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一粒种子》读书心得

2025/10/24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一粒种子》读书心得(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粒种子》读书心得 篇1

《一粒种子》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上帝造了一粒种子,他想让种子长起来,上帝问种子第一句话:“你要变成什么?”种子回答:“美丽无比的花。”不过,种子认为上帝说的玫瑰花虽漂亮,但它身上有不少尖刺,便不喜欢。上帝又让种子挑选,种子回答:“草儿。”可是种子又认为小草太过柔软,风一吹便倒……最后因为种子太挑剔,所以它一直没有变成什么。

看完这本书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们做事不能像种子一样挑剔,因为世上万事万物从来就没有绝对完美的,有所得便注定要有所失。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我的弟弟也曾经这样挑剔过――在我七岁那年,我、姐姐和弟弟一起到山谷里钓鱼。我们沐浴着清新的空气到达目的地。这里,花儿向我们微笑,鸟儿向我们歌唱,我们心情都非常地好。很快,姐姐拿起钓鱼竿,向水里一甩,钓起鱼来,可我们等了很久就是没有见鱼上钩。姐姐眼珠子一转,从包里拿出一片面包,碾碎后向水里洒去,突然,许多花花绿绿的鱼儿就浮到水面上了。弟弟赶紧来选:这条太丑,不要!这条太瘦,不要!这条太会吃,不要……选来选去,鱼儿全散了。这时弟弟急忙叫姐姐再多洒点面包,姐姐无奈地叹了叹气,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弟弟,你要短知道,不是所有的鱼都是完美的,它们一定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弟弟听了,难为情地低下了头。还好,地上还有一点面包屑,姐姐又向水里洒了进去,最后,我们提着整箱的鱼儿满载而归了。

我想,我们都不要那么挑剔吧,挑剔的人会让别人感觉烦恼,挑剔的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挑剔的人还会错失很多机会。而不挑剔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自在的随遇而安,它如和煦的春风,会给人恰到好处的温暖。

《一粒种子》读书心得 篇2

读了《一粒种子》之后我知道了为什么国王、富翁、商人和士兵都不能让种子发芽,而农夫却可以。

因为国王、富翁、商人和士兵,耕、锄、浇这三样都没有做到,而农夫耕、锄、浇这三样都做到了,种子开花了,农夫身上都是香味。

我从《一粒种子》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启示。就是要勤劳的耕、锄、浇这样才能让花开放,如果没有做到花就不会开放,就像国王、富翁、商人和士兵一样,种了几年种子都没有发芽。

我作为一个小学生,我觉得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勤奋,只要勤奋的帮种子耕、锄、浇。只要把这三样一件不剩的全部都做到了,就行了。农夫就做到了,种子开花了,每个路过的人只要看一下花,身上就有香味,带着和平和微笑,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如果是我。我也会像农夫一样,每天帮种子耕、锄、浇让种子开花,让每个人带着和平和微笑回家的。

《一粒种子》读书心得 篇3

今天,我看了一本精彩的书,名字叫《稻草人》。合上书本,我仍觉意犹未尽。

这本书收集了很多生动的故事,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粒种子》这个故事。故事讲有一粒种子,它有核桃那么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珍异宝。一位国王得到了它后,精心照料,它却不开花,国王生气地把它扔掉了。之后,这粒种子又先后到了富翁、商人和士兵手里。这些人有的想让种子开花,好对别人炫耀,有的认为种子预示着他们会发财或升官,所以在刚得到种子的时候,他们都尽心尽力地培养它。可是,种子一直没有发芽,他们都选择了扔掉种子。最后,这粒种子被农夫拾到了,农夫把它埋在地里让它自然生长。终于,那粒种子长成了一棵美丽的树,开出了硕大芬芳的红花。原来,这粒种子并不是死的,它会发芽、开花,但不会为爱慕虚荣、别有所图的人开花。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一个道: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保持平常心,要记住:做任何事都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得到好处。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要专注于事情本身,不要因为杂念而影响我们的本心。

《一粒种子》读书心得 篇4

最近我看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童话故事——《一粒种子》。故事说的是:

世界上有一粒种子,像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十分可爱。凡是看见它的人没一个不喜欢它。听说,要是把它重在土里,就能钻出碧玉一般的牙来。开的话呢,当然更美丽。不论是玫瑰花,牡丹花还是菊花,都比不上它。并且有浓郁的香气,不论是芝兰,桂花还是玉簪,都比不上它。可是从来没人种过它,自然也就没人见过它开的美丽的花,闻过它的花的香气。 有一个国王听说有这样一粒种子后,叫人把种子取来,把它种在一个白玉盆里,泥土筛了又筛,浇的水是用金刚盛的,天冷了,就放入暖房,可就是不开花。就把种子扔了。 有一个富翁捡到了,把它种在一个白金缸里,还特意雇了四个有名的花匠,但花儿仍不开,又把种子扔了。

有一个商人捡到了,把它种在了商店门口,可花儿还是不开。 有一个士兵捡到了,把它种在了军营旁边,一年过去了,花还不开。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扔到了很远的地方。 种子落在了一片麦田里,一个农妇发现了,把它种在了麦田里,该浇水时就浇水,该施肥时就施肥。过了一年,花竟然开了。 一开始我觉得很奇怪,同样很精心地照顾,为什么花却在农夫收下开了呢?现在我才发现国王想要它是为了让人认为他最有权力;富翁想得到它是为了炫耀自己;商人想要它是想发财;兵士想要它是想升官。而只有农妇不象他们一样贪心,只是一心一意地照料好种子,种子才会发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