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第一次》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难忘的第一次》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难忘的第一次》教学设计 篇1
第一教时
一、导入:“课前五分钟,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1、一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请问这位作家是谁?这部作品又叫什么?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留下了一个文坛佳话,你能说出有关的两个人物吗?
3、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地主,家里开了一个酿酒的作坊,还喂了许多猪。要过年了,就请了一位秀才替他写几个字,好为来年讨个吉利。秀才便写了如下一些字:“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由于当时没有标点,财主看后大发雷霆。秀才连忙解释,并读了一遍,财主马上转怒为喜,摆宴席请秀才喝酒。请问:财主大发雷霆是什么原因?秀才为什么让财主破涕为笑?
答案:X“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曹雪芹------《红楼梦》
X“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韩愈
X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得出启示:
文章不厌百回改细枝末节也关键字斟句酌出佳作努力当从今日始
二.作文评改要求:
一、读第一遍,要求查找:用词造句上的不足,划出来,改正。
二、读第二遍,要求评点:立意、选材、结构形式、写作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三、读第三遍,要求润色:细节描写、结构形式上值得推敲之处,修改。
三、例文导入: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
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发放例文,按要求读三遍,及时评点。
第二教时
一、检阅第一遍的评改。
二、检阅第二遍的评改。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我承载着亲人给我的点滴关爱,我在记忆里搜索,每一滴的琼浆玉液,何时淌入了我的心窝,那么甜蜜。
“点滴”、“琼浆玉液”这类选词非常精美。“点滴”不仅有形可见,而且紧扣“小小”两字。“琼浆玉液”这一比喻词形象生动地写出这种关爱无比珍贵、万分甜蜜。
很小的时候,我有一个坏毛病:尿床,三天两头的尿床。那时我寄托在外婆家,这下受累的就是我的外婆了,第一天才洗的床单,第二天就被我尿湿了,日复一日。我知道外婆累了老了,因为她似乎没有力气打我了,高高地扬起手,却轻轻地“打”在我的身上,但她似乎还很健壮,因为我看到她在池塘边洗尿湿的床单时力气好像很大,而她三天两头的去,却没有说累,说苦。
此处的细节设计可取,可惜不够到位。那种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没良好的刻画出。
(魏巍《我的老师》里:她高高地举起教鞭,却轻轻地落在石板上。我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目光发现她爱我们。)
这就是外婆这把茶壶向我倾倒的叫做“爱”的茶,有一点儿苦,却好像也加了糖。
把外婆的爱比作“茶”,形象!
我的弟弟,一个天真活泼的男孩,只要我一回到家,弟弟总会迎上来,笑笑,然后就拉着我到房间里一会儿看动画片……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味冲进了鼻子里,这是弟弟给我的肯德基,于是我和他一起直到消灭得一干二净,这是回家后弟弟对我的慰劳。
最需要补足的是弟弟的天真活泼之态。补一笔“我”的欣喜。
这就是弟弟,他是糖,会放进我碗里,让茶变得甜蜜,浓烈。
把弟弟的爱比作糖,可以!
父母给我的爱举不胜举。但让我发现他们给予我爱时,已经很晚。是那一次,我和爸爸去医院,是做胃镜去的,当那根黑黑的管子插入我的口中时,那时爸爸就在门口,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现在他还能在不经意间拔动我的心弦——一滴小小的泪珠,是爸爸看着我做胃镜时滴下的,小小的泪珠也许过不了一天就蒸发了,但它却不会在我的心中蒸发。
这是妙句,有窥斑见豹之妙。实在属于“半两拨千斤”之笔。
父母的爱是一块冰,放进去时冰凉冰凉的,融化了,才发现爱已经满溢。
把父母的爱比作了“冰”,应该在上文中比较充分地铺垫“道是无情却有情”的严爱。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一切的周遭,都会在小碗中添加,那是爱,我的生命就在感受爱与给予爱中慢慢消磨,但我知道我的一生都将是幸福的。
最后一句流于一般化,必须议中有情,给全文漂亮作结。参考: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就这样接受着来自外婆、来自弟弟、来自父母的爱的甘霖。周遭被爱包围,我的脸上时时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幸福无比。”
三、谈论第三层面的修改:
A明确细节描写:细画人物,使笔下人物形神皆备,活灵活现。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例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魏巍《我的老师》
