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诚信》的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教学《诚信》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诚信》的教学设计 篇1
1、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复习四年级语文古今贤文中的诚信篇。
2、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3、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4、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
(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
(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
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1、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
(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
(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
3、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诚信》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诚信的内涵,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评价讲诚信和不讲诚信的利与弊。
2、对照有关诚信事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
3、懂得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作文。说真话,做真事,习真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诚信的内涵,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评价讲诚信和不讲诚信的利与弊。
教学难点:
懂得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作文。说真话,做真事,习真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故事,导入新课。
1、观看动画故事——《狼来了》。
边看边思考:你觉得放羊娃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交流,板题。
过渡:放羊娃由爱撒谎,最终落得个没人相信的悲惨结局。那么,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你身边有哪些讲诚信或不讲诚信的事呢?选一件你印象最深刻或最难忘的一件关于诚信的事在小组交流。
(二)、我口说我心
1、小组交流:你印象最深刻或最难忘的一件关于诚信的事。
要求:你想选择哪一件关于诚信的事来讲述?它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答应了谁?后来遇到什么困难?结果怎样?
如:我与同学相约星期天到学校打球,但是由于其他原因我失约了……
2、指名汇报、点评。
(三)、我手写我口。
1、引导写片段。
把你印象最深刻或最难忘的一件关于诚信的事写下来,注意:它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答应了谁?后来遇到什么困难?结果怎样?
在写遇到困难和想办法解决困难这部分时,应该写得具体些,并把你当时的想法写出来。
2、学生写片段,教师巡视指导。
(四)、赏析与点评
指名读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写得怎么样,哪些地方写得好的?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五)、指导布局谋篇。
(六)、作业布置
1、把这篇文章写完整、写具体。
2、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教学《诚信》的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在教学中,通过播放故事,创造情境,请学生自由谈谈对诚信的理解,初步感受诚信的重要性,用典型的事例,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让诚信更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心里产生需求,让学生深悟:诚信是千金难买的,从中体会到讲诚信可以得到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得到更多的快乐,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使得诚信在学生心目中显得更为高尚、可贵,真正明白“诚信是金”的道理。
二、文摘: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知道如果不诚不信,受到伤害的人不光是别人,还有自己。
三、关键词:
诚信是金曾子杀猪诚信卡
四、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五、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六、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利用收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信,害人害已的事例。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曾子杀猪》的故事视频和录音、插图、文字图片等。
七、教学过程:
活动一:讲关于诚实的故事
1、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有关“诚信”的话题。(板书:诚信)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诚实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指名讲述。)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讲一个诚实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2、师述故事:
(1)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华盛顿小时候很(诚实)。因为华盛顿小时候很诚实,所以他的爸爸很(骄傲),并且夸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2)一位博士的故事的启示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博士,学问做得很好,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在学校时有过多次借钱不还的事;假期打工时还有过欺骗行为。了解到这些情况,用人单位就谁也不愿录用他了。过去的不诚实居然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麻烦,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师出示课件——博士个人资料:1、学习成绩优异;2、学问做得很好;3、诚信记录:在学校时有多次借钱不还的事,假期打工时,还有过欺骗行为。)
师:你们想一想,他应聘的那些用人单位会不会录用他呢?
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交流,师指名回答:(不会)
师:这个故事的结果就跟你们预测的一样,那些用人单位都没有录用他,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在学校时有多次借钱不还的事,假期打工时,还有过欺骗行为。使他失去了工作机会,这个博士除了失去工作,还失去了什么?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什么?
师:是的',是失去了诚信。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像那位博士一样,即使有着聪明的头脑、出众的能力,也不会被社会所认可,更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所以,做人首先做到诚信。所以说(师板书):诚信是金
活动二: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
1、引入: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曾子的人,咱们来听一听他的故事。
2、播放故事的视频和录音。
师:在我国古代,一头猪对一家人来说是非常昂贵的财富,而曾子为了一句不经意的承诺,尽杀掉了一头猪,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诚信)
师:对,是诚信。这个故事充分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信,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子杀猪》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干多年前,可是它仍然一直启示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生活中信守诺言,要说到做到。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续编故事:
(1)曾子的孩子听了妈妈说回来要杀猪给他吃,非常高兴,可是妈妈回来后没有给他杀猪,他()后来,他的妈妈在给他许诺时,他会()。
(2)曾子的孩子盼望妈妈能给自己杀猪吃,可又担心,妈妈会不会只是哄他,不会真的杀猪。没想到,爸爸和妈妈果然履行了承诺,他()。
(3)曾子的妻子本想用这句话哄哄孩子,没想到丈夫那么认真,他无法理解丈夫的举动。于是,夫妻争执了起来()。
(4)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以后,她再给孩子许诺时会()。
4、小结过渡
师:这一副副令人心酸的照片,它在警示着我们什么呢?
生:它在警示我们做人要将诚信,否则不但害了别人,还害了自己,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师:是的。同学们,这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在警示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不诚不信,不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活动四:阅读了望台、畅所欲言
1、学生自由阅读书中第13页“了望台”的内容。
2、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辩论:
(1)看看哪些是诚实的行为,哪些是不诚实的行为。为什么?
(2)分组讨论,说说。不诚实有什么危害?
(3)交流、总结:不诚实的后果,做了不诚实的事心里会不安、害怕,不诚实只会害人害已。
活动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诚信是金,但在讲诚信时,还应多一份智慧,有智慧的诚信就是与人为善,在咱们中国古代有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叫孔子。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起读——课件出示:人无信不立
师: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人如果没有了诚信,没有了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师:完全正确。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里。
结束语: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烧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一个海洋。同学们,相信诚信的力量吧,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
作业:每人给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诚信卡。
教学《诚信》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诚信》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诚信》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