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假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暑假假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暑假假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这样的:有责任,有学识,有方法,有趣味。
有责任。过去的我自认为这一点做到了,而且还深以为傲。但今天的我却不敢再以此自夸。为了对学生的前途、命运和一生的幸福负责,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更优秀,更出色。有一句话说的好,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得成为什么样的人。这里的“孩子”当然包括学生。
有学识。不仅仅是指专业知识,还包括学科知识以外的更多的东西。记得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师必须成为一本书”,“一本永远站着的厚重的'书”。关于这一点,目前的我尚难达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必努力为之。
有方法。关于这一点我更需要努力去做。有句话说的好,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认为“方向”里也有“方法”。“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是衡量一个好老师的唯一标准,有方法,有成效,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有趣味。“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古板、守旧、无趣、不知变通的老师,学生肯定是不愿亲近的。所以为了让学生“信其道”,我们还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高雅情趣的人,从方方面面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带动学生。
暑假假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暑期,在教师进修学校安排下,我参加了阅读,学习,师德,班主任等方面的培训。学习是需要一种持久的动力和热情。
参加这个周期的培训,遇到很多熟悉的面孔,特别是我们杨君工作室的成员在每个教室面向近200多位老师侃侃而谈交流读写感悟。完全看不出他们是教坛新秀,也从未感受到她们有什么生涩的。晓华老师的"爱在夹缝中的阅读",让我们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xx老师的"幸福的写意人生",也让大家眼前一亮。读和写都是我们老师的必备功夫。正在我自豪的说,我们的`工作室成员可真都是藏龙卧虎呀的时候,两位"名师"及时和我进行了互动。虽然互动的效果还不错,但是还没有达到我所预想的效果。于是我就把互动作为我前两天听课的一个主题。虽然没有上台与大家分享,说明我还有差距,还需要学习,但是努力的鼓掌和台上的名师互动,我必须要做的。
少晶老师的儿童性安全教育,已经钻研了十来年,更让我深深佩服。这个家长和老师都难以启齿的问题,经过少晶老师乾坤大挪移,取得了四两拨千斤之功效。此刻情况又出现了,少晶老师又和我进行了有效的互动,这次好多了。少晶老师的侃侃而谈,随手拈来,让我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深刻内涵。紧接着郭菲老师的。心理方面的独到分享,科技方面的前沿信息。言语方面充沛的表达,彰显出内涵丰厚的功力。
这些平时我的好朋友,我的工作室好成员,现在都站在台上侃侃而谈。是不是从另一个侧面看到,大家都在前进,而我正在原地踏步呢?所以,我就引用晓华老师的爱在夹缝中的阅读,调整为爱在夹缝中的学习。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独行快,众行远。既然有杨君工作室这样一个更好的平台。为什么不跟随大家在一起,前行进步呢?读书靠挤时间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呢?只要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充沛的学习热情,学习时间肯定是有的。在夹缝中学习也是一种成长,更是一种科学安排时间的表现。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让我们一起在夹缝中,共同努力学习进步吧。
暑假假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培训已经结束,虽然时间不长,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培训适应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需要,满足了教师的需求。在培训中,我认真听取讲座,深入研习教材,及时按质按量完成练习。可以说受益匪浅。
与以往人们所熟悉的教师培训不同的这里听不到授课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首先。整个培训过程中,既有实用的教育理论、技术还提供了各种教学工具和软件。可以说既指引了未来教学的方向,还领着老师向着这个方向走了一段。培训完毕,就能带着这个“能够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融入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产品”回到课堂,而且马上可以把这个产品运用到真实的课堂教学的中去。诚然,完成这个项目,需要教师做大量工作。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案设计。学会在网上、光盘资料中搜寻有用的教学资源;要编制所选定的学科中单元的主题单元学习计划”此次的教育技术培训并没有为你提供太多现成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只有少量教学案例,让你实践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经验、体会,去补充、去完善,去参与编写。可以说这次培训的.中心目的就是把教师推向教育技术改革的前沿,让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
本次培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其次。通过相互讨论方式进行。老师布置的每一个任务,都会在小组内产生激烈的讨论,讨论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最终由代表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总,并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使得每个人的观点都能得到呈现,而这些观点往往具有代表性。通过探讨有助于我每位老师认识到对教育技术存在误解。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技术不是对电脑和网络的简单实用,而是现代科技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需要我灵活的加以运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对教育技术能熟练运用。想这就是这次教育技术培训的直接目的。
暑假假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为期三天的新教师培训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点,很庆幸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教师生涯有了新的认识,也在如何得体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上有了新的体会。然而,我更明白,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值得我用一生去钻研,去解读。下面我就谈一些自己对于这三天教师培训的体会。
1、增强教师责任感,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自豪。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一个人只有培养元气,巩固根本,身体才能充满活力,保持强健,益寿延年。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这个“本”这个“元”就是民族的教育,而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合作,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教师这个主导作用发挥出来,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回想当初,选择踏进师范院校,走上教师这条路,虽然心有不甘,却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慢慢转换过来。有朋友问我:“作为教师,你觉得除去一年的两个寒暑假,你的职业自豪在哪里?”我告诉他,我的职业自豪在三尺讲台上飘洒的每一粒粉尘里,在孩子们童真纯洁充满求知欲的眼神里,在学生解决一个个难以下手的难题后的笑脸里,在孩子们暖心的老师老师的叫声里……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教师的职业自豪是教师责任感的来源,只有时刻明白自己的责任感,时刻享受职业自豪,才能固本培元,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2、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质量。
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脍炙人口;诗词曲赋,成语典故,源远流长;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释道和谐共生。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而作为这传统文化传承的搭桥者,我们首先必须要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从书中汲取力量,汲取精神食粮,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常人有言:“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我相信,通过对传统经典的诵读,我们定可以从中寻得孔墨圣贤对于教育独到的`见解,也能觅得自己对于这些见解更好的运用。
3、常持一颗感恩之心,常持一颗爱人之心,常持一颗敬业之心。
“人自重之,人恒重之;人自轻之,人恒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是始终做好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含辛茹苦,默默耕耘的准备,爱学生,爱职业,爱岗位,要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主体,用真情打动学生,时刻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自信、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短短三天的培训学习,没有太多的华丽词汇,却时时流露出一种朴实真诚,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的教学实例,让我心生敬佩,让我时刻回味。国事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涨,在乎学校,学校之长远,源乎教师。我是教师,我时刻明白自身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不求“闻达于天下,闻达于诸侯”只希望通过不停的努力与坚持,让每一丝汗水都有价值,让每一个日月都有色彩,让每一声老师都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