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翠鸟》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语文《翠鸟》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翠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的画、形形色色的翠鸟图片、翠鸟叫声、苇秆
设计理念
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让学生认识鸟儿,走近鸟儿,从而爱上鸟儿,保护鸟儿。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翠鸟》这篇课文,同学们下去查找了资料,谁来介绍一下翠鸟?
生:翠鸟又名鱼狗,也叫叼鱼郎,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由于该鸟全身以翠绿色为主,所以就叫翠鸟。嗜食鱼类,所以也被人们称以“鱼虎”、“水狗”、“鱼狗”等名称。翠鸟的寿命很短,大概也就二年。
生:翠鸟具有高超的捕鱼本领。它天生有一种人类无法做到的俯冲绝技。因此被人们封为“捕鱼能手”。
生: 翠鸟是一种羽毛美丽的观赏鸟,背上、尾巴上的羽毛在某种角度的光线照射下,会发出翠绿色的光芒,即使羽毛掉落了也不会退色。所以翠鸟的羽毛可以用作工艺装饰品,非常漂亮。
师:刚才我们同学介绍到翠鸟全身以翠绿色为主,看课文,找出翠鸟羽毛是绿色的句子读一读。
生: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师:“翠”还指绿得发亮,说明翠鸟的羽毛有光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了解翠鸟的欲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自己读,找找翠鸟身上还有那些颜色?
生:腹部赤褐色的羽毛,红色的小爪子
师:加上漂亮的绿色,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生:颜色鲜艳
师:课文还描写了翠鸟的什么?
生:透亮灵活的眼睛,又长又尖的觜
师:按顺序说一说课文是怎么描写翠鸟外形的。
生:爪子——羽毛——眼睛——嘴(师板书)
师小结:第一自然段按这样的顺序描写了翠鸟的外形,重点描写了翠鸟的羽毛,我们不仅知道了翠鸟样子,还了解了它的外形特点。同学们在描写小动物的外形时就可以学习这样的方法,按顺序,抓特点,突出重点。
拿出自己课前画好的翠鸟到前面展示,互相欣赏,把画送给自己的学习伙伴。
师:谁能用一个此概括一下翠鸟的外形?
生:小巧玲珑(师板书)
资料:翠鸟体长15厘米左右,和寻常一般麻雀大小,称的上是小巧玲珑。
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同时为后面明白翠鸟的捉鱼本领和外形特点之间的关系作好铺垫)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过渡:外形漂亮,还要有真本领才行。翠鸟有什么本领?
生:某某同学刚才介绍了,它的捕鱼本领高超。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翠鸟捕鱼的活动?
生:二、三自然段。
师:自己读,画出写翠鸟捕鱼时的动词。
指名说动词:注视、等待、蹬开、飞、叼起、贴、飞
指名读二、三自然段,强调动词。请读得好的同学说说怎样读好。
生:我认为第二自然段应该读轻一些。
师:为什么?
生:因为翠鸟在等鱼,声音太大就把小鱼吓跑了。
师:那第三自然段呢?
