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2025/09/21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1

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叫《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我们也许不知道阳光从哪儿来,但是当我们打开这套书,就会发现和阳光撞了个满怀。"这是一位优秀教师对这本书的读后感,我也有同感。

从小被寄养在孤儿院的安妮被马修和马瑞拉领养,天真又爱幻想的她闯了不少祸,勤奋和刻苦使她在学习上优于别人,在绿山墙最困难的时候,她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一边工作一边照顾马瑞拉,这一切,都深深打动了我。

安妮的天真和幻想使她闹了不少笑话,但她却用善良和直率羸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还记得安妮在帽子上缀满了凤仙花和野玫瑰后进了教堂;将止痛药误认为香草精加入到给阿伦太太的蛋糕中;用了劣质的染发剂,将头发染成了奇怪的绿色。但她也与戴安娜、吉尔伯特交上了朋友,得到了马修和马瑞拉永恒的爱。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明妮。梅得了喉头炎,大人不在家,安妮有过照顾孩子的经验,就由她来做急救。这是我第一次发现,那个爱幻想又有点粗心大意的'安妮竟也有如此冷静的一面。在她熟练的急救下,明妮化险为夷,对安妮这个小姑娘佩服不已。

安妮一直在与命运做抗争,可贵的是她一直乐观面对生活,从中寻找到美好。她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复杂的生活中,勇敢地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梦想之路,让她的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

在绿山墙最艰难的时候,安妮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边工作边照顾生病的马瑞拉,这里深深感动了我,也让我思考了很多,学习了很多。

在这本书中,我见到了一个感情充沛,想象力丰富的安妮;一个为人乐观、直率善良地她;一个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地她;一个知恩图报、舍己为人的她。

安妮,你愿意与我做朋友吗?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2

这本《绿山墙的安妮》讲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马瑞拉和马修原本想领养一个男孩,但是却因为一丝差错,领养了一个女孩——安妮雪莉。从此之后,在马瑞拉和马修的房子“绿山墙”便发生了许多好玩又惊险的事。可是正当安妮要去考蒙多大学时,马修去世了!马瑞拉也逐渐衰老!这时的安妮非常悲伤,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不去考大学,留在村里当老师!在故事的最后,安妮还与她的仇恨之人吉尔伯特成为了好朋友。在最后一刻,安妮重新振作了起来,快乐地去面对现实。

其实世界上有很多可怜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些人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在抱怨,而是勇敢地、快乐地去面对现实,从而挑战成功,走向新生活。其实成功很简单:只要你换个角度去面对现实,困难就会自然瓦解!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3

近日,我读了《绿山墙的安妮》深有感触。

故事讲述的是:女孩安妮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在她三岁那年,一场热病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安妮从此沦落成无人疼爱的孤儿。几经辗转,安妮不得不走进孤儿院,过着空虚的日子。后因一个契机,安妮阴差阳错的走进了绿山墙,和马修、玛瑞拉过起了新的生活。在这里,安妮的顽皮、爱幻想的特点深深打动了她周围的人,并从此得到了友情、亲情,宽容和竞争,从中她开始成长起来、勇敢起来。在绿山墙的每个日夜,她总是以美好来看待这个世界,并爱上绿山墙,守护每一个爱她的人、物、情。

陶醉在这本书里,我不可自拔。书中的安妮并没有迷人的外表,却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她没有疼爱她的双亲,却有超越亲生父母的养父母;她没有许多真挚的朋友,却肯为了唯一的朋友放下尊严去认错;或许她没有女孩子外在的乖巧,但她却有女孩子内心最不可缺少的品质。文中安妮的身世让人心酸,灰暗的童年生活却泯灭不了她那颗充满童真的心。安妮曾为最好朋友的到来准备了好喝的木葡露,可最后才发现是葡萄酒,因而才把她灌醉;安妮曾为新到来的牧师太太做了美味的蛋糕,可最后却把止痛药倒进了蛋糕里;她曾为了别人的一句挑衅爬上了屋脊,虽然因为紧张而摔了下来,却因此得到了珍贵的友情和亲情。

每一次的意外事故,每一次的惹事生非,让小小的安妮更加体会到严厉背后温暖的爱,朋友们最温馨的关切,善解人意的牧师太太爱的鼓励。在一次次的经历中,安妮成长着,再不会因为冒失而引起祸端,再不会因为自己的容貌而与林德太太发生争执。她却依然保持着当时纯洁的友谊,割舍不下的亲情。当她得知玛瑞拉眼睛失明后,宁愿放起自己梦寐以求的雷德蒙德大学读书的机会,也不愿让玛瑞拉独自留在绿山墙。

安妮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美好的`,淳朴的。在她的世界里,唯一渴望的,就是有一个真正的家,一个真正爱她的家人。安妮的无私,阳光,深深打动着我,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整天依赖别人,在高科技的腐蚀下,渐渐迷失了原本的品质。与父母顶嘴,不懂得孝顺长辈,叛逆,使我们这一代孩子,变得冷漠、自私,而对比下安妮,我觉得很羞愧,原以为是父母的望子成龙成了禁锢我们童心的枷锁,可这样的想法,反而恰恰成了我们逃避责任的理由,所以自由自在,不拘一格才是孩子的本质吧,有怜悯之心,学会付出,童心未泯这就是孩子本应有的品质了吧。

世界在进步,但人心却没有了原来的本质,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像安妮那样,坚强,一起守护爱我们的每一个人。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4

没有人不渴望被尊重,把被教育者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意味着教会他自我的尊严以及对别人的尊重。

当雷切尔太太初次见到安妮,毫无保留地评价她“皮包骨、雀斑、丑陋、红头发”,安妮用极其暴烈的方式表达她的愤怒,吓坏了雷切尔太太。即使她是个孤儿,但她依旧渴望被尊重、渴望被平等对待。这种渴望在与同学吉尔伯特的相处中亦体现的很明显。

尊重和平等从来都是相互的。安妮一天天成长,雷切尔太太、菲利普先生、玛莉拉兄妹从安妮自尊自强的性格特点中了解安妮渴望被尊重,他们放下成人权威的高傲姿态,充分尊重安妮的性格特点,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接纳她、默默影响并改变着她。安妮则用天真热情、刻苦勤奋,使她的思想时时闪光,使她的友谊至真至纯,使她的学习出类拔萃,使她的每一个梦想都能成真。她一天天变得完美,在被尊重的环境下学着尊重别人,包括她曾不喜欢的雷切尔太太和吉尔伯特。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她终于赢得了身边所有人的喜爱与尊重,就连非常自私,从不把自己以外的人挂在心上的老巴里小姐与安妮相处后,都感受到了人生的乐趣。

当成人和孩子起正面冲突时,有时候碍于面子不愿接纳孩子的想法,往往不欢而散。《绿山墙的安妮》为我们提供了智慧的做法。这个精灵一样的女孩儿身上呈现的真善美的一切,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吗?它对我们的师生间、亲子间都有着极大的教育借鉴作用。

《绿山墙的安妮》,不仅唤起了我童年的记忆,荡涤了我的心灵;更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接受她本来的样子,关注她的自信、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