例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地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朱自清《背影》
B、明确形式的创新:
例1、 ---外婆的茶2、 ---外婆的爱是茶
---弟弟的蜜—弟弟的爱是蜜
---父母的冰—父母的爱是冰
例2、亲情的滋润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碗内则是亲情滋润的爱。渐渐地,我越来越满……
淡淡的茶
…… ……年幼时,怎能体会到外婆给我的爱犹如一杯淡淡的茶?而现在茶香四溢,我懂得了去回味。碗中正因有外婆倾倒的茶而显得恬静、清新。
甜甜的蜜
…… ……
母亲的爱如蜜汁,不断注入碗内,使碗内常倒映出母亲的微笑。当忧伤、困扰、无奈包围我时,我常这么提醒自己:别忘了,她在丛中笑……
坚硬的冰
…… ……
我感到父亲表面严肃的爱确实如放入碗中的一块冰,融化后,刹时感到无比的清凉、甘甜。
我犹如一只小小的碗,不断地接受着家人的爱。现在我猛然发现:爱已溢出,滋润着我的心田。 X
四、课堂收获:1、懂得从三个层面入手评改作文,切合语境锤炼语言;
2、汲取范文中的优点并能努力更胜一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X形式:1、运用小标题。诸如:
外婆的茶---弟弟的蜜---父母的冰
外婆的爱是茶—弟弟的爱是蜜—父母的爱是冰
2、前有“序”后有“跋”,或前拟“题记”后写“后记”
X取材:
以点带面,串珍珠法
X形神皆备,使笔下人物活灵活现。要做到着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修辞:文章是一条小河,修辞就是这条河上的片片白帆;
文章是一棵绿树,修辞就是这棵树上的朵朵红花;
文章是浩翰的蓝天,修辞就是这蓝天上的缕缕白云。
《难忘的第一次》教学设计 篇2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写作文啦!请同学们跟着我大声说两遍“今天我们写作文啦!”
生:(齐说)
师:(出示一首诗)如果你认为自己被打败/不错/你一定会被打败/如果你认为自己未被打败/你就不会被打败/如果你希望胜利/却又胜不了/可以肯定的/你一定不会胜利/生活的战斗并不一定/由强壮或速度快的人获胜/但最后获胜的/一定是自信必然胜利的人。
(因为这首诗,是我三年级就让学生背诵的,所以学生会大声背起来)
师:我们马上要开始写作文啦,想想写作文,想想这首诗,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要有信心把文章写好!
生:我不怕写作文!
生:我一定能写好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自信心有着具体的要求。这首诗,整个三年级阶段每天都要用心背诵的,因为重复是一种美丽,重复是一种强刺激,重复是一种唤醒。这一设计,就是让孩子从一开始就不畏惧习作]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二年级“出版”的写话集,再次翻看一下。
(学生翻开自己的写话集,有的学生轻松读起了自己的“书”)
师:其实你们每个人这本“书”中的内容,就是作文。
[师出示教材中的'一段话:“写作文并不难,只要你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
[用孩子已有的世界,引入作文,孩子们自会得意洋洋,自然感觉到今天的习作并非新玩意,二年级自己已经做了。与学生原有状态建立联系,就是自动降低习作门槛,让学生一走进习作大门,就感觉到轻松、快乐]
[老师出示教材中的一段话:“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写什么呢?起床啦,洗脸啦,刷牙啦,打电脑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写。”]
师:你知道“什么都可以写”是什么意思?
生:只要自己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生:只要自己看到过的东西都可以写。
生:我与爸妈在一起玩,也可以写。
…………
师:哪些同学愿意写“我的起床”?“我的洗脸”?“我的刷牙”?……
(学生举手,分组讨论怎么去写,老师也选择几组参与讨论。)
(下面是我参与“起床组”的讨论)
师:你们准备怎么写起床?
生:我以前是妈妈帮助我的,现在是自己起床。
生:我起床可慢了,妈妈老是在那里叫。
生:我起床时,先是一脚把被踢开,然后一件件穿衣服。
生:夏天起床,穿的衣服少,起床最快,冬天最麻烦。
……
师:你们把这些都写入自己的文章吧。现在想不想写?那就赶紧拿起笔来写。
[在讨论中,孩子的习作兴奋点最容易被激发,一旦出现兴奋点,老师应该立即引导他们写起来。]
[同学们开始写了,我也在讲台前写了起来,我写了自己自制钓鱼杆多次钓鱼的事]
[老师在课堂中已经习惯了巡视,老师说同学们可以写了,老师随机也就走了下去,左看看写的是什么,右看看写的是什么,不时还指手画脚,让学生马上改掉。看似这是一种非常负责的教学行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习作的表现。笔者认为,学生进行独立书写状态时,他们需要“静”,不需要任何人、甚至拒绝任何外面信息。但长时间以来,老师们并没有给学生真“静”。此时,老师最好与学生同写。如果老师不愿意写,在讲台前休息也比巡视强。所以,在模块备课中,笔者强调这个环节不可忽视]
[十五分钟的时间,孩子们就写好了近一百多字的文章]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所写的就是草稿(板书),那么就大声读自己“草稿”,自己先读,然后读给同桌听,也可以同桌互换读。
[学生们读着自己的文章]
[师选择三篇文章大声朗读,并且也把自己所写的文章读一读。]
师:同学们!我很想读读我写的小文章,你们愿意让我读吗?
