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篇1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国作家劳拉。怀德的佳作。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劳拉,玛丽俩姐妹,小婴儿嘉丽和她们的爸爸查尔斯,妈妈卡洛琳一家的故事。他们为了追求梦想中的生活,离开了威斯康星州大森林,坐马车去西部定居。
他们跋山涉水,经历了种种困难。路途中,大家心爱的狗——杰克差点被淹死;有时,他们会一天都空肚子,因为捕捉不到食物;当他们来到西部大草原时,他们遇到了可怕的狼群包围着小木屋;家里来了穿鼬子皮的印第安人。这一切他们都挺过来了,可到最后,劳拉一家不得不离开小木屋,因为政府判定西部属于印第安人。
故事的主人公很有趣,我很喜欢他们。我喜欢爸爸查尔斯,因为他负责任、心灵手巧。小木屋和里面所有的家具,包括那口井,都是他一刀一刀凿打出来的。每天,他都要出门去打猎,养家糊口,是家里的顶粱柱。就像我的爸爸一样,每天努力工作,撑起我们这个家,是我和弟弟的保护伞。
妈妈卡洛琳也很重要,她帮爸爸造房子时不小心碰伤了脚,但她还是不顾脚疼,坚持做家务。就像我妈妈,每天下班回家已经很疲劳了,却仍然照顾我和弟弟。
我欣赏玛丽,她很大方。有一次,爸爸带玛丽、劳拉出去玩耍,她们捡到许多好看的珠子。玛丽毫不犹豫地把珠子全部送给了小婴儿嘉丽。可是我呢,有一次买了些糖吃,妹妹也想吃。我却没给她。读完这本书,我很惭愧 ,以后我也要像玛丽一样慷慨大方。
在书中,爸爸每天出去打猎,维持生计;妈妈做家务,让小木屋一尘不染;劳拉、玛丽在草地上捡果子,照看小婴儿嘉丽,一家人过着美好的生活。
我真羡慕劳拉一家的幸福生活。虽然,最后他们不得不离开大草原和小木屋,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再艰难的生活也是幸福的。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篇2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许美静《阳光总在风雨后》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罗兰英格斯怀德,美国作家——我最喜欢的作家,她作出的小说都是经典。
这是关于书的简介:
“在父亲的决定下,劳拉一家离开了居住在大森林的小木屋——虽然他们真的不舍,却因为打猎者的入侵,使得虽然的动物失去了平衡……
他们怀着坚定的决心,毅然而然的开始远迁。
驶过结冰的湖面,渡过危险的激流,翻过陡峭的悬崖。最终来到了堪萨斯洲的大草原。
他们在此建起了木屋,有了充足的食物,也迎来了互帮互助的邻居——焕然一新的生活开始了!
不料,天不如人意。他们经历了热病的袭击!一家人战胜了病魔;当草原上燃起了燎原之火!天时地利之时,下了一场大雨;当印第安土著人到劳拉家中时!一家人有了好方法;当一家人安然无恙,种上了庄家,即将过上新生活时——战争使他们向远方迁移……”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名副其实,在大草原上,一家人生活的木屋——与其他不同的是,这座小木屋有了一家人怀恋,有了患难时的真情,有了所有人的感情。“它”也只是一座不起眼的,破旧的小木屋。
当我读完整本书时,令我有了焕然一新的感受——不是《三体》的奥秘;不是《复活》的热血;不是《海底两万里》的科幻。
只是一座小木屋的怀恋……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篇3
这个暑假我读了许多书,可我最喜欢劳拉写的《草原上的小木屋》。书中讲述的是劳拉一家离开日渐嘈杂的森林去西部拓荒的惊险故事。
他们告别森林,一路往西,进入了印第安人居住的'大草原,开始了草原上的生活。草原上人烟稀少,一天晚上劳拉正睡的香,突然一声狼嚎传来,把睡梦中的劳拉给惊醒了,黑暗中一束束月光透过窗户和墙缝洒到房间里来。劳拉翻身起来,往窗外望去,只见在月光下,一群狼围成了一个半圆,围住了他们的小木屋。其中为首的头狼,站在正中间,眼睛闪着绿色的光芒。
正在这时,头狼突然叫了一声,其他的狼也跟着叫。劳拉顿时紧张成一团,爸爸却很淡定,他掮着枪从一个窗口走到另一个窗口,并让孩子们不要怕,去安心睡觉。劳拉心想反正有爸爸和杰克,狼也进不来,于是她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慢慢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狼群已经不在了。真是惊险的一夜啊!
草原上的生活自由、舒坦,但也不是一凡风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劳拉正和家人一起准备午餐。突然,不远的地方升起了滚滚浓烟,这时,爸爸匆匆忙忙赶了回来,说:“草原起火了,大家快一起救火。”爸爸让孩子们把所有的桶都装满水,然后把麻袋浸湿。大家分工合作,一有火苗越过湿麻袋,他们就用水把火苗浇灭。爸爸还在小屋周围犁了一条深沟,阻止火漫延到小屋这边来。经过一番努力,一家人终于成功守护住了他们辛辛苦苦搭建的小木屋。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一个勇敢、温情、惊险,妙趣横生的拓荒之旅,放眼今天,生活在电子时代的我们不一定就比劳拉一家幸福多少,我们享受祖先的馈赠之时,也遗忘了各种生活体验和生存技能。我真的好想也坐着大马车去大草原来一场拓荒之旅!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篇4
最近,我读了美国作家劳拉写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文中有温柔体贴的妈妈,有勤劳、智慧的爸爸,有坚强勇敢的劳拉,活泼开朗的琳琳,还有忠心的狗——杰克和热心的爱德华先生。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劳拉和爸妈、玛利、小宝宝琳琳挥别了威斯康星大森林,坐上篷车,往西部前进。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度过了险恶的密密西比河。度河时,他爸爸和马匹差点被河水冲走,劳拉最心爱的狗——杰克差点淹死,经历了重重困难,他们来到大草原。在草原上,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并遭受狼狗包围,草原大火以及热病的威胁,但最后,他们还是住进了他爸爸亲手盖的小木屋中,在草原上过了一段以打猎为生的甜美时光。
看完这本书,一段段生动的情节历历在目:在一次烟囱着火时,小宝宝琳琳正在妈妈的怀抱里睡觉,突然,从“壁炉”里传来了“啪啦”一声,一根着火的木炭倒了下来,就倒在玛利的裙子下面,吓得玛利动也不敢动,劳拉看见了,想也没想,迅速拿起木棒就往火炉里扔,接着把摇椅往后拉。看到这里,我被劳拉的行动深深打动了,这是一个多么坚强勇敢的少女啊!她使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自己,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屋子里看书,突然,一只蟑螂爬了出来,我吓得哇哇直叫。比起劳拉,我真是羞愧啊!
还有那只忠心的狗也常让我深受感动。每当爸爸到镇上去时,杰克就整天整夜地守着门,保护着小主人,躺也不躺,睡也不睡,竖着耳朵,四处张望,不让任何人进来,直到主人从镇上回来。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怕困难,要敢于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