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2025/09/29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节日与月亮的关系,引起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3、通过各种各样的月饼,培养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认知及对图形的分类、比较。

4、通过搜集资料、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5、创编“月亮和月饼”的儿歌,欣赏和表演相关的歌曲。

6、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二、活动主题

活动1:会变的月亮

(一)活动过程

1、从阴历的八月初一开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记录月亮,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家长用文字记录下来。第二天早上来园后,互相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2、十五过后,将自己的记录带到幼儿园,挂到指定的地方,互相看,寻找月亮变化的规律。

3、从十六开始,晚上观察后,早上来园后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互相讲述。

4、坚持记录一个月后,引导幼儿总结、表述月亮的变化规律,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活动反思

家长的配合意识有待提高,只有xx、xx等几个孩子记录的很完整,很仔细,其他孩子的记录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讲述,参与的感官太少;还有一部分家长可能觉得这件事对孩子的发展无关紧要,所以孩子要求后,并不主动配合,没有和孩子一起观察月亮,所以当老师让他讲述发现的时候,孩子无可奈何。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带改变。

活动2:制作月饼(亲子活动)

(一)活动要求

1、在活动中,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2、进入活动室,要小声说话,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3、活动结束后,整理好所有的东西,物归原处。

4、准备好制作月饼的材料(擀面杖、面板、模子、月饼馅),油面和水面统一准备。

(二)活动过程

1、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月饼。

2、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

3、户外传统游戏——贴膏药、切西瓜,共同参与。

4、室内游戏——抢椅子,家长和幼儿分开游戏。

5、品尝月饼。

三、延伸活动

十五过后,可以将月饼的包装盒带到幼儿园,举行月饼包装展,参观欣赏美丽的包装;设计制作包装容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表现力。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月15日(周六)上午10:00

二、活动地点:

三、活动参与人:

幸福之家幼儿园老师,自助园的宝宝和妈妈们

四、人数限制:

老师不限(有个老师做牛子妈助手),15个妈妈操作(前15个到现场的妈妈操作),观摩人数不限

五、活动内容:

幼儿园老师带宝宝们一起游戏,妈妈们学烘焙并学习一些基本烘焙知识

六、活动目的:

1、妈妈们学做千层酥皮和苹果酥;

2、妈妈们了解一些简单的烘焙知识;

3、促进妈妈们的相互了解;

4、给宝宝提供一起玩的环境;

5、让宝宝们和老师们都相互认识一下……

七、收费说明:

上台操作的妈妈每人收10块钱材料费(剩余费用进入巧手妈妈基金,领取工具时交钱),观摩免费,宝宝材料免费。

八、先看看我们这次沙龙妈妈们要完成的点心是什么样子的吧

九、活动需要准备的材料:

牛子妈准备的有:烤箱(2个),面团(200克×4份),黄油(700克),糖(1袋),苹果(7个),油纸(10张),夹子,盘叉,保鲜膜,保鲜袋,称,刷子

幼儿园准备的有:幼儿园准备的有:烤箱(1个),面粉(用来和面团给小朋友用),案板,不锈钢盆两个,电磁炉一个(带锅),即时贴(剪成小方块)

妈妈们自己准备的有:水果刀。

十、活动流程:

1、妈妈和宝宝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最快的速度相互认识一下,老师可以带宝宝去玩了。

2、牛子妈简单介绍操作的流程。

3、牛子妈把黄油和面团发给大家。

4、牛子妈跟大家一起用面团把黄油包起来,并折一次,贴好标签,放到冰箱冷冻10分钟。

5、牛子妈给大家介绍一些简单的烘焙知识。

6、面团取回来,分给大家,擀长折叠,再放回冰箱冷冻10分钟。

7、妈妈们把苹果削皮,切小块,装在盆里。

8、重复6次

9、牛子妈把小块的苹果炒成苹果馅。

10、取回面团,(如果可以,可以再折一次,然后)擀成方片,切出两到三块正方形。

11、妈妈们把两个正方形的的面皮做成苹果酥皮,四周刷上蛋液。

12、把炒好的苹果馅放到酥皮上,放烤箱烤15分钟。如果有三个烤箱可以一次烤30个,有两个烤箱一次只能烤15-20个。

13、大家把劳动成果处理掉就可以收拾结束了。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带领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内涵及风俗习惯,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2、以中秋赏月发散开来,带孩子们了解关于月亮的“阴晴圆缺”,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能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3、带孩子们体验动手制作月饼的乐趣。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x日—x日。

三、活动主题及内容

(一)主题一:嫦娥玉兔迎中秋

从晨间接待开始,契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激发他们对于节日的兴趣,引领他们进入节日情境。

早值教师带几名幼儿扮演嫦娥和玉兔进行晨间接待,和入园幼儿展开关于中秋节的互动话题!

