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演讲稿
老地方整理的师德标兵演讲稿(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德标兵演讲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师德演讲,我又一次听到了“德”字,不由让我想到了xxx。
他虽然是80后却有着70后的成熟与稳重,有着90后的热情与活泼。
经过自己的努力,他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缘分让他来到了段屋,与段屋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刚到段屋时,对与家境贫寒而又是外地人的他来说,少不了有几份惆怅与孤独,但不久,他以他的真诚、热情、大度感动了大家,大家都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外地小伙子,还有几个同事都和他成了铁哥们。
在树立良好师德的过程中,他始终用三个标准衡量自身:
1.是否热爱自己的工作;
2.是否爱生如子;
3.是否具有为了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中,他努力钻研教材,潜心研究学习各种优秀教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为了使教材更生动有趣,他还常常做一些相应的教具。在课堂上,他幽默风趣地把枯燥地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着他们的数学。
课后认真仔细批改作业,讲习题,又常辅导学生。为他们解决难题,让他们在数学上找到乐趣与成就感,孰不知他们的老师为了让他们能够听清楚、听懂所学知识,他不厌其烦反复大声举例讲解。每每一次讲解对他的'噪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多数同事都知道他犯下了咽喉炎,即而又引发扁桃体炎,每次的炎症都使他高烧几天,必须几天的点滴方可好,只要是上班时间平均每月都要光顾医院。几年下来,好心的医生说他的扁桃体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是个病灶,必须切除,否则会导致心脏瓣膜增厚,从而影响心脏,最好是动手术,可他听说至少要休息半个月时,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业,他暂时放弃了手术,所以至今还是那句“看看以后有没有时间吧?”
经过师生的努力,学生们每次的考试成绩都不错,平均他曾几次达到优秀。
在教学中他很优秀,在班务工作中他也很棒。
说到班主任,拿黄云龙的话说就是既严厉又亲切。
xxx是他的一名学生,因有一天上晚自习发烧,刚得到消息的他到教室后把他送到卫生院,经过一番检查,医生说必须住院观察,联系了他的家长后,因路途遥远,所以他让家长别担心,第二天早上再来。就这样他守了这个学生整整一个晚上。后来这个学生还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尹老师比我的父母亲更关心、呵护我。
好多他带过的不管是调皮捣蛋的,还是听话懂事的学生,都说,他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老师之一。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很会教导及帮助他们。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带的班人数一般都是全年级最多的,就算学习不好也很少学生辍学,相反还有许多转班转校进来的学生。
xxx的父亲就是这样慕名而来的,他孩子在差班,成绩很差,因听说尹老师教学有一套,所以以他的话就是“死马当活马医”。经过一个学期的辅导,学生自己地努力,肖智诚考上了他理想中的高中,中间的辛苦与付出可想而知。12
中考最后几天,为了让学生能有充沛的精力冲刺中考,他每天中午准时陪着学生们在教室里午睡。
这一届初三,上线人数很多。
记得那时要填志愿,xxx是他班及全年级中考最高分的学生,因家庭困难,她父母让她读中专。他得知后非常焦急,经打听到她家的具体路线,冒雨前往她家给她父母做思想工作,经过几天的努力,家长 终于同意让自己的女儿读于都中学。现该生在于都最高学府----于都中学重点班就读。
正因为他始终用三个标准衡量自己,所以在他的教育旅程中,才能树立如此美好的师德形像。作为妻子的我为有这样的丈夫感到骄傲。我的演讲到这里,谢谢!