生:(齐)愿意。
[师读自己的文章]
师:我想读了这几遍后,一定会发现一些小问题,那就改过来吧。
[生自改文章,我也改自己的文章]
师:写自己做过的事多快乐呀!我想同学们肯定想把自己的快乐保存下来。最后,请同学们把文章誊清写到作文薄上。在誊写之前,请同学们看看课本,看看以前的三年级小朋友钱鑫、朱梦月是怎么誊写的。
[学生看书后,清楚自己该如何誊写了。当然我也与学生一起誉写]
《难忘的第一次》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进行习作训练。
2、唤起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引导学生从 “审题”入手,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的写作习惯
3、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习作中写清事情的经过,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悟。
4、启发学生灵活的运用已学的语文写作技能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在习作训练中体验写作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唤起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引导学生从 “审题”入手,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的写作习惯
2、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习作中写清事情的经过,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悟。
教学过程: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在我们过去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养小动物,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获奖,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外地旅游……因为人在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里会产生陌生感,好奇感、新鲜感、自豪感、惊喜感、失败感、自卑感……谁愿意把自己第一次带来的特有的感受说给大家分享呢?
2、同学们自由发言,讲述自己的第一次……
仔细回味。请大家再一次仔细回忆一下自己第一次做某一件事情的经过以及做这件事情时的感受。待会儿和同桌讲讲自己的故事。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请在自己的心里默说一遍,也可以列出简要的提纲。
3、同桌交流。每人都说一遍,说不清楚的地方,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4、指导全班交流。
3、请大家讨论一下,如果让写一写自己生活中的“第一次”,你会怎样写?可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①你选择了什么习作内容?②你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或写出事物的'特点?③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表达你所获得的启示、感悟和想法?(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4、集体交流。教师紧扣本次习作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说清楚。
(三)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为了帮助大家写此次作文,老师特意为大家带来了一篇优秀的习作,供大家欣赏。读一读下面的佳作,说一说你的收获。
【展示佳作,学生阅读】
第一次炒菜
一天中午放学,烈日当头,火辣辣的太阳把我晒得直喘气。路队走到十字街的时候,我便一口气飞奔到了家。我一进家门,发现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嘿!这世界还真邪门了:太阳逗我玩,老天爷耍我,又累又饿又渴的我又遇到爸爸妈妈不在家,只好去自己学炒菜。
我从冰箱拿出缸豆,一根一根地掐着。不一会儿,就掐完了。把它们清洗干净以后,就开始炒了。先倒了一些油,等冒烟了,我就把大把大把的缸豆倒进锅里。突然,从锅里传来一阵“嗞……嗞……”的响声。我以为煤气灶要爆炸了,连忙跑到客厅,就象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过了一会儿,响声就小了,我
小心翼翼地走向厨房,目不转睛地盯着煤气灶随时准备往外跑。我走进厨房发现没什么事情,就连忙翻炒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闻到一股糊味。仔细一看,原来水炒干了,但似乎少了一些豆子。原来翻炒的时候把豆子不小心炒到锅外面去了。我马上把豆子捡起来,先清洗干净放进锅里,又把一大飘水倒进锅里面继续翻炒。过了一会儿,我尝了一根,有点糊,无味,非常软。就知道该放盐了,可我却把味精当盐撒了好多。然后又翻炒起来,这次我可小心了,一根也没有撒。炒了一会儿又把盐当味精放了一点儿。最后我又翻炒了几下。这样,我的菜就做好了。
我尝了一下我做的菜,吃起来可真不舒服,因为我把缸豆掐得太长了。味道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怪味:有的咸得难下咽,有的苦得像咖啡,还有的淡而无味。我刚吃了几口,就想吐。
望着自己的杰作,我不满地摇了摇头,忍着怪味吃了一些,它毕竟是我第一次做的菜呀。这次炒菜虽然不成功,可我还是很高兴。
2、万事开头难。一个看似简单的操作过程,要真正掌握,是要动脑动手的。小作者紧扣题目中的“第一次”,把炒菜的经过真实具体地写出来,也费了一番功夫。功到自然成。文章条理清晰,描写细致,语言生动形象。请大家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①作者选择了什么习作内容?②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或写出事物的特点?③你学会怎样的表达方法,说说你所获得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3、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4、怎样写好自己的第一次呢?老师教大家几招。
(1)可以这样构思:开头可直接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事情的过程→结尾照应开头,讲述自己的启示,或对生活的感悟。
(2)可以这样描写:
直接回忆:是指用回忆的方式来开头。即开头直接点题,回忆相关的往事。
