我们带来的许多快乐,学会在夏日自我防护的一些方法。

本次活动是 “炎热的夏天”主题中的一次活动。在“炎热的夏天”的大主题背景下,以夏季用品这一幼儿喜爱的生活用品导入活动,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夏季用品的熟悉和了解展开想象,把各种几何图形片与夏季用品联系在一起,并尝试制作,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学会动脑、动手,鼓励幼儿尽情地表达和表现,让他们体验成功时的那种自信与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进行展开想象,将各种几何图形卡片变成各种夏季用品。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大胆想象创作做,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做做玩玩中,体验夏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学会夏天自我防护的一些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的几何图形卡片

2、剪刀、固体胶、各色纸、各种废旧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 交流讨论

1、 今天收到了礼物很开心,你们知道是什么礼物是谁送的吗?

2、 逐一出示礼物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太阳公公为什么要送这些礼物给我?

3、 除了这些礼物外,还有哪些夏天的用品?

4、 太阳公公也送你们每人一份礼物,出示礼物认识图形。

二、 想象创作

1、 引导孩子用各种不同的图形贴画出多种夏季防暑用品。

2、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创作。

3、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一起完成作品。

三、 分享交流

1、 幼儿作品展示,相互交流。

2、 请个别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夏天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由来:

提起夏天,我们常常想到的就是炙热的阳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却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孩子们从学习《夏天在哪里?》的诗歌开始寻找身边的夏天,再仔细观察身边的夏天,进行仿编诗歌的活动。在孩子们眼中的夏天是怎样的呢?原来是可以尽情享受冰淇淋的夏天,是可以泡在游泳池里玩水的夏天,是可以穿上自己最喜欢的吊带裙的夏天,是可以听着那么多的知了在树上一起唱歌的夏天……看,夏天在孩子的眼中就是这样美丽!

二、活动过程:

1、欣赏并学习诗歌《夏天在哪里?》,感知诗歌的韵律和夏天明显的季节特征。

2、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对夏天的感受和体验,经过讨论,孩子们总结出:夏天就是热,穿得又短又少;太阳很晒人,在有空调的屋子里就会很凉快;每天都会出汗,吃点凉的东西可舒服了;最有意思的就是去游泳,还可以在草丛中捉到蛐蛐;晚上都是妈妈给我扇着扇子我才能睡着,还有蚊子呢……

3.和孩子们一起在室内、到户外去感受夏天。按照诗歌的句式仿编,用录音的方式帮助幼儿整理他们仿编出的新诗句,逐步达到措辞准确、押韵、优美,还可让幼儿用擅长的绘画形式把对夏天的感受表现出来、记录下来。

4.与幼儿一起把他们的画和诗进行分类,创设主题互动墙饰《夏天在哪里?》。同时给每个幼儿朗诵新诗歌的机会,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仿编活动中获得成功与乐趣。

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注重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发展与提高,通过朗诵、仿编诗歌、复述故事、续编故事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幼儿大胆表达表述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穿上凉爽的夏装,到大自然中去倾听夏天的天籁之音;去观察夏天里开放的美丽花朵;去制作夏天的图画和扇子;去尽情地打水仗,充分享受夏天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惊喜!

三、活动剖析:

1、本案例的教育价值

通过开展夏天在哪里的主题活动,教师进一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了孩子眼里的夏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夏天孩子最关心什么。在活动中,孩子们自始至终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努力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为孩子们的发展搭建适宜的平台。

2、本案例中环境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因主题的确定切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在学习、仿编《夏天在哪里》的诗歌中,景、物的夏天特征非常明显。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创设了相应的互动式墙饰,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有能力参与诗歌的仿编和环境的创设。通过仿编、创设环境,每位幼儿都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

促进幼儿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分类能力的发展。在《夏天在哪里》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夏天的特征,体验夏天最快乐的事(游泳、吃冰激凌……)和最难受的事(蚊子咬、热……),让幼儿在仿编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贴在墙上,请同伴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又通过分析、比较,引导幼儿给画分类,如分成夏天在家里、公园里、空中、水里……边分类,边与幼儿协商分类后怎样在墙上表现出来。

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本活动以“夏天”为主线整合了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在第一次仿编后提出任务,幼儿学习兴趣非常高,回家还与爸爸妈妈一起编,把看到、听到、体验到的都编到诗歌里;教师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采用录音、记录、绘画、朗诵比赛、装饰墙饰等方式,较好地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3、家长应如何参与这样的活动?

首先,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了解教师的教育目的,了解仿编诗歌活动的意义步骤,与幼儿园保持一致的教育方法。

其次,带幼儿观察夏天,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夏天的信息。家长可引导孩子从最近的地方开始观察,让幼儿说出观察对象的特征、特点,让孩子把观察中印象最深刻的东西用仿编诗歌的句式说出来,并画下来,然后把幼儿编的诗歌写在画上,或写在另一张纸上(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幼儿,不要包办代替。幼儿要自主决定画什么,怎么画,怎么编,家长只起引导、搭桥的作用。当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家长可以适时“扶”一下,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夏天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掌握正确发音。

2、了解夏天的一般常识。

3、了解小动物和与它们相关的食物。

活动准备:

1、蛋糕,块数与幼儿一样多。

2、小猴、小猫、小兔、小鸡等小动物卡片,小草、肉骨头等动物食品卡 片(每组幼儿一套)。

3、其他动物和动物喜欢吃的食品头饰,个数与幼儿扮演的小动物数量一样多。

活动过程:

1、教师将活动区布置成“小猴的家”,教师扮演小猴,对小朋友们说:“哈!夏天到了,我喜欢过夏天,因为我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看到美丽的彩虹;我还可以玩水,天天洗澡,最重要的是因为我的生日在夏天,今天是我的生日,很高兴请到大家来这里为我过生日,我的朋友带来这么丰盛的礼物!”说儿歌,边说儿歌边出示图片。

2、当表演完第一段的时候,请幼儿讨论:“为什么‘小猴见了吱吱叫,这些东西我不要’”?

3、当表演完第二段的时候,请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一次‘小猴乐得哈哈笑’”?

4、请幼儿按照儿歌的提示进行分组表演:当教师说到每一个小动物和食物时,幼儿找出相应的动物食品的图片,放在相对应的位置。

活动延伸:

1、配对游戏: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将小动物和它们喜欢吃的东西进行配对,即将小动物和它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起。

2、区域活动:

(1)在手工区,请幼儿将儿歌中的食物用橡皮泥的形式表现出来或用绘画涂色的形式。

(2)在娃娃家表演小猴请客。

效果分析:

在活动中教师把活动区布置成“小猴的家”以“小猴”的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感到亲切,轻松自如。这个语言活动巧妙的穿插进夏天的一般常识,与主题相呼应。需要幼儿学习的儿歌,故事性强,教具颜色鲜艳形象使幼儿很感兴趣,也容易接受。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学习主体性,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