师德标兵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经常听同行们感叹,现在做教师真难,做班主任更难。为什么难?难在哪里?似乎不是难在具体的教学与管理上,而是难在难以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与真心喜爱。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与喜爱呢?据有关调查表明, 学生喜欢知识渊博型老师的只占 31%,而喜欢具有爱心的 师爱型老师的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
xxxx年9月,我的班上来了一名特殊的学生,他叫赖xx,一个苦命的孩子。他8岁丧母,16岁时又被诊断患上了晚期琳巴癌,在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残酷的倒计时,面对人生不多的日子,他惟一的心愿就是进xx中学读几天书。当又高又瘦的他站在我面前时,我震惊了:他脸色腊黄,宽大的衣服挂在身上,身子单瘦得似乎一阵风就能把它刮走,大热的天,他还戴着一顶帽子——因为长期化疗,他的头发已全掉光了!我犹豫了,如此孱弱的孩子,他能承受高强度的高中生活吗?带着几多疑虑与担忧,我向各任课教师和班上学生通报了情况,请大家一起关心爱护这个孩子。
在他三个多月的田中学习生涯中,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从不在他面前说一个“病”字,说一个“癌”字。我每天给他煎药,送药,前后八次到医院看望他,十多次给他补课,自己多次拿钱接济他,多次组织班级同学前后捐款xx多元。二十多天后听说他住院费又吃紧,全校师生紧急动员,在短短一天内捐款就达6.5万元。在这种浓浓的关爱氛围的影响下,本班谢飘同学甚至特意花600多元为他买了件茄克衫,说是自己穿了不合身,送给他穿。鄢xx、李明两位高三同学,虽然要紧张备战高考,但仍坚持每周每人辅导赖xx学习3次,从未耽搁过一次。赖xx也几乎忘了自己是个重症病人,他和同学一起上课,一起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一起努力进步,度过了一生中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虽然,他脆弱的生命最终也没能留住,但他已没有哀怨,没有悔恨。
那是xxxx年12月30日,赖xx的父亲来到了学校,强烈要求见见我们班的老师和学生,他说:“我儿子虽然走了,但他是笑着走的。他说能够来田中上学,能够遇到这么多好老师、好同学,已经心满意足了,他还说谢谢同学们送给他的衣服,他一辈子也没有穿过那么好的衣服……”他的父亲还带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赖xx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对生命的眷恋全部集中在学校、老师、同学身上,他临终前半小时还在看自己的作业本,抚摸着上面老师、同学留下的熟悉笔迹;生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与班主任黄清明老师通电话——我至今还记得他在电话里对我说:“我从小就没有母亲,到田中读书,是你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甜蜜。”师爱同于母爱,但又超越母爱。因为师爱是良知和责任,它要承受道义上的重托。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去,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我性情比较温和,在工作与生活中特别注意让自己经常保持一颗年轻而阳光般的心灵。想想,学生毕竟还是一群孩子,他们的思想意识、意志情感都有幼稚肤浅的一面,只有让自己蹲下来,以平等的身份与视角,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实现与他们的真正沟通,才能更便于开展教育教学。面对犯错的学生,我决不不分青红皂白加以斥责,而是坚持换位思考,向他们示以宽阔的胸怀,让他们始终感受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适时因势利导,学生们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思想认识,进而作出正确的选择。对那些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也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xxxx年下期,我的班上来了一位上网成瘾、经常打架的.学生李成(化名)。刚来到班级不久,他就多次和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最严重的一次更是大打出手,将一个同学打得头部流血,班上同学都对他惟恐避之不及。
为了感化他,我首先从生活上去关心他。他吃不惯学校食堂的饭菜,我就在自己家里做好饭菜带到学校给他吃;他身体不舒服时,我就为他忙前忙后地带他上医院看病;他心里有烦恼时,我就利用休息时间带他到校园里走走,一边走一边开导他,安慰他。我还经常把他的一些优点记在本子上,念给他听,并且在班上公开表扬他,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十分感动,说:“老师,你又用心良苦了。我真的有你说的那样好吗?”“我说的是真话,你不仅有很多优点,而且潜力很大!”当他思想上转过弯来,感觉到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糊糊涂涂混日子的时候,我又不失时机地鼓励他奋发学习,为他购买学习资料,经常在课余辅导他的功课,就这样,在我的“不嫌弃、不放弃”的努力下,加上他自己的坚持不懈,李成重新找到了自我,进步很快,最终在去年考上了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感到,即使是后进学生,只要爱得适当,爱得恰到好处,爱就会转化为力量、智慧和财富。
这些年来,我很少有时间亲近自己呼唤妈妈的幼子,照顾自己白发苍苍的娘亲。虽然在生活中我的角色是女儿、妻子、母亲,但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坦诚地说,在亏欠亲人的同时,却一心一意把爱洒向别人孩子的心坎里。
在人生的辞典里,"爱"的涵义最为广博而深奥,但在每个人爱与被爱的生活中,它又显得那么单纯与具体。要做一名富有爱心的教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永葆爱心很难;喜爱优秀学生容易,喜爱有明显缺陷的后进学生很难。于漪老师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的;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 师爱荡漾,就是要追求自然和谐,细雨润物。只要心中常驻那份爱心,定然花开不败。我愿意以柔弱而坚强的姿态固守三尺讲台,默默穿梭于四季的风雨里,用教师的使命与责任感,用自己的师德与爱心,为每一个学生撑起一方晴朗而明媚的天空。
谢谢大家!
