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月考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考心得体会 篇1
周一的学校例会上,教导处通知了各个年级下周三、四将进行本学期第一次月考的消息,这次考试是我顶岗实习半个月以来要面对的第一次成绩检验。虽然两个星期的时间很短,但是在这半个月中,我已经基本熟悉了顶岗实习的工作与生活,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月考不仅是对学生一个月以来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我这个实习老师教学情况的考验。为此,我在与指导老师沟通过后确定了较为科学的复习计划,希望与其他实习老师一起分享,共同进步,为这一阶段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
一、源于课标,立足课本
复习备考的第一步就是要源于课标,立足课本。师大教育系的系主任索桂芳老师在我们的专业课上就非常强调课程标准这一点,模拟授课大赛中也提问了很多我们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课程标准是复习备考中的依据和方向,是试卷中最主要的出题来源。教师们在平常的新课教学中就要注意对于课标的讲解,在复习过程中更是要在课标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课标中规定了每个学习板块的若干学习主题,复习中也要围绕着学习主题体现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立足点,教材的知识点能够熟练把握之后,月考的成绩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当然,教材并不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唯一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以教材为基础,又要尽量做到跳出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关注思品与时事的习惯,为以后教学中真正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了充足的依据,月考的复习也会更加容易与轻松。
二、扎实基础,夯实知识
对于我教的班级来说,学生们大多来自山区,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经验不足,在月考的复习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基础部分的复习,尽量做到简单的题不丢分。基础扎实了,知识积累多了,方法掌握了,自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提炼的能力也就提高了。我在这个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课堂小测,通过问题的听写和背诵不断强化他们的记忆,在点滴的时间中使他们潜移默化的接受基础并且重要的知识,达到及时巩固与提高的效果。
三、强调“点、线、面”立体记忆
对于历史、政治等类似文综科目的复习,学习当中一定少不了背诵、记忆,但是现在的考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检测,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也要向学生强调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记忆,千万不可死记硬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精读课本,对于重点章节更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同时要多动脑筋,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及其与其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点、线、面”立体记忆。对于政治来说,复习中更要重视抓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政治观点、道德知识等纳入完整的体系中,使学生能真正理解与掌握。如果教师在复习中一味强调一道道的背诵知识点,单纯掌握零碎的知识,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月考心得体会 篇2
一直以来,我的语文成绩还是算不错的,虽然没有达到班级的前三,但也还是在班级的前十名内活动,最好的达到过第四名的成绩,与第一名相差三分的距离,最坏的成绩也就是这次,从第六名下滑到了现在的第十名。这个成绩是不敢拿给我的父母看的,毕竟本人现在正处于初三,是一个马上就要进行中考的学生,成绩出现了下滑四个名次的情况,不得不先自己老老实实反思一下才好!
反思这次的语文月考,我考出了这么糟糕的成绩,毫不客气地说,都是因为我的自以为是和懒惰。在这个月的复习中,我因为对语文的自信,把时间都用在了复习别科上了,以致于到了考试的时候,才意识到那些自以为记得很熟的知识点真正变成了一个记得很熟的概念,当我真正想要落笔写下的时候却写不全写不好了。在月考的当时,我已经被自己的自以为是和懒惰击败了,虽然我还是坚持考完了这次月考,但我在考试之时,已经明白自己因为懒惰要下滑几个名次了。
懒惰这件事,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隔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当然,我这次月考的失败,不全是因为懒惰,而是一种对语文的自以为是,最终导致了我的成绩下滑!
还好离中考还有一点时间,我可以通过这次的教训来改正自己,挽救自己,让自己的语文成绩重新恢复到前几名,最好是冲进前三吧!语文这样的学科,我相信自己是有天赋的,我只需要勤加背诵,一定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的!
当然,别人也在努力,我又怎么可以冲进前列呢?唯有比别人更加努力了!加油!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只要不再懒惰和自以为是,前三名一定可以有我的位置的!加油!加油!
