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
老地方整理的活动策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策划 篇1
一、活动主题:
魅力女性,快乐巾帼
二、活动内容:
1、表彰“四好”女职工
2、举办校园女职工健身活动(跳绳、踢毽子比赛)
三、活动时间:
三月五日(周三团队活动课)下午第七节课
四、活动参与对象:
全校女职工及相关工作人员
五、活动程序:
1、校长讲话(致辞)
2、为“四好”女职工颁发荣誉证书,并表彰、奖励
3、四名女职工代表进行主题为“魅力女性,快乐巾帼”的演讲附:“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好儿媳”评选有关事项:
六、评选范围:全校女教职工
七、评选条件
1、好妻子:夫妻间互敬、互信、互学、互助、互爱、互让、互勉、互谦,追求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对老人和孩子有爱心、孝心、责任心,勤俭持家,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
2、好母亲:教育子女有方、处理家务事得当。子女工作及学习成绩好;在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礼节礼貌等方面举止文明, 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
3、好女儿:有献爱心、尽孝心、常关心,赡养老人,关心家人的思想。在家庭中能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懂得热爱父母、孝敬父母,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
4、好儿媳:家庭生活和谐、美满,特别是婆媳关系融洽。热爱家庭、珍惜亲情,在勤奋工作的同时尊敬父母,孝顺公婆,疼爱儿女,家庭助廉,待人和善真诚,受家人、同事的尊敬。
八、评比办法
1、根据评选条件,认真组织开展好推荐与自荐工作,评选名额比为:各组女职工总人数的50%,评选出的“四好”,数量不必均衡。
2、各组要成立评选领导小组,要严格把关,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公开评选,评选出的教职工要有榜样示范作用,能被广大教职工认可和信服。
3、各组上报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好儿媳”均要附500—1000字的事迹材料,各组认真审核,一式三份报学校工会。
活动策划 篇2
一、活动背景
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能够舒缓考生的心情,并且对考生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考生的生活是充实而忙碌的,给考生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就是给考生筑起一道通向成功的桥梁,打开了一把防护桑因此,此次活动的意义非常重大,同时也进一步引起我们大家对学习环境的重视,引导大家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主题:
整洁考研室,给考研者一个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活动目的
此次活动旨在同学们无私奉献、积极参与劳动的精神。给考研者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给考研者营造一个理想的学习氛围。同时,促进会员之间的'沟通,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协会内部相互了解,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兄弟社团之间的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四、活动策划主办单位:
行知实践社 、就业指导协会
五、活动时间:
xx年3月19日(星期六)
六、活动地点:
考研教室
七、活动实施安排
(一)、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与就业指导协会做好协商工作
(二)、现场活动流程
1、在星期五(3月18日)之前与考研教室协商好,并及时通知给位同学在3月20日上午9:20—10:20将对考研教室进行打扫。
2、3月20日上午9:00所有成员在外语楼前集合,分配任务及打扫工具(各部长务必提前通知到位)
3、仔细打扫卫生,尽量不动考研同学摆放的书籍,整个过程尽量保持安静,注意安全。
3、将垃圾收集到一起并倒至指定地点
4、活动结束,清点工具并归还
(三)活动总结
1、由指定部门上交活动感想
八、注意事项
1、办事要高效率,遇事共同商量,沟通解决
2、尽量不要挪动考研者的书籍,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做事要仔细,精益求精
4、整个的过程尽量保持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
5、保持整个活动的纪律性,人人分配到任务
活动策划 篇3
一、 活动名称:数学知识竞赛
二、 活动目的及活动意义:
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宽解题思路,增强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特长,选拔和培训智力超常的青少年。
三、活动对象:数学协会全体会员
四、活动形式:模拟考试
五、主办单位:数学协会
六、活动时间:11月16日
活动地点:9x502教室
七、活动前期准备:
由财务部做好资金预算,策划部做好竞赛内容(试题)等,将信息传达给组织部,由组织部提前做好竞赛试卷,首先根据会员人数打印份数,安排好竞赛地点(空闲教室),监考人员等,规划方案《数学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由宣传部做好通知工作,宣传海报的制作,信息采集工作(采集照片等)。
八、活动内容及流程:
1.当天由组织部安排参赛会员入场,组织会员就坐,及检查参赛人员情况等。
2.一切就绪后,监考人员分发竞赛试卷,并提醒参赛人员时间,中间由协会会长及副会长进行巡查。
3.考试结束后,由组织监考人员收试卷,然后由会长做活动总结讲话。
4.参加活动人员离场,后勤部负责打扫考场卫生。
九、活动后续安排:
1.由组织部负责试卷评改工作。
2.由数学协会会长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相应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
活动现场
十、活动总结:
数学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数学的一些思维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也非常广泛,我们开展本次竞赛活动,主要是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检验知识的平台,让那些喜欢数学、爱好数学的同学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黄淮学院数学协会策划部
活动策划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水粉画美术活动,感受用水粉作画带来的乐趣。
2、能迁移生活经验,运用相似联想描画秋天。
3、能用黑色的线条进行创作,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和学具的准备:白色土布5米,海绵垫子两块(拼在一起和白色土布大小相似,课前大面积泼上橙色、蓝色、黄色、红色、绿色等,海绵泼色之后将白色土布覆盖在上面),鞋套每人一双(课前穿上),一次性桌布、排笔各若干。水粉颜料,丙烯颜料,香水。
2、乐曲三首:《世纪秋雨》《郊游》《森林狂想曲》。
3、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感受过秋天的季节特征,学过有关秋天的儿歌或诗句、歌曲等:有画水粉画的前期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欣赏、感受
(一)欣赏乐曲,描述感受
1、幼儿欣赏歌曲《世纪秋雨》,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关于秋天的音乐请大家一起欣赏,你们仔细听听音乐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完整地倾听一遍音乐。(在幼儿欣赏音乐时教师喷一点桂花香水)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
师:音乐中你们听到了什么?(流水声、小鸟叫声等)
师:秋天,小河里有什么动物在玩呢?(小鱼、乌龟、螃蟹,教师讲解一下螃蟹的样子)
师:秋天里还有什么动物飞到南方去过冬?
