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

2025/10/23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 篇1

————- “爱我中华”七年一班音乐会

一、活动目的: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励全班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报国的巨大热情,使学生人人会唱爱国主义歌曲,掀起演唱爱国主义歌曲高潮。学生在合作中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地点:

学位音乐教室

三、参加人员:

学校领导、音体美组的教师、七年一班全体同学。

四、节目范围:

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与“爱我中华“主题密切相关的节目。

五、节目形式:

包括唱歌(独唱、小合唱、表演唱)、音乐情景剧、舞蹈、小品、相声、诗歌朗诵、故事剧、乐器表演等。

六、活动形式:

报幕式:在科代表的组织下预先制定好节目单,通过选举确定主持人。活动时由主持人按节目单顺序报幕,演员按顺序演出。

七、活动过程:

1、搜集有关爱国歌曲。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进行排练,老师定期指导检查。

2、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表演形式、合作伙伴、节目主持人和评委都让学生自己选。

3、学生自由搭配,每人准备节目一个或一个以上节目,形式和内容自由组合,自愿报名,节目单由音乐科代表完成。

4、音乐会将在音乐课堂进行,根据每个学生的参与、表现来评定学生的平时音乐考核成绩。

师小结:在这次活动中,大家表现得非常出色,希望今后大家能努力学唱更多的歌曲,继续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祝福、喝彩!

活动总结与反思:

七年级学生已学习了的'大部分音乐课程,所以组织这样一场班级音乐会学生可选择表演的内容较多。音乐会这样一种难得运用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而言较新鲜,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演平台,学生兴趣浓厚,基本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活动目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在课上的汇总,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丰富知识,是一次难得的音乐实践活动。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质的关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创造地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渔舟唱晚》。

2、古筝一架,老师熟练奏乐曲。

3、各种小乐器及纱巾、带等。

活动过程:

一、整体感受部分

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古筝音悦耳动听,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完整欣赏乐曲《渔舟唱晚》。提问: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师完整奏乐曲,幼儿进一步完整欣赏,为乐曲分段。

2、分段欣赏,跟着乐曲打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分辨乐曲三部分特点:先缓慢优美,然后逐渐加速,最后回到缓慢优美。

3、结合多媒体课件,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充分感受乐曲的美。

三、艺术同构活动

1、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找找哪张图给人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2、听第二段音乐(同上)。

四、创造表现部分:

1、简单介绍小乐器和舞蹈道具,请每人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道具。

2、自由讨论。请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围在一起,试一试怎样使手里的道具随音乐发出优美好听的声音?有几种方法?拿丝巾类材料的小朋友试一试优美缓慢的音乐怎么表现?逐渐加快的音乐怎么表现?

3、幼儿大胆地、创造地表现音乐的美。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 篇3

动作建议:

1、A段八拍一个乐句,乐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动作,后四拍则变一个造型。

2、教师在B段中的示范动作尽量要优美。用教师自己的体态去感染孩子。

3、教师B段音乐中,做前、后、左转、右转吊线暗示,教师鼓励幼儿理解后应尽快按暗示的方向变化身体位置和姿势。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3、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活动准备】

1、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2、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引导幼儿如何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大班音乐:包饺子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能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擀面皮、包饺子、煮饺子等过程中“饺子”的不同造型。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在音乐活动中的乐趣。

重点

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擀面皮、包饺子、煮饺子

难点

在韵律活动中合拍的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已有知识经验,图片,《喜洋洋》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哇!是一盘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呀!”

你们吃过饺子吗?那有誰知道做饺子的过程是怎样的.?

(擀饺子皮、包馅儿、煮饺子)。

二、播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欣赏《喜洋洋》曲子。

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讲的就是做饺子的事情。

1,听听有几段,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曲子是ABA的形式,第三段和哪段是一样的?

三、分别学习三段曲子的动作及创编。

1,把自己变成一个小面团,把自己身体部位和饺子一样杆的薄薄的。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幼儿集体学习。

2,饺子皮变薄了后,张开饺子要包馅儿。

(张开饺子皮,包起来)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幼儿集体学习。

多表扬,有创意的,和别人动作不一样的小朋友。

3,饺子包好了还要。。(煮)

饺子在锅里煮的时候好像在干什么呢?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游泳的饺子,幼儿集体学习。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跳舞的饺子,幼儿集体学习。

如果老师倒一碗冷水进去,会怎么样?

四、播放歌曲完整表演创编的舞蹈进行游戏。

请幼儿牵手,围成一个小锅子。

不能黏在一起,饺子会破掉、(声明纪律)

破了的饺子,老师会把它捞起来放回碗里。

五、活动延伸

回到教室和其它好朋友一起分享,如何做饺子。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歌曲,能带着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活泼的风格。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演歌曲,并在表演中积极演唱歌曲。

3、通过游戏,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进一步熟悉歌曲,能带着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活泼的风格。

活动难点: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演歌曲,并在表演中积极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红绿灯标志牌。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这是小兵》

2、《我们大家做得好》

3、《秋天》

4、《庆祝节日咚咚锵》

二、进一步熟悉歌曲

1、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刚才老师弹的歌曲叫

什么名字?

