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 篇1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教师,自己也时常在思索现代教师最需要什么?是扎实的专业教育教学技能?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真正探究他们需要什么?很有幸从《教育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教师最需要什么》从教师的人生、职业、教学、教育四个方面,给教师提供的中外教育家最有价值的69条建议,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从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中获得幸福和快乐,感受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体悟到人生的真谛。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需要了解学生;教师教育,需要有耐心;教师教育,需要换位思考;教师教育,需要沟通;教师教育,需要尊重;教师教育,需要有“永不放弃”......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享受生活,用豁达的胸怀迎接个人进步时的.喜悦以及挫折时的坚持。心态放正了,心情愉悦了,平时努力工作时候我们就不会忘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样我们就能充分挖掘作为教师的潜能,在发现自己的过程中研究自己。教师要善于用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心态越好,越能奋进;如果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不仅不会长进,而且会失去人生的追求。对自己的认识越清醒,自我教育的动力就越大,越能塑造完美的人格,业绩越能长盛不衰。 其次,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过程也就是提升教师个人素质的过程。“把小事做好”、“毅力,教师成功之道”、“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有永不放弃的精神”这几条建议比较集中的反映了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必备的素质。
教师,每天都在面对着千差万别、性格各异的学生。好多学生不爱学习,不服管教;有些家长知识薄,素质低,和老师配合不好;有些学生太特殊,怎么教也教不会;有些学生太调皮,总是惹是生非。许多老师曾经在课上或课下生过气、掉过泪、灰过心。但当我们对教育有了深刻地认识、了解;我们具备了教师的耐心、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时,我们的教育工作一定会得心应手。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教师的教学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是他们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责任重大而艰巨,我们应时刻谨记自己身负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呵护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 篇2
我园第一次开展了“人人爱读书的活动” ,虽然此次活动结束后还有点小负担,但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才是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充实,意外收获,使我学习到了不同的东西,感受到了世界的不同。
我了解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说,幼儿教师需要“幸福”,可是幸福的定义却很广。有的人认为自己拥有财富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自己取得成功了就是幸福;而我则认为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就是最幸福的。
话又说回来了,幼儿教师到底最需要什么?是金钱?是名利?还是幼儿良好的表现?还是家长的尊敬、社会的推崇……其实,幼儿教师最需要的是一种快乐!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乐,这种快乐会净化你的心境,使你越来越感受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越来越能体悟到人生的真谛。
《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书中的建议,涵盖了教师人生、教师职业、教师教学和教师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读此书,我觉得就好像有一个个智者站在面前,循循善诱,为我排解烦恼,为我指点迷津。又好像有一个个和蔼可亲而又博学多闻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如 “教师,认识你自己”,一看这个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同样是幼儿园的老师,为什么工资待遇不一样?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为什么自己不被赏识、重用……究其根源,是我们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教师只有看清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才能正确认识职业价值,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在繁重的工作中感受快乐。
《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给了我很多方面有益的建议,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回头看看自己,我做到了吗?不可否认,教育中,痛苦与快乐并存,等待与炼狱同在。所以,既然我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就只有将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一些,保持最初职业的热情。从而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我的每一天,都会是真正的充实,幸福和快乐。
《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 篇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仔细翻阅了赵国忠教授编著的《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这本书从四个方面:教师的人生、教师的职业、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教育共69条来阐述教师最需要什么,在一本书的容量里囊括了古今中外教育名家们对教师各个方面的劝诫和指导,虽面面俱到,实则浅尝辄止。但是如果你要在某个方面仔细研究的话,这本书倒不失为一个药引子,由这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由点及面扩展开去,在这个点上深入地进行研读。
比如说第一节:教师,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智者苏格拉底留给后人的箴言圣谕,对于我们来说,不光要认识自己,更要认识作为一名教师的自己,准确定位教师这个职业背后所代表的自己。所幸我找到了美国的帕克帕尔默所写的《教学勇气》。帕尔默对教师心灵的剖析很深刻很细腻,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让我忍不住为一小段话加上自己的注解: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开书一字一句反复品味咀嚼,随手记录下当时的感受,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帕克帕尔默一起直面心灵、正视痛苦与困惑,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实现自我。正如作者自己说的那样: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痛苦和快乐的时日,而且其痛苦仅仅源自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所以这本书是献给那些挣扎于痛苦中的教与学的爱好者的一份厚礼。
想一想,我们读过的教育专著大多数所剖析的都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或者教材文本,而《教学勇气》一书,直面的却是教师的心灵,他引领教师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从而自我实现。当一个老师如此真实地了解自我是谁时,才会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所以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哪种教育理念,如果无法触动教师的心灵,无法引起教师自身的认同,不去关注教师心灵深处的需求,外在的行为与内在的需要无法达到认同与统一时,都不会真正地改变一名教师的教与学。
