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数学教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案 篇1
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 篇2
通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具体采用以下模式:
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师生共同摆红花,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3)学生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
(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1.做课本Pll0“做一做”的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 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6 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 3×4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上面这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学到哪些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
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乘号,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使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36根小棒,挂图,卡片;学生准备1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操作演示,强化感知
1.摆小棒(小黑板出示)。准备题:用/摆一摆。
①每堆2根,摆6堆,有6个2根。
②每堆3根,摆4堆,有()个3根。
③每堆4根,摆3堆,有()个4根。
(1)师生一齐摆小棒。先摆1个2根,领学生说"1个2"。
再摆1个2根,提问:现在有几个2?
教师边说大家一起摆完6堆。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
提问:你摆了几堆小棒,每堆几根?
教师指着黑板带领大家数小棒:1个2,2个2……6个2。
提问:我们都摆了几个2根?
请小朋友看着自己摆的小棒数一数,再一齐数一数。
(2)指导学生摆小棒:每堆3根,摆4堆。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
提问:你摆了几堆小棒,每堆几根?
教师指着小棒让大家数:1个3,2个3,3个3,4个3。
提问:你刚刚摆了几个3根?
(3)学生独立摆小棒:每堆4根,摆3堆?
学生口答,教师演示:
////////////
学生指着小棒齐数:1个4,2个4,3个4。
2.指导学生自己看书。
请小朋友把书打开,看第12页的准备题,读一读,再指着小棒数一数,并且在括号里填数。
校对后再读一读。
3.数一数。
教师在黑板上板演:5,5,5,5。
提问:黑板上有数几?有几个?
齐数:1个5,2个5,3个5,4个5。
二、借助直观,理解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手里拿着什么?这束花有几朵?有几个3?
教师边贴边让学生数:1个3朵,2个3朵,3个3朵,4个3朵。
提问:我们一共贴了几束花?每束花都有几朵?有几个3?
再让学生数:1个3,2个3,3个3,4个3。
要求一共有几朵花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3+3=12。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几个3相加?
板书:4个3相加。
4个3相加我们可以写成3+3+3+3,如果100个3,1000个3相加,我们也这样写你觉得怎样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计算几个几相加的简便方法一一乘法。
出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4个3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同时板书)
3×4=12
像3×4这样的算式就叫做乘法算式,齐说"乘法"3×4表示4个3相加。"×"这是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齐读"乘号"。
完成板书:3×4=12
…
乘号
"3×4"读作3乘以4。领读,齐读,指名读。
练一练:读乘法算式。
2×35×4
提问:4个3相加,可以用加法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哪种方法简便?
2.教学例2。
出示例2挂图。
①图上每个校上有几个山楂果?有几个枝?有几个2?
②要求一共有几个山植果,用加法怎样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2+2+2+2=10
③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几?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是相同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加数叫做相同加数,读"相同加数"。
④相同加数是几?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相同加数是2。
相同加数是2,就在乘号的前面写2。
有几个2相加呢?我们来数一数,1个2,2个2,3个2,4个2,5个2。
有5个2相加,我们就在乘号的'后面写5。
边说边完成板书:2×5=10。
领读算式,齐读算式,指名读算式。
"2×5"表示5个2相加,齐读。
边说边完成板书:"2×5',表示5个2相加。
⑤指出:写乘法算式时,要把相同的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把几写在乘号的后面,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2+2+2+2+2=10"的相同加数是2,就把2写在乘号的前面,有5个2,就把5写在乘号的后面,表示5个2相加。
3.小结:
比较例1和例2,每道题都用加法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哪种方法简便?
像求4个3相加和5个2相加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写乘法算式时,先写什么数,再写什么数?
教师强调:先要找出相同加数是几,写在乘号的前面,数一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在乘号的后面写几。
4.指导看例1、例2,看图数一数,读一读,再填空。
三、多种练习,深化新知
1.做"想想填填"第1题。
先让小朋友说一说图意,再填写,提醒学生要先写相同加数,然后订正,对做错的同学给予帮助。
2.口答。
出示卡片4×3、2×3、4×6,指定学生读一读,并说出表示几个几相加,说错的注意纠正。
3.做"想想填填"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然后集体订正。
4.做"想想填填"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其余座练,集体订正。
5.做练习四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所写的乘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订正。
6.做练习四第2题。
指定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在书上画一画,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7.作业。
练习四第3题。
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6页例1,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
师:小朋友们节假日你们喜不喜欢跟爸爸妈妈去公园里的游乐场玩呀!
生:喜欢。
师:那今天你们愿不愿意跟蔡老师去公园里的游乐场看看呢?
生:愿意。
师:瞧,他们玩的多开心呀!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有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
师:你能根据你所说的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瞧;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生1: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
生2: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3、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谁能解答刚才的问题呢?
(1)算一算:(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
3+3+3+3=122+2+2+2+2+2+2=124+4+4+4+4=20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师:小朋友们,要分别算出玩各种游戏的人数,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其他方法吗?那么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寻找。
二、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吗?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3
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
③把写法算式写完整: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
4、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小结。
学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
小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巩固。
1、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九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说得有理,就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练习九的第2题。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齐读、分组读不同形式,让学生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
4、练习九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直接填书上。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评价。
5、练习九的第4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里分别填写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之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了教材“游乐园”的情境导入新课,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的意义。
2、在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时,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只要是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3、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生活中要培养或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与乘法有关的现象。
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相同加数连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魔术,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同数求和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提出问题。
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1、仔细观察第一页情境图,同桌相互说说图意。
2、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内容:
(1)魔术师变花,变了()次,每次变()朵;有()个鱼缸,每个鱼缸里有()条鱼;空中挂了()串灯笼,每串有()个;有()盏聚光灯,每盏有()个灯泡。
(2)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小组相互说说。
(3)根据以上问题,请你在下面列式计算:
①一共变了多少朵花?
②4个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③空中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④4盏聚光灯中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板书。
第一题:2+2+2=6(朵)
第二题:4+4+4+4=16(条)
第三题:3+3+3+3+3+3=15(条)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连加生:加数相同。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学生尝试动手写算式:3+3+3+3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生:用乘法。
师:大家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习。
三、巩固练习。
1、尝试练习:
一个人一只手有5个指头,你和你的同桌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指头?
2、达标练习:
(1)一个同学有5支铅笔,你和你们组4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2)自主练习1: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下棋?学生观察图意,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2: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练习时,同桌合作,变换学具的个数反复进行。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个几连加运算的基础,还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所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3、自主练习:
第3题:数一数,算一算。练习时,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
第4题提供的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
第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交流有关洗照片的生活常识,知道通常镜头中有几个人就洗几张照片,然后独立解决。
第6题是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在学生独立涂色后,充分地交流。学生找出的规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相同加数连加
2+2+2=6 3个2相加
3+3+3+3+3=15 5个3相加
4+4+4+4=16 4个4相加
加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