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雪教学反思
老地方整理的第一场雪教学反思(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场雪教学反思 篇1
《第一场雪》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第一场雪》的教学反思。
本着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中这样设计:先用一段精美的动画瑞雪图把学生由晴朗的现实引入大雪纷纷、银装素裹的雪境中后,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第一场雪》,并通过学生质疑定标。接着在导学达标环节中,我以学生读为主,先后设计了三次读:
一、快速读,初步感知雪的特点:雪下得大,雪下得及时,雪后景色很美。
二、精读、研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日如何表现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的大雪。
三、激情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在读期间,我制作了一组配乐雪景图,让学生既放松心情,又在观赏中更加对雪的喜爱。
最后,我设计了抄、背、画、查、吟的课外拓展训练,使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第一场雪教学反思 篇2
一、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
本节课中,我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一块谈,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又如在朗读训练中,我把自己当作孩子们一员,和他们赛读,让他们评价,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二、恰当适时地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唤起了学生与作者的共鸣。
本节课多媒体课件运用精彩之处是:其一是开始的激情导入。用瑞雪兆丰年的图片,把学生带入了雪的氛围。其二是学习雪后美景时,设计一幅幅精美的雪景图片,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这种美景,而且让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身心愉快,更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深深的喜欢雪,想要赞美雪。
三、课堂上尊重学生、赏识学生。
本节课中,我注意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及时对学生的发言给与评价。
四、做到了教学者先教自己
教学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先得动情。所以,在备课时我对“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自己先深入理解体会。对“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理解,如果只是停留在看到雪大、雪景美后产生的喜悦心情上,只是停留在对自然环境的喜爱,赏雪啊,赞雪啊,就很难达到理想教学的效果。
第一场雪教学反思 篇3
20xx年11月23日周三下午第二节语文课上《第一场雪》,我是这样开场白的:巴金爷爷笔下的“鸟的天堂”给我们展示了南国美丽的风光,虽然那只是棵大榕树,但在作者笔下却熠熠生辉,充分展示出了它的美丽和勃勃生机,真让我们留恋往返。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另一篇文章则是我国著名作家峻青的.作品——《第一场雪》,它却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独特的风光。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番。就这样自然地引出课题。
这节课中我觉得还有一个地方处理得很好。当我说到本文作者的名字时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笑了。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我说错了,我再念一篇,没错啊!可是学生照样笑了,我觉得很奇怪,便停下来,笑着问学生:“老师读错了吗?你们干吗笑?”这时陈聪站起来告诉我:“大家觉得作者的名字跟咱们班林俊兴同学的名字读音很相似!”“噢!”我恍然大悟,我也笑了。学生这时笑得很厉害。我立刻帮助学生正音:峻青——俊兴。因势利导地说:“的确很相似,老师希望俊兴同学将来也能写出比大作家峻青的《第一场雪》还要好的文章!大家说好不好?”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说:“好!”“那现在我们首先要怎么做?”“好好读一读峻青的文章,体会体会作者的感情!”“大家真聪明!要想做得比别人好就得先向别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好,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课题!”大家高声有感情地读课题。
这节课中,同学们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朗读课文声音既响亮又整齐(从来没有过的),读得也比较流畅,发言也很积极。
[教后反思]: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真的很重要。教学中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不能恰当、灵活地处理,那将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当时如果我大声痛斥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那学生不但不能集中精神听讲,可能对老师还会产生逆反的心理。
第一场雪教学反思 篇4
我所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第九册第六组第二十一课《第一场雪》的第二课时。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旨,我设计了这堂结合高年级自读法的读写结合式的教学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用以读促写、以写促理解的方法,真正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作者的立意之深,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
(一)新的探索引发新的思考带来新的转变
在此次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做为一名青年教师感觉收获颇多。我在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上,从思想上更与过去的“老路子”迥然不同。随着新课标的问世,所有教师都开始纷纷转变教学观念。因此,我根据“双主精神”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读写结合式的教学。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激起写作的欲望,让写作这一难题迎刃而解,不再是学生的负担。通过此次探索让我认识到了,许多教学上的问题并不是不可解的。只有不断探索尝试创新,才能引发新的思考,只有设身处地的从学生要怎样学,才能学会,学好这一基本要求出发,才能思考出真正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学的方法。例如:我在本课的读写结合式教学尝试中,感觉收获颇多。我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设计了不同的写作内容。因此,本课学生的习作效果非常好。文采好的学生文笔得到了锻炼;想像力丰富的学生有了施展的空间;感情丰富的学生可以充分表达出内心的感慨;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并记忆文中的好词佳句和写作格式。因此,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收获,使学生学有所得。虽然本课在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上下了很大的力气,但实质上千变万化还是离不开一个“读”字。只有读的透,才能感受深,才能写的出。本课之所以写的效果这么好,也是因为学生真真正正的读出了《第一场雪》的雪中与雪后的美,才能这样有感而发的或背诵或想像、或读写或扩写、或抒发感想、或写诗抒情,赞诵雪景的美,抒发心中的`情。这也促使我在将来的教育教学中要多思考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教才能将知识真正教到实处。
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到教育的着眼点。我想这就是我此次教学所得的最大收获。
(二)、新的路途结合新的尝试,时刻总结反思
尽管这次的教学比较顺利,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也要正视本课的不足。毕竟读写结合式的“双主”教学,是以前所没有的新的教学探索、新的尝试。要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从中总结经验。因为我们北方的孩子对雪非常熟悉与了解,所以在谈感受和写感想时较为顺利,但是在书中的好词佳句的积累上却忽略了。很多孩子急于展现自己那些不能称做打油诗的顺口溜,而把每课的词语积累给遗忘了,没有达到我想要扎实双基的目的。而且我的教学经验比较欠缺,在把握课堂方向时有被学生牵着走的痕迹,没有很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汇报结束后(部分学生的说和写)没有及时总结,学生的评价机会也不是很多,在这方面我应该加强。
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非常荣幸的得到了这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机会,并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虽然在这次教学中我由于经验不足,在上课灵活掌控引导课堂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但通过此次锻炼后,我希望在今后漫长的教学路途上能够以此为转折点,继续探索、思考、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