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策划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高校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策划方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策划方案 篇1
【活动缘起】
周一早餐过后,转到教室,看到一些“没完没了”的馒头,或塞于抽屉,或弃于垃圾桶,表达着无声的抗议。馒头虽小,道理很深。乱丢饭菜、浪费粮食的现象在当下中小学校已是司空见惯,长此以往,积非成是,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又将何去何从?
【活动目的】
1、了解馒头知识,体会馒头来之不易,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不丢馒头、不倒饭菜的好行为。
2、培养学生分辨能力,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结合《弟子规》,熏修感恩劳动、感恩父母的好德性。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知识准备:馒头是怎样“炼”成的。
2、材料:“馒头的营养及作用”
3、文章:《餐桌上的浪费》、《暴殄天物,罪莫大焉》
班会主持:班主任、班长、杜守兰、杨学琴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学生齐读《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师: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中国何谈发展。(出示垃圾桶里捡到的馒头)馒头,普普通通的一种食物;吃馒头,简简单单的一顿早餐;丢馒头,轻轻松松的一个动作。可是,当这一幕在每一天,在每一所小学不断上演时,同学们,你以为丢掉的仅仅是一个馒头吗?出示课题:馒头,馒头!
第一环节发放“问卷”,调查早餐状况
问题一:早餐你吃了几个馒头?
a、经常吃两个
b、经常吃一个左右
c、经常吃不到半个或基本不吃
问题二:对于吃剩的馒头,你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a、放着,等饿了再吃
b、吃不完随手扔掉
搜集并整理数据。结果如下:
一、经常吃2个的9人,占45%;吃一个左右的7人,占35%;基本不吃的5人,占25%;
二、对于吃剩的馒头,“扔掉”的8人,占40%。
师:统计数据,我们分析:
一、平时喜欢吃馒头的同学,占不到一半;
二、吃不了浪费掉的.同学,接近一半!这个现象是“果”,追根溯源,造成这种结果的“因”,又是什么呢?
第二环节讨论交流,重新认识馒头
师:同学们,当你拿起馒头时,首先会想到什么?是不是它的味道?这个馒头好不好吃,甜不甜?你有没有思考,这个馒头是怎样来到我的手里的?在它身上,究竟有多少故事呢?那么,就让我们刨根问底,看看馒头的由来吧!
一、馒头是怎样“炼”成的?(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归纳小结,形成答案)
小组甲:时间周期长。馒头取材于面粉,面粉来自于小麦。秋播,冬生,春熟,夏收,结束了小麦的轮回,接着进入加工厂,磨成面粉,然后来到食堂,经历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在热气腾腾的蒸锅里,“破茧成蝶”成了白白胖胖的馒头。
小组乙:劳动强度大。从田间地头,馒头开始了它漫长的“演变”:耕种,管理,收割,脱粒,晾晒,入仓,运输,加工,制作,最后一站是教室。可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小组丙:参与人员多。有农民伯伯、收割机师傅、运输司机、加工厂工人、炊事员、值日学生等。一个小小馒头,竟然凝聚了这么多劳动者的付出,真是来之不易啊!
师小结:这个帐一算,明白了,馒头虽小,来之不易。吃在嘴里,甜在心上。馒头为什么这么甜?因为它历经了风雪雨霜,因为它吸收了日月精华,更因为它凝聚了劳动者的汗水!因此,让我们感恩劳动者,感恩父母。扔掉一个馒头容易,可是做成一个馒头呢?代价真的太大了!那么,作为餐桌上的主食,馒头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
二、馒头(小麦)的营养(杜守兰朗读)
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面粉经发酵制成馒头更容易消化吸收。主要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是人们补充能量的基础食物。馒头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松软可口。有利于保护胃肠道。胃酸过多、胀肚、消化不良而致腹泻的人吃烤馒头,会感到舒服并减轻症状。
师:同学们,馒头来之不易,是无数劳动者汗水的结晶,它食用方便,制作简单,营养丰富,为我们提供了生命的能量。这么好的食物,我们有什么理由糟蹋呢?把吃不完的馒头扔掉,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
高校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策划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4、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5、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爱惜粮食。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
2、谷子、麦子、玉米的头饰。
3、大米、白米饭实物。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三位同学戴水稻、麦子、玉米的头饰上)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我愿和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板书:粮食
二、粮食来之不易
1.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自制粮食拟人动画,同时播放课文第一小节录音)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 下载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请小麦女士来说一下吧!
