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暑假实践活动策划
老地方整理的大学暑假实践活动策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暑假实践活动策划 篇1
一、活动背景
弘扬传统文化,让老年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二、活动目标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老年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
传统文化讲座:邀请专家为老年人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如书法、国画、京剧等。
技艺体验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教授老年人书法、剪纸、茶艺等传统技艺。
成果展示:将老年人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暑假期间,每周X次,每次X小时。
地点:XX敬老院。
大学暑假实践活动策划 篇2
活动主题:
服务家乡发展,宣传七夕文化
主办单位:
共青团郧西县委员会
协办单位:
“天河之恋”志愿者团队
活动策划:
翁新强(郧西籍中国地质大学学生)
一、活动主题:
服务家乡发展,挖掘七夕文化
二、活动理念:
在社会上学习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在基层中体验生活,在活动中培养人脉。
三、活动宗旨:
在第二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节即将举行之际,为了在家乡郧西崛起的过程中尽一份力,同时深入社会体验基层生活,积累社会经验,以达到锻炼自我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人格魅力,实现自身价值!
四、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组织志愿者们参观七夕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七夕文化,以及相关的传奇故事,提升志愿者们的阅历,丰富志愿者们的内涵;
2、通过参与到这种大型文化盛会中去,不仅可以让志愿者们边服务边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扩大参与者们的人脉圈;
3、通过参与本次活动,可以深入了解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有潜力的项目,并做好调研分析工作,以备将来为家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通过参与本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去,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五、活动宣传:
1、和社会媒体(报社和权威网络媒体)特约合作,扩大宣传力度;
2、认识的同学之间以相互发信息、打电话的方式宣传;
3、以qq消息通知、分享日志博客、群邮件的形式在网上宣传;
4、收集活动照片、制作活动展板,以平面形式在人流量多的地方进行宣传。
六、活动时间安排:
6月1号—7月10号:面向郧西籍大学生招募300名志愿者;
7月11号—7月20号:对所有报名参加的志愿者进行组织培训;
7月21号—7月25号:对志愿者们进行考核选拔,并分为若干小组;
7月26号—7月30号:给各志愿小组分配任务,现场演练协调均匀;
8月1号—8月4号:进行模拟测试,使各个小组在人员分配、服务水准上,都力争达到活动要求;
8月5号—8月6号:根据活动要求,将各小组调集到各个工作现场,为本次文化节做好各方面的服务活动;
8月7号—8月15号: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整理活动相关资料,写出活动报告,并针对活动存在的'问题,向主办单位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这只是活动日程初步规划,具体时间由郧西团委统一安排,整个活动历时3-5天)
七、活动可行性分析:
1、团队优势分析:
我们团队组成呈年级跨度学科交叉的梯形分布,团队成员的专业结构、知识层次结构合理,包括管理学学专业,统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具有较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发挥出专业特长。同时我们团队主要是郧西人,服务家乡建设的热情很高,且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貌都比较了解,同时,团队负责人因过去的活动,和当地的相关领导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活动过程中协调运作比较容易。
大学暑假实践活动策划 篇3
一、活动背景
倡导绿色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环保意识,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
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提高老年人的环保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
环保讲座:邀请环保专家为老年人讲解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老年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种植绿植等环保活动。
环保宣传:制作环保宣传海报和手册,向老年人宣传环保知识。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暑假期间,每周X次,每次X小时。
地点:XX敬老院及周边社区。
大学暑假实践活动策划 篇4
活动背景:
在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背景下,为了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关于部署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在“体验三农,服务三农”的主题指引下结合农村基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入经济文化落后的贫困山区村寨,按照“按需设项,据项分组,双向受益”的原则,重点组织大学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为实践服务,为农村服务等一系列服务内容,结合本学院本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医疗卫生、社会调查等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目的:
1)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精神,践行“”,牢固树立和落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服务和谐社会,让广大学生满怀激情的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2)积极响应学院团委暑期三下乡活动,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和“”,学习实践。
3)建立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对口开展扎实深入的`服务,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化、连续化。
4)通过“支医支教、文化宣传”等多样性的活动,丰富大学生暑期文化生活,使大学生更充分更全面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落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5)在三下乡社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广大群众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在活动中树立起在基层建功立业的志向。
活动意义:
引导和帮助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和“”,牢固树立和落实,认真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满怀激情的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与实际结合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深厚的感情向人民学习,以谦虚的态度向实践学习,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在火热的实践中陶冶思想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实现全面发展。
使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让同学们深入的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的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基层特别是西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广阔发展前景,把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成材志向。
本次活动主题:“让青春在基层闪光,用我所学回报家乡”
指导(主办)单位:共青团贵阳中医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贵阳中医学院骨伤系团总支学生会
协办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支持单位: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团委
赞助商:
活动的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1)“贵阳中医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落成仪式
2)开展医疗卫生知识宣传、为当地老百姓及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健康咨询、免费体检、尽其所能开展对症治疗及常规药品发放。走乡串寨、送医送药到群众家中。
3)开展社会调查
(三)活动的具体计划
第一阶段:社会调研阶段(截止6月25日)
1)召开前期工作部署会议,会议重点商讨下乡调研相关问题,成立活动筹备组
2)向学院团委汇报并申领“介绍信”等交接文书。
3)与乌当区团委及羊昌镇政府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商定“三下乡活动”的具体开展时间,
4)下乡调研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磋商,并实地考察当地情况,与当地部门达成活动意向。
第二阶段:活动前期准备阶段(截止6月30日)
1) 整理相关前期调研资料,着手完成策划书草案,
制度大全完成策划书的第一次修订,并完成电子档的制作,
3)完成策划书策划部内部第一次审核,
4)活动筹备组进行策划书审核,
5)各部门上报协会内部下乡人员名单,
第三阶段:活动中期准备阶段(截止7月11日)
1)召开“三下乡活动”筹备组会议分配相关部门任务
2)三下乡人员面试及签订活动责任书,
3)组建“三下乡”各小组,既:医疗小组,支教小组,宣传小组,后勤小组,调研小组等,
4)召开“三下乡活动“动员大会,
5)与赞助商接触,并商讨活动赞助相关问题并签订协议
第四阶段:“三下乡前“准备阶段(7月11日至7月13日)
1)对各小组人员进行加强培训
2)联系活动车辆
3)“三下乡“活动出征前最后动员
4)下乡活动前期准备组到达羊昌镇安排后勤
5)参加学院下乡队伍出征仪式。
第五阶段:活动实施阶段(7月13日到7月18日)
1)乘车前往羊昌镇。(13日)
2)与政府工作人员及地方卫生院工作人员座谈(13日)
3)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13日)
4)义诊活动(14日至17日)
5)社会调查(13日至17日)
6)医疗宣传(14日至17日)
7)巡回义诊(16、17日)
8)专家讲座(16日)
9)进行留守儿童慰问活动(14日――17日)
活动总结
1)召开总结大会(18日),写实践心得
2) 整理下乡资料,并向赞助商书面反馈活动具体情况
4)制作“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资料”电子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