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化工冬季防冻心得体会

2025/09/24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化工冬季防冻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工冬季防冻心得体会 篇1

冬季化工企业的防寒方法的相关措施

一、防寒

车间、厂房保温防寒工作未落实好,容易使水管、冷却管冻裂,为火灾、爆炸事故埋下隐患。落实防寒工作要抓好以下几点。

1.入冬前要全面做好厂房、基建设施的保温防寒工作。

2.要在取暖期前,调整、修好暖气设备并要打压试漏,以保证取暖期间的安全。

3.一些遇低温易变质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应注意保温。另外,怕热的原料和产品不要放在火炉、暖气片附近,更不能压在暖气管线上,防止发生聚变和爆炸。

4.要搞好灭火器材的保温防冻。如化学泡沫灭火机遇低温,其桶内和胆内的溶液会冻结成块,膨胀后胀坏而报废,所以,化学泡沫灭火机一定要在室内常温下保存。

二、防冻

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一般在零下20℃-40℃,化工生产企业防冻工作十分重要。

1.预防原料凝结。某石油厂,因天气寒冷,套管结晶器内的原油凝结,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当班工人用蒸气去冲化,结果套管内温度急剧上升,使套管内液氨喷出,操作工被冲倒在油池中当场死亡。

2.防管线冻结。某化工厂操作工见炉面出水管冻结,便在停炉时间用火烘烤出口阀,使炉面内蒸气超压而发生爆炸。另有一小化工厂由于蒸馏釜充气阀门的阀芯水结冰,将阀芯顶脱,因釜内压力增高把釜盖冲开,大量苯气体外逸,遇明火发生爆炸。

3.防设备脆裂。某小化肥厂压缩车间水洗塔,由于低温及设备材质和焊接技术问题,在塔的三层边缘发生脆性破裂而引起爆炸,造成重大恶性事故。

三、防火

冬季气候干燥,是火灾多发季节。防火工作比寻常更为重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用火管理。冬季取暖中,工作场所和职工宿舍火炉增多。炉子要合理设置,烟筒安装要合适,周围不放置易燃物。对于生产用火,要按章办理动火手续,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做到人走火灭。不要用蒸气直接取暖,更不要在散热器上烘烤衣物,以防燃烧起火。化工生产放热的化学反应、熬炼、干燥等操作岗位都要严格执行防火规定,以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

2.不乱用电热设备。不乱拉临时线,铜铝线不要相接。按规定使用电气设备,不要超负荷,用过的电热设备要及时断电。会议室或俱乐部防止强光直照烤焦幕布或其他可燃物。集体宿舍和值班室的家电要合理使用和安装,防止发生意外火灾。

四、防煤气中毒

煤气主要是指一氧化碳气体。在生产过程和日常生活中都可能由于管理不善和其他原因造成煤气泄漏。煤气不但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而且也可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室内空气流通差,泄漏的煤气容易积聚。加上取暖和设备增多,更增加了煤气中毒的`可能性。预防煤气中毒要做到:

l.定期检修设备,防止煤气发生炉及管线泄漏。

2.加强设备密闭和室内通风,特别是易产生煤气的车间。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一旦出现一氧化碳,要及时净化。对一氧化碳高浓度区要有个人防护装备及监护措施。

4.生产与生活用气一定要分开,防止有毒气体或尾气串入生活用气系统。

5.注意个人防护,凡进入煤气危险区作业的要配戴好防毒面具,—定要使用输入空气式的防毒面具。

6.对职工加强防煤气中毒的安全教育,普及自救和互救知识。

7.单位的值班人员,如果用火炉取暖,不要压封炉子。

8.有明显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严重贫血人员、妊娠妇女、未成人以及年龄较大的职工,不要在产生一氧化碳的岗位上工作。

五、防滑

冬季,由于天冷积雪不化、雨水积冰,道路很滑。从事户外作业,特别是户外登高作业,要严格检查设施,增加必要的防滑措施,以免高空坠落和摔伤。

冬季化工企业生产的危害

天气寒冷,衣着臃肿,人的听力、视觉、行动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雨雪天气,非常容易造成冻伤、滑跌等人身伤害事故。

