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颜料和牛奶之间发生的变化,感受彩色和白色的调和之美。
2.愿意根据色彩的形态变化进行大胆想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食物颜料(色素),牛奶,洗洁精,抹布,每人一个操作盆。
2.音乐《牛奶歌》。
3.绘本《彩色牛奶》。
活动过程
教师扮演奶牛场阿姨,随音乐《牛奶歌》和幼儿进入牛奶屋情境,一起品尝甜美的牛奶。
2.欣赏故事,遐想色彩味道。
(1)欣赏绘本彬色牛奶》。
(2)幼儿按故事内容遐想各种色彩牛奶的味道。
(3)白板演示如何将白色和彩色混合,引导幼儿感受颜色变化。
要点提示
运用photoshop中的涂抹工具,将白色抹入彩色中,引导幼儿感受白色与彩色融合的动态美。
3.表演魔术《彩色牛奶》,遐想动态形象。
(1)将食物颜料叠加倒入装满牛奶的盆子中间,注意不要晃动。
(2)在颜料中间滴人洗洁精(浓缩),引导幼儿感受不同色彩在牛奶中翻滚运动的变化,观察和想象不同色彩构成的形态。 (如各种动物或者花草)
【评析】
神奇牛奶画的原理:食物颜料的密度比牛奶低,所以它们就悬浮在牛奶的脂肪分子中。洗洁精把脂肪分子打散,使得它们在牛奶表面扩散。这一过程的不断推进,使牛奶动了起来,带着颜料到处跑。对于本阶段的幼儿来说,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色彩变化过程,注意不要随意移动操作盘,这样效果才会好。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并大胆参与豆子粘贴活动。
2、能用抓、粘、按等方法,进行美术活动。
3、提高手的协调能力,养成耐心做事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粘好的五彩小路、各种豆类、粘好双面胶的小兔家小路
三、活动过程
(一)小兔哭了
1、小兔造了一个很漂亮的新家,在新家的外面用泥土铺了一条小路。可是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把小兔铺的小路给冲坏了。小兔看见小路坏了就急的哭了起来。小朋友们小兔好不好啊?那你想怎样小兔呢?
2、幼儿说说自己的办法。
(二)教师示范
1、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棒。
2、师:老师也想了个办法帮助了小兔,让小兔笑了,你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帮助它的!(出示粘好的美丽的小路)
3、师:这条小路是用什么做的?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豆子呢?
4、师:你想不想也来给小兔铺一条美丽的小路啊。
5、师:铺美丽的小路要用到各种的豆。先把小路上的双面胶纸拿掉然后拿起一些豆后贴到小路上,直到把小路贴满。贴的时候要注意要用力的按豆子,才粘的住,这样才能铺成美丽的小路。
6、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三)铺小路
1、师:现在宝宝们可以自己铺小路了
2、提醒幼儿铺小路的时候要注意把豆子按紧一点不要掉下来,才能铺成美丽的小路。
(四)展示并讲评作品
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桌上展示并点评幼儿的作品。
(五)结束
师:我们去把小路送给小兔吧,让小兔不要哭了。(走出活动室)
四、活动结束
1、
2、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综合·探索”领域。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万花筒这种玩具是他们比较熟悉和喜爱的。教学采用贴近孩子们生活的实物入手,有利于他们进行了解和创作。教材出示的图片旨在引导学生在玩耍万花筒的过程中,学会探究万花筒成像的奥秘,发现其图案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万花筒成现出的美丽图案是靠玻璃镜子反射图像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镜子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彩色玻璃碎片,这些碎片的图像经过三面玻璃镜子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这就是万花筒物理成像原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万花筒的图案,感受其形式美,学会运用绘画、剪贴等形式进行创作表现,激发其创作灵感。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玩万花筒玩具——探索万花筒成像奥秘——观察万花筒图案特点——欣赏中心对称的图案——创作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图案作品——作品展示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玩万花筒,探究体验万花筒成像的奥秘以及图案的特点,学习掌握中心对称图案的形式美感,并采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 教师与孩子一起玩万花筒,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万花筒的平面镜成像原理。
3. 出示课题:万花筒。
(二)发展阶段
1. 探讨万花筒成像原因,总结万花筒中美丽图案的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中心对称这个成像特点,师生一起总结出中心对称,并展示大量的万花筒图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其形式美感。
3. 教师示范万花筒绘制方法:(1)画基本形;(2)画细节;(3)涂色完成。
(三)学生创作
1. 通过采用绘画的方式,创作出各种万花筒的图案作品。
2. 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 学生展示创作的图案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体会创作的成就感。
2. 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播放大量中心对称的美术作品,提问并启发孩子思维:还可以采用哪些表现手法创作出漂亮的万花筒图案呢?学生各自发表自己意见,提出更多方式进行创作,相互带动思维的.拓展。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展示万花筒成像图片,提出疑问:小小的万花筒,为什么能有千变万化的图案呢?
