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读后感 篇1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讲的是我们都熟悉的《三只小猪》。这里的大灰狼站在自己的角度又重新讲了这个故事:大灰狼亚历山大为自己的奶奶做蛋糕,却没有糖,去找邻居借糖,可不小心杀死了邻居大猪、二猪,并把它们的房子吹倒了,但又觉得当一个狼把它们送走没面子就把这两只猪当起司汉堡吃了,却被小猪记者误会,被当成“坏蛋大灰狼”。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角度与观点,大灰狼和记者对于这件事的`观点不同。狼觉得自己是被冤枉的,而记者们只看到了结局,就觉得它是在狡辩。他们的观点不同,就是因为他们看这件事的角度不同。这就像辩论赛一样,双方的角度不一样他们的观点就不一样,也就出现了正方和反方。或者就像吵架,两方出现争执时,可能会打架,两方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件事的,如果他们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就不会出现争执了。
所以看待一件事时,可以多换几个角度,也许就会发现更多的观点与真理,更能看清真相。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读后感 篇2
大灰狼没有糖给奶奶做生日蛋糕,于是想跟小猪借一杯塘,然后他把两只小猪当作起司汉堡吃掉了,他又向第三只小猪借糖,可是那只小猪不给糖。最后,大灰狼不但连一杯糖都没拿到,他做错了事:“他把两只猪吃掉了”他摧毁了两只猪的房子。还撞猪小弟家的门。好家伙,却被猪警长抓进地牢里去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大灰狼阿力他其实就是想吃掉三只小猪,他还撒谎说他是去借糖,他把前两只笨猪的房子吹到把它们吃掉了,第三只小猪的房子结实他没有吹到,所以他才没有吃到第三只小猪,我觉得是大灰狼在撒谎。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读后感 篇3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故事里的大野狼是在骗人,狼只吃肉不吃其他的东西。狼要向邻居借东西首先他要向第一只小猪借糖。他打了一个喷嚏,房子倒了,小猪被狼吃掉了。第二只也一样,可是第三只就不一样了,他的房子是用砖头做成的。没错!老狼吹不倒他的房子。所以第三只没有被老狼吃掉。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读后感 篇4
今天,老师推荐让我们假期让和孩子一起读《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怎么是真实的故事,我很好奇,与我们原来有的三只小猪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很快在网上找到了这个故事,并和孩子一起读,读着读着我和孩子都被这个故事吸引了。
这是一个“狼版”三只小猪的故事,与我们听惯了的“三只小猪”完全不同的三只小猪的故事。那只残暴的可怕的狼不见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只戴着眼镜、彬彬有礼的狼,臭名昭著的狼要洗去自己身上的罪名,他说他被冤枉了,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故事里加入了记者这样一个现代媒体的角色,告诉我们有时事实的真相是可能被歪曲的…………
非常有意思,这本书把我们从小讲给孩子听的三只小猪的故事给彻底颠覆了。我们通常讲的这个故事就是三只小猪因为盖的房子用料不同,前两只小猪大灰狼给吃掉了,而勤劳聪明又勇敢的第三只小猪最后凭借坚固的房子和自己的机智制服了大灰狼。而这本书,却是以大灰狼的口吻讲述了同一件事情的另一面:大灰狼其实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因为要给奶奶做蛋糕缺少糖而去找邻居小猪借,但却因为打喷嚏而把小猪的房子给吹倒了,结果小猪死了......
我想,其实,这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件事情,呈现给我们不同的所谓"真实面目"。因为叙述人的不同,事情也会以不同的情态呈现出来,再加上传播途中信息的丢失或者增加,要还原事情真相就变得非常困难。这本书教育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多角度的看待分析事情的能力。让孩子学会换一双眼睛来看同一件事。
"我要给奶奶做蛋糕,但不凑巧,糖没有了,于是我去跟邻居小猪去借。可这个脑筋不正常的价格用稻草盖的房子太不结实了,我正跟他说话的时候,打了个大喷嚏,他的房子就倒了,他被压死在房子下面,我只好把他吃掉了......"这些大灰狼的语言,是不是真的呢,在读的过程中我和一再的和孩子讨论,我觉得非常好,这其实是要我们从小能够让孩子从事情的另一面来多一双眼睛来看待事情,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对她们今后的人生很重要,对我也给了很大的启发,要我们怎么样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