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老地方整理的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篇1
六招攻破文言文
技巧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且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表意偏旁和表声偏旁构成的。了解表意偏旁的表意功能,通过分析字形,就可掌握词义。如“绝”,从丝从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的意思。引申为“断、断绝、消失”等,如“沿溯阻绝”(《三峡》)中“绝 ”为“断”;“哀转久绝”(《三峡》)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绝”也有“极点”或“极”的意思,因为断绝处,也就是尽头,如“绝巘多生怪柏”(《三峡》)中的“绝”就是“极点” 或“极”的意思。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我们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觥筹交错”中“错”字的意思就是“交叉、错杂”。
技巧三: 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几欲先走”中的“走”,可联系成语“奔走相告”、“走马观花”来理解,义为“跑”。
技巧四:课文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一句中的“过”字,如果联想到“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过”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字的意思也是“有过错(或犯错误)”。
技巧五:古今对照法
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 如“地方”在古代就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义;再如“感激”在古代也是两个词,是“感动奋发”之意,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之意。
技巧六:对句判断法
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 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中,因“腰”与“戴”对应,我们就可判断“腰”在此处应为动词,解释为“腰佩”。
现代文阅读复习方法
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
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
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
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快速背诵古诗文
对孩子们来讲语文书中最令人痛恨的句子莫过于“并背诵全文”,虽然古文难背,但还是有一些方法可寻的。以下为考生罗列了快速背诵诗文的一些方法,大家不妨一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1、抓关键词语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
2、按写作顺序背诵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核舟记》 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学生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 熟。然后在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3、整分联背诵法
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 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 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4、尝试回忆背诵法
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这种尝试回忆的方法还可在更广泛的时间、场合中运用。
5、限时背诵法
这是强制记忆法之一,要求在规定的某个时间段内完成对某些内容的快速记忆。如果能够配合适当的检查就会强化背诵的效果,例如限时背诵之后的即时检测。
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篇2
【复习目标】
1.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
2.加强课内外阅读和写话练习。
3.鼓励优秀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积累。
【复习时间】
【复习内容】
1.全面复习本册书上生字,特别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和形声字的用法。进行多种形式的字词句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
2.熟练背诵课文,积累语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3.复习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4.结合8个练习,针对性地梳理知识,进行拓展练习。
5.复习阅读和写话的方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复习类型】
1. 为生字或二会字选择正确读音;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填空或组词;形近字
(音近字)组词;写近义词(反义词);填上合适的量词、动词或形容词;
2.照样子,写词语或成语;造句;短句变长;排列词语成句。
3.查字典,填表;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换偏旁(去偏旁、加偏旁)组词;
4.根据课文内容或练习中的内容填空,结合生活,灵活运用。
5.理解课文的词语和句子,熟练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不同的语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6.看图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根据开头续写故事。
【复习措施】
1.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紧扣文本和课后练习,查漏补缺,进行针
对性的复习工作。如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分,文本内容的积累和运用等。