1.师生把教具万花筒拆开,跟学生一起观察万花筒的内部构造,了解万花筒是利用三棱镜成像原理,通过光的反射产生影像的原理,充分感受探索学习的乐趣。
2. 学生选择自己在万花筒中观察到的某一图案,简单画一画。分小组把自己画的图案放在一起观察交流,并总结出万花筒图案中心对称的特点。
3. 欣赏大量的万花筒图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其形式美感。
(二)发展阶段
1. 教师采用剪纸的方法,示范制作出简单的中心对称图案。
2. 学生观察总结表现方法:(1)对折,找到中心点;(2)剪出图案;(3)打开后成型。
3.启发学生在自己剪出的简单图形上,运用绘画、剪贴等方式进行再加工,使万花筒的图案更加丰富。
(三)学生创作
1. 学生独立地运用剪纸、拼贴和添画的方法,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图案。
2. 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工具使用的安全。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 学生展示创作的图案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体会创作的成就感。
2. 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展示中心对称的形式在美术领域的运用,如标志设计等,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思维。
(六)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尤其是剪纸的同学,应注意环境卫生。
评价建议:
1.学生能否主动愉快地参与镜面反射的体验活动,发现万花筒千变万化的奥秘。
2.学生能否充分体会中心对称的形式美感,并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剪贴或添画出类似万花筒图案的作品。
教研提示:
如何拓展中心对称图案的表现形式。
小班美术万花筒教案2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小班美术万花筒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的图案,学生能观察并描述出其图案的特点。 2.学生能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画出或做出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了解万花筒的成像原理,并能主动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变现。 教学准备:
学生:水彩笔、彩色纸、剪刀等
教师:万花筒、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万花筒中的美丽图案,体会其形式美感,并能用中心对称的方式创作表现。 教学重点:
学生充分体会三棱镜反射产生的奇妙现象,欣赏万花筒中的美丽图案,体会其形式美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教师与学生一起玩万花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二)发展阶段
1.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2.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3.教师示范万花筒图案的绘制方法:(1)画基本形;(2)画细节;(3)涂色完成。
(三)学生实践
1.通过采用绘画的方式,创作出各种万花筒的图案作品。 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学生展示创作的图案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体现创作的成就感。 2.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展示万花筒成像图片,提出疑问:小小的万花筒中,为什么能有千变万化的图案呢?
1.了解万花筒的内部构造,了解万花筒是利用三棱镜的成像特点,通过光的反射产生影像的原理。
2.学生选择万花筒中某一图案,简单画一画。并把画的图案分组观察交流。总结出万花筒图案中心对称的特点。
3.欣赏万花筒图案,感受其形式美感。
(二)发展阶段
1.教师采用剪纸的方法,师范制作出简单的中心对称图案。
2.学生观察总结表现方法:(1)对折,找到中心点;(2)剪出图案;(3)打开后成形。
3.启发学生在自己剪出的简单图形上,运用绘画、剪贴等方式进行再加工,使万花筒的图案更加丰富。
(三)学生创作
1.学生独立地运用剪纸、拼贴和添画的方法,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图案。 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学生展示创作的图案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体会创作的成就感。 2.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展示中心对称的形式在美术领域的运用,如标志设计等。
(六)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和材料,注意环境卫生。
小班美术万花筒教案4
教材分析:
《创意万花筒》是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继续探索折射影像原理的载体,旨在制作万花筒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目的:
1、 引发学生对镜子游戏的探索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折射影像的原理。
2、 在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制作万花筒的乐趣,获得成功体验。
3、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知识储备:了解镜子的特征、历史即简单折射原理。
2、 物资准备:
教师:可拆装的万花筒、简易万花筒、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六面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膜、彩色碎纸片、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
学生:六面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袋、彩色碎纸片、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们玩过哪些镜子游戏?
