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篇1
【活动设计】
我们种植园的小麦在孩子们精心的照料下成熟啦!孩子们虽然身处农村,但参加农事劳动机会却非常少。为了让他们感受、体会一下劳动过程,品尝到丰收的喜悦,我们为本次活动作了精心的准备。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麦是粮食作物,小麦可以加工成面粉。
2、认识用于收割小麦的劳动工具:镰刀、连杆、筛子等。
3、体验劳动的快乐,教育幼儿要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镰刀、剪刀、竹篮、连杆、小筐等。
【活动过程】
1、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学说:金灿灿的麦穗。
2、认识劳动工具:镰刀
3、观察老师和保育员收割小麦过程,并作模仿动作。
4、打麦穗
认识劳动工具――连杆
组织幼儿观察炊事员爷爷打连杆,幼儿学习用连杆打麦穗。
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将麦子从麦秸里分离出来。(风扬、用电风扇吹、用筛子筛等。)
5、麦子的用途
(1)收藏部分麦穗、麦秸用于制作。
(2)将收获的小麦送到粮店换成面粉。(家园合作:有条件的家庭可带幼儿观察小麦加工成面粉的过程)
(3)将面粉部分投入“巧面馆”用于游戏、制作面制品。
(4)大部分面粉送到厨房,请炊事员做成面制品:面条、饺子等食用、品尝。
【活动反思】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更进一步的走近大自然,亲身体验一次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忙碌,体会一下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感受农田里面真“热闹”。同时这次秋游幼儿还收集了秋天的各种种子,体验了集体活动的快乐。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篇2
设计意图
“趣玩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适宜性、整体性、游戏性三原则。摒弃大而空地堆砌节气知识,精心选取每个节气最重要的物候特点、节气习俗等,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节气故事视频、民俗体验、游戏探究,带领幼儿真正走进节气文化。
节气“芒种”的集中活动选取了芒种最重要的节气特点:芒种麦熟,农事特点:雨前收麦,和节气习俗:煮青梅。通过奇妙和爸爸游麦田的节气故事《忙碌的芒种》,节气实拍图片“麦子”、“青梅”等,手工创意制作“麦子与青梅”,带领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芒种的节气文化,真正做到活动有价值,孩子有收获。
活动目标
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以及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麦子”、“青梅”,感受芒种时的节气特点。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一株干树枝(或在空瓶里装上几根树枝)、一块覆盖有土壤的区域(或在几个空花盆里装上泥土),供幼儿插“青梅”、“麦子”时使用。
课件准备:“麦田”图片;《忙碌的'芒种》故事视频;“成熟的麦子”图片;“青梅”组图;“麦子和青梅”组图;“手工作品”组图。
材料准备:吸管、黏土、卡纸、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麦田”,导入主题。
——看看这是什么(麦子)
——麦子是什么颜色的呢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二、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1》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及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我们一起跟着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到麦田里找找答案吧。
1、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
(教师可出示实物麦子,供幼儿观察。)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爸爸告诉奇奇和妙妙麦子是什么时候成熟的
——成熟麦子的籽粒/麦秆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了,麦子就成熟了。成熟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
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叔叔阿姨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芒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叔叔阿姨们可以慢慢收麦子吗为什么
——如果麦子泡在雨水里会怎么样呢
小结:芒种时,人们要忙着收麦子、播种新的农作物,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这个时节,天气炎热多雨,如果不赶在下雨前收完麦子,麦子泡在雨水里容易发霉,影响丰收。
三、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2》并出示组图“青梅”,引导幼儿认识青梅,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奇奇和妙妙帮助叔叔阿姨们收麦子,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一起再来看一看吧。
1、播放故事视频并出示组图“青梅—1”,引导幼儿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爸爸在收麦子时想喝什么(青梅酒)
——为什么要煮青梅呢
——除了青梅酒,还可以把青梅做成什么(青梅汤)
小结:芒种时,南方有煮青梅的习俗。这时候的青梅虽然成熟了,但味道酸酸的,并不好吃,所以人们会煮青梅,把它做成好喝的青梅酒或青梅汤。
2、出示图片“青梅—2”,引导幼儿认识青梅。
——新鲜的青梅长什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绿色的,圆圆的)
小结:芒种时,青梅树上结满青梅,新鲜的青梅是绿绿的、圆圆的。
四、出示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并发放手工材料,鼓励幼儿制作“麦子”和“青梅”,感受芒种的节气特点。
——芒种就快要到了,我们一起来让“麦田”里长出“麦子”,让“青梅树”结出“青梅”吧。
1、根据幼儿意愿,将其分为2组,一组制作青梅,一组制作麦子。
2、出示手工材料及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引导幼儿了解“麦子”与“青梅”的制作方法。
(1)出示手工材料。
——看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2)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麦子”、“手工作品—麦子”,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制作方法。
