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民族团结一家走访亲心得体会

2025/09/30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民族团结一家走访亲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族团结一家走访亲心得体会 篇1

为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组织领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建立“4+9”创建工作体系,用纵横交错的方式,保障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在横向,从州、县、乡、村(社)四个层面推进创建工作,做到全面覆盖。州级层面,编制《海西州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创建先进州纳入总体发展要求;制定《关于进一步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创建思路;制定《海西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推进方案》、12项先进州测评指标等,全面抓好顶层设计工作。县级层面,结合实际,制定创建工作推进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创建工作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以抓好工作落实为目标,提高创建工作执行力。乡镇层面,以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应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为重点,着力组织实施好各项重点任务。村社层面,以宣传、动员、组织群众为首要任务,广泛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参与、支持创建工作,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的局面。

在纵向,充分发挥州委、州政府相关部门、州军区等行业主管单位和领域牵头单位作用,制定全州宗教寺院、政法系统等9个创建工作推进方案,明确各行业和领域创建工作目标、措施、方法和时限要求,做到创建工作深入到底;组织人员到海北、西宁等地学习考察创建工作,开阔创建工作人员视野,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全州创建工作“互观互检”现场观摩会,通过学习观摩、座谈交流、展示成果、现场点评等方式,形成学习先进、超越先进,竞相争优的良好态势;制定创建工作“九进”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全面推进“九进”活动,充分发挥家庭、村庄、社区、乡镇(街道)、机关、学校、企业、寺院、军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分行业、分领域推进创建工作,以基层创建单位层层达标工作支撑先进州建设。

民族团结一家走访亲心得体会 篇2

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感受来自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和谐画面。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一直所提倡的,各民族生活在一起,都要相互尊重,互相团结,推动着经济的共同发展。以下是个人关于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不断发展,离不开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如今经济的发展,使得各民族之间彼此交融,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民族一家亲活动的开展,更为我们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个世纪以来,关于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就被提到了日程上,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离不开一些援建工作者的帮助,更加离不开少数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不同民族的人民在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同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很对人都会结对认亲,经常相互之间进行走访沟通。为了消除语言障碍,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实在沟通的无障碍。在一系列的过程中,各族人民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提出,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这落实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各族人民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报告会后,我们听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有好人为贫困的孩子们点亮了上学之路;有机关干部与当地的百姓的相互守望等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听得人十分的感动。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一定要手拉手、心连心,共同走向繁荣的道路。

不仅要发展,要更好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各民族额人民团结在一起,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经济。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们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少数民族部分地区的脱贫攻坚仍然要加大力度,在相互的共同努力之下,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来做好这项事业,民族无小事,我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牢牢将命运联系在一起!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倾听来自大家的声音,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更能激发大家的热情,团结民心,促进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促进民族的大融合,不断增加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实现共同发展。

民族团结一家走访亲心得体会 篇3

通过系统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族团结工作对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进一步认清民族分烈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烈,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热笑祖国,振兴中华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民。

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能稳定及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历史的镜子告诉我们,由于民族矛盾,民族歧视所引发的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给与了我们最好的忠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相互学习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友好交往成为贯穿历史的主流,民族,贯穿了整个时代,实践证明民族团结给我们带来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民族团结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不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来维护毛族团结,不做不利干民族团结的事,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生命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因为天山松树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

民族团结一家走访亲心得体会 篇4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中,我国各民族发展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要明白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如果一个国家四分五裂,必然无法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在中国历,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状况下出现的。

要让民族团结,首先就得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基石。在我国,各民族社会地位一律平等,享受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一律平等;任何民族都没有特权,任何民族的权利也没有被限制。因此党和国家民族还个性强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建设。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做民族团结颈部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中华民族就必须能够构成永恒的团结,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