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篇1
矿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为深入推进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提升煤矿职业安全健康水平,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等相关规定,立足自身实际,制定本计划及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 工作目的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目的是研究和评价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高改善劳动条件的措施,积极控制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二 工作目标
1、降低职业病的发生(职业病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
2、职业危害因素达标率99%以上;
3、职工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100%;
4、职工教育培训覆盖率100%;
5、职业卫生档案建档率100%;
6、职业卫生健康体检率95%以上;
7、职业危害监测覆盖率100%;
8、职业病人治疗、疗养率100%,妥善安置率100%;
9、工伤保险覆盖率100%,劳动合同签订率100%;
10﹑警示标识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三 防治措施
1﹑健全职业危害防治机构,其中包括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和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各机构人员要明确职责,将职业卫生日常工作做到位。
2、委托有资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对我矿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综合检测评价。
3﹑对我矿接触职业危害员工进行20xx年度职业健康检查并确保体检率达到要求,并如实告知职工本人体检结果。
4、对接触高温高噪职工、离岗前后、壹期尘肺及20xx年度体检疑似对象进行健康检查。
5、煤矿主要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定期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对上岗前和在岗期间从业人员进行年度职业卫生培训。要求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
6、进行年度职业卫生病例汇总及健康资料申报等工作。
7﹑完善职业卫生各项管理制度,且按要求以文件的形式印发。
8﹑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增加防护用品的配备、防尘管路的铺设、购置粉尘、噪音等监测仪器,并完善相关管理台账、记录,力争满足职业卫生工作要求。
9﹑按照相关规定继续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及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10﹑设置专或兼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人员,配备足够的监测仪器设备,按照相关规定对作业场所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
11﹑在醒目的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工作场所职业因素监测结果等制度。同时在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相关待遇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载明。此外,对从业人员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必须在其醒目位置设置中文警示标识。
12﹑完善职业防护设施运行台账及记录,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13﹑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设置和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定期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并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报告。
四 考核指标
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进行考核。
五 保障条件
1﹑健全职业卫生领导机构。其中矿长为本机构第一负责人,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和总会计师为本机构主要成员,且明确各领导职责。
2﹑健全且符合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章程。
3﹑提取足够的职业危害防治专项经费,其中包括职业病健康投入、监测评价、防护设备设施、宣传培训等经费,并确保专款专用。
4﹑符合条件的硬件设施。
六 实施方案
1﹑一月份下发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确定本年度的`职业危害考核指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将我矿上年度职业病病例汇总资料向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进行申报。
2、二月份委托市环保站对我矿地面产生噪声作业场所进行检测。
3、三月份向煤矿安全监察局申报我矿职业危害资料。
4﹑四月份委托公司职防所对我矿在册员工进行20xx年度职业健康检查。检查期间职工体检率应达到95%以上,检查结果告知率应达到100%。
5、五月份委托有资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对我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检测评价。
6、七月份委托市职业病防治所对我矿接触高温、噪声、有毒有害气体、震动等岗位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7、八月份进行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灾害及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人员职业伤害。演练项目暂定为“高温中暑应急救援演练”,届时将做好演练方案,精心组织,确保演练的实效性。
8、九月份对20xx年度在岗健康检查出壹期尘肺患者及疑似对象进行复查。
9、十月份由人力资源科负责安排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工进行年度职业卫生培训。要求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
10、十二月份将我矿本年度职业健康情况汇总资料向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进行申报。
11、全年计划增加防尘管路约4000m。
12﹑由工会负责不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公示牌板及广播等形式让职工全面了解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性,做好自我保护,确保职工对职业危害防治知识覆盖率达到100%;并组织相关监督和维权活动。
13、由人力资源科负责组织对达到离岗条件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14﹑定期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由通风区派专人进行监测,保证职业危害监测率达到100%。
15、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增添各类防护设施,力争满足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要求。
16、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和发放管理。严格执行《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20xx)》规定,为职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的发放实行签收制度,工会、安监科负责监督防护用品的发放、佩戴使用情况。
20xx年1月21日
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篇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年度公司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健全职业病危害管理制度,完善防护措施,完备防护用品,落实职业健康检查,创建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坚决防止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
二、计划内容及实施方法
1、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x月x日前,建立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的职责;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卫与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等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明确的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x月x日前,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档案》,使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更加规范。