师德标兵演讲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
首先,我感谢领导对我的厚爱,让我有机会走到台上表达我的思索与感动。从xx年参加工作至今,我的成绩不够辉煌,所以无法慷慨激昂;我的故事也不够感人,所以我不能声泪俱下。但自从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告诉自己,心中一定要有爱,这样才能和孩子们敞开胸怀平等对话,才能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
我一直认为,教师应该是21世纪最幸福的职业。四年的教书生活也让我深深感到,只要用一颗真诚和慈爱的心去教书育人,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不管是充实还是迷茫,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幸福。尤其是去年担任班主任以后,我对这一信念更加深信不疑了。
去年下半年,我带的是小学毕业班,当时班上人数是59人,而这学期人数不但没减,还增加4人。记得刚接手这个班时,我就忙着了解学生信息、制作花名册,从而了解到班里有3/4的学生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们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对孙儿孙女们总是有求必应,这样,许多孩子在爷爷奶奶的“庇护”下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像这类孩子更需要有家长那般慈爱的老师来管教。换句话说,作为今天的农村教师,应该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做他们生活中的父母,做他们学习上的导师。
六年级上学期,xx刚从高何小学转入我校,第一次离开父母在校住宿。她一直是老师、父母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所以她在平时的学习中显得有些骄傲自满,尤其是当她在其中考试考进全年级第六名时,她就更不把同学放在眼里了,还经常指责别的同学这题不会做,那题也不会做。作为班主任,我只是偶尔提醒她,想给她一些警示,并没有过多地找她谈话。结果,在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时,她的成绩排在全年级并列第十一名,而光荣榜上只取前十名。看到她的成绩时,我就想:如果她是我的孩子,因为她平时的骄傲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时,我该如何教育她呢?让她这样继续发展下去,放任不管?还是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说出她的缺点,戳戳她的锐气?或是直接找她谈话,告诉她问题出在哪儿?最终,这些想法都被我否定了,我只是在她的期末考试成绩单中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很聪明,学习上很积极,工作也很负责。但老师要送你六个字‘满招损,谦受益’,老师相信,在你领到通知书时,你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这件事我以为就这样过去了,但故事其实还没有完。在这学期的一次考试中,有道作文题是“xxx的启示”,xx就拟了这样一个作文题“从评语中获得的启示”。我在批阅试卷时,看到这篇作文,真的感到特别意外。她竟然真的通过我的评语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时我就想,幸亏当初是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才让一个自认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我班另一名学生,xx,以前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最头痛的对象,来到我们班后仍是滋惹事端。开学初,经常与同床吵架,闹“分床”。头一两次我和颜悦色地找她谈话,告诉她同学之间难免会有矛盾,要想化解矛盾,赢得同学的尊重,就应该宽容对方,谅解对方。我对她讲道理时,她就低头不语,我以为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不到两天,就有班干部来找我告状,说“xx又和同床的杜爱吵架,还不让杜爱上床睡觉”。当时的我真的`很愤恨,恨自己没有更好的方法去教育她,恨学生太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我气冲冲地来到寝室,直奔她的床边,“xx,你又怎么了?睡不好,就叫你爷爷接你回家去睡。”显然,老师的怒火吓唬不了她,她欺负了别人还满脸委屈的样子,又是低头不语,我扬起手真想抽她两耳光。此时,我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发现其他学生都看着我呢!这时,理智又提醒我:如果她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还会用这样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她吗?用威胁的手段使她屈服吗?任其他同学指责她的不是,任她的这种习惯发展下去吗?作了番思想斗争之后,我的心也就渐渐平静了。就寝铃响后,我是这样对她说的:“xx,今晚你不要为难同床的同学,也不要为难老师,老师自然也不会为难你。请把床铺好,和杜爱同学好好睡觉,你明天再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用纸条写给我。”第二天她并没有写纸条给我,我也没去找她。我不清楚事后她是否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直到本学期看了她写的一篇作文时我才明白,原来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可以教育好。这里我想引用她的作文原话,来证明我当时的做法是对的:
所以说,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老师要把自己视为他们的家长,多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多考虑孩子们长远的发展。今天的农村学校,也更需要一个家长型的教师。面对农村教育的现状,面对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今天的农村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外,还能教给他们一些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像他们的爸爸妈妈那样关心、教育、感化他们。当他们感冒生病时,陪同他们去医院看病,打针,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像爸爸妈妈那样的关爱;当他们犯错时,千万不要直接用粗暴的打骂教育方式,而应给他们一个认识错误的机会;当他们大手大脚花自己的零用钱时,要及时教育他们,让他们明白,这钱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管理自己的金钱;当他们在学习上有问题向你请教时,不论次数的多少,不成绩的好坏,题目的容易,一定要耐心讲解……只有这样,这些留守儿童才不会失去爱的温暖。
作为今天的农村教师,我们一定要拥有一颗和家长一样无私的充满爱的心!这样的教师,教育出来的孩子也许成绩不够拔尖,但他们一定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师德标兵演讲稿 篇4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像春蚕般吐尽最后一线丝才肯歇息;他们像蜡烛一样默默的燃烧自己,直到流尽最后一滴眼泪才肯熄灭。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他们清贫质朴,他们默默奉献;他们真诚付出,他们不求回报。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咱们可敬可爱的老师!我很幸运自己也是这支无私奉献队伍中的一员!