2.渗透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和养成,帮助学生学会认真书写。开展形式多样的、高效有趣的听说读写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加强审题指导和阅读练习,丰富练习类型,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提高学生朗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注重提优,渗透思维训练,布置个性化自主作业,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以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5.做好补差工作,特别要多帮助、多鼓励后进生,并见缝插针地进行个别辅导。采用同伴互助的方法,有重点的复习,树立后进生学习的自信,让复习更加轻松、更加有效。
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篇3
一、我们积极与语文教研室联系,让学生明确期末考试命题的思路和大致范围。根据枣庄市语文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要求,这次期末考试考试范围是:苏教版语文课本必修3和必修4和语文读本3和4。
二、加强对学生复习的指导,让学生跟着老师走,不能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进行放羊式的自由散漫的复习。我们复习的原则是以课本为纲,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以梳理为主导,小结落实,以四两拨千斤;以训练为战线,突出重心,以枣庄的教辅《专家伴读》来各个击拨破知识点。
三、我们复习的时间为2周,内容为8个单元。为了使期末考试复习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实现考试目标,我们备课组安排如下:
(1)复习安排
早读解决字音字形、背诵和翻译。
6月23号——6月24号复习读本的4篇文言文,即《庖丁解牛》、《石钟山记》、《伶官传序》和《谭嗣同》
6月25号复习专题“祖国土”
6月26号复习专题“号角为你长鸣”
6月27号复习专题“文明的对话”
6月28号复习专题“寻觅文言津梁”
6月29号复习专题“我有一个梦想”
6月30号复习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7月1号复习专题“笔落惊风雨”
7月2号复习专题“走进语言现场”
7月3号综合检测,模拟训练
7月4号——7月5号学生自由复习,查漏补缺。
7月6号考试应试技巧与应试心理指导。
(2)实施措施
1、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研讨知识点和考点,我们老师分工制作每个单元的单元小结,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力争上好每一节复习课,提高复习课堂效率。
2、加强学法和做题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
3、复习资料的选择有针对性。为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的讲析更有针对性,突出《专家伴读》,结合《基础训练》,精选习题,精讲精练。①在讲析前必须自己先做好练习或试卷;②学生完成后通过检查、批改了解知识的薄弱点。
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找准任教班级的语文学科的临界学生,通过个别交流、上课提问、作业落实等形式予以关注。努力提高整体成绩。
5、教师勤到班,勤答疑,作业勤检查、批改并及时反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
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篇4
一、复习时间:
从20xx年01月12日-----20xx年02月03日,共17天。
二、复习内容:
六年级语文上册。共8个单元32篇课文,8个积累运用。复习重点是后4个单元共16课。
三、复习动员班会要点:
1、要比学习先比纪律。
2、要比成绩先比好习惯。
3、没有宁静的教室、课堂,复习目标将成为泡影。
4、每天做题进度为1套训练题,完成点拨。
5、严格要求:课前3分钟候课,抓住课堂每一分钟,提高做题速度;保持卷面干净;主动复习,用心复习是关键;复习堂堂有收获,日日有提高,欲明争需暗赛。
6、早读共10个,用来读课文背课文;午自习共7个用来办手抄报;晚自习3个,用于自测卷子点拨用于重点课文复习。分析去年期末试卷。
四、复习坚持六项原则:
1、先分类后综合的原则。
2、先基础后能力的原则。
3、先补差后培优的原则。
4、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本为根本,(全解),卷子,资料为辅助。
5、提问的原则:字词句提问月考中85分以下者;语段提问月考中 86----89分者;创新以能力提升题提问月考中90分以上者。
6、以学生“查漏补缺”“自主复习”为原则。7、不放弃一个学生,不忽略一个问题。
五、复习目标
1、争取及格率100%。
2、平均分提高3-4分。
3、优秀率提高xx---20个百分点。
4、争取三率和学习标兵数目年级第一。
六、复习方法
1、自主复习法。
2、提问巩固法。
3、师生共同研讨法。
4、小测验法。
5、读书背书法。
6、同桌监督法。
7、手抄报法。
七、复习进度表
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年龄特点,结合现有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特制定本计划和复习进度表。
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篇5
一、多利用空闲时间加强基础知识记忆
语文的复习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常用字词的正确拼写、短语以及古文的背诵,这些作为基础内容,建议不要找具体的某一些时间来记忆,而是要学会多多利用课间、上下学路上等这些零碎时间,将时间进行最大价值地利用。
二、语文阅读理解是关键
注重复习中的争分点。现代文阅读要注意:1、读懂原文,把握语境;2、定性准确,思路清晰;3、理解全面,表达到位;4、博闻多思,增加底蕴。现代文阅读中的名言警句,是记忆性的东西,每个人都应该拿到手。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整体感知阅读,从中提取重要信息,具体阐释和抽象概括。在文言文断句时,学生常犯的错、漏、多等错误会分别扣分,比如对五处未标一处则得5分,而对五处错一处反扣1分,挑战与风险并存。整体的复习要注意跟着老师走,每周一套的试卷,要吃透,不要以量取胜。自己找弱项,强调多问。
三、重视作文的写法
对于作文,要给文章增添亮点。在审题基本正确、内容基本充实、结构基本清晰、语言基本流畅的基础上,增加到位、独特、新颖、著名的事例和精彩的句子、精巧的结构、精彩的开头、精彩的结尾、独特的构思、深刻的主旨等。语言的“亮点”包括:一个精妙的比喻;一句恰到好处的名言、反问、设问;一个排比句;一个反复、照应。同时,作文的提高要注重平时学习的素材积累,一方面多读名人名言,从中找到最佳论点,另一方面多进行经典寓言、名人故事的记忆,增加论据。
在考试时,尤其是语文,要注重卷面的干净、整洁、不要出现错别字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