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动物的雨伞》教案

2025/10/2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动物的雨伞》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动物的雨伞》教案 篇1

教案名称:

动物的雨伞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雨伞。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动物的雨伞。

2. 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动物的名称。然后问幼儿:“你们知道动物们下雨天会用什么来遮挡雨水吗?”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探究(10分钟)

教师出示不同动物的雨伞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这些雨伞的特点。例如:“这是一只大象的雨伞,它有长长的鼻子,可以用来遮挡雨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3. 创作(15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雨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分享(10分钟)

幼儿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享。每个幼儿可以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画的动物雨伞,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5. 制作(15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工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绘画,制作出自己画的动物雨伞。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如羽毛、珠子等,让幼儿装饰自己的雨伞。

6. 展示(5分钟)

幼儿完成制作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展示。每个幼儿可以拿着自己制作的雨伞,向其他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想法。

7.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延伸:

1.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一起制作动物雨伞,增加亲子互动。

2.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下雨天的场景,让幼儿用自己的动物雨伞来遮挡雨水。

3.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雨天中的动物,了解更多动物的雨伞。

幼儿园《动物的雨伞》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美,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诵,并理解动词:飞、举、爬、钻。

2.初步尝试仿编诗歌,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了解各种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2.物质准备:背景音乐、燕子、大树、蚂蚁等各种动物图片、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听“雨声”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

二、学习、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1.教师配乐有感情诵读,幼儿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把什么当作伞?

2.结合图谱,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借助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梳理诗歌内容。

(2)观看PPT,围绕诗歌内容,结合肢体语言,引导幼儿理解飞、举、爬、钻等动词。

3.幼儿分组观看小图谱,自由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诗歌。

4.借助图谱,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1)鼓励幼儿跟着老师边看图谱边轻声朗诵诗歌。

(2)请个别幼儿上台朗诵诗歌。

(3)尝试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三、尝试仿编诗歌。

1.结合图谱,帮助幼儿分析诗歌的结构。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根据句式,初步学习仿编诗歌。

幼儿园《动物的雨伞》教案 篇3

教案:

动物的雨伞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雨伞,并能够辨认它们。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动物和它们的雨伞。

2. 幼儿园室内或室外的大空地。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1)引导幼儿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动物名称。

(2)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新知呈现(10分钟):

(1)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卡片,每个卡片上都有一个动物和一个对应的.雨伞。

(2)将卡片放在教室的不同角落。

(3)让幼儿围绕教室,观察卡片上的动物和雨伞,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 游戏活动(15分钟):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指导老师。

(2)每个小组站在大空地的一端,指导老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卡片,上面有一个动物和它的雨伞。

(3)指导老师喊出一个动物的名称,每个小组的幼儿要迅速跑到指导老师手中的卡片对应的位置,然后站在一起。

(4)第一个完成的队伍获胜。

4. 总结归纳(5分钟):

(1)让幼儿回到教室,坐在一起。

(2)指导老师出示不同的动物和雨伞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3)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复习动物的名称和它们对应的雨伞。

5. 拓展活动(10分钟):

(1)让幼儿用纸和颜料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它的雨伞。

(2)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了解不同动物的雨伞,并能够辨认它们。游戏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拓展活动让幼儿动手动脑,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动物的雨伞》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有趣的情感。

2、能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小动物的各种雨伞,并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配套课件:大班语言诗歌课件《动物的雨伞》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题。

1、播放课件,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看看有谁?

2、播放下雨的场景,师:哎呀!怎么了?小动物们该怎么办呢?它们会怎么躲雨呢?

(引入部分我以“轰隆隆的雷声设疑,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该怎么办?”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课件中声像结合,画面忽明忽暗,雷声忽大忽小,具有生动、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能很快引起幼儿相关经验,达到活动开始,兴趣亦生的效果。)

二、看看、想想、说说、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小燕子躲雨片段。

(1)讨论并欣赏课件。

师:小燕子在雨中怎样?飞(我们一起来飞飞看)

它会飞到哪里去躲雨了?

让我们看看,它到底飞到哪里?(树枝上)

哇,小燕子找到的这把伞可真大,谁给它的大伞取个名字?(引出大树伞)(燕子飞到树枝上,大树伞。)

2、播放蚂蚁、青蛙躲雨片段。

(1)讨论并欣赏课件。

师:看看,谁又来了?(蚂蚁和青蛙)

它们会想什么办法来躲雨呢?请小朋友猜猜看看?

你们想的办法真多,现在我们来看看,它们到底找到了什么地方躲雨?我们也用刚才的办法来说一说。(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到荷叶下,荷叶伞!)

3、播放瓢虫、小鸡躲雨片段。

(1)讨论并欣赏课件。

师:叽叽叽叽谁来了?它会怎么躲雨?

小鸡躲到了哪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老师来当鸡妈妈,你们来当小鸡钻钻看。

4、播放乌龟和松鼠躲雨片段?

(1)师:雨越下越大了,还有谁没找到雨伞呢?(乌龟和松鼠)它们的心里怎么样?(真着急)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特点?有没现成的雨伞?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层层递进、师幼互动,每一句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及时组织问答,引导幼儿进行归纳与整理儿歌的内容。课件中小动物的动作,也让幼儿更具体、形象的理解动词。)

三、完整学习朗诵诗歌。

1、师根据PPT图谱完整朗诵诗歌一遍。

师: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躲雨的.伞,我真为它们高兴,老师还想把它们找伞的故事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吗?一块来听听吧。

2、学念诗歌一遍,重点能正确念好动词。

师:你们想试试吗?

3、这首诗歌还没有题目呢,谁来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这首诗歌主要说了什么?(雨伞)都是谁的雨伞?(小动物)那我们可以把它叫《动物的雨伞》。

(这一环节通过儿歌图谱,引导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

四、播放,发散想象,仿编诗歌。

1、师:森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下雨了,它们还没找到伞,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吧。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小动物的雨伞呢?

2、幼儿想象并用儿歌中的句型仿编诗歌。

A、介绍图片材料。

B、幼儿分组操作仿编诗歌。

C、互相交流自己仿编的诗歌。

如:蜗牛爬进贝壳里,贝壳伞。

毛毛虫爬到树叶下,树叶伞。

鱼儿游到小船下,小船伞。

小熊跑进山洞里,山洞伞。

(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难点,通过播放课件结束部分,开放式的提问:还有许多小动物没有伞?怎么办呢?你们可以帮助它们吗?帮助幼儿唤起已有经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讨论、交流的兴趣,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幼儿说话的欲望和积极性,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创编儿歌。)

五、分组活动:让幼儿根据动物图片进行创编诗歌。

配套课件:大班语言诗歌课件《动物的雨伞》

诗歌:动物的雨伞PPT

哗啦,哗啦,下雨了;

燕子飞到树枝上,大树伞!

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青蛙举起了荷叶,荷叶伞!

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瓢虫飞到花瓣下,花瓣伞!

乌龟和松鼠找不到雨伞,真着急!

嘿!小龟壳、大尾巴不就是最好的雨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