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篇1
【课型】
阅读课。
【教具】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熟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掌握文中生字生词。
⑵ 学习多角度思考课文。
2、能力目标: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语言美。
⑵ 理解、体会课文揭示的人生哲理。
3、情感目标: 引领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斗志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2、难点: 确立角度进行阅读。
【采取措施】
反复朗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并讨论分析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在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同学畅谈,老师一一给以评价)。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曾经遇到了一个对于他来说是天大的困难,在他看来他是无论如何也克服不了这个困难的,可是,结果怎么样呢?他不但克服了困难,而且从中获得了一笔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板书课题)。这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时写的一篇文章。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前的提示语。(学生读,教师趁势引导)“提示语”中说“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呢?怎么陷入险境的?又是怎么脱险的呢?时隔五十多年,65岁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呢?“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听录音,要求:
⑴ 注意停顿、语速。
⑵ 在文中标示出生疏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教师着重检查如下内容:
板书:
lín xún xuàn chuò
生字:嶙 峋 眩目 啜泣
生词:训诫 耸立 迂回 凝视 啜泣 纳罕
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准备复述文章中的故事情节。默读时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投影显示:
1、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3、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4、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4、请两名同学复述课文,要求其余同学仔细听,记录复述的优劣,准备进行评价。
复述完毕,请同学进行评价交流,引导复述的同学根据复述的得失,想一想今后的默读应该怎样改进,总结一下经验。
5、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发音、停顿、语调、语速。
6、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我们读课文之前的一系列疑问。
摘要板书:
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呢?怎么陷入险境的?又是怎么脱险的呢?时隔五十多年,65岁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呢?“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
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前四个问题,最后一问学生很难回答出,教师就势引领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深入研读课文
1、课文主旨探究: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⑴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⑵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⑶ 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⑷ 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小组讨论分析,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老师因势利导给以明示。
本文蕴含的哲理是: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的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2、多角度阅读。
⑴ 学习方法指导:
一篇文章除了探究中心意思之外,还可以多角度的阅读,这样读就不至于老是往一个方面去想,能读得有创意,能提高阅读质量。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举个例子说,评论杰克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就是一个角度,这样的角度课文中很多。
⑵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确立角度,提出问题。
教师巡回了解情况,并适时启发:着眼于人可确立哪些角度?着眼于情节可确立哪些角度?确立了某一角度,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提出的问题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
⑶ 小组代表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进行矫正补充,特别注意强调着眼于父亲这一人物进行阅读,我们可以获益很大。
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护孩子。看来,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这个父亲是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的,自己只给以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难面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请写一个片段。
写完以后,指名班上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五、小结本节内容,布置作业
请同学总结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师给以评价并总结。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完成课后练习二。目的是巩固本课基础知识。
2、抄写文章中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进行评析。目的在于扩大积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
【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lín xún xuàn chuò
嶙 峋 眩目 啜泣
脱险经历:冒险 → 脱险
↓
蕴含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的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多角度阅读:人物 故事情节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习文章心理状态描写的方法。
3、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品与作者简介
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并做了删改。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二、初读课文
(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出声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二)学习生字和新词,这些词要读音和书写都正确,并掌握词的意思。同学朗读课文的时候,请一个学生板书生字和新词。朗读结束,请6名学生朗读生字和新词,并解释词的意思。
灼扒趴酷热厌倦附和突兀怦怦嘲笑晕眩哭泣呻吟恍惚暮色安慰凌乱惊讶畏惧参差不齐哄堂大笑惊慌失措
(三)朗读课文。举行朗读比赛,一个学生读,其他同学找他读的错误之处,并说明原因,然后这个同学继续往下读,看谁能一读到底,没有错误之处,能正确地朗读到底的同学是冠军,老师发给奖品。
(四)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时间顺序写的。
三、精读课文
(一)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先自己思考,再请两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明确:文章讲述了自己从冒险、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我”从胆怯、恐惧到克服心理障碍,收获自信,甚至有了一种成就感的心路历程。
(二)如何理解课文中“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明确:悬崖60英尺,太高了。作者的身体很弱,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
(三)文中“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写的是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写什么?
实际在写心理状态。
(四)“我往下看,感到一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加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是我。”这段话主要描写什么?
进退两难,孤立无援,心理描写细腻、真实。
(五)爸爸为什么让我先“迈一小步?”
