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听课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大听课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听课心得体会 篇1
从开学的第三周开始,我们学校组织了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收获很多。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管xx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高xx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张xx老师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景,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对教材的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王xx老师的教学——严谨、科学。王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
三、课堂教学评价
对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但是在课堂中多数老师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其次,忽略了课后提升。
大听课心得体会 篇2
小松树与大松树是小学语文一年级的一节课,昨天听了朱老师的教学,觉得很有感触,首先我觉得朱老师的课堂教学很自然,与孩子们的交流互动很轻松,教学中朱老师抛弃了琐碎的词句教学,紧紧抓住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对话展开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感悟让学生理解了课文。
课堂上,朱老师认真地准备了大松树、小松树的图片等多种教学道具,努力让学生直接去感受大松树和小松树对话现场的情境,“孩子们你们喜欢它们么?”“喜欢”。它们就是大松树和小松树,小松树住在山顶上,大松树住在山脚下。几句简单的对话很快孩子们就被带入了老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去了。随后朱老师通过一段范读课文的录音,让学生先对课文有了简单的了解,朱老师抓住低年级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将课文作为故事让孩子去聆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能知道课文讲述的是一棵大松树和小松树。那么,大松树和小松树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接着,老师让孩子带着自己的理解,自读课文,遇到不会的可以和同桌交流。在自读过程中孩子们就会发现有一些字词是自己不认识的,于是乎,很自然的就将识字环节引入,通过和生字宝宝交朋友,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字词,并且学会认读。接下来的环节,朱老师努力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并用自已投入的情感去影响、感染学生。在讲到风伯伯摸到小松树的头说话时,朱老师分别叫了几位同学模仿风伯伯和小松树的.对话,辅助以表情、动作。并让学生作评价。课堂中,学生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进行碰撞、交融,学生入情入境,活跃而投入,让学生自然地学,自然地去记,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在课文中,小松树骄傲的炫耀自己的一段话,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气读出来,老师在这里也进行了泛读,可这时有个孩子举手说道:“老师我觉得你读的并不是很高兴,而是很生气。”听到这里老师们和学生都哄堂大笑。朱老师并不是一笑了事,而是抓住了这个机会,让同学们自己在找准感情,再来读一读,让全班的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一次教育。如果说这个插曲放在我的课堂中的话,可能我就会手足无措,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上课的情绪,而朱老师的淡定和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听课,评课,反思确实是促进着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快速成长,它可以让我们多带些自信,带些勇气,勇于攀登高峰,因为我们有着聚源这个大家庭的支持,有着这些优秀的教师让我们去学习,所以我选择相信自己
大听课心得体会 篇3
这次中心学校组织全镇教师到大湾小学听课学习,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中心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让我看到课堂上上课的那些老师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深厚丰富的教学语言,这些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觉到要提高自身素质,赶上新课改步伐的紧迫性。通过听课我感受到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做好这么几点:
一、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小孩子,课堂上孩子们天真的语言往往会让你大吃一惊。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空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必须要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
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三、必须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备学生、备教材。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听课中我发现上课的老师都对教学的内容都进行了充分准备。
四、必须要对所教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小朋友,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因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但同时我也觉得我们新教师自身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体态语不够丰富,不能和孩子充分沟通,在临场发挥上也不能象老教师一样挥洒自如。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的听课,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大听课心得体会 篇4
4月28日,我有幸聆听了几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上午,我们听了区六小路晓静老师的分段统计,授田英才学园的由宝英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小的孙淑美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宗丽荣的数学广角,下午我们又听了董秋华老师的求平均数,孙明霞的厘米的认识。这几节课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老师们的课以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使我在听课活动中可以说是如沐春风。
这几节课表现了以下优点:
一、文化底蕴。
我非常惊叹于这些年轻的老师课堂上能有如此严谨的思维,精练的谈吐,如果没有知识的积淀与认真的钻研则难以做到很好的把握课本,又很好的.把握学生的。
二、亲和力。
坐在她们的课堂上,却发现她们的亲和力不仅是在脸上,更是在师生的心里,听这样的课想走神都很难。
三、三个转向。
教师们做到了“三个转向”。即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资助学习为主;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以互助学习为主;从关注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和师生互动。
四、知识生成。
课堂教学中做到体现自主、引导合作、推动探究、关注过程,尊重学生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和感悟发现,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们注重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及其中的重要性
总之,这几节课无一例外地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而对比自己课堂,还需要不断的更新。所以听了参赛教师的课后我有一种紧迫感,一种危机感,那么我就必须要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去学习,去长期的不断学习。要想当一名好老师,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