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夏至活动策划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夏至活动策划方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夏至活动策划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了解夏至要吃面食的习俗。
2. 了解有哪些小麦制品。
3. 发挥想象力,夏至面里有什么,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活动准备
一碗面的简笔画,并打印,每人一张,彩笔、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1.介绍夏至吃面食的习俗:
夏至时新麦收获,各地食俗虽有差异,但吃面却是共同的。史料记载,我国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像是北京冷淘面、四川担担面、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江南地区还有麦粽、夏至饼。所谓夏至饼就是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其实夏至饼里并没有指定的馅料食材,只要是开胃消暑的,都可以加到饼里做馅料。
2.了解有哪些小麦制品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麦吗?它是长什么样的呀?(教师出示图片)
(2)——那我们平时吃的面食是像小麦这样硬硬的黄黄的吗?
(3)——其实啊小麦首先被制成了又白又细的面粉才能被我们广泛使用。那小朋友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由面粉制成的吗?我们刚才在介绍夏至吃的面食时已经提到很多了,有小朋友能回忆一下吗?还有其他的吗?(面条,面皮,面饼,面包,蛋糕)
3.夏至要吃夏至面
(1)面条也是用小麦做成的`,是我们夏至节气要吃的主要食品之一,有一句话叫“冬至饺子夏至面”,也有说“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今天我们的面条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光吃面条有些单调,小朋友们来动动脑筋,想一想面条上可以加点什么菜呢?
(2)请小朋友们把你能想到的菜画出来,剪下来,然后贴在这碗面里吧。
(3)教师分发打印好的面条简笔画。
(4)小朋友们自由发挥,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进行指导。
(5)请完成图画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画的是什么,为什么画这些菜。
(6)教师给予优秀作品的小朋友奖励。
4.活动结束
幼儿园夏至活动策划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 了解夏至节气时影子是最短的这一特点。
2. 了解影子长短、大小变化的规律。
3.进行手影表演,锻炼手部肌肉。
活动准备
手电筒、手影表演视频
活动过程
1. 介绍夏至节气知识
据说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因为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发现在这一天同样时间太阳照射下的影子长度最短。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地球是个球形,表面是由弧度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造成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达到北回归线,是最接近我们的时候,所以这一天太阳高度角最大,同样时间太阳照射下的影子也就最短。
2. 做实验证明光照角度和影子长短、大小之间的关系
——小朋友们观察过我们的影子吗?有什么发现?
——影子是我们的好伙伴,总是跟在我们身后,但它也很调皮,常常会变化自己的长短、大小,小朋友们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吗?
(1)将铅笔竖在桌上,手电筒先从侧面照射,请小朋友们观察影子的长度,逐渐将手电筒太高,观察影子长度的变化,让小朋友们发现光照角度越小影子越长,光照角度越大影子越短。
(2)将手电筒固定在桌上,向墙面照射,手在墙面和手电筒之间来回移动,观察影子的.大小变化,让小朋友们发现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离光源越远影子越接近物体实际大小。
3. 观看手影表演
(1)——影子真是太调皮了!不过他却是我们的好伙伴,有这么一群人和影子的关系非常好,还能让影子来表演节目呢!
(2)教师播放手影表演视频
4.进行简单的手影表演
(1)小朋友们,看了这些哥哥姐姐们影子的表演,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呀?只要好好了解影子,你们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哦。
(2)展示几个手影动作,请小朋友们练习
(1)教师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用手影表演一个故事,要注意动物的大小
5.活动结束
故事参考:想飞的小象
有一只小象,刚刚生下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一天,象妈妈带他到河边,他看见了河水和高山。小象说:"世界真大呀!"这时,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小象想:"要是我也会飞,可以看更多的东西,多好呀!