2、落实公告栏和警示标识。在xx位置设立公告栏。根据生产式艺改进,更新公告栏中的相关告知内容和防护知识。
补充完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在xx位置标识“禁止入内”标识,在xx位置设“戴防尘口罩”标识、xx标识。在xx位置划“警戒线”。在xx位置设“注意高温”警告标识。
3、维修和改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第X季度,结合生产调整(转换)期,对存在xx…问题的xx…防护设施进行维修,恢复其防护功能。对存在xx…问题的xx…防护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使xx因素的.浓度(强度)保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以内,防止由此引起职业病的发生。
4、按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根据年度工作安排,x月份,组织xx…岗位职工分xx批进行职业健康检查。xx月份,组织xx…岗位职工分xx批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入职、离职的职工及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随时完善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
5、修订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6、改善劳动环境,消除危害因素。
搞好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防止有害物质的2次污染;改进作业方式,减少有害物质散发;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和管理,减少有毒物质的跑、冒、滴、漏。
7、配备防护用品,加强个人防护。根据工作岗位、生产工艺的需要,科学选配在功能、规格等方面都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防护效果。做好xx类型防护用品的储备,确保备份量,保障随时领用。按计划于x月份前,采购xx数量的xx、xx防护用品。
8、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护知识。建立教育培训制度,每季度组织一次职业健康知识学习和有关防护常识教育,使每名员工在工作中都能自觉做好职业病防护,保护自身健康。
三、保障措施与要求
1、落实值班制度,加强监督检查。xx部每月定期对生产车间进行检查,保证车间环境问题早知道,并能早处理。新员工入职前,必须组织他们到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及GBZ188的规定执行。保证新入职员工的身体状况适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定期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情况,xx等重点岗位职工的防尘口罩、防噪音耳塞的佩戴情况。
2、明确责任分工,搞好密切配合。总体上,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由xxx部负责,并做好工作计划和登记、统计管理。涉及生产、存储等环节的工作,分别由xx、xx部门负责。防护设施改造由xx部门负责。劳动用品的购置、发放,由xx部门负责。各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以确保有效防治职业病为工作中心。
3、定期监测、检测,随时掌握情况。公司每季度(每年)对xx、xx车间分别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重点岗位,增加监测频率,保证职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健康。发现检测数据超出国家规定限值,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护。
4、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生活休息条件。公司为员工24小时提供热水,增设并及时维护淋浴设施,方便员工洗浴。在新建的员工宿舍连接网线和有线电视,为改善员工的住宿条件,保证员工在之余能够休息好、娱乐好。
5、其它保障措施。
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篇3
结合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参照以上职业病防治计划所列的事项,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目标,确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1、成立以公司总经理马玉光为组长,安全副总孟德尚为副组长,各单位有关领导为成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
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制定职业卫生责任制度,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职责,保证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全面落实。
3、坚持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保健康的原则,使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逐步纳入正规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防治法》的要求,公司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报告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职工健康检查与诊疗制度”、“劳保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
4、安全处负责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设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建立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将检测结果上报有关部门。
5、为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设备维护的培训。
6、为了增强广大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公司制订《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职业病危害场所职工进行演练,使其增强应对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的信心和能力。
7、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劳动防护用品等费用,公司设立安全资金投入专项账户。制定了年度安全投入计划,规定了资金投入项目。
8、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的一项辅助措施,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防止职业病的危害,公司按照不同工种,不同标准,不同条件,不同规定的原则,及时的将防护用品发放到职工手中,而且要求职工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使用,保证安全。在购买防护用品时,要符合国家标准。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防治职业病,保护广大职工身体健康,公司购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公司各单位对其重点部位进行悬挂,提醒广大职工注重生命安全,保护自身健康。
10、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场所的日常检查、监测,建立职业病危害检查整改记录档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如果出现较大故障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正常使用。
11、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聘请有资质的机构对企业职业危害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发现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12、为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公司每年对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
三、公司安全处是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单位,本文件解释权归安全处。
四、本方案从20xx年1月1日开始执行。
二〇xx年一月一日
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篇4
一、职业病防治计划
(一)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XXX的经济发展,实现XXX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计划与方案。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噪声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二)适用范围