幼儿园可以提前制作中秋节相关拍照墙,或者嫦娥、玉兔、吴刚等拍照人偶,供孩子们在早入园时进行拍照。

负责人:早值教师。

(二)主题二:诗词歌赋话中秋

还有什么比在中秋时节带领孩子们赏析那些关于赏月、思乡、团圆的优秀诗词歌赋,听那些有趣的传说、故事更有趣、有意义的呢?

1、观看《嫦娥奔月》《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通过故事传说,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中秋诗词互动赛:

各班级准备中秋诗词、歌曲至少一首,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级部内分享。

推荐诗词:小班《静夜思》,中班《月下独酌》,大班《水调歌头》。

推荐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节》。

欣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春江花月夜》。

3、认识汉字:中秋、月饼,会说英文"Happy Mid—Autumn day","monncake"等相关节日单词。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温馨提示:在每天早入园、晚离园的时候,为孩子们举办诗词歌赋的表演专场吧,给他们一个舞台,展示他们对于中秋节的理解与诠释。

(三)主题三:五彩缤纷画中秋

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会给中秋节带来什么样的精彩和亮点呢?

1、各班级进行《月亮上的故事》绘画展,幼儿通过对中秋节来历的了解,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2、美味月饼(或月饼盒,包装袋)创意设计:请家长配合收集各种月饼盒、包装袋以及小装饰品,带来幼儿园,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开始一次小创意家的创作之旅吧。

3、大班幼儿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对月亮的阴晴圆缺进行观察记录,由此进行知识点的发散,进行科学探究。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四)主题四:团团圆圆庆中秋

月饼是自古中秋节不可缺少美食之一,一道美食寄托了中华儿女无数的情思,于是月饼进课堂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1、带孩子们了解月饼的传说,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意义。

2、邀请家长进班级,亲子制作月饼。

教师设计教学:从吃月饼的习俗、月饼种类讲起,到亲手制作、分享,这既是一次亲子活动,也是一堂中秋节公开课,希望大家好好准备哦。

负责人:班主任。

(五)主题五:丰富多彩展中秋

如此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此多真实的体验和表达,那么我们给传统佳节与孩子们搭一座桥梁吧。

1、制作中秋特辑展板,既可以展出幼儿节日后的口述日记,也可以展出孩子们关于中秋、赏月等的相关画作和手工艺品。

2、大厅里如果有LED或者展示电视,那么不妨收集师幼、家园在节日期间的精彩瞬间照片吧,家园一家亲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啊。

3、设立祝福专栏,向家长发放仲秋节日祝福,可以是一段简短的信,也可以通过漫画等各种形式表达祝福。

负责人:教研组。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时间:

xx年9月xx日(星期xx)

二、活动地点:

活动大厅

三、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悬挂《中班组“喜迎中秋 与爱同行”亲子活动》的横幅和贴有谜语的灯笼

2、音乐准备:《春江花月夜》、《爷爷为我打月饼》、《感恩的心》。

3、家长自带水果、水果刀、月饼,教师准备盘子、桌子、椅子、一次性手套(做拼盘时用)

4、故事:神话视频《嫦娥奔月》,《月亮姑娘的衣裳》的道具

5、游戏用品:鼓、大花各一、抽题纸条,小奖品若干。

6、座位安排:家长坐在孩子的后面,整个呈半圆形。

五、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开场白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朋友:

大家上午好!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送走了炎炎夏日,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我们中班组的“ ”亲子活动。

(二)介绍中秋节

小朋友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农历八月十五)对的,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那你们知道中秋节还叫什么节吗?(团圆节、丰收节)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美,月色最皎洁,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做成圆形的,象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在中秋之夜,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1、幼儿演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小朋友知道人们庆祝中秋节最主要吃什么?(月饼)现在就请欣赏小朋友演唱的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2、播放视频: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小朋友,你们知道传说中月亮上住着谁吗?(嫦娥)中秋节的来历就和嫦娥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3、幼儿朗诵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

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现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你们会哪些和月亮有关的古诗?请小朋友一起来朗诵古诗《静夜思》和《泊船瓜洲》

4、教师讲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出示月亮道具,问:看看这是什么?(月亮)请欣赏吴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5、亲子猜灯谜

传统的节日,我们来玩个传统游戏《击鼓传花》,玩法和规则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谁家,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前抽纸条,然后按照纸条上的要求去猜谜,猜对有奖。

