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学,适合于学生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取经来到山前,三打白骨精,被师父赶回花果山。其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具体叙述白骨精分别变成村姑、老婆婆子、老头儿都孙悟识破。三打白骨精,情节类似,但叙述上有变化,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
2、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3、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及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概括孙悟空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唐僧师徒来到住着白骨精的山洞前,发生了什么事呢?
那么孙悟空又是如何与白骨精作斗争的呢?
二、细读课文,理解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
1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你最喜欢哪一打呢?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圈圈画画。
2、交流:
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打?
进行朗读训练。
特别是孙悟空的话。
3、比较:
出示课后第3题问题,指名读题
按照表格,找出文中有关词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孙悟空怒打
白骨精逃跑
唐僧阻挡
交流朗读,评议,再读。体会文中三打过程中所使用句子的不同和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概括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句式说话:我觉得孙悟空是个()的人。
总结: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
三、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你想要对你的亲戚朋友说什么呢?
听课随感:
一、该课表现突出的几方面
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经过,吕老师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描写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词句不同这一文章特色。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因势利导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吕老师让学生自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打,读读、圈圈、划划,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打?再师生交流讨论,老师及时点拨,指导朗读。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在亲身体验中加以领悟,让学生在交流中达到共识,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美。
2、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
在学生交流自学心得时,吕老师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文中哪些词句用得好,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拦在词句描写上的变化,并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共同完成表格,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为下一课时复述课文做好了铺垫。
3、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
吕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三打,并没有停留在课文中,而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样写课文内容更为丰富,使人感到新鲜。然后,吕老师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当中,叙述同样内容时要注意:语句要有变化,文章才会更有吸引力。的确,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多知识点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我们像吕老师一样时时指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学生会逐渐地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二、值得商榷方面
整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参与的学生太少。是否在自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打进行自由组合,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读读、说说、议议,保证参与度,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然后由小组汇报的形式,师生共同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这样教学,或许在具体交流时还可以节约时间,保证预设教学目标 的达成。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不同人物的说话方式。
2、尝试用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3、对皮影艺术活动感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故事中任务的说话方式。
活动难点:
用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1、知识经验准备:对《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所了解。
2、物质材料及空间准备:
PPT、视频、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皮影人物。
幼儿三横排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皮影人物,引导幼儿认识皮影人物。
教师用孙悟空的.语气来操纵皮影孙悟空,并提问:
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认识我们吗?今天我要带着你们去看看我们在取经路上发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一)引出故事,请幼儿观察(播放视频,并提问)
我们在取经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谁能来说一说?
她那我们一共遇到了几次白骨精,白骨精分别变成了什么样子?
(二)幼儿分小组记住戏剧人物的台词及说话语气(再次播放视频)
现在我想和你们做一个游戏?请你们以排为单位分成小组进行游戏!
游戏开始前,我想问小朋友们,故事中共有几个人物,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挑选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排练。
(三)尝试分小组演绎皮影戏《三打白骨精》
大家都记住自己挑选的故事人物了吗?
那一组小朋友想要来试着用皮影演一演《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呢?
三、结束部分
总结幼儿表演情况,进行表扬。
小朋友们都表演的很不错,我们一起去向弟弟妹妹们表演一下吧!
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尝试为皮影故事配音。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3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把内化的知识外化为口头表达,提高表达潜力。遵循“立足无痕,扎根有魂”的教学理念,在简单愉悦的游戏氛围中熟悉文本,透过多方式朗读,能抓住重点词复述文章资料并感受文章人物的不同个性。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依据,以学生获得为准绳,潜心研究个性化的学习优化之路,把个性化学习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3、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4、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透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点: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难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取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先学:
自主阅读《西游记》的青少年版。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揭题。
同学们看过有关我国古代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故事书或电影、电视吗?这部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是哪几个人,你明白他们各有什么个性特点吗?这天我们要学习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就是《西游记》的一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篇幅较长,所以我们分两课课文来学。这天先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二、带着3个问题自学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
2、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文大致意思。
3、运用“扩展课题”的方法说说课文的大意。
三、检查自学状况。
1、生字。
1)指名读。
2)要求学生指出容易读错的词语。
3)注意读准:僧,平舌音;竖,翘舌音;注意读准前鼻音:涧,后鼻音:僧
2、词语。
1)学生交流已经理解的词语。
2)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
3)重点理解词语:挑拔、索性、慈悲、诡计多端。
3、透过“课题扩展法”说说课文大意。(唐僧西天取经途中路遇白骨精,孙悟空三次识破白骨精的变化,打死白骨精的三个化身。)
四、理清脉络分段。
1、再读课题,问“三打”指的是什么?
2、找出课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个段落,以每次打白骨精作为一段,这篇课文应分几段。(五段)
3、让学生读读课文,分好段想想每一段写了什么资料?
4、交流分段状况。
五、学习第一段。
1、轻声自由读第一段,先想想这段课文你能学懂什么?
2、交流:
这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了帮事发生的原因是白骨精残害百姓,孙悟空要为民除害。
点拨:能用“不但┅┅而且┅┅”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专门”强调了什么?进一步理解“诡计多端”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概括第一段段意。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教学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资料吗?(学生思考回答)
2、为了降妖除魔,扫清取经路上的障碍,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时候不同呢?这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八课《三打白骨精》。(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次斗争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述第一次斗争的段落,分别画出描述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词句,然后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下列投影片:
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
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片上的资料,看看从哪些词语能够体会到人物的性格。也能够小组展开讨论。
4、交流汇报。(教师适时予以指导)
5、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到了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此刻大家来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来体会的呢?