低温使设备和金属构件产生变形、破裂,容易导致泄漏、爆炸、火灾、中毒和设备生产事故。

冬季处于冷高压状态,有毒有害气体容易大量积聚,再加上冬季保温,易造成人员中毒和火灾爆炸事故。

冬季天干物燥,无论是人体还是设备、设施,容易产生静电而引起火灾、爆炸和人身伤害事故。

化工冬季防冻心得体会 篇2

进入10月份以来,东北的气温不断降低,吉电股份松花江热电公司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快速行动,以保安全、保供热、保民生为重点,以“动”治“冻”,扎实做好防寒过冬准备工作,为冬季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提早布局,精心部署,落实落细责任。该公司高度重视冬季防寒防冻工作,本着“预防为主、超前控制”的'原则,以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及热网可靠运行为目的,充分结合季节性气候特点,提早制定防寒防冻专项措施,落实各项工作安排,细化工作职责,做到工作有分工、实施有重点、管理有成效,确保实现设备防冻风险的可控在控。

全员行动,全面执行,检查维护到位。该公司生产部门提前关注天气情况,在寒潮来临前未雨绸缪,以“全面排查、不留死角、措施完善、执行到位”的防寒防冻原则,“地毯式”开展预防性隐患排查消缺工作,认真进行危险点分析,在措施落实、人员意识、日常巡检上加大管理力度;组织专人做好门窗完善、孔洞封堵工作,对室外管道、厂房边缘设备、各类表计等进行保温和伴热处理;建立防寒防冻检查台账,筑牢防寒防冻安全墙。

积极应对,攻坚克难,保证燃料供应。充足的燃料供应是机组稳定运行的必要保障,而寒冷的冬季容易造成燃煤冻结。为此,该公司燃料部提前组织检修人员对斗轮机、消防水管道等设备设施的电伴热装置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可靠备用;制定冻煤接卸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强化操作人员遵章作业、精心维护设备的意识,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机组“口粮”稳定供应。

该公司不断细化各项防寒防冻措施,广大干部员工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抓实安全生产,紧盯抢发多供,全力保障机组冬季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化工冬季防冻心得体会 篇3

进入冬天,气温骤降,天气越来越冷,很多化工厂开始出现设备损坏、泄漏、冻裂的情况,尤其是在温度低的北方地区,冬季防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化工企业冬季防冻防凝工作包括了防冻工艺管理和设备管理两个方面,其中防冻工艺管理主要是指对防冻过程中各种设备运行参数的记录。这一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对于整个化工企业来说还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一、对防冻防凝的设备运行参数进行记录,为制定科学的防冻防凝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低温介质的输送管道,一般有输送空气、氮气、蒸汽及含有空气温度较低的介质等。

对于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一般也会采用保温措施。

对于冷却水管道,由于冷却水的温度变化很大,所以也要采取保温措施。

对于含有凝结剂或表面活性物质的设备管道,通常也需要采取清洗和防腐措施。

对于高温设备而言,有很多情况下是无法进行防冻防凝的,比如高温容器等,需要对其进行加热。

如果设备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温度过低而不能正常工作,则容易导致设备损坏;如果温度过高而不能正常工作则容易导致爆炸事故发生;如果设备中出现了水分和杂质就容易导致管线破裂、腐蚀、结垢等现象。

所以对于有可能发生防冻防凝事件的设备设施,一定要在设计时进行防冻防凝方案论证,在平时管理过程中也应做好防冻防凝相关数据记录与分析。

二、在防冻防凝结期,及时更换泄漏设备或管道等,以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对于易凝气体的吸收塔、精馏塔塔顶等区域,在防冻防凝期间应及时清理,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如果出现凝冻现象,须立即停止生产,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1、及时清理冷却水管中的积垢和水渣;

2、检查所有储罐,检查有无泄漏;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适当地补水;

3、加强对各种阀门的检查和保养,防止由于冻坏而引起生产事故;

4、加强设备保温工作,特别是要防止由于气温过低而使管道、泵(磁力泵、化工屏蔽泵、化工离心泵等)和阀门等冻住。

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需要加热的设备进行保温操作,以防发生冻坏造成事故

化工企业的各类设备,由于其运行工况复杂、易损易耗、工艺要求严格,特别是冬季,很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因此,化工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冻措施。

对易腐蚀、易燃、易爆和有毒的设备要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

化工企业的各个车间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冻防凝工作的开展。

比如原料车间要注意避免空气中水分进入原料系统;

在各塔之间的物料要通过填料或者阀门等方式进行密封防止泄漏;

反应釜等大型设备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外部热量进入设备内部;

各工艺单元也需要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严密监控来确保装置在冬季安全运行。

化工泵作为化工厂输送介质的重要设备,瑞希特提醒广大用户在冬季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发挥更高的性能。