6、亲子制做水果拼盘

按照六人一组围坐桌旁,利用自己带来的水果合作制作水果拼盘。当场颁发创意奖、精美奖和造型奖、可爱奖及优秀奖。

7、家园齐唱《感恩的心》

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苦照料,也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幼儿园的工作也离不开各位家长大力支持。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需要感谢的人。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请大家全体起立,一起来演绎那首温暖人心的歌曲《感恩的心》。感恩,会是心境变得平和;感恩,会使自己感到幸福;感恩,会使生活充满希望!因为感恩才会有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结束语:人和、事和,和和美美,月圆、家圆,团团圆圆,在这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刻,我们共同祝福所有的家庭平安、幸福,祝我们市一幼的发展蒸蒸日上,前景辉煌!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5

一.社团理念

烘焙社只为关注和分享。关注美食,分享甜蜜,快乐,及爱。通过烘焙社,可以学到美食的做法,可以增加生活乐趣,和西点文化的传播。可以结交朋友,扩大人脉,可以通过甜点传递温暖与爱, 可以丰富课余生活。

二.社团活动安排

1.正常上课

课程时间综合大家时间和人数。每周一节,最多两节。 上课内容蛋糕,面包,饼干。烘焙知识和体验,甜品品鉴会

课程费用,只有社团费一年10快,和做东西的钱,做好了自己带走,如果只是想学习,也可以不交钱。

活动地点;食堂三楼朱丽叶餐厅或者面包房

活动负责人;唐飞,王可心,余世琴,朱婷婷

2.社团活动

野餐

活动内容;准备甜点,鸡尾酒,沙拉等,挑个地方社团成员聚在一起,品美食,玩游戏

甜蜜旅行

1.去优秀店面参观,体验,学习

2.去旅游景点

3.带着朋友或者恋人去旅行

社团party

1.化妆歌舞会

2.集体游戏;跑男之类的

4.甜蜜传递

社团一起做美食,提供给一些老师,活动,需要的人。传递爱,增进感情。

5.社团交流会

同社团的人坐下来聊聊天,结交朋友。

和其他社团交流经验,利于社团发展。

6.慈善活动

所做的东西售卖,利润捐给需要的人或着事情

7.私人订制

订做自己独特的甜品,赋予它一个故事,留下你的独家记忆。

8.节日活动

比如万圣节,大家做南瓜灯,南瓜饼,穿着奇特,带着糖果,打扮特别,去恶作剧,集体游玩等。

9、校园美食节【待定】

三.日程安排

3.20做纸杯蛋糕

4月进行甜蜜传递,社团party 5月慈善活动,私人订制,野餐 6月社团交流会,甜蜜旅行 在节日举行节日特别活动。

4.1愚人节

6.1儿童节

6.19端午节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6

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主题网络:

三、主题目标:

小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4、以"快乐"为中心点,带领孩子开展中秋节前的系列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察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灯笼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亲情、友情以及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

3、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4、欣赏不同的月饼盒、袋作品,能用多种材料和使用。

四、主题开展时间:

9月13日至21日为期一个周的"快乐中秋节"活动。

五、活动类型:

1、听一听: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节的由来》。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个月饼。

3、画一画:"小手画月饼","月亮婆婆",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设计月饼图案。

4、读一读:学习朗读一首中秋节的古诗或者宋词。例如:唐诗《静夜思》、《中秋夜》、宋词《明月几时有》等。

六、主题环境的创设:

1、中秋节前,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及渲染以"快乐中秋"为主题气氛的环境。例如"团团圆圆庆中秋"图文并茂的主题环境创设,或者是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故事"的图文并茂资料或者"中秋诗词"等等。(9月27日检查各班环境创设)

2、"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适合大班)

3、"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亲子制作比赛。(适合中班)

4、"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作品展示。(适合小小班、小班)

5、举办小小作品展示"我设计的月饼图案"。(适合大班)

七、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2、鼓励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月饼礼品袋、中秋节贺卡、图片、灯笼等资料创设班级环境。

八、分散活动的配合:

1、参观月饼街——(体育馆广场月饼街,下周二)

2、级组自助餐——月饼品尝大会(小、中班级组)

3、创意月饼比赛、亲子"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大班级组)

4、亲子花灯制作大赛。——(中班级组)

九、活动内容建议(结合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来展开)

1、社会:《节日的街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大家一起吃月饼》、《一起过中秋》

2、语言:《月亮的遐想》、儿歌:《我与月亮的对话》、《漂亮的月饼盒》、《月亮船》

《各种各样的月饼》、古诗《静夜思》《月饼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几时有》

3、科学:《会变的月亮》、《月亮上面有点啥?》

4、美术:《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包装》、《设计月饼图案》、《我为妈妈做灯笼》

5、音乐: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月亮婆婆喜欢我》

6、计算:小班《数月饼》、分类;大班统计《月饼品牌》、《月饼的生产厂家》、《等分月饼》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希望通过中秋节的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孩子学会分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吧。

附相关资料: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逄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逄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逄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的由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