回到我们的药引子《教师最需要什么》,比如第七小节:个性,教师的魅力之源。在这一章中,赵国忠教授就以薛瑞萍的故事来证明一名教师的个性和特点是如何影响她的学生和教学过程的,文中列举了关于她对语文教学的见解,摘录了她上课的一段实录,这段摘录让我很感兴趣。所以我就拓展阅读,网络给我们提供诸多的便利,首先我上网搜集了有关薛瑞萍的资料,知道了薛瑞萍的成长经历和她的独特个性。我最欣赏她说的一句话: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薛瑞平说:大量的,高品质地读,自由的、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这,就是我磕磕绊绊一路走来的,越来越坚定地语文学习之道。在薛瑞萍的眼中,语文学习之道,大道至简,唯三个字也,读,写,思。所以她说,老师挖空心思,把一篇既不深也不美的课掰开了揉碎了,百样红紫地演绎解说,真替他难为情!语文的事情哪有那么复杂?教师自己先爱读书读好书了,再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教师自己先把文章写好了,学生熏呀熏的也能写得不错了;教师上课出口成章了,学生学呀学的,也能意畅辞达,甚至富有文采了——不就得了吗?网络阅读的这些资料,为我勾勒了一个相当有个性、有思想的形象,特立独行却见解精到,我决定好好读读薛瑞萍。半年的时间过去了,我陆陆续续读完了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二年级啦》《五二班的'阅读日志》和《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四本书,确实被薛瑞萍的睿智、通达,坚持真我的个性魅力所深深折服。在书海中漫游,那些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人往往会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驻足细细阅读,静静思考,比如这段时间读到的李镇西的爱心和激情,季羡林淡泊与沉静、魏智渊的深邃与自省,张德芬的灵修与参悟……正如周国平所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叫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一切的写作都是写自己。与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故事,这样的故事激发了我书写的冲动,是啊,就像朱永新教授所说的,只有活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有那么多感动的瞬间,有那么多难忘的日子,有那么多灵感激发的瞬间,如果没有书写没有记录,这样的日子岂不是轻飘飘的没有一点分量。于是,我开始写,忙里偷闲在课间的空隙,记下课堂上的碰撞的火花;夜深人静时,伴着儿子的鼾声,记录这个调皮蛋成长的点点滴滴;子夜的灯光下,记录着我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和拷问;周末的闲暇时光,读读闲书,填几首小词,诌几句小诗,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虽然日子更忙碌了,但内心越来越丰盈,在新教育的路上,就这样偶然一转,竟然让我发现了一处心灵的栖息地——我的书写生活。一年算下来,已有十万字,生命的厚度就在这日不间断地书写和思考中丰盈。
当教学生活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新鲜的故事却在不断地上演。我很庆幸是阅读帮我打开了通达灵魂深处的大门,是那些伟大的灵魂提一盏明灯,在迷茫中帮我照亮前行的路,是书籍给我和我的孩子们插上了追梦的翅膀,我很感激亦很欣然,所以无论何时,无论怎样,都要一路阅读,一路前行!
《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 篇4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很羡慕我的老师们,羡慕他们的自信,羡慕他们的渊博,羡慕他们的游刃有余。当我自己走上讲台,多少年如一日,我才逐渐意识到,作为一名老师的无奈和不易。老师寄托了太多的期望,老师承担了太多的责任。
教师,这个历经沧桑的永恒的职业,每天的工作在光荣的进行,每天的生活也在清高的继续。为了自己的责任,为了自己的明天和今天,我真心希望我们都能“轻松教学 快乐生活”。
那么,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第一,教师必须要有自信。
每一个人都需要自信,教师尤其如此。因为,教师代表的是知识,是力量,是希望。
当你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你是智者,你传授给学生的`是知识,是能力,你给予他们的是自信,是希望。自信的老师,音容笑貌间传达给学生的是刚毅和坚定,是对自己知识的自信,是对未来的期待,是对生活的热爱。这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并产生积极地导向作用。
不少教师都缺乏自信,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要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要认识自己身边的事物,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认清自己的不足。要发现自己的潜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去提升自我、成长自我;要不断地学习、积累、总结、反思、实践、开拓、进取;更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创造自己的教育价值,开创属于自己的教育天地,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
其次,教师需要个性。
为什么有的老师知识渊博为人诚恳行事低调踏实,讲起课来却是枯燥无味不受学生欢迎,有的老师个性张扬风来雨去,课堂上笑语不断身边也总是学生成群呢?
这就是个性。个性,是教师的魅力之源;个性,创新教学的源泉。有个性的老师,讲起课来就会有激情,教育就需要激情,因为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使学生对老师的任教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最终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没有激情的课堂,就不会有效率,不会有创新,自然不会有令人满意的效果。有个性的老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有品位的教师,是受学生爱戴大家尊重的名师。
其实我们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只不过,长期以来的条条框框的约束限制了我们,使我们变得僵化,变得千篇一律。我们培养的学生,也不得不千篇一律泯然众人了。《教师最需要什么》书中多次提到了个性,倡导的都是个性。教育专家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个性,要发掘和培养自己的个性,要做有个性的老师。不必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让个性在课堂上闪光吧!
第三,作为一名称职和优秀的教师,还需要不断进取。
教师是个特殊职业,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如果不是自身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并且顺应时代,就不能胜任这个工作。时代总在变,社会在变,人心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学习,是进取。
不断进取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自己,更好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不足,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力,从而更快的提高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向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也才能承受失败的打击,能在失败中不断总结教训,不断成长。然后,每一个教师,都要有明确合理的目标,不断进取,顺应时代,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使自己的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还有,教师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教师要想站在知识的前沿,快速消化并能教授技能给学生,就必须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科学的、创新的学习,持续的学习,从而有效充实自己。
做一名教师不易,做好一名教师更不易。要想轻松教学、快乐生活,我们需要努力地太多太多。《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给了我们需要的答案,不仅有合理的建议,还有明确的方法指导,读来无不受益匪浅。
还是让我们多读读这本书吧,在《教师最需要什么》指导下,都来轻松教学、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