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阳光》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课文《阳光》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阳光》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习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体贴长辈的思想品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用小黑板写好课文中人物的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师板书阳光,你知道哪些关于阳光的知识?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
齐读课题。
学习棉。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二、自主尝试,朗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划出难读的'字词。
2、朗读接力赛:
一人读一句,如正确,下一人接着读,如有错,下一人再读,直到读正确为止)
3、你能读对、读通哪一段,就请大胆地试一试。
4、读妈妈、小峰、奶奶说的话。
5、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师范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
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交流:
课文中有哪几个物?
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各小组派代表指出读音要注意的字词。
3、老师相应出示学生指出的字词。
4、请小老师范读、领读,多种形式读。
5、学生自读自纠,互读互纠。
6、师生共做识字游戏。
四、读顺课文,发现感知
1、生字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好?课文中哪句话最难读?
一边读课文一边找一找。
2、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人物的语言。
4、分角色练读,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5、边读边想,说说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什么?
五、提出问题,自读自悟
1、读了课文,自己想提出哪些问题,自己问自己答?
2、全班交流。
3、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同学回答?
六、看图对文,情感升华
1、出示课文插图,找一找与插图相应的段落:
图一:
男生看图,女生读文。
图二:
女生看图,男生读文。
2、想一想:
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
七、课后作业
做一件体贴长辈的事。
第二课时
一、交流讨论,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
全班以开火车等多种形式认读。
2、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并介绍识记的方法。
3、听的同学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听谁介绍记住的。
4、挑选会认的字说词语,并说说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
5、做听音找卡片游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练读:
以给画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朗读、表演读。
3、全班汇报读。
三、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要学习写好6个字,会读吗?
2、生观察这6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这几个字,引导观察写这几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4、引导学生说说写这几个字时的发现。
5、出示田字格或小黑板:
学生临写,看谁写得最到位。
6、学生练写。
四、联系实际,夸夸家里人
1、你家都有哪些人?他哪方面值得你夸奖?
2、你有过关心家里人的事吗?
说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
课文《阳光》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章节《光》中的第二课时内容,主要讲述了太阳光和物体影子之间的变化关系,这是让学生在了解了光和影之后再次验证了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因此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现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来推断太阳的`变化;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学情分析
1、五年级学生对太阳光和影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但是不具有对这类现象的总结和概括,因而对太阳光下的影子没有形成固有的理论体系,只有通过亲手的实验和探究才能更进一步了解这类相关知识;
2、对于本年龄段的学生他们也有比较好奇的心理,也具有了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基础,所以对于分组来验证自己对于太阳下的影子猜测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如何正确分析测量结果,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 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
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
1. 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 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 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 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 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 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 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 教学难点:分析并总结出影子变化的规律。
课文《阳光》教案 篇3
课文《阳光》教案11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文《阳光》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课文《阳光》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及一个偏旁“双耳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和认字,理解最后一段和“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及一个偏旁“双耳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演示或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说)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双耳旁”。
二、初读课文
1、你喜欢阳光吗?为什么?(学生说自己的亲身感受。)
2、听课文录音(配乐)
3、听完后,说说有什么感受?(阳光很美,很宝贵,小作者很喜欢阳光……)
4、自由读全文。
5、指5名学生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6、同桌读(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三、识字指导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读一读。(金、晨、进”是前鼻音,“阳、更、长”是后鼻音,“长、晨、谁”是翘舌音。)
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游戏:登山看日出
(课件演示:教师自上而下点击,屏幕逐个出现生字,学生认读,比一比谁(哪一组)最先到达山顶)
四、学习第2、5两段
1、师朗读最后一段,让学生猜猜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一段?(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2、抛出难点: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⑴ 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自由说。
⑵ 加深感知:找一找课文什么地方也写了阳光的宝贵。随机学习课文第二段。
① 朗读第二段
② 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理解“锦缎”(先让学生从两个字的偏旁上来猜一猜词语的意思,再展示实物锦缎)
看一张水面波光粼粼的图片。各自说说你的`理解。
③ 指导感情朗读:教师引读;指名读,评议;边朗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说画面。)
④ 选择一句,自由朗读。
⑤ 你最想向谁学习,学着他的样子再读句子。
⑥ 再次反馈,交流朗读。
⑷ 拓展:还有谁因为有了阳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进一步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阳光、像金子、田野、更绿、更高、河面、长长的锦缎、早晨、拉开、跳进、谁
二、学习第3、4段
1、阳光有没有跳进过你的窗户?学生说感受。
2、是的,阳光会跳进你的窗户,我的窗户,他的窗户,阳光是大家的。
3、指导朗读3、4两段。
三、指导朗读全文
1、指名逐段朗读,评议。
2、音乐伴奏齐读,边读边感悟。
四、写字指导
1、学习笔画(竖提与竖折)。
自己寻找带有新笔画的生字。
彩色电线演示新笔画。
书空生字。
2、写字练习。
五、扩展练习
1、组词理解:早、星、晨、春、香、阳、晚
2、 找找有“日”的生字。
3、你喜爱阳光吗?写几句话。
【板书设计】
田野 禾苗 更绿了
8、阳光 山上 小树 更高了 比金子更宝贵
河里 小河像锦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