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2025/10/20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尝试随音乐合拍的做猫走路的动作2、感受能遵守游戏规则,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随意走动。

3、感受小猫与妈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地背景图:大树、房子。

2、猫妈妈的头饰一个,小猫头饰若干 。

3、课件《找小猫》

二、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发幼儿学唱游戏歌曲的兴趣。

提问:宝宝们图上都有谁?猜猜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找小猫》。

1、 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歌曲中唱到了谁?它们要和妈妈干什么?(熟悉歌词内容)2、完整地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

提问:小猫和妈妈玩游戏的时候心情怎样?(引导幼儿表现参与游戏的高兴心情)3、师幼共同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注意倾听幼儿学唱歌曲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导。

4、幼儿自由演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大胆表现 。

(三)、 理解游戏玩法与规则,能随音乐节奏进行游戏,体验小猫和妈妈做游戏的快乐心情。

1、带幼儿讨论,初步了解游戏的玩法。

提问:你和妈妈捉迷藏时,会躲藏哪里?(引导幼儿练习躲藏的动作)2、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游戏玩法学习游戏的规则。。

提问:你躲藏的时候,能不能说话?为什么?

"不能动也不能说话"。听到"找呀找呀找呀找"的时候,被摸到的宝宝要跟着妈妈走。

3、带幼儿练本领,完整游戏。

提问:你和妈妈捉迷藏的时候,你躲藏在哪里?(能用"我躲在……"完整的表述) 。

4、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掌握游戏玩法与规则。

提问:你和妈妈游戏的时候心情怎样?再次体验游戏玩法和规则。

5、请一名幼儿扮演猫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小猫,再次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时提醒幼儿要用最快的速度躲藏好,不动也不说话。)(五)活动延伸:

"宝宝们真棒,我们今天不但学会了唱歌、做游戏,还学会了躲藏的本领。现在我们到活动室外面去玩一玩吧 。"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让幼儿愉快地参加玩音乐游戏。

培养幼儿迅速反应能力及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小鱼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带小朋友们去海里玩,看看海里五颜六色的鱼,绿绿的水草和美丽的珊瑚,你们看多漂亮

二、幼儿扮演小鱼

师:小朋友们看过小鱼是怎么游泳的吗?请小朋友学小鱼游泳的样子(任选2-3个小朋友),小朋友学小鱼游泳时放音乐。

三、询问

哪位小朋友过去观察过小鱼如何吃东西,并请小朋友模仿。模仿时表扬模仿能力强的,并纠正模仿效果不好的小朋友的动作。

四、利用故事

(讲故事同时播放音乐)介绍游戏的玩法,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五、学习歌曲《捉小鱼》

六、配合手势整体学习歌曲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目标:

一、 在游戏中听辨高低音。

二、用肢体感应高低音,体验游戏的快乐。

音乐分析:

1、整首曲子含有高低音域,主要是要听辨高低音域。

2、曲子里含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还有空拍的节奏。

3、已有经验:在中班《奇妙的舞步》中已经有初步听辨高低音旋律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不同的游戏感应高低音。

难点:能够认真的参与游戏,自主地辨别高低音,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1、是通过进场游戏,乐器感应,肢体感应等不同的游戏来听辨高低音的。

2、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表情、情境、好玩的游戏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并且体验活动的快乐,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1、队形顺序:

队形一:一竖行,教师带领幼儿走圆圈。(进场)附(图1)

队形二:半圆形 附(图2)

2、乐器的摆放:

摆在半圆形的凳子后方,成一直线。附(图3)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软垫 VCD机 CD碟高音谱号低音谱号铃鼓木鱼棒槌

活动过程:

1.故事表演,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我们要到森林里做客,现在准备出发啰!

