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美术教案

2025/09/28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第一课 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 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生答:略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 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生答:略

师小结:形是构成 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无规则—

三. 拓展阶段:

1. 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 学生作业:

1. 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幅画。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

3. 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第二课 形体的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 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三. 拓展阶段:

1. 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 学生作业:

1. 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

第三课 抽象雕塑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书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泥工课可以是学生更加接近大自然。雕泥板在泥工课中属于浮雕。通过雕泥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强立体意识,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以后泥工课的开展和深入。

本课的内容包涵了欣赏与创作。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艺术家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兴趣。

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范画,了解作品的作用,尝试利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条来做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发挥潜能。并通过展示、相互交流、收藏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大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作品的立意与创作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泥板、刻刀等。

生:泥、刻刀以及自选的一些工具。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了解浮雕艺术。

1、拿出已经做好的干透的你班拓印。

2、学生尝试拓印并了解(活字印刷术)及浮雕的概念。

3、说说你见过哪些类似的艺术作品。

二、欣赏范图,感受不同时代、地域的作品。

1、浮雕艺术的作用:美化生活,演绎历史、陶冶情操、收藏等。

2、浮雕艺术的材质:多为泥石或木。

3、浮雕艺术的形式:不拘泥于外形,可以是多种多样。

4、浮雕艺术的内容:多样化,动物、花鸟、人物、历史故事以及抽象图形。

5、存在的形式:单幅或成组。

三、讨论探索。

1、选择学生图片资料展示,并请学生表述。

2、教师展示实物及图片,供学生欣赏。

3、以小组为单位,跺脚度地讲述某一幅作品。

四、勾勒草图。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勾勒草图。

2、教师巡回指导。3、立意要新,有独特个性,并要主义形式美感。

六、动手制作。

七、教师

第二课时

一、欣赏小组作业。

将每个小组的草图展示。请创作者讲述设计意图。

二、讨论和研究。

1、通过互评可以对创作草图做适当调整。

2、研究用何种方法进行制作。

三、学生尝试制作。

(1)、用泥皮、泥条粘贴的方法做浮雕装饰。

(2)用刀刻的方法来绘制。参照范图用半圆雕和浮雕结合的方法。

四、展示交流。

1、相互交流。

2、教师。

3、可以选择部分作品涂釉烧制。

五、教师。

(1)侧重于学生作品的新颖、独创性。

(2)可以摆放在房间内装饰。

六、教后记: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内容:

创意写生《旅游鞋》(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在写生的基础上,提高幼儿想象创作的能力。

2、继续培养幼儿自信,大胆的作画。

活动准备:

1、记号笔,油画棒。

2、旅游鞋,旅游鞋的写生画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

一、 自由玩旅游鞋

师:这是什么?(出示旅游鞋)像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想一想,旅游鞋像什么?

二、 集中交流

师:刚才你把旅游鞋当成了什么?“船”(出示范画)怎样让鞋变得像船?(幼儿示范)船上还缺了什么?(幼儿再次添画)船开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师:旅游鞋还可以变成什么?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变一变?看谁的本领大变得不一样,画的故事最丰富。

三、 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1. 提醒或帮助幼儿添画上想象物的特征与故事情节。

2. 鼓励幼儿大胆选择颜色进行涂色。

3. 提示幼儿添画不下时,可以躲在画好的.东西的后面。

四、 幼儿互相交流

1. 介绍一下旅游鞋的细节部分。

2. 我的旅游鞋变成了什么?

3. 我画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记忆创造

2.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

3.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

4.掌握基本画法

5.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6.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有关房屋建筑的录相

教学重点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录象回忆我家

教师播放有关房屋建筑的录象,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这里面有你的家吗?你能说一说自己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学生观看关于各种各样的房屋的录象资料。观赏录象完后从中找出与自己的家相象的房屋,并说一说自己的家。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回忆、比较,找己的家的特征。

自主表现

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相比的形状特点。

引导学生用记忆、想象来描绘自己的家,并能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

教师巡回辅导协助。

学生自主描绘自己居住的建筑物,并用色彩进行装饰。及时发现提出表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大胆的想法。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和记忆创造能力。

集体活动

引导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的方向、位置和距离贴在老师已准备好的中间贴有学校的大纸上。

师生一起讨论在学校的周围建造一条大路。学生按各自的.方位把剪下的房子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小朋友再由自己的家门口造一条通向大路的小路。

师生讨论,再在道路两旁添加上商店和其他场所。体验合作的快乐,训练学生的方位记忆能力。

游戏活动教师请较远的同学按就近原则从家到学校走一遍。看会不会迷路或绕远路。学生进行走路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习和创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