化工冬季防冻心得体会 篇4

化工厂冬季防冻防凝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手段。为了防止所有冻结事故的发生,根据装置的特点,防冻防凝工作也应按照防为主,消为辅的方针进行。加强易冻易凝物品的收发、使用和管理,按基本方法提前预防,按规定认真检查,合理处理冻堵问题,确保安全生产。

一、防冻方法。

化工厂常见的防冻防凝方法有排空、保温、伴热、循环等。冬季防冻防凝应根据设备和管道的运行状态,结合往年防冻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

排空防冻。防凝方法大致分为三类:

一、地面间歇运行或长期不使用的设备。管道排空处理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关闭相关阀门,必要时加盲板,防止阀门泄漏;

(2)打开高点排气阀。低点排气阀排空设备中的物料;

(3)用氮气吹扫.更换残留物料;

(4)常开低点排净阀,并定期检查。

第二,地下阀门井内的设施.管道排空,主要是无伴热消防设施(如水炮.消防栓),从阀门井内关闭根阀,通过排净阀排出阀门上部的水,并保持排净阀常开,消防炮头需向下。

第三,临时使用的设备.管道或软管,使用后及时排空管内介质,用氮气吹扫干净;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放在保温厂。

从防冻的角度来看,化工厂的保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设备、管道及其附件要用保温棉隔热。冬季前,应结合往年的问题,认真检查和完善这项工作,特别注意没有伴热,只靠物料温度防冻的设备、管道末端、盲端和现场压力表的保温,确保保温到位。

二是工厂等室内空间密闭保暖,检查确认工厂门窗。窗帘是否完好,及时投入工厂供暖。

第三,地下阀门井密封保暖。对于阀门井,采用塑料布提前密封,必要时采取保温措施。

就冬季防冻而言,常见的伴热介质有热水伴热、蒸汽伴热和电伴热。热水伴热适用于操作温度低或不能使用高温伴热介质的条件。蒸汽伴热一般用于管道介质操作温度小于150℃的伴热。

电伴热不仅适用于蒸汽伴热的各种情况,也适用于热敏介质管道,能有效控制温度,防止管道温度过热,适用于分散或远离供气点的管道或设备,以及形状不规则的设备。

伴热介质的选择应结合材料性质、指标要求、施工难度、运行成本等。,并按规范进行施工,以便达到防冻防凝的目的,避免新的问题。

采用循环防冻防凝方法主要用于间歇运行或长期不使用的设备和管道,不采用上述方法(排空、保温、伴热)防冻,或采用上述方法不能满足防冻要求。

这种方法大致分为四种:

一是通过运行设备出口的物料回流到备用设备入口进行循环,常用于备用动力设备的防冻防凝,如通过泵出口单阀旁通管道,或通过单阀阀芯开孔。

二是通过设备入口管道跨接到设备出口管道,常用于停用的换热进出管道防冻,在换热器进出口阀前后连接管径较小的管道,保持进出管道介质循环。

第三,按照正常运行模式进行少量循环,一般尽量关闭备用设备的出口阀少介质循环,满足防冻要求。

第四,少量介质连续或间歇排放。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无法建立循环管道的末端进行防冻,如软管站、储罐脱水管道和阀门、蒸汽管道低点洗眼器等。

二、防冻检查。

防冻检查是冬季防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定期进行防冻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防冻过程中的问题,有效避免冻堵问题的进一步扩大。防冻检查主要是检查防冻防凝效果,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防冻防凝工作。

主要检查内容及方法如下:

1.蒸汽伴热管道应定期检查疏水器的疏水情况,如果发现疏水异常,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如果不能直接检查疏水情况(如集中在疏水回收站),可以用温度计或手触摸疏水阀阀体(保温时应预留检测孔)。检查一般要求温度在30℃以上或热是正常的,有时感觉到的温度不一定确认疏水正常,尤其是集中在疏水回收站。

2.热水伴热,用水流指示器检查水流,或者用温度计触电伴热带预留检查位置,检查电伴热带温度是否正常;当伴热热水管道集中回收时,应根据经验避免附件正常热水管道的导热干扰,影响检查判断。

3.有温度指示的电伴热不仅要定期检查温度指示值,还要用温度计或手触电伴热带预留检查位置,防止温度指示不准确,保证电伴热带温度正常。

4.封闭厂房应设置温度计,定期检查门窗密封和加热温度,根据室内温度调节室内加热量;检查阀门井的保温密封情况,必要时监测其内部温度。

5.定期检查排空设备和管道低点是否有物料流出和冻堵,或用扳手敲击管道进行判断。如果发现冻堵,及时检查物料来源,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6.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的防冻循环跨线。如果有水流指示器或视镜,观察指示是否正常;如果没有水流指示器或视镜,用测温枪或手触摸设备本体或相关防冻跨线,很难通过温度判断,也可以用听棒判断设备或管道材料的流动情况。对少量外排循环防冻材料,定期检查外排量是否正常。

