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语文《鲸》教案

2025/09/29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语文《鲸》教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鲸》教案 篇1

教学准备:

指3——5名学生在上课前讲故事。

一、故事诱导,赏中入境

1、播放录音,生听故事。

2、生听后根据故事质疑。

3、根据学生质疑情况,教师归纳为学习目标。

二、想象表演,趣中释疑

1、生自由读课文2、5、7自然段,思考:虾将军会对鲸讲些什么道理?

2、同桌合作,想象表演鲸和虾将军争吵的场面。

3、指2——3桌同学配合表演,师生评议,评选出最佳搭当。

4、生快速浏览课文2、5、7自然段,用线画出最能说明“鲸不属于鱼类”的语句。

5、指名读所画语句,师生评议。

6、全班齐读画线部分,加深理解与记忆。

三、自我介绍,乐中求知。

1、指名读3、4自然段,其余边听边画出文中描述鲸的种类及其主要特点的语句。

2、轻声读第4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那种鲸,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3、指3名同学上台“自我介绍”。

4、师生围绕“自我介绍”内容及方法进行评议,渗透基本的说明方法。

四、想象作画,动中领悟

1、小组齐读第5自然段,边听边想:怎样判断鲸的种类?

2、出示书中插图,指名判断鲸的'种类并说明理由。

3、根据文中叙述,在插图上添画齿鲸的水柱。

4、生自由读第6自然段,读懂后用笔画出鲸睡觉时的样子。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六、拓展延伸,练中创新

1、快速浏览全文,准备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鲸的有关知识。

2、推荐“导游先生”、“导游小组”各一名上台为大家介绍。

3、小练笔:围绕“虾将军与鲸”的争吵,编一则童话小故事。

小学语文《鲸》教案 篇2

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1.搜集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你还从哪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

◆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小学语文《鲸》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获、倾斜、哺乳动物”等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打比方、举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①一些鲸的图片。

②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①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①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0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右半边的笔顺是。

②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说说。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③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①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

②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加以说明的好处。

③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④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①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出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鱼,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②快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四至七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④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

四、五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读一读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 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⑤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自习第六自然段,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⑥轻声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那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①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②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

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除了让学生感知鲸的形体特点:大、重、长之外,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内容介绍清楚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通过课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对稍显枯燥的说明文也学得有滋有味。课后的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把这些写作方法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

课后我感到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指导学生读课文上不够到位,范读一下效果会更好,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运用的应再准确恰当些,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我设计的教学情景中去。

小学语文《鲸》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故事

1.故事导入。

有一个故事,妈妈小时候听过,奶奶小时候听过,奶奶的奶奶小时候也听过,你们想听吗?听老师讲故事(选择《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

2.说话训练。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想干什么?

3.板书课题。有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枝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二、读诗歌

1.读正确。

(1)认读字词。缩叹息遥远寻食哭泣健康(课件辅助显示音节)

(2)初读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

(3)抽读正音。

2.读流利。

(1)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

(3)指导朗读。诗中有三个长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课件辅助出示斜杠指导句子中的停顿)

(4)找规律。“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这几个词组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

(5)巩固练习。在全诗中继续寻找“()的()”的词组,读一读。

(6)积累词语。摘录两个自己喜欢的词组。

3.读出感情。

(1)范读课文。下面我们来练习读全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学生评议。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

(3)教师引导。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动画)

(4)学生练读。

(5)游戏助兴:《挑战自我》

三、练说话

1.自由说话。用“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画()……”说话。

2.情景说话。收听几个求助电话(无家可归的老虎、饿瘪了肚子的熊猫、渴得厉害的地球妈妈、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诗歌的语言说话。

3.朗读范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善良的小朋友画一对翅膀,带着你的爱,带着你的情,飞向蔚蓝的天空,飞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四、课外作业

1.请学生自己布置一个回家作业。

2.课外阅读《不要问我为什么》。

小学语文《鲸》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能力目标

⑴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⑵学习用列举数字、举例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学习“垂直、捕获、宽敞、倾斜、适应、比较、胎生、哺乳动物”等词。

二、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大门中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将军发生了争吵,虾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游回去了。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吗?相信学完了《鲸》这篇课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交流有关“鲸”的资料。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途径查阅有关“鲸”的资料,谁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告诉大家?(出示课件后,生生交流)

(三)指导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是怎样介绍鲸的,你们想知道吗?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老师给大家提几点读书的建议:

课件出示要求:

⑴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⑵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⑶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⑷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或提出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自读自悟,分组学习)

(四)学习第1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们说鲸大吗?那么鲸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课文吧。

1、速读第1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⑴和大象比,比大象大得多。(出示课件:与大象比较)

⑵大的有16万公斤重,小的有20xx公斤重。(出示课件)

大的'有16万公斤重,小的有20xx公斤重。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3、指读有表示鲸很大数字的句子。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指读。(一头4万多公斤重的鲸,17米长,一条舌头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出示课件)

4、你还能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⑴举起手摸不到上腭。⑵四人在嘴里看书,很宽敞。(出示课件)

5、鲸真的很大!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五)学习第2自然段

师:鲸生活在海洋里,长得又像鱼,许多人都叫它鲸鱼。它是属于鱼类吗?

1、自由读第2自然段,画出写鲸是怎样进化的语句。

2、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3、指名汇报,你是从哪儿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出示课件帮助体会)

(六)学习第3自然段

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鲸分为两类:须鲸,没有牙齿;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七)学习第4——7自然段

师: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

1、默读第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生长)

2、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读一读,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3、鲸在睡觉和生长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哪位同学愿意把你读文后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请生回答)

(八)创设情境,理解重点,学习写作方法。

1、学完了课文,我们已经详细了解了鲸各方面的特点,收获实在不小。回头再想想刚才老师讲的那个故事,谁能说说虾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的原因是什么吗?

2、作者为了让我们能详细地了解鲸的特点,在介绍鲸时采用了不少方法。你能说说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吗?(生谈体会)

(九)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的介绍,画出鲸呼吸和睡觉时的样子。

2、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22鲸

形态:大重长

哺乳动物:形状像鱼

特须鲸

种类

点齿鲸

吃食

生活习性呼吸

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