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学实习心得体会

2025/10/22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教学实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1

实习一周了,我担任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每天至少三节课。

记得星期三上午有一节四年级的体育课,当时热身、徒手操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可是当我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学生不愿意了,老师您让我们自由活动吧。我没有同意,看看同学们的表情,我知道学生们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本节课由于学生不是很满意我的安排,所以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能看出来学生是带着情绪上课的。我要求我带出来的学生具有严明的纪律性和良好的团队精神,这是我的教育观。

反思:也许是我错了,我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情感。可是,体育课的精神我不能丢,一边是学生的情感需求一边是学生必须承受的严明纪律,就让我在犹豫中徘徊吧!

教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2

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反思,也一直在总结,我们目标很明确,就是在实习期间有一个好的结束,为以后做一名好的教师做基础。

这一个月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的教学水平都有了不同的提高,我们在自己各科的教学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新的方法。首先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夏天快到了,有些同学确实会感到困一些,尤其对遇到不会的问题之后,那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很棘手的问题。首先我们可以邀请老师们来听课,他们会为了为班级争取一个好的评价而专心听讲,要知道现在他们的班级荣誉感很强的。第二,在他们发困得时候给他们讲一些课外的知识,这样会引起一大部分同学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参与进来,一看他们不困了则言归正传接着讲题。第三,及时去发现他们,及时去提醒他们,但是我们必须保证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我则会走到他们的面前及时提醒他们,给他们一个小小的警告。第四,适当的给他们一些奖励,在对待学生时鼓励是最好的方法,毕竟他们还是孩子,小小的满足感和荣誉感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第五,课下适当的找学生谈话,分析他们犯困的原因,及时调整过来。想尽一切办法只为让学生多学习一些知识,那些不理解自己的学生我们也不必要为了他们生气,毕竟一个人让所有的人信服是不太可能的。

在课堂管理方面,我们又学习了新的知识。班主任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所以一名老师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准确判断做一件事的价值是什么,让他们懂得一件事应该花费他们多少的精力。一个班主任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但是不能被他们的意见模糊了自己的思想。我作为一名实习班主任则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往往会听信学生的各种意见,觉得什么都是那么的合理,要知道合理不等价于可行。通过这些天的实习,我慢慢的学会了筛选,学会了否定,不能因为怕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味的采纳他们的意见。要让他们懂得自己的意见不好的地方在哪里,让他们理解,往往他们会理解的。另外我们安排下去的任务我们应全力支持,给他们精神上的安慰。然而支持与反对确不是矛盾的,我们一直在寻找恰当的点。

教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3

传统的教学评价形式单一、呆板,一般主要通过测试学生的运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健康状况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不关注,把运动成绩对照锻炼标准"一刀切"。结果造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学生喜爱体育活动,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两者看起来似乎矛盾。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所有上体育课的同学教材内容相同,难度也相同,标准也一样。结果有的同学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即使是竭尽全力还是达不到要求,甚至连合格都困难,久而久之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而有的同学对于相同的练习项目却能够轻松完成,认为过于简单不愿参与。这种不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一刀切"的做法,是造成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如何上好每节体育课,成为我们摆在面前的一道课题。

一、课堂教学"宽严有度"

体育课经常会受到环境、气候、场地、器材的影响,严格规范的课堂纪律既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也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如果课堂纪律过分严厉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宽严有度",目的就是解除课堂纪律对学生的过多束缚,该紧的时候紧,该松的时候松。一般在课的开始部分,在课堂常规上我都会从严要求学生,让学生养成集队"快、静、齐",认真听老师讲解的良好习惯。

在课的基本部分可以通过较为宽松的管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而要做到"宽严有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课堂纪律的特殊性,多运用身边的实例警示学生,培养正确的纪律观念。其次,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队伍调动、讲解示范、练习实践尽量简明扼要,多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对待学生的违纪和失误要多些宽容,不要老是以长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要以平等的心态、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学生的学习表现。再次,要体现民主教学,就要为学生创设自由学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二、教学过程"因材施教"

在新课标里十分关注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倡导"立足过程,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由于个体生理、心理、智能、原有技能的差异,在体育课上,他们会有不同的认知状态。有的学生因为身体的原因体育成绩总是不理想,但在课上的表现良好,练习也积极认真;有的学生擅长某个项目,而对某些项目却是弱项;有的学生活波调皮,但体育成绩却是名列前茅,学什么会什么。因此我们不能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差异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备足器材、场地,然后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特长,确定自己练习目标,选择练习器材,决定练习方法,自主地开展课堂练习。

练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老师提供的练习方案进行创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练习目标,更换练习器材和场地。选择性学习活动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且使学生在每一次目标的调整、器材的更换、练习形式的变换中,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在自主支配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发展。应对不同的对象给予不同的评价,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最合适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加强合作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健康意识及运动能力;能根据评价的反馈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运动技能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堂教学"让教于学"

体育课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方式,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样"练",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任务。课堂教学"让教于学",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既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课堂上,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受阻时,教师应致力于"导",通过鼓励、提示、启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分析困难的所在,指导学生更加科学地练习,这时教师的作用也相对"凸显"出来;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顺畅时,教师可以在一边观察,放手让学生自己实践、大胆探索,或者干脆作为学习的一份子,参与到学生的交流和练习中去。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处处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做到教师的"教"让位于学生的"学"。