2、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幼儿自由哼唱歌曲的一些乐句)

3、我们一起完整地来唱一遍歌曲。

4、小朋友开着漂亮的小汽车,心情怎么样?你们来做做高兴的样子给老师看看,请小朋友带着高兴的表情用高兴的声音来唱唱《小汽车》。

三、表演歌曲

1、我们除了用高兴的表情和声音演唱歌曲,还可以用一些好看的动作来表演歌曲,请小朋友想一想可以怎么来表演小司机开小汽车。

2、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3、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表演的很好,(评价个别幼儿的动作特点)请他来教教我们吧。(个别幼儿上前表演开汽车的.,教师带领其他幼儿一起学习。)

四、游戏:红绿灯

1、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开汽车,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红绿灯》。

2、什么是红绿灯?小汽车看见了红灯要怎么样?看见了绿灯要怎么样?开车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避免发生碰撞)

3、讲解游戏规则:我们一起到门口的走廊上,走廊就是大马路,小朋友边唱歌边开小汽车,记住一定要唱着《小汽车》的歌,到了路口(老师站着的地方)要留心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不按灯行驶或不唱歌的小司机都会被交警拦下。

4、带领幼儿游戏。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1通过各种音乐表演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表演欲。

2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融洽师生和同学关系,增强集体意识。

二、活动组织形式。

(1)毛遂自荐式:学生举手,教师随机提名学生上台表演。

(2)击鼓传花式:教师做鼓手击鼓,学生传“花”,接到花的学生上台表演,如有合作者一同上台。

(3)主持人报幕式:主持人按照节目单顺序依次报幕,学生按顺序表演。

建议低年级学生采用前两种形式,中、高年级可适当选择第三种形式。

三、活动要求:

要求人人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以教材内容为主,自选内容、自选表演形式自选合作伙伴、自选节目负责人、自选时间排练、自选节目主持人和学生评委。“班级音乐会”将在每学期末进行,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参与、表现来评定学生的音乐考核成绩。

四、活动内容:

1.节目范围:自选或改编本学期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演唱形式自定,可以独唱、小组唱、表演唱、大合唱等。

2.节目形式:吹、拉、弹、唱、跳、赏、说、诵、音乐剧、等。

3.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自由搭配,每人准备节目一个或一个以上。

五、活动安排:

1、教师方面:在开学初颁发“班级音乐会”活动方案,提前布置任务。在学生排练过程和音乐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为学生的排练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帮助,做好学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2、学生方面:

(1)演出地点可选择音乐教室或学生所在班级。

(2)每班推选主持人1—4名。主持人除负责节目主持、撰写主持稿外,还要负责统计本班节目的数量、内容等等。

(3)演出时邀请班主任、科任老师以及家长观看音乐会的演出并进行评比。

(4)有条件、有能力的班级制作音乐会的录像,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份。可设计服装、道具,制作节目单、邀请书,并对音乐会会场作环境布置。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缓慢、欢快和快速的不同性质,能合拍地随音乐动作。

2、探索和表现在不同性质的音乐中熊的不同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熊动作图、小熊一只、熊胸饰人手一只、夹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歌表演《我爱我的小动物》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小动物?我们边唱歌边哄哄这些小动物好吗?

2、欣赏乐曲。

师:小动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收曲子分几段?是怎样的?有什么不同?听的时候还可以做做身体动作。

1)完整欣赏。

2)幼儿说说自己听乐曲后的感受。

曲子分几段?是怎样的?有什么不同?

3)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在听乐曲的时候,都在用拍手、踏地板的形式来表现曲子的不同。现在我们也用拍打身体不同部位的形式来表现乐曲的快慢不同好吗?

音乐缓慢时双脚踩节奏、欢快时拍手、快速时双手做绕线状。

3、学习律动。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引来了一位小动物,你们看它是谁?(出示小熊)小熊听了音乐就跟着动起来了,你们猜它在干什么呢?

1)分段欣赏。

倾听第一段:(教师可拿着小熊随音乐一下一下的动作)

这段听起来是怎样的?(缓慢的、重重的、一下一下的)小熊听到这段音乐在干什么呢?

据幼儿回答出示熊走图。小熊是怎样走路的'?幼儿听音乐自由动作。

倾听第二段:(教师可拿小熊左右跳动转动)

这段音乐听起来怎样?大家心里觉得怎样?小熊高兴了会做什么?

据幼儿回答出示熊跳舞的图片。幼儿随音乐学小熊跳舞。

倾听第三段:

这段听起来是怎样的?(很快、很急)这么快这么急小熊干什么呢?(在跳、在弹钢琴、在跑、在骑车)。幼儿随音乐动作。

2)戴上小熊胸饰合拍的随音乐完整动作。

3)反馈借鉴同伴的经验再次表演。

4、随音乐学着小熊的样子走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