7.仪器伴热,定期检查仪器伴热箱的.密封情况部温度,并根据伴热方式和上述方法检查仪器伴热;此外,可以通过现场和远程传输仪器进行比较,参考正常仪器的指示值来判断仪器是否冻结。

8.无论是长期使用还是备用动力设备,都要定期盘车,提前发现设备是否结冰堵塞;对于无法盘车的设备(如屏蔽泵),除了防冻循环检查外,启动时应先进行点式,测量易冻部位(如屏蔽泵后座)的温度,正常后再启动。

9.气(汽)路管道末端排净阀.U型弯低点排净阀.软管站阀等,保持适度的开度或定期的排水检查,避免物料在低点累积,造成管道冻堵。

10.对于仪表气体,除了主管道末端和低点定期排水外,还应检测其内水含量,以避免仪表内积累的带水量结冰,导致仪表调节失败。

11.定期检查清洁消耗设施的出水口,低点清洁阀是否有水流出或冻结,发现问题及时疏通,确认根阀是否关闭。

12.定期检查系统的排气口,如储罐呼吸阀和阻火器、紧急排气口、空气压缩机排气口和锅炉安全阀排气口,以确保排气口畅通。

13.定期检查室外风扇入口保护网、滤网、电机等设备冷却散热风扇入口保护网是否冻结。如果设备周围有蒸汽排放或下雪,很容易堵塞。

14.定期检查室外水封罐或液封罐中的液体是否冻结,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其应有的功能。

15.如遇大幅降温,或夜间,应加强检查,根据温度调节伴热量,厂房暖气量,防冻循环量,不能一劳永逸,避免冻堵。

三. 冷冻封闭处理

在解冻过程中,还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对于小型冻结和堵塞的设备、短管道、仪表、阀门等,冻结和堵塞的表面可直接用蒸汽吹扫溶解。如有保温,应提前解开保温;如果冻结设备较大,管道较长,通常采用铺设临时伴热(如金属软管)和保温的方法缓慢解冻。如果冻结的设备、管道、仪表和阀门易于拆除,可酌情拆除并放置在高温室内解冻

以避免在冻结和堵塞处理过程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喷洒伤人或爆炸等安全事故,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检查冻结、堵塞设备、管道、阀门是否开裂、损坏,阀门是否开启、关闭

二是在处理前隔离相关系统

三是,操作应缓慢、缓慢地用低温蒸汽溶解,以防止冻结封堵设备、管道和阀门突然受热损坏第四,在解冻过程中考虑突然疏浚后对仪器和工艺条件的影响,并提前采取对策

四.其他事项

1、结合往年防冻经验,处理防冻问题,准备防冻材料,如保温材料、疏水阀、金软管、临时接头、防冻手套等

2、冬季来临前,应采取预防措施,投入使用并提前检查各种防冻措施,以便为处理防冻问题提供足够的时间,避免突然冷却,导致防冻措施无法实施

3、及时调整伴热,既能满足防冻液的需要,又能避免因伴热过多、工艺指标过多、仪表说明书不准确等造成浪费。伴热的物料管道应具有膨胀方向,以避免物料加热膨胀造成设备或管道承压。如果有压力表,注意监测其压力。

4、定期进行防冻检查,确保检查质量。同时,根据不同的时段、温度和防冻难度进行重点检查。

5、物料管道运行流动时,伴热管道与伴热物料管道相互伴热。如果管道中的材料停止流动,应重点检查,并适当增加伴热

6、洗眼器伴热温度适宜,避免伴热温度过高造成新的伤害

7、如果由于维修需要临时停止热水或蒸汽伴热,注意避免伴热管和物料管道冻结和堵塞

8、对于有伴热的设备,如果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散热,应解开隔热层,减少或停止伴热,以避免设备运行时温度过高

9、电伴热应注意伴热带的负荷,防止过载跳闸或火灾;电伴热检修前应切断电源,检修时应考虑伴热材料的防冻措施

10、蒸汽伴热、疏水异常,如水锤,疏水量过小或过大,伴热不热,应及时处理

11、采用循环防冻法,在满足防冻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循环量,避免循环量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2、与消防阀井类似,地下阀门关闭时,应配备打开井盖和阀门的工具,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使用

13、及时消除现场跑、冒、滴、漏现象,避免地面结冰、空中挂冰现象,如有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