教师小结:秋天来了。小河的水潺潺地流动着,小鱼、小乌龟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着,就连四处横行的螃蟹也从河里跑出来找小鱼、小乌龟玩,天空中有一群排着“人”字形的大雁往南飞,飞到暖和的南方去过冬。
师:你们还闻到了什么?(桂花香)
师:秋天还有哪些花开呢?
师:秋天也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有哪些水果是我们秋天才能吃到的呢?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说说秋天的诗、秋天的歌、秋天的舞
师:有谁能说说关于秋天水果的儿歌或者诗歌。如儿歌《秋的画报》: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秋的画报。诗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何老师前段时间吃了一种食物(做动作)。对了,就是螃蟹。秋天有一句话——橘黄蟹肥。
教师小结:原来秋天是这么美好!有香气扑鼻的桂花,各种颜色的菊花,还有各种颜色的水果和好吃的螃蟹。说到这我还想问问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描写秋天的歌曲啊?你们可以唱一唱、跳一跳吗?(幼儿边唱边跳《秋天多么美》)
师:啊,跳得好极了!我也想跳了,我想邀请你们和我一块在这块布上跳。你们愿意吗?
二、基本部分:舞蹈后联想作画
(一)彩色足迹
1、播放音乐《郊游》,师生一起在棉布上随音乐“舞蹈”,棉布上留下了彩色足迹。
2、舞蹈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观察踩踏出来的色块。
师:你们看。白布现在有什么变化没有?
师:有哪些颜色呢?(红色、绿色、蓝色、橙色、黄色——五颜六色)
(二)丰富感受,展开相似联想
1、展开相似联想。
教师根据画面提问,引导幼儿展开相似联想。
哪一块是橙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橙色的呢?
哪一块是蓝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蓝色的呢?
哪一块是黄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呢?
哪一块是红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呢?
2、教师提出作画的要求。
幼儿根据棉布上的足迹进一步展开相似联想。
师:啊,我终于明白了,秋天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我们把刚才说的都画下来好吗?
师:今天我们画画用丙烯颜料还有小排笔,你们是第一次用,老师有个要求你们可要听好了。用小排笔沾上颜料之后,要在杯子的旁边舔一舔、刮一刮,然后再开始画
3、幼儿自由作画。活动要求:幼儿先想一想棉布上的舞蹈足迹像什么,然后用黑色的丙烯颜料,在印有足迹的棉布上进行相似联想勾画或添画秋天的景象。
教师指导:鼓励幼儿根据足迹的形状,大胆地进行相似联想并用黑色线条勾画,再说出自己所画的秋天。
三、结束部分:相互评价,体验成功
教师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评价。
1、幼儿相互评价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作品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2、教师评价总结。如“我今天非常高兴,我喜欢黄颜色的这一块,因为小朋友把它想象成××,线条很流畅,构图也很美。我还喜欢蓝色的这一块……”
3、师: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活动反思
教育不仅要把真善美的东西传递给孩子,还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让儿童快乐地玩,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教育应还原它的原点——点化和润泽生命”。本次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基于以下的思考:
1、以相似联想为依托,打开幼儿想象之门。相似联想是开启幼儿创造性想象的一把金钥匙。幼儿每天说的儿歌以及古诗,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经常用到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在不同的形象和事物之间,找出相同的部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本质和共同性来孕育一个新的创意。本次活动,我以颜色作为一个思维的.维度,扩散幼儿的想象和操作。当幼儿踩出黄色时,就会追问:秋天有什么是黄色的?看到黄色,你会想到什么?由此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相似联想,去建构新知识,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2、范画和范画的意义。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创造力以及审美体验,来源于幼儿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后又还原于生活。前期幼儿已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秋天的审美体验,如何让孩子将这“秋天的审美体验”表现出来,是此次教学活动的关键。是需要范画还是不需要范画?还是只需要范画的某几个元素?我在课前做过多次实践,最后决定此次教学活动不选用任何范画,只需要立足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日常审美经验和欣赏活动以及幼儿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以达到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只要得法的效果。
3、多元评价提升幼儿已有的美术技能。在幼儿尽兴画完后,我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互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这样安排是基于以下考虑:此年龄段的幼儿评价带有很大的他律性,教师的评价往往左右他们的想法,让幼儿充分自评,教师作为一名参与者、合作者,一起聆听幼儿对于作品的理解,感受幼儿内心的世界。就像老子说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解读童心,感受童真。在理解幼儿作品基础上,教师适时地介入,从情感体验、表现方法上提出相关的构图、线条等绘画技能技巧的要求。
相似联想教学只是我们美术教学活动的一个场景,一个片段,它就像一盏小桔灯,给我们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活动照亮了新的道路,给我们找到一条适合国际上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目标的研究方向,也给孩子们带去创意的心灵,深邃的智慧。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