(2)同学们,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麦女士:好,大家说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带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来的?
演示动画课件:《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小麦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记这最后一句话:“面包来得不易,千万不要浪费。”
师:让我们感谢小麦女士的精彩演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请玉米小姐说了,我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学生背诵古诗。
播放录音:《锄禾》,学生一起背诵。板书:粮食来得不容易
(3)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板书:粮食与我们最亲密。
三、怎样爱惜粮食
(1)请你对辛勤种田的农民伯伯、农民阿姨,讲一讲你是怎样对待粮食的。学生回答:(同时板书在黑板上)老一辈革命家也是这样教育子女的。出示图片<董必武让女儿捡起饭粒>
(2)粮食听到同学们说要爱惜他们,非常高兴,还有话对同学们说,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课文第三小节录音你听到粮食是怎么说的呢?讲解:我国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不充裕。我们国家一些地区有时会遭受自然界的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粮食,没有粮食会怎样?板书:缺少粮食出问题出示书中35页图片:这一辆辆汽车上装着什么?要运到哪儿?为了有更多的粮食支援灾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更加爱惜粮食)
(3)最后,粮食还有几句话想让同学们牢牢记住。仔细听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出示一粒米与粮仓图,同时播放第四小节录音)
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呢?
师问:如果我们都来把粮食当成宝,节约每一粒米,会怎样呢?跟老师一起算一算。如果我们每位同学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365粒米)如果我们全班45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约16425粒米)如果我们全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一粒米的话》)听了一粒米的话,你明白了什么?板书:积少成多了不起
四、辨析深化
1、(投影出示两位小朋友在庄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这两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给他俩提提意见。(我们要爱护庄稼,不践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时,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这位小弟弟做得对吗?你能给小弟弟讲讲该怎么做吗?
3、(投影出示两位小学生在庄稼地里立起写有“请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学生正从庄稼地里并排走过的画面)这些同学中,哪些同学该受表扬?哪些同学该受批评?谈谈你的看法。
五、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1)在学校吃早点,怎样做到不浪费,谁有好办法?请每位同学谈一谈。
(2)在家中吃饭应该怎样做?(指导学生具体做到不在饭桌上撒饭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不想吃的东西不能随意扔掉。)小结: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做到了爱惜粮食?谁来夸一夸他们。(可以支援更多的贫困地区,献出一份爱心;此外,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3、小常识: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贴横幅“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一天。
4、总结全课:同学们,“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最亲密,粮食来得不容易,缺少粮食出问题,积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让我们每个小公民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
5、齐读儿歌。(见板书)
板书设计
粮食与我最亲密,来得实在不容易,缺少粮食出问题,积少成多了不起。
高校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策划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 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 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 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 大胆说出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
5、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高校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策划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并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点:
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
学会仔细观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
1、揭题后,让学生先说说题意,现雯过去我们写过哪些记事的文章。
2、学习课文课文,明确“习作要求”
①、要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章;
②要发挥想象。
3、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理解图章。
按课文中的第1、2、两题边想象,然后口述图章。
4、指名说说图章,进行口头作文。
图章内容:屋子里一家三人正在吃午饭,小明嫌菜差不喜欢吃,一碗饭没有吃完正要把剩下的半碗饭倒掉。这时,爸爸妈妈连忙过来阻止。爸爸告诉小明,饭不能倒掉。又指着门外正在插秧的农民伯伯说:“要爱惜粮食,你看农民伯伯是怎么种粮食的`?现在,他们正弯着腰在插秧,以后要耕田除草、收割。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怎么能随便地浪费呢?”小明一拍脑袋说:“对!我怎么忘了。以前学过的两篇课文都是讲粮食来之不易的,一篇是《白米饭和花衣裳》,还有一篇是《锄禾》。”妈妈说:“既然你已经懂得了爱惜粮食的道理,就要落实到行动上啊?这样吧,你嫌菜不合口味,我去给你烧鸡蛋汤吧。”小明说:“谢谢爸爸妈妈!”说着,转过身回到饭桌旁又去吃饭了。
5、评议后老师小结:看图作文,注意两点:
(1)要仔细看图,正确理解图意。
(2)想象要合理,事情经过要写得具体些。
6、让学生思考课后第3题。考虑怎样写好这篇作文。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