事情经过: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了,要具体地叙述了。具体叙述事情的经过,先要接着开头过渡一下,然后才具体叙述往事。叙述一件往事,一要完整,二要具体,三要生动。所谓完整,即指事情的来龙去脉要交待清楚,有起因,有过程,有结果。所谓具体,是指事情的过程要具体地描述,要有生动具体的细节,人物是怎么说的,如何做的,有哪些想法等等,都要写具体。所谓生动,是指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文章的内容要叙述的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呼应开头:这里是文章的结尾了。要写一个呼应开头的段落,以使文章的结构完整而严谨。呼应开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总结全文,也可以是抒发感情等等。
(3)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开头:
①一想起我第一次打电话的情景,我就觉得十分好笑。
②人的生命是一个美好的过程,人的成长犹如花开那样灿烂和美丽。一件事即使重复做了几次,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那是……
③”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我再行。”这首儿歌是我在幼儿园时学的,现在依然记忆犹新。每当我唱着这首儿歌,就想起来第一次真真切切地当一次警察,第一次感受当警察的滋味。
(4)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结尾:
①现在,想起我第一次打电话的情景,我当时是多者幼稚可笑啊。
②在成长的历程中,这是我刻骨铭心的“第一次”。
③这一次使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曾经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次”才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才有了人生的开始,人生的光彩,人生的辉煌。
(四)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
1、师: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次”才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才有了人生的开始,人生的光彩,人生的辉煌;“第一次”这是一个多么值得回味的字眼,它常常让我我们感到自豪,感到力量,感到希望。想一想,哪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拿起笔来,把这个第一次写出来吧。
2、学生自由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注意习作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及时解决。
《难忘的第一次》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通过评讲,欣赏同学们文章中的美点,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通过评讲,让学生了解自己写作中的不足,知道如何弥补,进而逐步改进。
教学重点:
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教学难点:
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总结习作
1、再次明确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是一次命题作文,题目是难忘的第一次,还记得本次的习作要求么?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并相机板书事情写清楚,要写出感悟,)
2、总结感受
在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后,老师非常感动、也很高兴,从大家的文章中,我感到经过小学将近六年的学习同学们都积淀了自己的学养,并能用心感悟生活。这节课,我们将针对同学们的习作进行讲评。
二、佳作欣赏
1、出示佳作,集体欣赏
这篇作文是本次作文中优秀习作之一,想听么?用心听老师读,在这篇文章中你最欣赏那一部分?觉得那个地方很好?同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评价,明确这篇习作将事情的的经过写的`非常具体,能够从心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表现当时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借鉴课文中表达感悟的方法,能结合具体事件把得到的启示写清楚,
2、出示片断,讨论修改
这是咱班另一位同学的习作,它记述了第一次骑自行车的经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习作的一个片断,(师读片段)你觉得这个片段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要求学生通过修改了解如何通过修改将过程记录清楚)
三、精益求精
1、明确修改的作用
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我们认识了叶圣陶先生,他为肖复兴详细修改的作文更是令我们记忆犹新。有人请教叶圣陶先生怎样修改作文?叶老说:“再念、再念、再念。”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生谈)
师:“是的,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
2、明确修改标准
那么针对本次习作,你觉得应该从哪方面来修改?
明确修改标准:
(1)字词句:错别字、用词得当、语句通顺、是否存在病句。
(2)内容:事件过程叙述清楚,完整,将感悟写清楚。
(3)表达:能够从心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表现当时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3、小组合作修改
下面就依据这些标准,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也可以向自己的组员求助。
4、展示修改的内容
老师感受到大家都很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你觉得自己哪一处修改得很好,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你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
生交流
四、总结讲评
在这次习作中,同学们把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希望同学们能继续用自己的笔描写多彩难忘的生活。下去后可以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也可以将习作上传到我们班的班级博客上,与更多的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