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
翻开我心爱的《爱的教育》,立刻被每月故事——小抄写员吸引住了。这故事写的是叙利奥为了减轻家庭重任,自己每天都在夜晚用钢笔写字,这样过去了好几天,爸爸还未发现。叙利奥在学校里老是睡觉,爸爸都对他开始冷淡了,又过了几天,爸爸根本不关心他了。终于有一天,他的事被他爸爸知道了,泪流满面。看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父母对我们爱深似海,我们用尺一生也是难以回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父母。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2
《爱的教育》这本书买回家有好几年了,里面的故事深动感人,深深地吸引着我。所以,只要一有空我就翻出来看看,每看一次,总有新的感受与收获。让我最受感动的还是《帕多瓦的少年》这篇文章。
它讲的是:一个意大利小男孩,在他在九岁时,就被贫穷的父母卖给街头卖艺班主学艺。他既要被班主逼迫而拼命训练,还要遭班主打骂体罚,而且经常连肚子也填不饱。他辗转法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最后被意大利使馆送返回国。在回国途中,他遇到三个外国富有旅客,旅客给了他许多银币。之后,这三个旅客聊天的时候,就说到意大利人是骗子、小偷,是一个愚昧无知、肮脏不堪的民族。小男孩听到后,就将他们给他的银币砸向三个人,并以轻蔑的口吻说到:“谁辱骂我的祖国,我就不接受谁的钱!”。
俗话说的好:“儿不嫌母丑。”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祖国不管是多么贫穷落后,但那是始终是生长与养育我们的土地。热爱祖国是每个中国人起码的责任!如果祖国贫穷落后,每个人都有义务使之富裕繁荣强大;如果祖国遭受侵略,每人都应该挺身而出,奋起反抗侵略。当帕多瓦的少年当听到外国人侮辱自己祖国时,能够勇敢地捍卫祖国荣誉。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当前,世界上各种敌对势力蠢蠢欲动,亡我中华之心从末消停,总是寻找各种借口制造事端,来阻止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从漫长边境争端、南海争端、等事件,无一不把各列强妄图侵占中国的野心暴露无遗。作为一个学生,我想我们只有学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知识本领,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才能确保爱国不成为一句空话。我想起了丰子恺的一句话:宁做流浪汉,不当亡国奴。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不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要心怀祖国,时刻为祖国的发展进步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永远地捍卫祖国荣誉与尊严!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3
几年前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先生如此感动的书,这个寒假终于如愿以偿了。
,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4
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著作,今天我看完了真本书。这是我看完的读后感。
日记中,作者记载了人物和在学校的同学关爱同学、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尊重残疾人……的精神。例如《一个不幸事件》中,罗贝蒂为救一个快被车撞倒的男孩,不幸被扎断了一只脚;《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中朱里奥为了减轻父亲的劳累,他准时在十二点时起来偷偷的写封套,却因白天劳累遭到父亲误解;《伦巴第的小哨兵》中一位弃儿受命令做了哨兵,不顾子弹袭击,爬上树侦查情况,不幸中弹身亡……而这些事的思想,都出于同一个思想,同一个信念,那就是“爱”。爱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弱小的,需要我们去做,去发现。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从学校出来看见一位残疾人,他走路时一拐一拐的,脚也跛了。当时我赶紧上前去把他扶过了马路。但当时很多小伙伴对我的举动而讥笑,我现在自豪的觉得我做得是对的,我们不就是要做一个爱护老人、小孩、残疾人的学生吗?
读了爱的教育,我深刻理解了爱,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