从教以来,我一直用自己的热情深深爱着我的事业,爱着我的学生,爱着我的学校!
我xx年毕业于襄樊师范,毕业时还是个不满18岁是黄毛丫头,这一晃已经是13个年头了,回首这XX年的教学生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你已经飞过。”我不是个喜欢张扬的人,更不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但我自信作为一名教师,我无愧于这一光辉职业!
对待学生,我有亲人般的关切。记得XX年做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两个特殊的学生。一个是何家坪的叫李小璐的'女孩,家境贫寒,父亲刚出狱不久,母亲也早在她父亲入狱后不久远嫁他处,音讯全无。兄妹三人靠奶奶生活。她很想继续学习,但是因为家庭目前的状况,只能选择退学。了解到这一情况,我发动全班同学给她捐钱,并且自己每月给她50块的生活费,平时还及时给她买作业本,笔等,一直到没有再给她代课。还有一位是大埠口的叫陈进的男孩子,被检查出有肾炎。她母亲告诉我说孩子不能吃猪油,不能吃咸东西,还得天天喝中药,拜托我多照应点。我二话没说,承担起为他熬药的责任,有时还专门上街为他买菜做点好吃的。她母亲对我感激不已,直到现在,每年还来我家坐坐,说孩子能在中学坚持读完初中,全靠我照顾的周到。其实,这些都算不了什么,不是吗?为了学生,老师付出再多也值得!
对待教学,我有火一样的热情。做老师,曾是我的梦想,做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更是我的不懈追求。受小学、初中语文老师的影响,我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初中语文老师郭老师,是他,激励着我去探索语文的奥秘,让我品尝到语文带给我的快乐。再次,我借这个机会,向郭老师真诚的说声:“谢谢!没有你的耐心教育和引导,就没有今天的我! ”我一直认为语文老师是最渊博,最伟大的,所以毕业后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做语文老师。我一直深爱着我的职业。XX年,我的腿由于不明原因做了手术,手术时,我还在带班主任,我没向学校请一天假,是选在十一长假做的,为的是不耽误教学。这条腿直到现在如果站立时间过长,仍然不能忍受,有时候太难受,我就找个椅子坐一会再接着讲。但是我从来向学校叫过困难,提过要求。学校只要需要我做什么,从来都是义无反顾的去做,这些辛劳换来的是令人欣慰的成绩,我所带的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什么支撑我这样做?是我对教学火一样的热情啊!
对待业务,我有滴水穿石的执着。多年来,我一直不断的学习,钻研教学,虚心求教,归纳总结,不断的完善自己。XX年参加普通话测试,我取得了89。5的好成绩,而后,有多次在县、市、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我的论文《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爱是谎言浇灌的鲜花》等一系列文章在《初中生天地》上发表。还有课件《秋天》、《仿写》等获市教育局主办的课件比赛一等奖。还有其他一些论文获县市的奖励。正是这些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让我的业务更加精湛,让我的教学的生涯中越走越有信心!
其实,细细想起来,是生活改变了我,是职业磨砺了我,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变成了一个理智、成熟,并不断完善的优秀教师。我想说:“我无愧我的职业,我无愧于我的青春!”
最后,让我用汪国真诗人的一首诗来结束我的演讲,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我不会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无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只有挖掘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
把握瞬间的辉煌,
拥抱一片火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