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

2025/10/24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制爱心卡,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感受节日的感恩之情。

2、教育幼儿关心妈妈,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心形的各色卡纸(数量与幼儿数量相等)

2、蜡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你们知道吗?

2、今天是感恩节,我们要感谢帮助我们的人。特别是我们的妈妈和奶奶,妈妈平时照顾我们可辛苦了。每天要做饭给我们吃,还要帮我们洗衣服,陪我们玩游戏,讲故事给我们听。让我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对吗?

3、那小朋友爱你们的妈妈吗?

二、出示贺卡

1、我要感恩我的妈妈,我给我的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看看吗?

2、你们想感恩谁,你们想送一份礼物给你们的妈妈吗?

3、那小朋友要看仔细哦,老师是怎么制作礼物的哦!

三、老师教幼儿制作礼物

1、一边制作一边讲解。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制作礼物。将爱心卡对折,在爱心里画上自己要感恩的人喜欢的各种物品以及食物。

2、幼儿制作,教师巡视。根据幼儿的制作情况进行指导。

四、评价幼儿作品

你觉得谁的漂亮?

活动反思:

“感恩”这两个字对于小班孩子来讲,是陌生的。可以说,是在他们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过的词汇,当然也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所以在开展本次活动初期,本班的孩子一脸茫然。于是我们首先组织的活动是向幼儿介绍感恩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感恩”的意思。让幼儿的心里萌发“感恩的心”,学着感知父母的`艰辛,体会父母的厚爱,尝试着关爱和尊敬长辈。在整个活动进行中,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了感恩卡,通过画爸爸妈妈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切身参与到感恩活动中。在感恩节当天,把准备的感恩卡送给爸爸妈妈,让孩子知道原来感恩是这样的,感谢是这样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利用好一些节日来进行教育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是家里的“唯一”,身上免不了有些不良习性,只靠日常的教学活动,或者老师的言语教导来实施教育是不够的,教育效益也不一定高,所以结合好的节日来进行,教育效益就大大提高了。而作为教师本身,要充分考虑利用的方式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通过每一次的活动,进一步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 篇2

一、主题班会活动准备

1、3月6日,布置全体同学本周回家为妈妈准备一件“三八”节的礼物,于3月8日送给妈妈。

2、要求通过各种方式记录送礼物的真实瞬间,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3、3月9日召开《我为母亲献爱心》主题班会活动,全班分享。

二、主题班会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场白。

2、同学们一一走上讲台让大家分享自己对母亲的爱,并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过程,谈感受。

(1)送妈妈长青树——愿妈妈永远年轻

(2)把开学刚发得到的奖状献给妈妈,与妈妈合影——分享快乐

(3)送妈妈一件毛衣,大清早上班不冷——愿妈妈的.身体和心里一样温暖!

(4)送妈妈一束康乃馨——象征母爱的无私!

(5)送妈妈暖手宝——在寒冷的冬天温暖妈妈的手!

(6)自制一张贺卡,并写上祝福性的话语——妈妈,节日快乐,我永远爱你!

(7)给妈妈送上一个亲切的吻——永远爱妈妈,就像小时候妈妈爱我一样!

(8)此外,还有电话录音,短信祝福,为妈妈洗脚,为妈妈做饭等等。

3、我也为全班同学记下了这分享幸福的一刻,把同学们的照片传到班级相册中,作为永恒的纪念。

4、教师小结。

三、主题班会收获

常言:“百行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这次“三八”活动,同学们都亲身体验到一次回报母爱后的幸福和快乐,并表示今后一定要多为父母分担,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这次主题班会虽然准备不是很充分,但是我觉得达到了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的目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有意义。

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的意义。

2、通过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3、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并乐意助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完成需要帮助的人调查;

物质准备:幻灯:部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资料;幼儿捐献物品的统计表 ,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图片了解生活困难的小朋友的生活,激起幼儿援助的爱好和热情。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呢?

二、初步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

教师讲解:为了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小朋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爱心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于是,将每年的6月22日定为“中国儿童慈善日”

三、介绍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1、请你们介绍一下,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2、老师也来介绍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3、小结:人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

四、讨论帮助的方法,知道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解决。(让幼儿先讨论,再来说)

2、老师用幻灯介绍人们帮助别人的办法。

3、小结:当人们碰到困难时我们采取各种方法去帮助他们,献爱心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五、献爱心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1、请幼儿准备一份献爱心的物品(自己的玩具、图书、学习用品,零用钱)

2、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幼儿依次捐献

3、请家长统计并将物品捐献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希望工程”培养乐于助人、珍惜现有的良好学习环境和热爱中华传统美德

的思想感情。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18课 献出你的爱心

2.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索巧妙运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制作,表达自己的一片爱

心。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18课 献出你的爱心

3.培养思维的扩散性,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及审美经验的提升。

教学重点

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18课 献出你的`爱心

根据了解到的有关边远地区小朋友学习情况,展开丰富想象再创作表达爱心。

教学难点

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带好各种废旧材料、各种纸(彩色纸)、剪刀、双面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出课题

1、出示“希望工程”摄影作品,先请学生欣赏,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有何发现?

师生交流

2、出示课题《献出你的爱心》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出示学生爱心作品,

请学生感受、思考。师生交流

2、学生小组活动

(1)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多方面联想、讨论

(2)自主评价交流(小组间完成评价,并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交流)

四、交流合作

各小组展开活动,制作出各组的“爱心物品”献出你的爱心

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展评

六、师生小结,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