(1)听到乐曲中高音部分时,跟着老师做不同的动作。

(2)听到乐曲中低音部分时,要全部蹲下。

2.感知体验,在游戏中听辨高低音。

(1)肢体游戏,感应高低音。

指导语:欢迎小朋友们来到美丽的森林!你瞧,小乐器们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要求:敲木鱼:跟着节奏轻轻走。

摇铃鼓:幼儿马上坐回原来的位置。

(2)听辨声音,敲木鱼和摇铃鼓,让幼儿感受乐器发出的声音。

提问:听一听小铃鼓和木鱼是怎样唱歌的?它们的歌声一样吗?你听了它们的歌声感觉怎么样呢?

小结:铃鼓——较细的(高音); 木鱼——较粗的'(低音)

(3)认识高音谱号及低音谱号。

高音谱号:一飞冲上天,相交第四线,屁股坐在第一线,脖子碰在第三线,尾巴留在第二线。

低音谱号:从第四线出发,脖子碰在第五线,尾巴留在第二线。

(4)感受音乐。

指导语:今天狮子大王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音乐,音乐里藏着很多高音和低音,它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当我们听到高音的时候我们做高高的动作,听到低音的时候做低低的动作。

(5)模仿与体验。

指导重点:初步让幼儿在音乐里试着找出高、低音,并做一些高、低的动作。

提问:什么动物是在天上飞的?什么动物是在地下走的?

音乐表现:高音时让幼儿学飞行的动物飞高高,低音时学爬行动物低低的走。

3.音乐游戏:小雨伞之舞。

提问:我们要去参加森林舞会了,可是外面下起了大雨,怎么办呢?

(1) 谈谈躲雨的方法。

(2) 选择软垫做小花伞,创编躲雨的动作。

(3) 随乐进行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能分辨高低音做出不同的动作及造型。

要求:听到高音时幼儿自由跳舞,到低音时躲在伞下(软垫),并且做一个躲雨的造型。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感受诗歌意境,并能与作品中孩子的神思遐想产生共鸣。

活动准备:

1.图片:蓝天、月亮、星星、云朵、河流。

2.经验准备:在天气晴朗的夜晚,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蓝天特别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银河",感受蓝天的神奇,引发幼儿产生联想。

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歌。

指导要点:

通过图文、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通过分组轮换阅读的方式让幼儿学朗读整首诗歌。

活动过程:

1.导入引题。

教师:你们知道蓝天里都有些什么吗?(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2.欣赏理解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一遍,让幼儿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提问:弟弟问蓝天,都问了谁?(启发幼儿说出月亮、星星、云朵、银河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2)结合背景图教师再次朗读诗歌,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弟弟对月亮说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句子来说)以同样的方法提问"弟弟对星星(云朵、银河)说了什么? 并学习相应的形容词"闪闪、轻轻、长长"。

(3)结合背景图,幼儿跟读整首诗歌。

提问:为什么说"月亮笑眯眯、星星眨眨眼" ?

3.朗读诗歌。

(1)跟读2-3遍。(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

(2)多种形式(如分组、轮流)朗读。(把幼儿分成月亮、云朵、星星、银河组分别读诗歌中的相应部分。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

4 . 讨论。

(1)蓝天里,除了有月亮、云朵、星星、银河外,还有些什么?(引导幼儿通过对蓝天产生更多的遐想,并能与作品中孩子的神思遐想产生共鸣。)

(2)你们会问蓝天什么问题呢?

(3)你喜欢诗歌里的小弟弟吗?为什么?

教师:蓝天里藏有好多的秘密,你们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全部藏在书本里,你可以从书里获得很多很多的知识。

评价要素:

是否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活动建议:

1.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引导幼儿欣赏生动形象的诗歌画面,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2.在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建议幼儿通过各种形式与 一起帮弟弟找答案。

附儿歌:弟弟问蓝天

夜晚窗台前弟弟问蓝天:

高高的月亮,你离咱有多远?

轻轻的云朵,你会不会变雨点?

闪闪的星星,你为啥数不完?

长长的银河,你有没有大轮船?

月亮笑眯眯,星星眨眨眼,好像告诉小弟弟,答案藏在书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