——麦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什么材料会像麦秆一样弯弯地垂下来
——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金灿灿的麦穗怎么做能让麦穗看起来饱满呢
(3)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青梅”、“手工作品—青梅”,引导幼儿了解“青梅”的制作方法。
——青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3、发放手工材料,幼儿分组自制,教师巡回指导。
4、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麦子”和“青梅”布置在环境中。
活动建议:
对于制作较快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其继续制作另一种手工。
温馨提示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环节4延伸至区域活动;或将本活动分x次活动开展,第一次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和煮青梅的节气习俗,第二次活动进行手工制作。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吸管、橡皮泥等手工材料,鼓励幼儿继续制作“麦子”和“青梅”。
日常活动:
芒种前后,园所可提前制作青梅汤,与幼儿共同品尝。
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到麦田拾穗,切身体验芒种麦收的喜悦。
2、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摘青梅、赏合欢花,感受芒种时合欢花开、青梅成熟的节气特点。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二十四节气:忙忙忙,农民伯伯最忙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芒种的节气特点。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重难点分析
1、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2、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
1、按照教学要求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开火车》引入
在音乐声中,教师做开火车的动作入场:嗨,小朋友们好!我是“丰收号”列车的列车长,想邀请小朋友们乘坐我们的列车,你们愿意去吗(孩子们马上欢呼雀跃,有的迫不及待的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有的.马上跑过来拉着我的衣角……)教师当火车头,带领幼儿开火车来到了野。(情境设置:一副大的图画上呈现一片丰收的麦田情境)
二、出示实物,介绍小麦
1、师:看看你们的脚下,还真的有小麦呢!快把它拿起来看看吧!(孩子们既高兴又好奇的把小麦拿在小手里。)
2、师提问:你发现什么了吗
幼儿1:它是黄颜色的!
幼儿2:麦穗刺在手指上很疼!
……
3、教师拿着小麦讲解它的外行特征和组成部分:这是麦子的根;这是它的茎,又叫麦秸,空心的,而且有节,摸起来很光滑;这个是叶子,窄长的,茎的顶端长者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成熟的时候才是黄色的。小朋友们来看看小麦的成长过程吧!
4、教师播放自制的课件:小麦从播种的丰收的整个生长过程
师:秋天的时候,农民伯伯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天来了,大雪给麦苗盖了一床厚厚的被子;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且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果;夏天到了,麦子慢慢由绿变黄,成熟之后,农民伯伯就可以收割麦子了!
三、律动《我是一粒小麦种》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
2、在《苗岭的早晨》的音乐声中,教师带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麦种的成长过程。
四、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教师:农民伯伯收下的麦子都去了哪里呢小·方便面、饺子、蛋糕、饼干、煎饼等等。
3、了解部分麦秆工艺品。
五、游戏:麦爷爷找孩子
1、教师带上头饰当麦爷爷,一部分小朋友当面制品,比如:面条、馒头、面包、饼干、蛋糕、煎饼等等,一部分小朋友当其他制品,比如:豆腐、大米等等。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那些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举手说:“我是XX,我是您的孩子。”
2、请幼儿带上头饰当麦爷爷,找自己的孩子。
六、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复习学过的儿歌《大馒头,哪里来》,进一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例如,认识小麦时,先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也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本次活动中,教师采用了亲身体验、游戏、课件等教学形式组织活动,使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说说、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麦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珍惜粮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幼儿园芒种教案《麦子熟啦》 篇4
【活动目标】
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会正确种植并关注、照料小麦的生长过程。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小麦、种植园、小锄头、小铲子、洒水壶等。
【活动建议】
种植适合月份:11月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麦,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小麦的外形及特征。
师:小朋友多见过小麦吗它长的`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2、提出种植任务:种小麦。讨论:怎样种
3、幼儿种小麦:松土用小锄头、小铲子把大块的土弄碎,将小麦撒到土里,用小铲子敲几下泥土,整平土地。浇水将周围的土淋湿。
4、记录种植时间,并每周定期为小麦浇水,记录观察到的小麦生长状况,将情况记录在小麦生长日记中。小麦生长日记每页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天气、小麦生长状况等基本情况(配图)。
5、一个生长周期后,引导幼儿整理、装订“小麦生长日记”,做成一本自己的“书”(附幼儿进行小麦种植步骤活动照片,及幼儿做成的一本小麦生长日记书)。
形式:个别操作。
评价:正确种植小麦持之以恒照料小麦完成一个生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