2、 提问:你们所玩的这些游戏体现了哪些光学原理?
二、玩玩万花筒:
1、 指名玩教师提供的三种万花筒(简易万花筒、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并说说玩后的感受。
2、 引导观察这三种万花筒(简易万花筒、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
3、 引导学生观察可拆装的万花筒,谈谈观察所得。
三、制作万花筒
1、 提问:想一想这些万花筒是利用什么原理成像的?
2、 介绍材料:今天我们也来自己制作一个万花筒,制作万花筒需要哪些材料呢?
3、 重点指导简易万花筒的做法:教师演示。
(1) 将六面体饮料瓶的瓶身剪下来,将其中的三片折成三棱镜片。
(2) 用黑色纸将三棱镜片卷起来,再剪一块大小合适的透明胶片放在卷筒里面。 (3)透明胶片上放一些彩色碎纸片,顶部盖上一块半透明塑料膜,用双面胶带固定。
(4) 底部蒙上不透明塑料布,用双面胶带固定,正中心挖一个小孔。卷筒外贴上包装纸。
4、 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5、 指导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的做法:
(1) 水晶万花筒:将小塑料袋里装水,并将小水袋安在万花筒的顶部。 (2)卡通万花筒:挖合适的孔,侧面挖对槽,反面挖一方框,准备彩色塑料膜,插入侧面长槽即可。
四、展示并自然结束:
请同学们把制作成功的万花筒拿给其他同学欣赏,并简单介绍制作过程。 相互评选出最令人欣赏的万花筒。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小班美术绘画教案
美丽的线条(小班)1
活动目标:
1.认识直线.曲折线.波浪线.螺旋线.
2.能大胆画出各种线条.
活动准备:
画好各种线条做以备示范,黑笔和画纸.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教师出示线条图片.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漂亮的线条吗?他们叫什么名字?
二.图形刺激
1.教师示范直线的画法.
师:再画直线时要注意笔不能晃才会画的漂亮.
2.教师示范曲折线的画法
师:曲折线像鲨鱼的牙齿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齿!
3.教师示范波浪线的画法
师:波浪线也是一上一下,不过没有尖尖的牙齿.
4教师示范螺旋线的画法
师:螺旋线像蜗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创造表现
1.幼儿创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2.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出直线.曲折线.波浪线.螺旋线.
3.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即时纠正.
四.作品赏析
展示幼儿作品,说说自己画了哪些线条.
将幼儿作品布置在是小画家一栏
五彩的色块(小班)2
活动目标:
1.练习用直线交叉画块面,巩固练习直线.
2.学习用各种颜色图块面.感受色彩的美.
3.体验艺术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1][2][3][4][5]下一页
1.五彩的色块示范画.
2.沙皮纸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请幼儿欣赏五彩的色块示范画.
师:图上有什么线条?这幅图上的颜色你认识哪一种?
2.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颜色.
二.图形刺激:
1.教师示范:
老师边讲直线画法边动手画,画直线时一定要画到纸的边上.直线与直线间不能靠的太进,不然就不好涂颜色.
2.教师示范图色块: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涂.(强调用力)
涂颜色时要注意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
3.请幼儿记住不能把颜色涂到其它框里.
三.创造表现:
1.幼儿大胆的在沙皮纸上用直线画块面.
2.找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块面.把每个块面涂的满满的.
3.教师在幼儿绘画时出现的错误即时纠正.
四.作品赏析: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说说自己用了哪些漂亮的颜色.
2.将幼儿作品布置在是小画家一栏.
调皮的老鼠(小班)3
活动目标:
1.继续巩固直线.曲折线.波浪线.螺旋线,
2.学习弹簧线的画法.
3.体验艺术活动的愉悦.
网站导航