生:我觉得应该读快,慢了就抓不住鱼了。
练读。强调:尽管——还是——
小学语文《翠鸟》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复习词语
2、感受翠鸟的颜色十分鲜艳,产生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运用各种方法理解翠鸟动作十分敏捷的特点,并能够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第二自然段,体会翠鸟的行动十分敏捷。
教学用具: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翠鸟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们先来复习下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2、听写词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门对翠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把整篇课文分三个部分,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把课文分的?(指名说)(课件出示)接下来我们详细地学习课文。
二、阅读理解,运用多种方法感悟课文
(一)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1、边读边画出描写翠鸟颜色鲜艳的.词语来,说说你从这些词语中都想到了什么?(指名叫学生找)
(1)、颜色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发言:
从头巾、外衣、衬衫这些词语中感受到翠鸟特别会打扮自己,我很喜欢它。这些颜色搭配在一起,使翠鸟非常漂亮。
从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感受到翠鸟的颜色很鲜艳、漂亮。翠绿色十分鲜亮、耀眼,浅绿色稍微淡一点,搭配起来太美了。衬衫的颜色和头部、外衣都不同,有颜色的变化,很漂亮。
(2)质疑,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这一自然段,思考:文中写翠鸟有外形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句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来写
[出示图片,边看图边体会]运用了比喻句的表达方式,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
(3)课件出示练习,进一步巩固内容。
指导朗读:你喜欢吗,读出你的喜爱之情来。(齐读课文)
(概括自然段主要内容:翠鸟是一种颜色鲜艳、小巧玲珑的鸟。)
板书:
样子小巧玲珑
颜色鲜艳
翠鸟颜色鲜艳,身体小巧玲珑,所以它在活动时动作十分快,接下来
我们来学习翠鸟活动时的特点,(板书:活动特点)课文和我们介绍了翠鸟捕鱼时的情形,先来看看它捕鱼前等鱼的特点,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飞着飞着,一眨眼的工夫,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a:贴着水面飞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看到小鱼,迅速逮住它。翠鸟能够贴水面飞行,说明飞行本领很高。
b:一眨眼的功夫说明速度太快了,眨眼前还在飞行,再睁开眼睛时,已经停在苇杆上了。说明速度很快。
朗读,怎样读能够突出速度快?指名读、评价、自读
(2)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等待游到水面来的小鱼。(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出翠鸟的耐心)板书:等鱼:耐心
接下来我们看看翠鸟是怎样捉鱼的?(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3)尽管小鱼是那样机灵,只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个小泡泡,可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十分聪明,它自己先不动,在静静的等。小鱼自己觉得自己挺聪明的,自己以为偷偷吐个小泡泡翠鸟不会发现,可翠鸟太机灵了,一下就把小鱼抓住了。
(这只小鱼自以为是,自己暴露了目标,那如果“我”不在水面吐泡泡,在水面下面游,翠鸟还会发现吗?)
小学语文《翠鸟》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读中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感悟作者孕育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感情,并从中受到感染。
2、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以下词语:鲜艳、绣满、疾飞、锐利、小巧玲珑、注视、陡峭。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3自然段。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用最响亮的声音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哪篇课文?(板书:翠鸟)教师边板书边提示“翠”字的写法。
2、让我们悄悄地走进一片芦苇地,去看看可爱的小翠鸟: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溪水还哗哗哗地响着呢!溪边长满了茂密的芦苇,芦苇上停着一只小翠鸟……(师配乐朗渎课文)
3、放映图像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小翠鸟是什么样的:
综合同学们的述说,请你们用一个词来概括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外形美丽活动敏捷)
4、赶快读书吧,课文中的小翠鸟更美:
初读想象,我们从课文中提取了最重要的语言材料,知道了小翠鸟外形美丽,活动敏捷。但这只是最概括的印象,翠鸟的外形究竟怎么漂亮,它的活动是怎样的敏捷,我们还需要到课文中去读去体会。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看看哪些字、词、句子可以说明翠鸟的美丽和敏捷的特点。
评点:通过创设情境、听读想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捕捉课文最重要的语言信息──外形美丽,活动敏捷,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朗读体会,品读词句
1、分发读书卡,选择其中的一个特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并完成以下任务:
⑴把最能突出特点的词摘记下来。
⑵找出最能突出特点的句子反复读一读,看能读出什么。
⑶把不理解的词句或不懂的问题摘记在卡片上。
2、学生选择其中的任一段落,边读边画边摘记:
要求学生对不懂的问题互相请教,从中获取信息。对仍不懂的问题可在全班交流时解决。
评点:让学生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是新课程尊重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体现。一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二是自主选择学刁方法,三是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四是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实现同伴互勘。
3、交流品读,体会特点:
⑴为了把大家的学习收获充分地展示出来,我们来举办一个小小读书赛。为了给老师和同学一个惊喜,我再给大家两分钟的练读时间,这一次读书可以在以下两个内容中任选其一:
①翠鸟的外形中最美的是哪一部分?
