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做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2025/09/22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做幸福的教师》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篇1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从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幸福在哪里?在读了肖川主编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第一章“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教师的幸福人生”,使我懂得了教师幸福的源泉来自哪里又该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幸福是社会和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教师群体孜孜以求的目标。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我们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具体来说,教师的幸福来自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每一次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教师每一句新年的宣讲、真情实感的表白;学生每一次心灵的袒露、体会的诉说,这些都足以让我们感到幸福。

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谆谆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希望,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哦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会的贡献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达致的快乐。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呢,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教育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教师的幸福生活来自善好的学校生活。善好的生活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生命历程,是一种“不惑、不忧、不惧”的生活。那么我们该怎样硬件善好的生活,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呢?

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即是一种德性”,“幸福即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身正曰范,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真诚奉献,尊重和爱护学生,不断净化自己的人格,以满腔的热情、高尚的人格去感召学生,最终达到幸福的境界。

保持健康体魄和专业心态。身体健康是干好工作的保证。教师应树立良好的生命意识,学会关心自己,保持健康的体魄。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专业心态,即人生态度。教师的幸福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心态。“人生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坚持自己的信念,并竭尽全力去做好它,不要彷徨犹豫,相信幸福就在自己手中,积极乐观地面对每甜的朝阳,每天都是新鲜的人生。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对于树立了崇高职业理想的教师来说,困难就不是困难,而是磨练;挫折也不是挫折,而是动力。

“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歌唱是心灵的阳光;简单就是享受;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做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篇2

这学期,我有幸细读王三阳老师编辑的一书《做幸福的教师》,使我深刻体会到: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的收获与幸福。

当我成为老师走进课堂之时,我期待自己也在学生心中建立一座神圣的殿堂。一座让我的学生难忘的,充满创造灵性、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人文关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殿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不断的探索并获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我越来越深刻的懂得了,要想学生学得好,更要“实践出真知”。反思最初的困惑,不正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所以才会事倍而功半么。只有老师一相情愿地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生活的“实践”中来,在学习中摸索方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乐趣,获得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学会同情,学会体谅,------。说到底,这殿堂是为学生建立的,是要学生真正喜欢才行啊!我便认定了脚下的这条路,兢兢业业地工作: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心灵,辛勤地将科学与文明的基因移植给学生。把歌声和快乐融入学生的骨骼中。这使我领悟到了,教师的人生在讲台上是闪光的,这块天地使苦和乐、悲和喜、失落和神圣交织在一起!达到心灵上的升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和乐、悲和喜、失落和神圣交织在一起!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我幸福吗?我又可以为什么感到幸福?你们呢?又有没有一个可以不假思索就说出来的答案呢?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于是,我问我自己:你因为爱人而幸福过吗?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家人,爱朋友。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好友的小脾气,和原谅你朋友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你因为被爱而幸福过吗?工作累了,父母来电话,朋友来短信,如果不是做老师,这也许就是全部。可教师这份职业,让我获得了额外的关爱。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工作几年来教过很多个班,多少学生呢?假定其中有一半是爱我的,那么在亲人朋友之外,我的人生额外的收获了多少份关爱?当然,在这里我可能引用了一个相当自负的计算公式,但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送出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们将要回报给你们的爱是无法估量的。收获别人的关爱,这是一笔旷世的财富啊!你因为工作着而幸福过吗?你因为改变着世界而幸福过吗?有一句话非常中听:工作着的女人是美丽的。工作着的人缘何而美丽?那是因为她专注,因为她目的明确,因为她浑身散发出价值的光芒。

经历也使我懂得,一样流逝的青春,可以用来虚掷,也可以用来奉献。我们那么多带着病坚持着工作的老师,谁曾因为她疲惫的病容就觉得她缺少魅力呢?不,她身上浓浓的书卷味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只会让人想要亲近他,想要信赖他;一样翻转的年轮,可以碌碌无为,也可以永远被铭记。这样的付出,这样的失去,我愿意。很多的老师们,每天早上看见你们自信的笑容,从容的脚步,我想,你们一定已找到幸福的所在;而我,仍像一只小鸟,有时低落有时高翔,那是我还在寻找;年轻的我,不再为一时挫折蒙蔽了视线,而是为自己的选择找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找寻那隐藏已久的幸福的种子,它就会成为你源源不断的能量,于是,那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将不再是老师唯一的形象;那一盏清灯,伏案深夜,将不再是老师单调的写照。我们应该长久的拥有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活力;我们应当骄傲的招展博大的关爱,美丽的心灵,磊落的胸怀。

前人已为我们刻下了一个个崇高的标尺: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春风化雨,蜡炬成灰。而今天,我们当以全新的教师形象汇聚成一幕崭新的特写:一名幸福的教师,仅多少年来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蜜钥。”“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

《做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篇3

暑假期间和工作室同事共同阅读了著名教育学者陶继新老师的专著——《做幸福的老师》,这是一本关于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成长的“知心书”,和所有读者一样,书的名字就是自己追求的理想目标。作者陶继新老师是一位阅历丰富、历经各种挫折和磨难却依然乐观、积极向上的人,他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类经典名著,并将其中的经典名句用于自己的创作,书中陶老师告诉年轻老师如何成为一名幸福教师的法宝,列举了许多特级教师的成长案例,并告诉年轻老师要静下心、沉住气、戒骄戒躁,脚踏实地的去读书、学习,遵循自然规律。如同一位阅历丰富的长者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也为年青一代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不知不觉自己已从教近二十年,初入职时的轻狂和激情已逐渐褪去,不惑之年的自己也曾被职业倦怠所困扰,在读了《做幸福的老师》后,书中提到的教师的幸福人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作为工作多年的高中班主任,我深知:没有幸福的教师,就不可培育出幸福的学生,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也要及时调整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幸福感,从而能及时克服职业倦怠,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孩子们一起去圆梦。