四、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呢?教师可以不直接解答学生的学习疑问,而是有目的地将问题"反弹"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培养独立个性。课堂上学生常常会问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我不会怎么办?""老师我还想玩一次。""老师为什么我投不进篮?""老师,某某同学少跑了一圈。"等等问题,反映了学生的困惑,体现了自信心、自觉性不住的学习心理问题。教师利用一些启发式的语言或动作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尝试实践,培养自我分析、判断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重在过程"

课堂教学评价,就是给学生作学习反馈,指引努力方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加强合作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健康意识及运动能力;能根据评价的反馈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运动技能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评价"重在过程",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做简单的对错评判,而是通过启发性、鼓励性语言,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通过反复实践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成功感和自尊心,激发学生潜能,满足学生发展个性的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存在的不足,明确追求的目标、树立发展的信心。

教学实习心得体会 篇4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生活就快要结束了。还记得刚到实习学校的时候冬天的棉服还没有脱下来,晚上需要盖两床大棉被,感觉实习的生活真是太煎熬了,天天盼望着实习结束的一天。而现在已经到了五月份,天已经很暖了,已经到了可以穿T恤的日子,而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实习即将结束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自己才发现,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可是自己已经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这个环境,融入了我所带一年级四班这个集体,虽然他们很调皮,上课经常惹得我生气,但是他们那天真的笑容早已融入了我的心底。尤其是上课之前去他们班,总会有学生上来抱抱我,这让我感到很温暖。

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融入了这个集体里面。想到自己就要离开了,是那么的不舍。看到自己相处了两个月的学生和老师还有食堂每天三餐给我们做饭的老大爷,想到今后就不能再见面了,再也吃不到老大爷给我们做的可口的饭菜了,真的很不舍。突然间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很亲切,一年级四班的学生那么可爱,就连上课总是捣乱的孙浩然都看起来那么可爱了。时间过得真快,两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回想起这两个月在这的生活,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实习是大学阶段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实习锻炼了我们的实际教学能力,想到刚来的时候,面对班里四十多个学生感到特别的不适应,在讲台上害怕讲错,导致紧张,而经过这两个月的教学,我已经克服了这种紧张的情绪,站在讲台上,我可以大胆的为学生讲解知识,还能加入自己的创新,感到自己的收获很大。同时,在实践中,我要我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认真地向自己的指导老师学习,跟随指导老师去班里听课,听课时,认真记好笔记,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

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课下与指导老师进一步讨论上课如何管理学生以及如何备好一堂课,吸取老师的宝贵教学经验,听取老师的建议与教导。

指导老师交给我的学生作业我都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并及时与老师讨论学生做错的原因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改正学生的错误。同时对自己班上同学的作业批改完成后,进行及时的讲解,对于学习较差,作业出现错误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讲解,希望他们成绩会有所提高。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在我看来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就注定好了班主任是很辛苦的。而当了两周班主任的我也有了切身的体会。早上要去看学生打扫卫生的情况,检查学生都来了没有,课间操要盯着学生跳绳,以防发生意外。在中午下午放学时间也要送学生放学,每天要去盯课外活动,可以说班主任的大多数时间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同时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了也要进行耐心的教导。感觉班主任真的很辛苦。不过庆幸的是,在这两周代班的时间里,我得到了其他老师的帮助和关心,学生的配合和支持。短短的两个月,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都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伟大和艰辛。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我的主要任务是听课,记得在第一、二周的时候经常是上完一节课,去找老师听课,虽然累点,但却学到了很多。去听指导老师的.课的时候,我被她的讲课魅力深深折服,看老师是怎样讲课,怎样管理课堂纪律,我从中收获颇多。后来又去听其他老师讲课,每个老师都有他不同的教学风格,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是我的指导老师衣美凤老师,她讲课时声音温柔,让人如沐浴春风,而学生也是非常的积极配合,课堂氛围非常的好,学生学习兴趣也非常浓厚。再有就是四年级三班的王芳老师,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让人不自主的就想听,讲课的时候,经常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老师在讲台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而这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上都非常的积极活跃。

上课效率非常高。这也给我上课如何教学提供了许多经验。在我正式走上讲台的时候,当我开始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想要上好一节课真的很难,对于我这样一个新老师,不知道该怎么管理学生,尤其这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说话,搞小动作,他们不像高年级的学生一个眼神瞪过去或批评两句就可以改正的,在课上,你需要不停地强调纪律,还要讲课,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都是在不停的说说说,所以,我经常是上完一节课头里就晕乎乎的了,嗓子也很疼,而且有一段时间,我还是带了两个班的数学课,而且是连着上的,我记得那两个周真的特别痛苦,上完两节课后一点话都不想说,头疼得厉害,但是这里的老师都几乎是带了两个班,还记得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每个老师也是带两个班的,当时觉得老师的工作真的很轻松,上完两节课就没事干了,但是经过自己真正的实践,我才知道,老师上课是很辛苦的,虽然每天两、三节课,但是,课下的时候老师需要写教案,给学生备课,查阅各种资料,真的是非常辛苦的。

经过这将近两个月的实习,我感觉自己提高了很多,纪律方面虽然没有做到老教师管得那么好,但比刚来的时候增强了很多,讲课不在紧张,能够较好地应对了,真的很感谢能有这次实习机会。

之前大家可能抱怨过老师的种种,可是实习结束了,我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其实上好一堂课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当一个好老师没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有在穿上他的鞋走一英里,才能真正体会他人的经历。相信在两个月的实习结束后,我们都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不再像以前认识的那样肤浅。要做好一名好老师真的不容易,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