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美术教案

2025/09/2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准备

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国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

2、学习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狒)、丝毛法(猫)

3、分析国画《猫头鹰》的表现技法。

①猫头鹰基本造型

②猫头鹰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猫头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配诗:

褐墨点头部,

接着画身翅,

浓墨画嘴眼,

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爪,

猫头鹰俱画成。

画法步骤:

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四、学生练习

1、画一只猫头鹰,教师巡回辅导。

2、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运用幻灯片)

五、作业布置

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猫头鹰图。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彩虹的故事(小学低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的

1. 通过画彩虹,让儿童关注自然界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感。

2. 了解彩虹的形成,培养他们的感性认识及观察生活的能力。

3. 通过对彩虹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彩虹的色彩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彩虹产生联想。

课前准备

搜寻彩虹图片;翻查资料或向父母请教: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用具准备

范画、三棱镜、平面镜、水槽、喷水壶

活动内容

活动1:

还阳光以本来颜色

(3分钟)

请四个同学手持三棱镜,使阳光透过三棱镜,把阳光折射成七彩光谱,投在墙上。仔细观察七彩光谱。

指导学生实验,帮助他们调整三棱镜角度,使七彩光谱达到最佳效果。

与自然学科结合,综合探究色的产生,引出课题。

活动2:

制造彩虹

(5分钟)

让全班学生走出教室,制造彩虹:(1)将平面镜斜插入装有水的水槽中,使平面镜和水面形成“三棱镜”折射、反射阳光,制造出新的彩虹;(2)用喷水壶喷出水雾,制造彩虹。让学生仔细观察。

帮助学生调整角度,成功完成实验。引导他们仔细观察。

感性认识彩虹,关注自然界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感,为学生画彩虹做好铺垫。

活动3:

欣赏彩虹图片(2分钟)

交换欣赏学生搜寻带来的彩虹图片,讨论彩虹的成因。

引导学生欣赏彩虹,了解彩虹的形成。

理性认识彩虹,了解彩虹的形成。欣赏图片,为学生的联想做好准备。

活动4:

画彩虹(5分钟)

在作业纸上按色彩排列规律画一条彩虹。

指导学生按色彩规律正确排列;指导着色。

练习。让学生掌握彩虹的色彩排列规律。

活动5:

关于彩虹的联想

(5分钟)

欣赏自己或同桌画的彩虹。讨论后,说说:你画的彩虹形状像什么?比如,像桥、滑梯……你准备在上面添加一个什么故事。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联想,怎样组织画面。

欣赏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活动6:

添画故事

(20分钟)

把自己想到的故事在自己的彩虹上添画出来。

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练习。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

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起稿师巡视辅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展示纹样底稿,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2、学生进一步涂色、完成作品。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3、教师展示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服饰、家居等。

4、学生尝试将自己设计的纹样应用、装饰生活物品。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施教时间:9月25-29日

课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