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首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属于未成年人,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对待学生们的错误,我们更要怀有宽容之心:放大孩子们的进步、缩小错误;多看孩子们的闪观点,增强帮孩子们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耐心,这样在枯燥的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们也会因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时常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记得初入职时的,自己制定了严格甚至近与苛刻的各项班级管理规定,并且在班规的执行过程中也刚性十足、不留任何余地,虽然班级在严管之下稳步发展,得到了学校和年级的认可,但事事亲力亲为和刚性的班级管理模式也折腾得我精疲力尽,和学生及家长的关系也十分紧张,后来身边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们给我支了招:刚柔并济,增加宽容之心。

我认真阅读了各类名班主任治班的经典名著,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了一些“柔情”,多从关怀和理解孩子和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从原先的“管学生”转变为孩子们的“梦想合伙人”的合作关系,接受孩子们的错误,并热情的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逐渐和孩子们一起迈向卓越。记得有一段儿班级卫生工作出现了问题:值日生打扫不积极、卫生保持习惯差,按我原来的管理方法:对值日组惩罚(重新值日一周)并全班通报保持不好同学名单,这次我决定改变策略:表扬积极打扫卫生同学和卫生保持习惯好的同学,并让这些同学分享好习惯养成的方法,变惩罚为表扬,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也收获了欣喜和幸福。在以后工作中,我不断发现孩子们的闪关点,体会着育人进步的喜悦与幸福。

其次,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才能收获幸福。作为班主任,我们陪伴学生的时间远远超出他们的父母,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首先会想到我们,我们应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助人为乐本身也是一种幸福。记得有一年高一初接新班时,班里一名男同学家境特殊:父亲车祸去世、妈妈改嫁、从小跟着姑姑长大,姑姑又得了严重的疾病,当学校通知家里贫困的学生可申请助国家学金时,班里竟然没一个孩子申请,当我通过另一个家长得知该情况后,立马和孩子的姑姑取得联系并帮孩子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并对该同学特殊照顾,以弥补家庭缺失对他带来的伤害,并在分班后及时给新班主任交代该同学的情况,高中三年我一如既往的关心他,当年的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每到假期,他都克服困难第一时间来学校看我,即使有事来不了也要发一个长长的信息汇报他在大学的学习情况和对我的节日祝福,看着看着,心里荡漾起一种暖暖的幸福。

最后,多读书、多学习,做学习型的专业型老班,通过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及学科专业知识,更快更好的帮孩子们去感知高中学习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从把孩子们引入开高,到高考结束志愿填报完成,完成对孩子们全程的专业化指导。班主任应用扎实的知识功底、热情友好的态度,共同陪伴孩子们去追梦,在火红的六月里,我们必将收获满满的幸福!

《做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篇4

读了王三阳老师编写的《做幸福的老师》我受益匪浅。从《做幸福的教师》书中,似乎觉得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并不是我们自己想象得那么艰难,除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我们的本门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而这些从哪里来,并不是听了一两句老人言,也不是看了几本书,更不是不长久的决心而决定的,它应该是我们在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是我们掩卷之后的思考,尤其是能够甘愿做冷板凳的'毅力。我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做教师的幸福,是成功”。

自尊、自信、自强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只有幸福地做教师才能让学生幸福。我想,很多人往往是在人生路上,在行走的途中,错误地把行走当作目的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造成人生的错乱。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努力调整着自己的思维,每当星期天下午要来学校,有人会问:“你不觉累吗?”也许有时会有身体的疲惫,但是,我觉得幸福,因为在学校我可以享受校园的宁静,可以看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体育课的时候,陪着孩子们一起练习广播操,累着,但是快乐着,因为,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的进步,感受的是他人所体验不到的做教师的幸福……

幸福地做教师,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的感觉。

教育是用心去经营的事业,更应该是幸福的事业,可是我周围一些同事精神的沮丧令人担忧。教育是唤醒灵魂的事业,是塑造人格的事业,如果教师本身就是“心残者”,又怎么能够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既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我们这些做教师的个人生命的需要。学校是师生的精神家园,不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我们不要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不要“催命”的分数,不要使人窒息的无休无止的考试……否则,于学生于教师,哪里还有幸福的立足之地?如果学生们的心灵和情感已“沙化”得刮起“沙尘暴”,大家都把幸福预期在将来,把希望寄托在高考,于是机械地记忆,反复地操练,挫伤了灵性,挫伤了创造力,不仅使得校园成为“失乐园”,而且也使教师和学生们成为被幸福遗忘的人。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你还等什么呢?

愿天底下所有的老师用您的微笑、信任,赏识我们的学生,用微笑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用微笑鼓舞学生向上的勇气,播撒阳光照耀心灵……让我们抛却世俗的烦扰,感受工作和生活的精彩和美好,让我们一起——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