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童年》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童年》有感 篇1
《童年》是高尔基写得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写的是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时光是如何过去的。
《童年》写了在沙皇统治年代,社会一片纷乱,人们势利、贪婪、残暴,甚至可以为了金钱,与亲人大打出手。当我读完这本书,对小说里的人们感到悲哀与同情,生活在的那样一个环境里,对人们的影响极大,人们常说,什么环境里会诞生什么样的人,在那样一个环境里,诞生的人们的性格也随着社会风气而改变。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在那样的环境里生存几年,如果他心志不坚毅,就会变得势利、贪婪、残暴,从而堕落,步那些人的后尘。而主人公就是没有堕落的人之一,虽然他也生活在那个环境中,但他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一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点应该让我们学习。
我读完《童年》后,不禁想起曾经的中国,没有人领导,人们堕落,不工作,而那些所谓的统治者,只懂得自己贪图享福,不理国家,国家一片混乱,那时的中国和沙皇统治年代不是一样吗?还好后来有人推翻那些统治者,让我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不然,可能现在还会有战争,更可能被其他国家占领。
而《童年》这本书也告诉了我们,我们不论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都要有一个勇敢而乐观的心态,哪怕自己在险境之中,也不要轻言放弃,要乐观一些。而且还要有一颗坚毅的心,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与力量。
读《童年》有感 篇2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童年读后感400字。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
阿廖沙从小就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艰苦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阿廖沙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阿廖沙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阿廖沙,使他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
后来阿廖沙又结识了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常,可怜的小茨冈就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他就这样失去了好友。雅科夫和米哈伊尔是魔鬼,欧打自己的老婆,还天天闹着要分家产,兄弟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两个儿子萨沙也被教坏,处处捉弄阿廖沙。此后,阿廖沙又认识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结果被外祖父赶走。阿廖沙得了个继父,十分凶,常打人。几年后,最疼爱他的外婆死了,母亲也死了,他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高尔基,成就了高尔基。
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俩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只有善良、和蔼的外祖母让他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丝丝的安慰。
我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种特殊的亲和力。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人。而且她是那么爱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这两个大坏蛋,她也并没有请求外祖父怎样严厉得处罚他们。面对外祖父毫无人情的打骂,她也是一忍再忍。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是多么幸福呀!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
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读《童年》有感 篇3
对于我来说,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五彩缤纷的。但高尔基的童年却是悲惨的、不堪回首的。当我把整本书读完后,盖上书的那一刻,我陷入了沉思。
高尔基三岁丧父,迫不得已来到了外祖父家,此时外祖父的善良之心已被金钱所蒙蔽,变得凶恶、贪婪、残忍,高尔基时常被他外祖父打得遍体鳞伤。我每当看到这样的情节时,我都为他有这样一个外祖父感到悲伤。与高尔基生活在一起的,还有两个视钱如命的舅舅,他们很外祖父一样,为了钱甚至不顾亲情。
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高尔基无疑是痛苦的。但又是什么,让高尔基拥有善良、正义、爱心与勇敢呢?是善良的外祖母。高尔基凭着一颗善良的心,在外祖母爱的感染下,就像莲花一般,洁白、正直、善良,出淤泥而不染。高尔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不会丧失生的勇气,是因为他外祖母的爱引导了他。爱,是生命永不凋零的力量的源泉。
我们的童年与高尔基的童年相比,我们当然是幸福的,我们天天受到父母的呵护,犹如生活在蜜罐里。对于这样优越的生活条件,我们要倍感珍惜,要像高尔基的外祖母一样,要怀着一颗善良的、感恩的心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更加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不辜负父母的精心栽培。我们要向高尔基学习,学习他在艰苦环境中坚强生活的精神,在学习上,我们该迎难而上,在困难面前,更应该有昂扬的斗志。
读完《童年》后,在每一次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童年》中阿廖沙坚强的身影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的确,扛得住风雨洗礼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就不该做命运的懦夫,要坚强起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读《童年》有感 篇4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国古代的著名人物,都是以书为友,刻苦学习,最终取得成就。在这个暑假里,书陪我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假期。其中,我对童年一书记忆犹新。
本书作者高尔基以一个孩子的视野描绘了社会底层阴暗的生活。阿廖沙的父亲死了,在外祖父家,他经常遭受毒打。幸好还有慈祥的外祖母。在这样的环境下,他逐渐成为一个善良、勇敢、正义的孩子。
阿廖沙是不幸的,他被沦为了社会的最底层。他用自己的双眼观察着这一切,在困难中勇敢的面对。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承担起一切,他努力保持着自己一颗纯洁的心,实在是难能可贵。
与他相比,我们又是多么的幸福。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妈奶视其为掌上明珠。从小在蜜罐里泡大。即便这样,我们还经常无理取闹,只知道索取,却从来学不会奉献。向父母提出不可能的要求,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很多东西,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贵。其实,我们现在所能把握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幸福是什么,准确的解释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幸福是分享,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幸福,幸福就变成了两份。奉献、给别人幸福,自己会更幸福。若向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也会拥有真正的幸福。
当我们感到不满足时,想想阿廖沙的生活吧!
把握幸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