因为悬崖很陡,很险,小步子能安全、稳当地迈出,这样能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增加信心。迈出一小步后,再迈一小步,一步一步地往下走。
(六)为什么爸爸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
想着成功,增加自信,就增加解决问题的希望。如果总是想着“下面的路还很长”,就会觉得离脱险还很远,担心自己不能克服困难,不能顺利地脱险,有可能丧失信心,被困难吓倒。
四、拓展
(一)生活中常常有人遇事因胆怯而畏缩不前,就像文中的“我”那样。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是怎样克服的?先请同学自己思考,然后请3名学生全班交流。
有一次,数学作业比较难,很长时间都没有做出来,我很着急,怎么办呢?花了很大的精力还是想不出办法,就是做不出来。我的同学看在眼里,劝我说:“不要着急,慢慢想办法,总有办法的。你把昨天和今天学的公式再复习一遍,把书上的例题再重新做一遍,看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我就按他说的做了,把昨天学习的公式自己推导一遍,又把今天课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得到了启发,终于把数学作业题做出来了。最后我想,遇到困难的事情不能退缩,要想办法,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一点点地去做,最终能解决问题。
(二)文中爸爸帮“我”脱险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今后,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要被困难吓倒,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根据具体情况,看能做什么,一步一步去做,要有耐心,能持之以恒地去做,不要想着一步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五、作业
复述这个故事。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篇3
知识与能力: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情节。
2、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复述;自主、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过困难吗?还记不记得那次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美国作家莫顿.亨特8岁的时候曾被困在山岩上,正是这次困难的解决方法让他受用一生。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检查预习:
由学生检查,如不全面教师补充
1、了解作者
莫顿·亨特(MortonHunt),美国作家(1927~1983),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本文选自《当代少年》
2、生字
纳罕(nàhǎn)瘦骨嶙峋(shòugǔlínxún)小心翼翼(xiǎoxīnyìyì)
三、新授
听读课文,听读后抢答下列问题: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3、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六个
4、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天气闷热,想找新花样玩。
5、爬上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6个。
6、那座悬崖有多高?大约20米高
7、岩石架有多高?大约六、七米高
8、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爬到小山道上,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小伙伴们都离“我”而去。
9、我是怎么脱险的?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顺利爬下悬崖
四、复述一下本文的故事情节。
五、探究主旨
1、我遇到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父亲的做法?
4、文中几次写到啜泣?有何不同?
5、文中对暮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15、16)
6、“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文章主旨:课文通过写我童年一次冒险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怕,只要把大困难化为一个一个小困难,再各个击破,最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六、课堂小结
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七、作业
研讨与练习二(作业本)
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故事:遇险──脱险
哲理:把困难分解再去克服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文意,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2、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对疑难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对问题的基本认识。
3、理解文题,学习战胜困难的方法。
教学重点: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主题,领会“走一步,再走一步”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创意说明:
疑为学之始,这就要我们通过阅读文本,体会文章叙述的事情,理解塑造的人物,体验反映的主题,因此,本设计以“感悟写了什么”,“理解是怎样写的”,“探究是为什么要这样写”作为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疑以治学,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莫顿、亨特所写的一篇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出示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来猜一猜。文章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
(生):(自由答)
(师):你们是否猜正确了呢?就让我们打开课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请大家按照下列“学习目标”进行探究(出示学习目标)
二、阅读课文概述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七月的一个闷热日子。
地点:费城
人物:我和几个小伙伴,父亲
起因、经过、结果:爬悬崖,不敢下来,在父亲的指导下,走下悬崖。
2、你能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复述故事的情节吗?
(学生复述)
三、深入品读走近人物
1、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最喜欢哪个?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总结:
杰利:他是一个善良细心的`男孩。
父亲:他是一个善于从心理上帮助孩子成长的父亲。
四、质疑探究把握主题
1、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你怎样认识这一标题的含义?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点拨、归纳: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的困难,一个一个的认真解决,终会取得成功。
2、想一想,如果本文的结局是以“我”被父亲抱下来,这样对文题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能更好表现父亲的形象,而“我”也没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体验。
五、归纳总结拓展迁移
1、归纳总结:
(1)、中心归纳:本文通过叙述自己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得出了一个启示。
(2)、写法小结:以小见大。
2、拓展迁移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和文中“我”相似的经历?请选择其中一段,用动情的文字展现出来,相信一定很精彩。
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坚持不懈
爬悬崖——启示成功
分解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