小象爬到树上学飞,"哎哟"一声,摔了一个大跟头。
小兔子看见了说:"小象,我们有自己的本事。我不会飞,可是我会打洞。"
山羊说:"我也不会飞,可是,我能爬上陡峭的悬崖。"
乌龟说:"我不会飞,可是,我会游泳。"
爸爸妈妈对小象说:"我们大象力气大,这是小鸟不能比的。"
小象明白了,他跟着爸爸妈妈运木头。他用长鼻子一钩,大木头就搬走了。大家都喜欢他。小象说:"我是小象真幸福。"
幼儿园夏至活动策划方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1.说到夏天,我们往往会想到火辣的阳光和无尽的汗水,但是小孩子的感受却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夏天是享受冰淇淋的时候,是泡在游泳池里消暑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知了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夏天确实是一个忙碌的季节。
2.我们班在操场边上。下课后,孩子们总喜欢去操场和草地,抓蟋蟀,躺在草地上看天空空,在操场上迎风奔跑,看着孩子们那么喜欢夏天,于是产生了这个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观察夏日里空的变化,学会用比喻表达自己的感受。
2.增加游戏中动作的敏捷度,体验在风中飞翔的感觉。
3.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制作天空中的云空。
三、活动准备
剥绉纸和胶带;吹制纸、玻璃纸、卫生纸、棉花、手工纸等。剪刀,浆糊,钢笔。
四、活动过程
(1)寻找夏天
1.集体唱《知道》。
2.对话引出活动:夏天来了,蝉来了。谁知道夏天除了蝉来做客还有什么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外面寻找夏天。
3.带孩子去室外草地,请他们一起自由地寻找夏天。
老师: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仔细寻找夏天,然后告诉我们你在哪里找到的。(引导孩子多感官搜索)。
4.集中精力交流你的观察。
(2)观察夏季空的变化。
1.让孩子们躺下来,观察天空中云的变化。
老师:刚才我们已经厌倦了寻找夏天。让我们躺下来休息一下。躺下后你看到了什么?
老师:哦,我也看到了。我看见一朵像鲸鱼一样的云。你看到的云是什么样的?
老师:请仔细看看。天上的云有什么变化?
2.感受夏天的气息和声音。
老师:现在请闭上眼睛,用鼻子闻一下,告诉我夏天是什么味道。
老师:夏天有什么噪音?
(3)与风娃娃玩游戏
1.老师:另一个小客人来了,和你一起做游戏,吹你的衣服和头发。他是谁?你想玩风娃娃吗?
2.将皱巴巴的纸条固定在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让孩子在空地面上不断奔跑,感受皱巴巴的纸随风飞舞的变化。
(4)生产天数空
1.讨论分享观察空天的感受,鼓励孩子整天讨论如何布置教室。
老师:夏天真好。有蟋蟀,有果果,有青蛙,还有像风娃娃一样调皮的小客人。小草和小花都在微笑,舒展着身体。就连天空也和平时不一样。有什么区别?
老师:我整天都想装饰教室,但是怎么做呢?
2.和幼儿讨论制作云朵的方法。
a、展示材料。
B.你如何用这些材料制造云
3.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用材料制作云,并鼓励他们制作各种形状的云。
4.把做好的云放在地上,使之成为广阔的天空。
五、反思
(A)活动的特点
1.内容整合与和谐发展。
这项活动涵盖了语言、艺术、健康等多个领域,并注重内容的有效整合,使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活动旨在通过看、听、闻、说、做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感性手段,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观察、想象和动手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养成了保护小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怀。
2.营造在中学玩,在学习中乐的活动氛围。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为孩子打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活动室,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素材;老师总是以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这符合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
3.以儿童为本,强调主动性。
没有幼儿的积极参与,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只有孩子积极参与活动,才有效果。所以,在这个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在每个环节的安排上,孩子是主体,老师是引路人,让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得到积极的回应。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幼儿园夏至活动策划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 了解夏至吃面食的习俗
2. 了解面食的制作过程
3.能自主完成用橡皮泥模仿面团做面食的活动,锻炼手部肌肉和控制力
活动准备
和面、揉面视频,简单的面食制作方法视频,橡皮泥
活动过程
1. 介绍夏至新麦收获,人们要在夏至这一天吃面食的传统习俗。
2.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知道哪些食物是面食吗?
——那你们喜欢吃面食吗?喜欢吃哪一种面食呢?
——有的小朋友喜欢吃面条,有的喜欢吃面包,其实包子外层的皮、饺子皮它们都是面食呀,他们的'形状是不是都不太一样啊?但其实它们都是面粉做成的,为什么面粉能有这么多形状呀,我们看看一看在大哥哥手里面粉是怎么一步步变身的吧。
3. 教师播放和面、揉面的视频,并讲解
——请一位小朋友要复述一下面粉变成面团需要那些步骤?(要加水然后朝一个方向搅拌,最后用手把它揉成团)
——真棒,现在我们已经有面团了,就是我们的橡皮泥,现在请小朋友们动动小手,把面团捏成你喜欢的面食的形状吧。
4. 幼儿自主动手捏橡皮泥,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进行指导,并鼓励孩子做出如包子皮、饺子皮之类比较有难度的作品。
5.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能做出优秀作品的幼儿奖励。
6.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