②最能证明翠鸟捕鱼本领高的句子有哪些?
学生选择句子,反复地、有滋有味地进行练读。
评点: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捕捉最能证阳翠鸟外形荚和捕鱼本领高的句子进行重点朗读,由面到点,层层推进,读得有层次。
⑵用读来展示翠鸟的美:
①学生读出写翠鸟外形美的句子,通过朗读展示小翠鸟的美。
②屏幕显示脱色翠鸟图。师述:为了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读懂了句子,我这里有一只小翠鸟,你们看它脱去了美丽的外衣一点也不好看,你们能帮老师打扮一下它吗?
③学生依次说出每—部分的颜色,教师结合学生所说,屏幕分步显示翠鸟每一部分的色彩,并结合理解橄榄色、绣满、赤褐色、鲜艳等词。
④再读体会语言美:
闭上眼睛,再一次听一听写羽毛的句子,看有什么新感受。
(教师绘声绘色地读)
说说现在浮现在你们眼前的还是一只可爱的小鸟吗?(是一个围着花绿头巾,穿着浅绿外衣、红色衬衫的小姑娘了。)
你们是从课文哪些语言材料获得这一印象的?(围巾、绣满、外衣、衬衫)
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赋予这只普通的小鸟这身打扮?(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翠鸟的喜爱)
⑤背读喜欢的句子。自由背读后再分小组比赛背诵。
⑶比一比,看一看,哪一只“翠鸟”捕鱼本领高:
①读出写翠鸟捕鱼的句子,评价哪一只“翠鸟”捕鱼本领大。
②屏幕显示句子:有时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乌就蹬开桅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找出句中的四个动词:蹬开、飞过去、叼起、飞走了,并根据这四个动词提出几个问题。估计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A、在什么时候蹬开?
B、怎么样飞过去?
C、叼起小鱼用了多长的时间?
D、翠鸟已经飞走了为什么还要写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动荡?
③学生交流提出的问题,并在交流中体会一系列用词的准确、生动。
A、在什么时候蹬开?(小鱼隐约可见时。发现这么快的原因有:a、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或透亮灵活的眼睛,结合理解“锐利”“透亮灵活”;b、等鱼时十分专注,一动不动地注视,结合理解“注视”一词。)
B、怎样飞过去?(像箭一样飞过去,有如此高的飞行本领,主要是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结合理解“疾飞”一词。)
C、叼起小鱼用了多长的时间?(“刹那间”,指时间很短。为什么能叼得这样准?因为它有一张细长的嘴和一双透亮灵活的眼腈,把外形和活动特点结合起来理解。)
D、为什么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动荡?(烘托翠鸟飞得快。动画演示,辅助理解。)
④再读句子,背诵。
评点:目前课堂教学追求师生互动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淡化了语言的有效训练。在这里,教师紧紧抓住写羽毛和捕鱼的句子,让学生进行重点朗读比赛,把读引向了深入。在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注重词句积累和感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一起去看看小翠鸟的家
1、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小翠鸟的家在哪里。(结合理解“陡峭”一词,体会“住处隐蔽”的特点)
2、通过“愿望”“失望”“希望”三个词语的比较运用,体会用词的准确。
3、朗读体会。
四、总结语
这节课我们仔细学习研究了翠鸟,知道了翠鸟有美丽的外形,有敏捷的行动,连翠鸟住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了。你们想想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板书:细观察)作者十分喜爱翠鸟,对它进行了长时间的仔细观察,又注意了抓住特点写具体的写法,还注意运用富于变化的表达方式。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这—写法,并且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小学语文《翠鸟》教学设计 篇4
小学语文《翠鸟》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翠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网站导航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