(学生概括学习方法,教师板书:阅读课文——画出句子——品析词语——体会性格)
(二)学习第二次和第三次斗争
1、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用这种方法来试试,看看从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斗争中,你们能体会到他们的哪些特点。
2、各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一部分资料来体会。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先挑选一个小组的同学来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能够作补充。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教学课件,帮忙学生理解体会。
4、小练笔。
在第三次斗争中,课文没有写到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他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学生自主动手练习,然后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三)练习复述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必须对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的孙悟空更加佩服,对诡计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么你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吧。
老师温馨提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力争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2、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可采用一人讲一段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各组推行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三、总结课文
孙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道路。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但是孙悟空有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强本领,我们相信他们必须能化险为夷、一路平安。
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优异表现,老师要奖励同学们一组词语,让我们一齐来大声诵读吧!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学生齐读)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不避艰险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板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机智勇敢本领高强
唐僧:心地善良
白骨精:诡计多端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初步感受故事的一波三折,并能讲述故事。
3、抓住课文语言文字,体会文字刻画人物形象的妙处;赏读《西游记》原著片段,通过对比阅读,感受经典的语言魅力,产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参考话题:
故事中的四个主要人物,你最感兴趣的是谁?请抓住他的一言一行,谈谈对他的评价。
一.课前唱《西游记》主题曲。
1、送给大家一首歌,播放《西游记》主题曲。
2、会唱的跟着一起唱好吗?
3、歌中的猴哥叫什么名字?他最典型的一个动作是什么?能不能演一演?
4、孙悟空这个人物出自哪一本书?
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全书100回。吴承恩根据唐僧玄奘赴天竺取经的史实,注入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创作而成。故事情节生动、奇幻、曲折,人物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感。不但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也成了世界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广泛的著作之一。
5、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游记》里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指读要求:
①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略)
四、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咱们中国人很喜欢“三”这个数字,比如一个成语叫“事不过三”,刘备请诸葛亮叫“三顾茅庐” 。快速读课文找一找,我们课文中就有哪些“三”呢?找的越多越能干。
板书:(白骨精三变 孙悟空三打 唐僧三责)
请看黑板的三个“三”,你能不能用简单的线段、箭头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要说出理由。
2、现在谁能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初步感受吗?
3、现在给你一个挑战:你能很快地找出孙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别在哪一段吗?
4、交流
一打(2-4) 二打(5-6) 三打(7)
五、作业:
1、 抄写词语
2、 继续预习课文,感知三打的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大意有所了解。谁来看着大屏幕出示的填空题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出示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前( )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 )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2、下面我们就先走近孙悟空,感受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动人场景。
二、品读语言,感受人物性格
(一)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出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A (课件出示)“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
指名读 ,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这里孙悟空怎么样?(着急)从哪里看出来的?
只有“着急”吗?一般人知道是妖精的话,早已逃之夭夭,看出什么来了?)
(勇敢、聪明、厉害、)
师:所以说这里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善于识破,勇敢
B(课件出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从这句话又能看出孙悟空有着怎样的性格?(果断,毫不犹豫)
C、(课件出示)“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从这句话你能读出什么来?
(对师父忠心耿耿,除恶务尽,明察秋毫,果断,敢作敢为)
D、(课件出示)“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傅,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从这里你有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悟空呢?
(聪明,机智,有恶必除,除恶必尽)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暗中”“藏”“迎”
这个“笑”你体会到了什么?(嘲笑、自信、调皮)
“抡”字告诉我们孙悟空打得怎么样?(打得准,打得好)
让我们一起跟着孙悟空来打一打,读!
小结:通过孙悟空三次打白骨精,我们体会到了孙悟空机智勇敢(板书)、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特点。(出示孙悟空的图片)让我们再次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句子,比较这三打的不同点。
三、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细细品读《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的语言文字,我们发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指着板书引读)有 的孙悟空,有……的白骨精,有……的唐僧,还有……的猪八戒。其实这正是《西游记》这部著作的特色之一。我们在赏析人物性格的同时,还感受了作者用词用句的精妙,特别是对文中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让我们深深地为之折服。下面老师要给你们留一个作业,那就是学着作者那样,用生动精妙的语言写一个场景。
四、作业
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课文没有写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写下来。
板书:孙悟空 机智勇敢
白骨精 诡计多端
唐僧 善良糊涂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从读名著入手,立足三变三打二拦,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3、搜集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从中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导入。
2、说说四大名著以及作者。(板书:《西游记》)
3、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4、这么多人物,(板书:人物。)必然会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板书:情节。)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环境。板书:环境。这就是小说的三要素。
5、出示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前( )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 )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三、感受环境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节,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出示古文,自读,有什么感受。
三、品度语言,感受人物性格
(一)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
1、请你找出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3、细细得再读读这几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具体从哪儿感受到的?
4、交流,板书:
5、齐读
(二)追溯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过渡:课文中的三还有其他意思吗?(白骨精三变)
2、找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句子:
4、在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5;其实,不仅从三次描写白骨精变化的`句子中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其实文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地方也能看出来。是哪里?
6、学生交流:
7、齐读句子
(三)追溯两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1、找找描写唐僧的句子,读一读,想想唐僧又有着怎样的性格呢?
2、交流句子,出示:
3、交流感受:
4、朗读深化:
5、指名朗读
(四)、感受猪八戒的性格
1、同学们,故事还向我们描述了另外一个主人公的形象,哪一句?
2、八戒嘴谗,夺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四、小结:
五、作业
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课文没有写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