适用XXX本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活动和从业人员,成员参照执行。
(三)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XXX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四)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XXX生产经营具体情况,确定XXX的职业危害为2类:
(1)物理因素: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电离辐射、噪声、粉尘
(2)化学因素:酸、碱。
(五)防护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
(3)在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
(4)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
(1)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2)电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3)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4)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六)安全检查措施
1.公司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定期通过综合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等进行安全检查。
2.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
二、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2.职业病防治工作由运行管理部负责管理,专职安全员监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
3.在存在职业病的作业场所,配备相应的急救设施、药品。
4.各部门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
5.对作业现场产生的粉尘、噪声定期检测。
6.加强个体防护,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操作人员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毒口罩和工作服,防护手套,粉尘作业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7.采购设备和材料,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应注明其成份、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和使用方法,并应提供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8.在生产活动中,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卫生制度,防止了生意外事故。要将各项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措施落实到部门、岗位。
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的最新精神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本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本厂劳动职业病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的标准体系,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病管理水平;强化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制和宣传,切实把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落实到实处,积极配合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做好职业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工作,日常工作实行闭环管理,及时消除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隐患,决不留死角,从而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做好每年接触有危害因素职工健康检查和各类职工健康普检工作,职工就业前体检率达到100%;在岗职工体检率达到100%;离岗前职工体检率达到100%;同时建立健全职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2、在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实,有危害因素作业场所工作环境检查率达10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志覆盖率达到100%,在主要生产车间的醒目位置设立警示牌;
3、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到100%,使用率达到95%;
4、利用电视、宣传栏、各种学习讲座等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培训活动,通过不定期的测评及相关问卷调查分析,职工对职业病防控重要性及有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5%;
5、逐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及劳动强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降低职工劳动紧张度和减轻压力及厌倦情绪,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工作,安排合理的营养膳食,注重工作期间的休息效果以减缓疲劳;
6、作业场所轻伤发生率控制在0.2%,职业病发病率为0,急性中毒发生率为0,不发生重大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
7、认真做好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和报告工作。
三、干预措施
一 规章制度实行过程中进行效果评估
在企业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企业管理标准,由行政部,生产部牵头组织企业有关管理部门对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目的是检验规章制度的可行性,是否合理进行综合评定,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为:
1、职业病防治和实施方案
2、急性职业病事故预防和处理制度
3、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4、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5、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
7、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8、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维修保养制度
9、职业卫生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管理制度
10、职业病防治管理奖惩制度
二 宣传教育培训和具体实施部门及进度
1、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利用多媒体、宣传栏、映像资料等宣传工具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护的宣传活动;
3、每年开展“安全职业卫生保健知识”竞赛活动;
4、组织职工消防、触电、创伤急救的知识培训;
5、定期对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6、开展职工参与职业卫生工作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对职工参与职业卫生工作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7、结合开展职工职业安全卫生活动,采取各种形式分批举办职工职业卫生、健康促进、营养膳食及医学知识等视频知识学习大会,职工参与率每年递增5%;
8、对在岗职工进行岗位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自防、互防技能,对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待遇,职工签订率要达到100%;
(三) 加强日常管理,改善作业环境,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1、行政部负责有危害作业场所、岗位警示标识的设置工作;
2、为了加强化学事故急救处理,在硫酸灌区加设喷淋装置;
3、由生产部监督员工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4、由生产部、行政部定期对生产车间工人作业环境面貌进行整改,使生产环境、工人休息室等场所环境整洁、舒适;
6、由行政部做好绿化工作,增强企业绿肺功能;
7、由行政部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做好从业人员健康证的检查工作。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