月考心得体会 篇3
吸取以前的教训,从暑假开始就没敢放松学习,一直坚持至今,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因此这次月考成绩比较理想,总分491,班级名次2,年级名次13。发挥了正常的水平,没有太大的失误,只有语文和英语不太满意,自认为还能提高。现就各科试卷分析如下:
语文:83分,满分100,平均分80.2。仿句不该错,粗心了。50分的作文扣掉7分,相比较以前退步了,情节不生动,语句不精练,有凑字数之嫌。由此看来平时的周记没认真写,应付差事。作文可以虚构,但作为初中生的作文最好还是来源于生活,有切身感受,那样的叙事才能自然真实,容易打动读者,引起共鸣。
数学:88分,满分100,平均分74.9。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最后两道大题有了畏难情绪,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拓宽思路缜密思考大胆做题,连写都不敢写,连错的机会都不给自己,止步不前,这是懦弱的表现。据反映,学生觉得关于圆比较容易,有兴趣,但二次函数就很难懂了,还是要多练习。
英语:92分,满分100,平均分84。功夫下在平时了,大量的单词,课文,还有语法等,如果在考前临时抱佛脚是绝对不行的。老师抓的紧,学生认真学,作业仔细做,家长严格检查,考前不复习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按家长的理解,英语应该考满分,但这次的听力测试不理想,填空有一个小失误。存在客观原因。
物理:91分,满分100,平均分79.9。平时学的比较扎实,滑轮组提升物体最省力绕法的2道小题不该画错,一交卷就知道错了。以后审题要仔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认真检查试卷,避免粗心。
化学:42分,满分50,平均分33.5。这次考试暴露了几个知识点掌握的不牢,比如元素符号,“2”的意义那道题就全面测试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基础知识不扎实。平时老师讲过后只要一做题还感觉跟预习似的,说明课上就没明白,没跟上老师的课程。这样的话只能课上认真听讲,多请教多做练习题,增大认知度,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前后连贯起来,才能逐步提高。
历史:45分,满分50,平均41.3。发挥性的题扣掉3分,选择题扣掉2分,按说选择题不该错,都是死记硬背的,没有什么技巧,说明掌握的知识不全面。在以后的复习中要地毯式阅读、默记,不要遗漏。
政治:50分,满分50,平均分46.6。复习时觉得很枯燥很难懂,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考了满分,算是碰上了。其实政治不单是背诵,加上时事政治,现在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广播、电视、网络,不用刻意记就能知道。课本上讲的还是20年前的知识,国家性质没变,国策肯定也没变,路线方针政策也不会变,现在的思想教育还是沿用下来的。所以平时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就能掌握政治的根本所在,就能学好政治了。
总体来看,名次还可以,但分数就不尽人意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已经考取一中的8个学生走了,人数减少,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名次肯定往前提,这是显而易见的。家长会上班主任评价“张弛状态不错”,真的是这样,在家无论多晚他也坚持把所有作业完成才肯睡觉,不用督促,完全靠自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孩子保持住这种状态,从“我要学”到“乐学”、“爱学”,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在知识的海洋遨游。
至于制定目标,我的要求是保持,记得上学时一位老师告诫说“保持住成绩比提高更难。”当时给我很大的触动,铭记到今。但孩子说:“我觉得够呛,后边比我猛的同学还多呢,我的压力很大,下次如果考试退步了多丢人啊。”“所以你要稳中求进,和你后边的同学一起往前走,并不是原地踏步。只要你全力以赴了,你就是好样的。”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中无悔的付出更值得重视。先成人再成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喜悦是不可或缺的,老师和家长都无权剥夺。
让我们共同期待桃李满园!
月考心得体会 篇4
这周,xx实验中学进行了第三次月考,这次的考试给我了一份“大礼”。
月考过后,我的一颗心便吊了起,总有预感,六班这次考试成绩会很不理想,但是又安慰自己,采取了这么多措施,除了没有“体罚”他们,个个应该都是有点效果的吧。因为我的时间不多,不能大规模地考察,便就近分小组,挑选组长,让他们互考,再不济也能记住一些吧!
然而,是我想错了。
尽管我们用了很长时间讲《诫子书》,并且我偶尔抽查背诵,孩子们依旧在考试中记不住。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我不得不将记忆倒回最初上时,发现了问题的根本:我是一个站在讲台上的朋友。
或许,这个角色在某种角度上说是正确的,但是,直到现在我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学生的心里,我是一个“站在讲台的朋友”,而不是“走下讲台的老师”。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这二者的本质区别。
“走下讲台的老师”,首先,你是一个老师,你在他们心中是一个的教师形象,这样,即使以后“走下讲台”,和他们玩耍、谈心也不会影响自身的教学,不会让孩子们出现学习上的懈怠感。
“走上讲台的朋友”,出发点是朋友,于学生,你先是一个朋友,然后才是老师,或者说,他们只是称呼你一声“老师”,但实际上,如果你默许了,他们可能就会肆无忌惮的以朋友的身份给你一些特殊的称呼。而此时是孩子们,他们理解的朋友,只是处于不出卖他们的阶段,并不能真正的分清楚“朋友”的各种类别,理所当然的,你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便也是不如其他老师那般惩罚他们。这也是我所存在的问题之根本,总是替他们着想,想的是这个时间段内这么多作业他们是否能完成,而忽略了,如果不给他们留纸质作业,他们是绝对不会感激你的,不会因为你留的少了便利用余时间记一记上未能掌握的知识。
还记得这么多年看过的唯一一部日剧《女王的教师》,这里面的老师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最开始的想和学生做朋友,结果对学生毫无威慑力,导致上都成了问题。
我现在的状态也仅仅是上时能够震住他们,没有学生在我上捣乱了,仅此而已。他们依旧会不完成作业,较于本校的其他实习生,我带的班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我是独自带这个班,没有其他老师惩罚他们,他们不会对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出现畏惧心里,从而出现了语学习上的“懈怠”。
出于这一点,我要记得批评了他们,此时的批评,不再像以前那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而是以不理他们作为惩罚。或许这样说有点自恋,但是我知道,其实在他们心里,我还是有一些“地位”,我相信,他们的“朋友”不理他们了,他们一定会注意的。
我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效果,但是我会演出“漠不关心”,对他们爱搭不理,然后看看以后的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